熱門、
書院落成,望海日報里刊登了這則消息。
隨后,無數望海人涌進南越書院,參觀這座在這個時代規模最大的書院,這也是望海人自己的書院,每個人從里面出來之后,臉上都有著強烈的自豪之情,他們對這座書院還是極為認可的。
然后,林北和卞吉開始著手學子入學之事。
這個時代學子的入學年齡和現代并沒有什么區別,同樣是六歲便可接受教育,現如今,望海城六歲以上,十二歲以上的稚子不超過一千五百人,是一千四百五十四人,五歲到六歲年有四百多,卞吉本來想把五歲的也弄進學堂,林北給否決了,第一批學子就是六歲到十二歲的男女稚童。
這是第一批學子,他們都會是小學生,另外,因為望海城書籍的普及,這批學子的識字程度都是差不多的,當然,也不排除有一些特別笨的,這就沒有辦法了,林北希望這些學子會選擇手藝或是賺錢。
至于十二歲以上的,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成年,他們有些還是家中的主要勞動力,必須要承擔家里的農活兒,所以林北就沒勉強,不過如果他們也想入學,那可以隨時前去,南越書院暫時并未設置門檻,這些人可當走讀生,可以學幾天又離開。
龍神新歷二月二十三號,望海日報刊登了學子入學的事宜,需要家長們準備什么東西,并且規定了入學時間,時間為二月二十五號,也就是兩天后,頓時,望海城雞飛狗跳。尤其是家中有適齡學子的人家。
學子入學后,將會住在書院里,有些東西肯定是需要他們自備的,另外,入學后的三個月內,學子都可以在書院里免費吃飯。三個月后則要交伙食費了,以龍神幣支付。
“這些小家伙們應該能在書院里學會自立吧?”林北有些不太確定的問卞吉。
卞吉笑道:“大人,可別小看他們,雖然仍是稚齡,許多頑童卻已經能幫著家里燒火做飯洗衣,自是無事。”
“那就好。”
一晃兩日,到了入學之日,這天早上,天剛擦亮。許多人家就已經起來了,這些都是家里有學子的人家,在殷殷叮囑一番后,小家伙們背著書箱走出了家,和周圍的小朋友們匯和,朝望海城西門行去,他們要趕去學堂了。
書箱都是各家自制的,里面會放書和換洗的衣物。至于被子和吃飯的東西,書院都會幫他們準備。
等小家伙們走到西門。林北和卞吉已經等在了城門口,含笑的看著他們。
“拜見大人。”小家伙們一本正經的跪拜行禮,個個稚氣,卻極富朝氣。
“嗯,先去書院吧,今天大家先安置下來。”對每一批學子。林北都會這么說。
“這些小家伙們以后將會是我們望海城的未來。”林北對卞吉笑道,卞吉點頭稱是。
入學當日并沒有發生什么大的亂子,都是一些小問題,比如某個小家伙找不到住的地方,比如某些小家伙不會騎自行車。比如不知道食堂在哪里,幸好這一天卞吉安排了五百軍士對這些小家伙們進行引導,發現問題就解決問題,順順當當的度過了第一天。
小家伙們很快便知曉了書院的好處,因為周圍都是他們的同齡人,肯定是有著共同的語言的,另外,也都是望海人,所以并不會互相排斥,只一天時間,這些小家伙便喜歡上了書院這個地方,這是很好的一個開端。
不過第二日,小家伙們便得開始受苦了,林北并不是要他們來虛度年華的,學習是他們的主要任務。
因為暫時沒有夫子,所以林北攪盡腦汁的給這些小家伙定下了學習的日程表,早上七點起床,到八點半吃完早飯,然后有半個時辰的早讀,隨后便隨軍士去跑步,也是半個時辰,跑步過后,習練武藝,一直到十一點,隨后中午休息和吃飯到下午兩點,然后是匠人授課,一直到晚上五點再休息。
這個日程表除了上午需要鍛煉身體和習武之外,別的都不算重,等到夫子齊備后,課程表又會更換,林北是希望這些小家伙們真正的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如果以后不能當官員,那么還可以當軍士,如果這兩種都不行,做手藝人或是商人也不錯,反正林北并不岐視任何職業。
書院慢慢步入正軌,同時,書院也是望海人現在最喜歡去的地方,人氣極旺,每當下學,家長們便會呆在書院門口,這點倒跟現代并無區別,同時叮囑他們的孩子好好學習,將來好為大人效力。
時間進入三月,望海人開始了遷入望海城后的第一次春耕。
跟去年不一樣的是,這次春耕望海人的熱情高得不可思議,每天天未亮,許多望海人已經出城干活,一直到天黑許久后,他們才會疲憊而欣悅的回家,有些人甚至干脆就住在外面的木棚里。
安忠直也很忙碌,他得調派牛馬象這些牲畜幫著庶民翻田播種等等,如果庶民中有孤寡老人的,安忠直還會派出軍士幫著干活,總之,不會讓一個望海人耽誤春耕之事。
“今年肯定是個豐收年。”晚上,身體很疲憊精神卻很振奮的安忠直對林北言道。
“因為庶民們看到了希望啊,只要他們好好種上一年的地,好幾年便不愁吃喝。”林北笑道,他樂于看到這種情況,“對了,有多少庶民里的稻田里養了魚?”
稻田養魚也寫進了望海日報里,林北號召大家在稻田里養些鯉魚,至于魚苗,湄公河那邊能抓到不少。
“有不少庶民都養了魚了,不過也有些并未養,畢竟我望海緊鄰海邊,魚是不愁的。”
“那就這樣吧。”林北點點頭,也不再說什么,如今情況大好,慢慢來就是。
和蠻城換人的事情也進行得很順利,這些人也并入望海城,重新發放戶籍,并入這一批人后,不算土著,望海人的數量已近八萬,望海城已經相當的繁榮了,而且望海城以及周邊的田地也快飽和,如果再有人到來,將會往臨江城和沿海城遷移,事實上,就算沒有人再來,在秋收之后,林北也準備把一批望海人遷往臨江或是沿河,那里有大片的沃土可以開墾。
龍神新歷三月十日,望海城的碼頭處。
一艘暫新的大威龍王艦已經入了水,這是望海城第三艘大威龍王艘,不過跟前兩艘不同的是這艘船沒有安裝蒸汽機,它還是帆船,這是為海運商人準備的。
這條大威龍王艦將會載著百余位商人出海,進行史上第一次長途海上行商。
大威龍王艦載的貨物很簡單,布,綢,瓷器以及紙,這是商人們準備的貨物,也是以后華夏人和外國主要的通商貨物,他們將會和沿海地帶的異國交換這些貨物。
這次出海的近百商人年紀都不算很大,最大的不超過三十五歲,可謂是青壯,為了這次出海,這些商人甚至還都練了一段時間的武藝,他們不光會通商,有時候還會充當海盜,去劫掠異國的周邊,當然,這件事情心知肚明就行了,反正林北是裝做不知道的,哪怕看到了船上放了一批長矛和弓箭。
在林北和許多望海人的注視下,這艘大威龍王艦緩緩,朝著望海城的南邊海域出發,如果一切順利,他們應該會發現馬六甲海峽,并且通過海峽,到達身毒國或是阿拉伯海域,并且對這些地方進行命名,所以以后,馬六甲海峽應該不會是這個稱呼,大馬也不復存在。
如果他們順利返航,并且帶回來了大批異國的珍貴物品,肯定會大大的刺激望海城的海運,因為如果想要暴富的話,這個時代唯只海運一途,布綢瓷器和紙在華夏并不珍貴,但是異國人卻最是喜歡這種東西。
這件事情過后,望海城又恢復了平靜,也在這個時候,在交趾探聽消息的軍士送回來了蠻城的情報,言蠻帥已經在整軍,應該是準備要攻入荊州了。
“荊州那邊如何?”聽到這個消息后,林北第一時間招來了崔蘭。
“荊州那邊,暫時仍在對峙當中,劉表和孫堅并沒有太大的動靜。”
“有荊州的世家相助,劉表都還沒把也堅趕出襄陽城?這劉表行不行啊?”林北很無語。
事實上,劉表這人的性格也不適合當梟雄,此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談,并且立意自守,意思就是說這人對別人很喜歡猜忌,屬于那種疑神疑鬼的性格,并且喜歡夸夸其談,行動卻跟不上,跟趙括有點相似,這種性格最適合是做別人的屬下,主公定下目標交給他去完成,這樣他能完成的很好,但是他當主公就不行了,所以這段時間劉表遲遲不能對孫堅造成大的威脅。
“你預計蠻帥何時會進攻荊州?”
“應該就在這幾日,如今荊州孫劉相拒,其余郡縣各自為主,一團散沙,這個時候進攻機會很好,以蠻帥的大軍,只要起兵,荊州頓破。”
蠻帥可是有三十萬大軍,荊州才多少軍力?抱成團的話還能打一下,如今連阻敵的時間都做不到。
隨后,軍士們源源不絕的把交趾的消息傳來,三月十五日,蠻帥終于點兵,以手下心腹摩羅柯為帥,朝荊州進發,對外號稱的軍隊是一百萬....(未完待續。。)
ps:感謝蟬憶童鞋的打賞,謝謝。
同類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