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四二七章 這次美國之旅差不多也該結束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二七章 這次美國之旅差不多也該結束了

第四二七章 這次美國之旅差不多也該結束了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4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亞歷山大.斯蒂芬斯費盡周折,終于抵達了新奧爾良,而在那里,他果然遇到了中國人在當地的聯絡人,并借助中國方面的無線電通信器,與遠在史密斯蘭的李永吉聯系上了。@@,

當李永吉親自與那位亞歷山大副總統,在雙方翻譯的幫助下,借助無線電通信器通過話,明白了對方的真實來意之后,李永吉立刻就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要撤兵走人,不再在史密斯蘭做壁上觀。

之所以要立刻走人,不繼續呆在史密斯蘭,歸根到底還是李永吉覺得,繼續呆在這里已經沒用了,因為照這個形勢發展,北方政府完全能夠抵擋住南方軍的進攻,不會輕易被南方政府以及英法聯軍聯手剿滅。

而相對的,北方軍也沒啥力量繼續發動對南方軍的戰爭,雙方對峙的局面馬上就要形成,這種情況下,自己繼續帶兵呆在史密斯蘭只會浪費時間。

這個判斷,當然不全是靠那位副總統低聲下氣的乞討式陳述,也有李永吉自己的情報支持。

當初,南方軍突襲了巴爾的摩的舉動,的確讓李永吉也嚇了一跳,甚至都開始擔憂北方政府是否能繼續抵抗下去,而自己又有沒有必要撕毀剛跟北方政府簽好的協議,再次帶兵東進,以盡快撈取好處。

可稍后的情報傳來,南方軍居然沒有一鼓作氣拿下華盛頓,而是繼續屯兵巴爾的摩,雙方也繼續恢復了對峙局面之后,李永吉就知道,南方軍沒戲了。

原因很簡單,李永吉一早就開始布局美國的南北戰爭,借助當初的商業來往,在南北雙方的首都以及重要城市都設立了間諜點。

這些間諜點有個特色,那就是在外行動的多是秘密加入了中國籍白人。主要是當初來中國的底層英國水手之類的,他們有一張白人臉孔,又會說英語,具有很好的欺騙性。

在對外收集情報的時候,都是這些白人出頭,他們通常長相比較好,表面身份是曾經去中國淘金成功,接著來這邊淘金的貿易商人,又通過給某些政治人物捐獻一定的政治獻金,在當地開貿易商行等活動。獲得了在當地行動的便利性,并借此很快打入當地的社交圈。

此后,這些白人就出入各種舞會沙龍、酒吧餐館之類的地方,去收集一些公開情報,收集到情報之后,他們就會立刻回去告訴自己的“中國隨從”,而這些“中國隨從”呢,則是間諜點的真正負責人。

“中國隨從”不但負責情報的分析工作,也負責看守并使用無線電通信器。隨時把收集的信息,用大功率無線電通信器發射出去。

這些無線電通信器都是大功率的設備,通常具有很長的天線,傳播距離也相當遙遠。此外還內置了自毀裝置,任何私自的拆卸行為都會引發爆炸,摧毀裝置的同時,也殺傷拆卸人員。是相當好的間諜用材,跟在菲律賓等地設置的大功率通信器是一個類型。

由于這些間諜點早在1860年年底的時候就開始布置,加上這些商人這么多年來一直都奉公守法。經營方面也相當正規誠信,做的都是藥品、糧食等物資,從來不碰武器、奴隸、鴉.片之類的東西,所以不管是那些間諜本人,還是他們搞的貿易行,在當地都很受歡迎,根本沒有引起任何的懷疑。

這么多年過去,這些情報點雖然都是孤立的,但本身已經在當地經營起了一張關系網,獲得消息的渠道更多,再加上擁有無線電通信器這種大殺器,通信的時效性也遠遠超過南北雙方,這導致在信息獲取方面,李永吉這個侵略者,反而比南北對戰的當事人更加高效明確。

為了情報點的安全性,李永吉嚴禁他們主動收集比較敏感的情報,只允許收集公開的,當地人能獲得的信息,但僅僅是這樣,已經相當厲害了。

要知道,現在的美利堅,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對情報的保密性其實都看的不是那么嚴格,他們最多會在具體的軍事行動方面提前隱瞞一下,但如果是行動已經發生,他們往往就不會繼續隱瞞,而是被當地報紙媒體迅速傳播出去。

所以說,那些情報員其實不需要太大的動作,只需要每天準時看報紙,就可以收集到足夠的信息了。

就這樣,當杰克遜帶兵突襲了巴爾的摩,甚至還沒派兵進攻華盛頓的時候,隱藏在巴爾的摩港的情報員就及時把消息傳送了出去,也就是說,杰克遜這邊進攻了巴爾的摩,那邊李永吉就收到消息了。

從那之后,李永吉開始密切關注巴爾的摩方向的戰爭,關心南北雙方的戰爭態勢,等他發現聯邦軍除了一開始有所混亂,之后很快就穩定下來之后,再結合南方情報員發來的一些關于當地物價上漲過快,通貨膨脹嚴重的信息之后,李永吉就大概猜出了點什么。

沒錯,雖然戴維斯從來沒公開表示過政府的財政問題,李永吉派出的情報員也無法接觸到這方面的信息,但市面上的物價卻是個晴雨表,如果變化明顯,還是能分析出點什么來的。

里士滿的物價越來越高,已經高到中產階級都叫苦連天,說明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進而說明他們的財政問題相當嚴峻,再配合杰克遜部隊的后勁乏力,沒有趁機發動進攻,跟羅伯特.李以及石墻杰克遜的作戰風格嚴重不符,也側面說明軍隊缺乏后勁,很有可能是因為補給不足,才無法發動進攻。

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說明從古代的冷兵器戰爭開始,補給就是軍隊行軍作戰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而進入火..藥時代之后,補給的重要性更是大大加強,甚至有補給決定勝敗的言論。

南北戰爭的雙方,都已經進入了火.藥.時代,使用的不是長矛大刀,而是各種近代火.槍.火.炮。因此他們的補給品,除了平時必須的糧食外,還要有熱.武.器需要的彈.藥!

北方軍還好,因為一直受到限制,武器都是自給自足,加上北方的工業大都集中在費城跟匹茲堡,并沒有遭受多大的破壞,反而因為戰爭有所擴張加強,多少還能維持住戰爭的需要,但南方軍就沒那么好了。

南方的聯盟國。除了一些農產品加工業外,基本沒有任何的重工業,無力自己生產武.器.彈.藥,百分百都是靠進口。

其中,中國是聯盟國的第一大武器進口方,幾乎九成以上的武器,都是從中國進口的,因此對于聯盟國采購了多少武器,花了大概多少錢。中國還是比較清楚的。

粗略這么一算就能知道,光在武器采購方面,聯盟國就出了大血,再評估下聯盟國的財政收入。立刻就能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聯盟國光采購軍火物資,就已經是連年入不敷出,屬于今天花明天甚至后天的錢了。財政問題已經相當嚴峻了。

李永吉相信,如果不是現在雙方正在打仗,要是恢復到和平時期。以聯盟政府這種情況,很可能立刻就要財政破產了。

這種情況,很像另一個時空二戰時期的國民政府,抗戰時期各種難,財政早就面臨破產了,可依舊因為戰爭而堅挺了過來。

可是,等抗戰結束之后,空前強大的國民黨軍卻迅速敗給了各方面看都遠不如自己的紅黨軍。

對于國民黨的失敗,后世有很多評論,什么指揮不行啊,瞎指揮啊,**嚴重啊等等,其實這些都是虛的,因為在那種幾百萬人的大決戰中,那些問題只能說是是一個加權,國民黨失敗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內部的財政破產。

這其實很好理解,抗日戰爭時期,國家經濟已經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只不過因為大家都一門心思抗戰,甘愿忍受各種苦難,在這種全民抗戰的特殊情況下,就算政府在財政方面有各種問題,可依然能挺過去。

但抗戰結束之后,民心思定,老百姓不想繼續過苦日子了,這個時候你還要加稅征兵搞內戰,這就是不得民心,大家都會反對你。

說白了,這就是個戰爭經濟與和平經濟的問題,國民政府當時控制的資源多,問題也多,如果能先解決內部問題,別急著剿紅,說不定結局就會變成另外一個結果。

但很可惜,蔣公太過心急,自信心也太過膨脹,偏生對經濟問題基本不懂,以為自己很牛逼很強大,抗戰剛結束,根本不管自己也是窮的叮當響,就開始迅速動手打內戰,最終幾次軍事失利之后,財政問題全面爆發,終于毀滅了不可一世的國民政府。

財政問題,或者說經濟問題,不光是一個物資供應多少的問題,也代表著民心向背,一旦財政搞不好,政府物資不足,開始用強迫手段收割民脂民膏的時候,百姓就會離心離德,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強大的政府都要崩潰。

話說回來,現在的聯盟政府跟聯邦政府,都處于一種戰爭經濟模式之下,在這種模式下,民眾的日常需求被壓迫到最低,政府獲取物資的數量卻開到最大。

在這個時候,哪個政府的施政效率更高,百姓的抗壓能力就更強,而百姓的抗壓能力更強,戰爭就可以堅持更長的時間。

所以說,所謂的愛國心啊,民族心啊等等,都不過是戰爭的一個加權選項而已,他們的作用,如果數據化來看,就等于加大了作戰的耐久度跟持久力。

現在看來,聯盟政府的耐久度跟持久力,顯然不如聯邦政府,甚至李永吉都做到這個份上了,連續吃掉聯邦軍七十多萬人,幫助聯盟軍穩定了整個西部戰線,還拉來了英國人與法國人助拳,讓聯盟政府在戰場上的形勢好的無與倫比,可聯盟政府卻自己不爭氣,自己先軟了。

李永吉算是明白了,聯盟政府就好像是個扶不起的阿斗,不管你幫他還是不幫他,不關你是用心幫還是不用心幫,他都要自己作死,幫與不幫。區別只在于對方死的早一點還是晚一點罷了。

想一下,另一個時空的南北戰爭時期,聯盟國雖然是拖到1865年才死,但除了一開始他牛逼了一把,中后期基本都是被北方軍壓著打,處于絕對劣勢之中。

那么,在絕對劣勢之中,所謂的財政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國都快亡了,誰還有空關心政府有錢沒錢。能不能給大家發夠工資?

也就是說,像美利堅聯盟國這種由地方州政府聯合組成,地方權力大過中央的“新興國家”來說,局勢險惡的時候,還會讓大家繼續團結在一起,努力對抗北方軍,可如果局勢好一點,他們自己內部的矛盾就會爆發,各種爭權奪利啥的。根本就無法勁兒往一處使。

就說聯盟國的財政吧,其實向中國大規模采購武器根本不是財政崩潰的根本原因,因為相對于那些軍購款,聯盟國本身的國民生產總值還是相當不錯的。

歸根到底。聯盟國財政的日益惡化,是中央政府無法按時按量的收到稅款,因為地方州政府掌握了太多權力,他們總是變著花樣的逃稅。卻又變著花樣的從中央撈錢,可偏偏這些人,卻主導了聯盟國的國會。成為這個國家的實質擁有者。

反倒是戴維斯這個總統,這個聯盟國的ceo,說的話并不總是好用,他除了能在軍事跟外交方面發表點看法外,對本國的民生跟財政問題,都沒有太大的發言權。

中央政府無法從下面州政府收到稅收,可龐大的支出卻日益增多,導致這個政府只好加印鈔票,時間一長,通貨膨脹就越來越嚴重,根本是飲鴆止渴。

像這樣一個政府,已經是沒啥希望了,連李永吉都明白,戴維斯領導的政府,擺明了是頂缸的倒霉蛋,也就是現在還在戰爭,大家還需要他,一旦戰爭結束,他這個倒霉蛋肯定要背負各種罵名,在政府財政破產中下臺。

之后,那些州政府就會重新找出一個新代理人,組建一個新政府,而新政府肯定會實行新的經濟政策,不會為舊政府的錯誤買單,所有這些損失,自然是由全體普通國民來承擔。

也就是說,聯盟國是一個由貪婪短視的大地主跟大資本家所掌握的奴隸制國家,這樣一個國家,要不是有李永吉的強力出手,早就被北方軍迅速剿滅了,以后要是不發生迅速有效的內部改革,能存活多久還真是一個疑問。

不過這都不是李永吉所關心的,李永吉這次出兵美洲,最大的目的就是扶持南方,讓美國分裂成兩個國家,提前削弱美國,順便獲得更多的北美洲西部領土。

如今,北美洲西部的領土已經通過條約的方式正式獲得,而南北戰爭雖然還沒結束,可依照目前的發展來看,南北雙方都無力繼續進攻,雙方都打疲了。

因此,美國分裂成兩個國家的情況,已經是板上釘釘,北方美利堅合眾國與南方美利堅聯盟國,很可能要變成另一個時空的朝鮮與韓國那樣,長期敵視對峙。

換言之,李永吉出兵美洲的目的已經全部達到,效果出奇的好,接下來,他只需要撤兵回到新奧爾良,表現出自己的退兵誠意,再在新奧爾良呼吁南北雙方坐下來談判,南北停戰的事情基本就定了。

這倒不是李永吉想當然,而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他跟那個聯盟國副總統說好了,只要聯盟國同意跟聯邦政府停戰,中國就可以提供他們一筆低息貸款,否則一切免談。

可以想象,如今聯盟政府是處在進攻方,反而聯邦政府是處于防守方,林肯也已經是精疲力竭,要是南方主動停止進攻,要求跟北方停戰,成功性超過九成。

到時候,就算林肯還想開戰,他手底下的人肯定也不想,當然,如果林肯一意孤行,李永吉也不介意找人暗殺掉他,那其實并不是難事。

“總之,這次美國之旅差不多也該結束了。”李永吉看了看艷陽高照的藍天白云,感受了一下那溫暖的威風,笑瞇瞇的道,“夏天要來了,該回家了,那些趁我不在,在家里上躥下跳的跳梁小丑,也該到清算的時候了。”(未完待續。。)u

讀的,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