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四一四章 最需要的是加大移民力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一四章 最需要的是加大移民力度

第四一四章 最需要的是加大移民力度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31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聽到有那么多人要來北美洲拓荒墾殖,李永吉眉開眼笑:“形勢還是很好的嘛,竟然有這么多人想來北美,而且沒想到我們的遠洋運輸能力也相當不錯,一次竟然能運來這么多人。¢£頂¢£¢£¢£,..

如果能繼續保持這種幅度的移民輸送力度,恐怕用不了一年,我們就可以讓加州的移民數量突破三百萬人大關了。”

“如果您看了文件就會知道,事情并不像您想的那么順利。”蘇荷搖搖頭,“事實上,我們根本沒有那么多能橫跨太平洋的船舶,滿打滿算,能有一百艘就不錯了,大多數船舶,都是一些漁船改造的,根本不具備遠洋航行的能力。”

一聽這話,李永吉立刻就懂了:“你的意思是,很多不具備遠航能力的船,因為有利可圖,也要跑太平洋?”

“是的。”蘇荷頭,“其實,就連三百條船這個數目,也是能統計出來的,真實的數字肯定要超過這個數目,一旦放出去,肯定會有大量的問題。再者,這些人就算能平安到達好萊塢港與舊金山港,突然涌入的大量人口也會造成新的問題。總之,受限于我們的海洋輸送能力跟加州地區對外來人口承受能力,首相大人希望我們能暫停墾殖貸款業務。”

“停止墾殖貸款業務?為什么要這樣做?”李永吉皺眉,“墾殖貸款是為了窮人服務,停止了這項業務,就沒多少窮人能過來了。”

“是這樣沒錯。”蘇荷道,“不過首相大人得好,先不低息墾殖貸款給銀行帶來了多大的金融壓力,單這個貸款本身,有太多漏洞可鉆,真正能拿到這個貸款的,未必就是窮人。

而且。就算窮人能拿到貸款,漂洋過海的趕過來,他們中也很少肯安心種地五年,然后繼續種地當農民。

實際上,根據沈大人的明,就因為我們給的移民政策太好,已經有大量財團開始在國內招募窮人,在出走之前就簽好協議,要那些人拿到土地后,就自動轉讓土地給那些支持他們的人。

換言之。大多數的窮人并不想長久耕種,他們更想賺快錢,也就是利用到手的規劃土地轉手賣掉,賺取中間費,到頭來,大量的土地還是被集中在少量有錢人的手中。

再加上,我們的土地稅收是根據土地收成按比例收取,而不是收取固定稅,這樣一來。很多囤積了土地的人就不會急著開放屯墾,而是就讓地皮荒著,以期待土地漲價之后再賣掉。

總之,首相大人認為。您的土地政策跟移民政策不適合國人,如果強行推廣下去,肯定會壞事兒,所以請求您暫停墾殖貸款業務;另外。無償撥付的土地規模也不要五百畝那么多,那會讓國人瘋狂的,一百畝就很不錯了。這已經足夠吸引果然外出移民了;當然,登記費也要提高,至少三十華元,否則的話,事情真的就要失控了。”

“真的必須這樣么?”李永吉皺眉,“可如果都杜絕掉,我們的移民速度就會受影響的。”

“我們可以慢慢來。”蘇荷道,“實際上,就算我們不那么急功近利,以我們的人口基數跟運輸能力,也遠超美國。再加上我們已經合法的擁有了北美洲西部的領土,只要按部就班,一切都不會是問題。

相反,如果我們急功近利,就會出現太多問題,如果一起爆發,將來這些內部問題將會比外部問題還要嚴重。”

聽到蘇荷這么,李永吉搖搖頭,心中暗自嘆了口氣。

從這些內容看得出,中國人對財富的追求同樣相當巨大,而且中國人似乎對背井離鄉去海外拓展也不是那么排斥,至少看起來比這個時期的美國人要強的多。

想一下,當初林肯制定《宅地法》,規定只需要10美元就可以無償獲得西部160英畝,折合971畝,近千畝土地了,可就是這樣,歷史上從186年宅地法頒布之日起,一直到1900年,連續近四十年時間,也不過是讓六十萬家庭受益,滿打滿算也不超過五百萬人,這種移民力度并不算強。

可是現在看看中國國內,移民條件明明不如美國的《宅地法》,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報名者就突破百萬,而且后續申請移民的力度還在不斷加強,甚至很多人不惜偷渡。

這明了什么?明了中國人并不懼怕冒險,也不懼怕背井離鄉,關鍵是能否給他們一個機會,能否給他們一個獲得財富與土地的機會!

只要國家給了那些中國人一個機會,那么不管是富人也好,窮人也罷,他們都會一窩蜂的撲過去,用強大的人口基數跟對財富的狂熱追求,吞噬掉一切他們能占領的土地,并迅速的成為這批土地上的主人。

是的,中國人是個典型的農耕民族,對土地的狂熱追求,是滲透到骨子里的,要么就不要給他們機會占有土地,一旦給了他們機會,別人就再也奪不走了。

相比而言,美國人雖然可能更愛冒險,但他們對土地的追求并不那么狂熱,比起土地,他們更愛的是黃金。

也就是,在過去的時候,中國人并不是對外來的土地不感冒,實在是由于閉關鎖國,讓他們的眼光閉塞了,看不到外面的精彩世界。再加上以前的中國根本沒有對外殖民的能力,所以他們只能在自己家里的一畝三分地上不斷的耕耘,直到因為人多地少而爆發沖突,進而用暴亂的方式,推到舊勢力,進行重新洗牌。

換言之,中國歷史上之所以經歷那么多改朝換代,從根源上看,還是土地鬧的。

要知道,在封建社會中,土地是最大的資源,可土地總量是一定的,人口卻是不斷增長的,這就會形成一個人多地少的矛盾。

從歷史上看。中國一旦有新王朝建立,進入和平時期,人口就會迅速暴增,一旦人口增長到原有的土地無法承擔的時候,所有矛盾就會跟著總爆發,進而引發了動亂造反。

所以,造反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減少人口數目,造反成功了,新王朝建立,會重新分配土地。而造反要是不成功,人口也會大大減少,同樣會減輕人多地少的壓力。

在生產力沒有進一步發展到工業社會之前,這種人與土地爭奪的怪圈就會不停的循環,所以中國歷史上才有那么多改朝換代。

或許要,土地不夠,可以向外擴張,去外面搶土地啊,那樣不就可以從源頭上改變這個怪圈么?

的是不錯。可問題是,在封建社會的生產力條件下,中國人幾乎是把當時所有適宜耕種的土地都搶到手了,沒有搶到手的。大都是無法進行耕種,或者耕種的效果不好。當然,運力的影響也是相當強大的因素。

東亞的土地跟歐洲不一樣,歐洲有個地中海。可以方便的運輸,但中國內陸只能靠陸路跟河流,這種運輸能力嚴重制約了大一統王朝的擴張力度。

換言之。歸根到底,是環境與生產力水平聯合造就了古中國的版圖,如果中國依舊是春秋戰國一樣多國并起,也未必會閉關鎖國,未必發展的就比歐洲差。

但沒辦法,誰讓漢民族的同化能力太強大了,只要是跟他們搭邊的民族,幾乎都被同化掉了,緊接著的,就是因為同化而產生的大一統理念,最終形成了龐大的中央王朝,并最終確定了基本的中國版圖。

這樣的大陸帝國,集權統治就成為必然,而一旦要搞集權統治了,必然是以穩定為主,保守與故步自封也就在所難免。

換言之,中國人并非是骨子里軟弱,并非是對外來的土地沒有渴望,完全是周圍的土地都沒有吸引力,外加中央王朝刻意壓制百姓**所導致。

但是現在不同了,李永吉的中華帝國雖然建立時間很短,很多方面都不完善,可正因為如此,反而激發了國民對土地的渴望。

要知道,中國剛剛經歷了一場嚴重的動亂,太平天國與滿清覆滅,都大大動搖了原來的統治基礎,再加上李永吉建國之后,幾乎完全推翻了原來的那一套統治理念,并強行把新的國家理念灌輸出去。

與此同時,帝國建立之后,無論對內對外,征戰的腳步幾乎就沒有停止過,且每一次征戰幾乎都能帶來大量的好處。

比如國內,中華帝國建立之后,把大量滿清貴族以及太平軍里的那些王爺所占有的土地無償分給漢族同胞,且主要照顧窮人,一下就把人多地少兼貧富分化之類的矛盾降到了最低。

再加上工業的發展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巨大投入,讓帝國產生了大量的工作機會,吸引了眾多的賦閑人力,讓老百姓能確實的感覺到日子有奔頭,東部沿海地區基本能解決溫飽,因此才越來越擁護新的帝國。

在這期間,帝國的軍隊卻并沒有閑著,到處南征北戰,傳來一個又一個好消息。

先進的武器,嚴格的訓練,良好的后勤,明確的升遷制度,讓國防軍的戰斗力大大超過地方叛軍,每次平叛都能以最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戰果。

不管是鎮壓南方的**,還是鎮壓西北的回民大動亂,國防軍都打的相當漂亮,而且擊敗這些動亂暴民后,后續處理也能迅速跟進,比如暴民的土地,就被無償分配給敢于過來的漢族移民。

為了保證漢族移民的安全,還會讓漢族移民保有槍械武器,并對移民進行基本的軍事化訓練,實質上就是一種另外意義上的軍屯。

有意思的是,很多國防軍的軍費雖然高,但卻只有一半歸中央政府出,另外一半是歸地方自治政府出,這就加大了自治政府的財政壓力,中央政府卻減輕了負擔。

這樣一來,中央政府控制的地區越來越富裕,自治政府統治的地方雖然也在發展,但跟東部中央直轄區相比卻差距越來越大,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讓所有因為經濟快速發展而產生的國內新矛盾都因此轉移了過去,惡果與壞名聲都讓那些自治省的軍閥所承擔。

結果就是,國內的人口流動變的更加強烈了。中西部自治區的人開始向往東部的繁華,舉家遷移去東部,可等他們真的來到東部地區,卻發現跟想象的并不一樣,至少短期內他們無法跟東部地區原住民享受同等待遇。

從中西部移民過去的人,對當建筑工人什么的并不怎么感冒,他們更渴望擁有自己的土地,而這個時候,帝國的開疆拓土以及墾殖獎勵計劃,就給了他們一個機會。

第一選擇。當然是選擇國內,可國內能分配的土地太少了,無非那么幾個選擇,要么去東北開荒,要么去西北或者西南屯墾。

去東北沒什么危險,但環境惡劣,需要從頭來,并不是什么好地方,至于西部跟西南。大都是通過平叛戰爭從回民手中搶過來的土地,去了還要面臨回民的騷擾,也不是什么好地方。

相對來,去日本或者朝鮮墾殖倒是不錯。可那些地方能給的土地數目很少,而且危險程度也不低。

最后,美洲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美洲雖然地方更遠,可那里的氣候據不錯。最關鍵的是,能無償給五百畝土地,耕種滿五年就是自己的。且土地稅也是所有墾殖區最低的。

至于安全性,所有去過好萊塢回來的人都,美洲完全就是中國人的天下,在那里,所有其他種族的人,不管是白人還是當地印第安土著,都要看中國人的臉色。

換言之,中國人在美洲地區就是大爺,外國人都要仰中國人鼻息過活,身份地位與其他地方完全不同。

而且,美洲地區土地肥沃,氣候溫暖,還有黃金,完全是一片令人向往的土地,可以去了就能發財。

總之,在帝國政府強大的宣傳攻勢下,這些中國人都開始把首選目標定在了北美,為的就是那免費給予的五百畝土地,以及那低息的墾殖貸款,這種貸款只有去美洲才有,去別的地方是沒有墾殖貸款的。

而且,美洲地區的土地,暫時是不能買賣的,不像東北、日本跟朝鮮,土地是可以花錢買的,所以對大多數窮人來,不用花太多錢,甚至銀行給你錢幫助你,只要人到了就能獲得五百畝永久性的土地,成為一個大地主,那簡直是做夢一樣的大好事兒。

在這種利好政策的宣傳下,只要知道消息的中國人,根本抵擋不了這種誘惑,紛紛拼命的想去美洲,能靠著一份中國的身份,去領取到傳承一輩子的新土地。

肯移民美洲的人,年輕人占很大比例,很多都是聽到消息的農民子女,前來探一個路,尋找一個機會。

想到這里,李永吉對蘇荷搖搖頭:“我看停止墾殖貸款這種事就不必停了,不但不能停止,還要擴大規模。反正只是代金卷,然后用代金卷在這里花費,最終都可以從土地里面獲得回報,中間也亂不到哪兒去。

至于危險性么,呵呵,這一不用擔心,可以加大港區的盤查力度以及巡邏艇的巡邏次數,同時加大走私船的罰款力度就可以了,沒必要一棍子打死,用減少出海的港口數目來遏止。就算因此而產生走私人口的行為,只要查不到,就睜只眼閉只眼吧。”

“可是這樣做,很可能會產生安全事故。”蘇荷道,“很多船舶不具備遠航能力,勉強遠航,又帶著那么多人,萬一出了事故,死的可不是一兩個人啊。”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李永吉淡淡一笑,“那些人既然選擇了偷渡,而不是等待,那就要承擔這種選擇的后果,再我不是了,要加大盤查跟處罰力度了么,要是這樣還遏制不住,就明那種航海的危險并不算什么,相反,這樣一來,不定還能刺激民間的海運發展呢。

嗯,起來,的確可以出臺一個允許民間集資造船的法案,鼓勵一下民營造船,

總而言之,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加大移民力度,盡快讓我們占領的土地上充滿中國人,用最快的速度徹底穩固這片土地,至于其他的,那都是問題。”(未完待續。。)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