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四零三章 這只是暫時的退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零三章 這只是暫時的退讓!

第四零三章 這只是暫時的退讓!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18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第四零三章這只是暫時的退讓!

林肯畢竟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家,大局觀與取舍能力很強,所以米德的那番勸說,他其實是心有戚戚,只不過是心理上一時不能接受而已。

與此時很多美國人不一樣,林肯從一開始,就對西部的土地十分看重,并一再強調西部是美國的未來,而他的這番西部未來論,早在他當總統之前就已經形成了,并且也贏得了很多缺少土地,卻對土地有極大熱情的北方農民代表的支持。

因此,他剛當上總統的時候,就希望頒布了《宅地法》,規定每個美國公民只交納10美元登記費,便能在西部無償獲得160英畝土地,連續耕種5年之后就成為這塊土地的合法主人。

這樣的方法,其實跟無償分配沒什么兩樣了,雖然這么做政府無法立刻獲得大量好處,但卻能夠激勵起廣大貧困農民的熱情,加快西部的開發,從長遠來看,是絕對好處多多的。

但是,當時在議會中依舊占優勢的民主黨卻極力阻撓這個法案的通過,拒絕無償分配,只同意按照地塊高價出售。

可想而知,一旦要是按照民主黨的做法高價出售土地,那么只能便宜了有錢的南方農場主,會讓農場主的土地更多,財富更大,而廣大貧困農民買不起,依舊還是得不到多少土地。

所以說,民主黨的做法,事實上是為了一己之私而阻撓西部的開發,因為一旦讓南方農場主獲得了西部大量土地,因為他們人手不足,對西部的開發必然不會太盡心,在開發力度上肯定會落后。

相反,如果無償分配土地,可以讓大量無地的貧困農民以及城市無業游民涌入西部,不但加快了西部開發,還能減緩城市失業率,平衡貧富分化的差距。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可惜,民主黨當時實力太大,在議會中占據絕對勢力,所以林肯的的《宅地法》才沒有通過。一直等到1862年,南北雙方開戰,民主黨勢力大減,且林肯開始走向獨裁之路的時候,這才強力把這個《宅地法》推行出去。

然而。雖然發布了《宅地法》,可因為戰爭,導致這個法案并不能得到有力的執行,就算真有人打算去西部,但西部現在已經淪陷在中國人的手中,可想而知根本無法成行。

與很多人想的不同,此時的美國西部大開發,并不是真正的開發北美西海岸,而是指開發密西西比河附近的俄亥俄、田納西以及肯塔基這幾個州。

要知道,在這之前。美國真正的核心州,也就是北美十三州,密西西比河附近還是不毛之地,但隨著兩次西進運動,這才逐步把美國的觸角延伸到密西西比河一帶。

因此,此時說起美國西部這個概念,指的并不是加州舊金山一帶的西海岸,而是指密西西比河沿岸一帶,連俄亥俄、肯塔基以及田納西州這些地方,也都屬于西部地區的概念。

正因為如此。所以此時美國說西部戰場,也就是格蘭特曾經奮斗的地方,才會說田納西州如何如何,路易斯安那州如何如何。根本原因就是在這個時期,密西西比河一帶就是美國的西部地區。

所以說,后世的某些國人不清楚這個歷史,結果一看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地圖,覺得不解,說格蘭特戰斗的地方明明在美國東部啊。怎么會是西部戰場?

這就是不明白美國真正歷史的原因了,因為在南北戰爭時期,現代社會意義上的美國西部那大片領土,也就是美國從墨西哥那里搶來的土地,還只能算美國的殖民地,并不能算是美國的核心領土,如果看這個時期的美國地圖,也會發現,很多西部地區都沒有標注,美國的地圖跟后世的地圖也完全不同。

但不管怎么樣,林肯作為一個野心勃勃的美國人,他的大局觀是很強的,從一開始就把西部領土當作自家的自留地了,也一門心思想著把西部廣大領土納入美利堅合眾國,讓原本只是在北美東海岸的國家,變成一個橫跨整個北美洲,毗鄰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大帝國。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林肯的眼光是十分超前的,他早就意識到,一個國家要想強大,核心領土的多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廣大的核心領土,那么殖民地再多,也是沒有用的,是無根之木。

更何況,此時的世界,除了荒蕪的美洲西部,其他地方的殖民地大都被英法等強國瓜分完了,美國要想崛起,不向西部進發,難道還能跟如日中天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搶食?這顯然是不現實的,至少目前是不現實的。

正因為林肯十分看重北美洲西海岸的土地,所以他才一直不肯向中國人低頭,任由中美的戰爭打到了現在。

要知道,早在中國人對美國宣戰之初,還沒有正式派軍進入西部戰場(密西西比河一帶)的時候,很多人,包括已經身亡的副總統,就曾經多次勸過他,要他先答應中國人的條件,先暫時放棄從墨西哥搶來的那片土地,把那片不毛之地給中國人,自己專心致志的對付南方叛軍,把分裂出去的南部土地收回來再說。

然而,那時候的林肯堅決不肯,哪怕放棄南方,暫時同意南方的獨立,也堅決不肯撒手西部,并且堅決要跟中國人繼續作戰,不肯與中國人談判,把從墨西哥處奪來的土地割讓給中國人。

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覺得為了一片看似廣大,但其實荒無人煙的地方得罪中國人,進而放棄南方的核心領土,是十分不明智的,于是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

林肯呢,也實施了強硬手腕,甚至不惜讓手下的愛國會進行刺殺,也要遏止風潮。

最終,在林肯的鐵腕之下,這股希望與中國人談和的風氣變了,美國頂住了壓力,沒有同意中國人的無理要求,反而選擇了強硬到底。

結果就是,中國人悍然出兵西部戰場。進而一路橫掃,接連把美國人的西部主力吃掉,讓美國損失慘重不說,甚至中國人還發起了反攻。沿著俄亥俄河東進,大有一直打到匹茲堡來的趨勢。

為了阻擋中國人,林肯才一直不肯放棄納什維爾,并且還派出了自己的王牌軍團——新組建的新弗吉尼亞軍團,再加上詹姆斯河軍團。就是希望擋住中國人,然后以拖待變。

原本,林肯的計劃是,在南方與西部擋住聯盟軍與中國人,然后集中主力先擊破北方立足未穩的英法聯軍,等打敗了英法聯軍,再攜著勝利之勢,回擊南方軍。

一旦打敗了英法聯軍與南方軍,中國人獨木難支,就算攻擊力強悍。可人數太少,大勢所趨之下,終究還是要撤退的。這樣一來,這場三方圍攻的危機也就自然而然的消解了,甚至還可能直接打進弗吉尼亞,徹底滅亡南方的偽政府。

然而,林肯的計劃雖然好,可卻經不住中國人太能打了,連兩個加起來超過五十萬人的軍團也擋不住,又被對方吃掉了一個三十萬人的軍團不說。還把詹姆斯河軍團給嚇的連連撤退,壓根不敢跟中國人照面。

如果不是一場暴風雪擋住了中國人的腳步,恐怕中國人現在已經兵臨匹茲堡了,要真的讓中國人打下匹茲堡。那就真的大勢已去了。

之所以說大勢已去,不是說林肯就怕了中國人,而是林肯現在不止是中國人一個敵人,而是要同時面臨英法聯軍以及聯盟軍的威脅。

中國人的人數不多,但戰斗力犀利,接連吃掉了美軍好幾個主力軍團。以至于讓實力雄厚的美國都感到兵力不足。

如今的情況,一旦放任中國人不管,中國人真的可以一直打到匹茲堡,斷絕美國最大的兵工基地,到那時候,南方叛軍再一發力,英法聯軍也趁火打劫,美國就真的沒希望了。

所以說,現實的殘酷,讓林肯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那就是只要還想抱住美利堅,只要還想贏得最后的勝利,那么就必須向中國人低頭。

林肯曾經盤算過,對于南方叛軍,基本是沒有什么談判可言的,雙方的分歧太大,就算承認南方獨立,以南方軍目前的情況來看,恐怕也不會同意罷兵。

畢竟南方叛軍現在的優勢太大了,甚至有可能吞掉北方地區,換了誰,也不會同意繼續維持以前的要求,只要維持自己南方的獨立就行了,用個典型的中國話說,這就是得寸進尺。

英法聯軍的情況也是一樣,英法聯軍要的是新英格蘭大區,這片地區已經是美國的核心利益,是堅決不能放棄的,一旦放棄,美國將會更加虛弱,而且也不能保證英法兩國就放棄干涉美國內戰。

要知道,如今這個狀況,英法兩國就算不出兵,但他們把武器賣給南方,依舊能夠給北方極大的壓力,再加上丟失了新英格蘭,要隨時面臨英國的威脅,到時候一個不好,美國就要滅國了,說不定就會被幾大列強給重新瓜分了。

這不是沒有可能,因為根據阿倫.平克頓派出的秘密談判人員的回報,英法兩國如今對與美國提前停戰的意愿并不高,反而加大干涉的意愿很強烈,原因就是美國的連戰連敗,讓英法兩國覺得美國是軟柿子。

甚至是,有情報表示,中英法三國之間,已經有過許多談判,他們甚至有加大對美國的軍事干涉,直接把美國吞并瓜分,讓美國變成三國殖民地的意思。

根據新得到的情報,中英法三國曾經瞞著聯盟國,自己秘密在新奧爾良召開過一次秘密的碰頭會議,會議上的內容,就是三國加強合作,爭取把美國徹底打垮,然后三國在美國的地域上相互瓜分。

雖然具體的會議內容沒得到手,但根據推測,中國除了依舊要西部的廣大土地外,很可能還會索要新奧爾良市當租界,作為中國在北美的海軍基地;至于英國,則是希望除了得到新英格蘭,還要紐約州、新澤西州等北美東海岸的大州;法國呢,則繼續要求南邊的佛羅里達州,并要求中國、英國以及新的美國都承認法國在墨西哥的合法統治地位。

簡而言之,中英法這三國,就好像三條餓狼,對美國虎視眈眈,要借著這次戰爭,徹底瓜分美國。只不過因為三方暫時力量不夠,才允許受控制的南方繼續獲得美國大片領土,可一旦中英法三國的那個秘密協議通過,美國將會陷入滅頂之災,而這,是林肯絕對不想看到的。

所以說,此一時彼一時,林肯就算不想放棄北美西海岸的廣大領土,但比起美國被列強瓜分,讓美國徹底成為列強的半殖民地來說,那點不同意也就不值一提了。

說一千道一萬,心中的意愿再好,維護主權的意志再強硬,打不過人家也是白搭,要是一味繼續強硬下去,不懂得服軟與分化瓦解,最后就只能被人家吃的渣都不剩。

就這樣,輾轉反側了三天之后,痛苦的林肯才派出了蒲安臣為自己的全權特使,代表美國前往史密斯蘭,與中華遠征軍的司令官李遠征談判。

蒲安臣是共和黨的創始人之一,也是林肯的好友與強有力支持者,并且在外交方面十分有天賦。

這一次,蒲安臣將以美國全權談判代表的身份,先去跟那個中華遠征軍的總司令李遠征談判,希望雙方先停戰,之后么,還要繼續啟程前往中國,與中國政府進行進一步的談判。

之所以這么正式,派出蒲安臣去接觸那名中國的遠征軍司令,是因為林肯很清楚,中國有一種可以萬里傳音的先進設備,比電報更加先進,所以在美國發生的一切,中國政府可以迅速獲得情報,因此想要玩緩兵之計的話,并不好用。

正因為如此,林肯才打算用誠意打動中國人,畢竟林肯相當清楚,目前的局面,如果不能給中國一個定心丸,徹底跟中國簽署一份合法有效的條約,正式割讓西部的廣大領土,滿足中國的胃口的話,中國的那支所謂遠征軍,很可能會繼續東進,再配合聯盟軍跟英法聯軍,那美利堅合眾國就一點指望都沒有了。

相反,如果中國人撤兵了,那么西部最強有力的威脅就沒有了,林肯就可以抽調力量,把詹姆斯河軍團調過來,集中力量先打敗英法聯軍,再跟南方叛軍好好算總賬!

林肯相信,只要兇悍的中國人退出,就算英法聯軍與聯盟軍聯手,他也有七成把握能贏,至少可以先保持北方的獨立地位。

只要過去這個坎,先休養生息,等英國人與法國人在歐洲陷入泥潭,中國人也自顧不暇的時候,他們就可以重新向南部出兵,到了那個時候,沒有中英法三國的幫助,所謂的聯盟國絕對不是準備充分的合眾國對手,必然會一舉而下。

“這只是暫時的退讓!美利堅也不會一直失敗!”看著搭載著蒲安臣的馬車背影,背著手的林肯喃喃的道,“總有一天,我會把失去的一切都拿回來!一定會!”(未完待續。)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