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四零零章 精兵簡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零零章 精兵簡政

第四零零章 精兵簡政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16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您現在的位置:章節目錄


小說名:

作者:莊不易

這嘗生在史密斯蘭的七日戰爭雖然結束了,但由于路面積雪依然很厚,河道也依然躥冰封狀態,所以李永吉除非不要那些裝備了,否則他只能繼續呆在史密斯蘭。

有鑒于之前作戰過于兇險,手頭還有很多美軍俘虜,加上不遠的埃文斯維爾市還有一個規幕小的詹姆斯河軍團能夠威脅到自己,所以李永吉加強了警戒力度,大肆采購軍用物資跟大規模修筑營壘的同時,還開始了對全軍進行了整肅軍紀的行動。

在之前的戰斗中,李永吉的地面炮兵部隊損失慘重,原因就是他們曾經被美軍的偷襲部隊所俘虜,并且美軍曾經利用這些繳獲的火炮跟人員,對遠征軍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后來為了不讓美軍利用這些火炮給遠征軍造成進一步的損傷,所以莫海文才當機立斷,用艦炮摧毀了這些火炮。

對莫海文的這個行為,李永吉也是相當贊成的,當時的情況,不是心疼火炮的時候,如果再延遲一下,說不定就全線崩潰了。

再加上炮兵損失前后,對比一下美軍的沖鋒效果,這都說明在戰爭過程中,火炮的威懾效果要強于機槍沖鋒槍這些速射輕武器,不管是進攻戰還是防守戰,都是不可或缺的東西。

所以,這一次過后,李永吉對炮兵開始重視起來,催促張信達趕緊弄來一批新火炮,最好是大口徑的火炮。

可惜,由于要的太急,張信達手頭也沒有大口徑火炮,沒法給李永吉提供,不過他也有辦法,迅速找同行淘換了一批63式107毫米輕型牽引火箭炮,那都是要賣給某非洲軍閥的,總數不算太多。只有48門,配火箭炮彈5760枚。

除此之外,還有一批69式火箭筒,總數達200條,配1000枚火箭彈。

另外,張信達還給李永吉及時提供了一批鐵絲網,手榴彈,地雷之類的東西,尤其是地雷,張信達有個朋友。正好有一批美國產的m18a1闊刀地雷,數目很多,足足有三千顆,全部給了李永吉。

張信達還說了,如果用的好,就會聯系國內,準備進口一批66式定向雷,這個國產的地雷比闊刀地雷便宜多了,效果卻一點不差。

至于李永吉更喜歡的迫擊炮以及大口徑火炮。這個還需要時間,總之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成的。

不管怎么樣,經過張信達的多方操勞,總算是給李永吉的遠征軍又弄來了一批火炮。雖然目前只有火箭炮跟火箭筒,不過配合艦炮的話,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在購買武器的同時,李永吉開始大規模的整肅軍紀。其中公開處決了一批玩忽職守者,以起到震懾全軍,以儆效尤的目的。

事實上。這種公開處決的方式,還真的很有作用,比什么政治鼓動都有效,此后李永吉都不需要多說什么,部隊的精神面貌立刻就煥然一新,執行效率提高了很多。

這也讓李永吉明白到,對此時的國人來說,你給他們太多好處,給他們講太多大道理,其實作用很有限,甚至就算你搞出種種監督措施,比如又是軍法處,又是憲兵隊的,但在沒有實質的嚴刑峻法之前,依然效果有限,他們似乎有一種本能,能自動自發的侵蝕任何的部門,把所有人都拖下水。

就好比這次的事情,也就是李飛的那支防守港口的部隊,之所以敢在戰爭期間就躲起來睡大覺,原因就是這個營從上到下都被腐蝕了,這不但包括一般的軍兵,甚至連監督的憲兵隊,也跟著腐化墮落了,所以才對這些事情睜一眼閉一眼,壓根不往上報。

說白了,此時的這批人屬于懲罰型的,你不給他們點顏色看,他們是不會認真聽話的,而好的待遇呢,則會加快這種腐化與墮落。

歸根到底,還是這些官兵的素質太低,大多數都沒什么雄心大志,所以一旦看管的松了,立刻就自發的偷懶耍滑。

明白這個原因之后,李永吉除了公開處決一大批涉事人員,用血淋淋的人頭警告眾人外,還對現有的紀律檢查機構進行了改革,實行紀律檢查參謀化。

在過去,李永吉訓練這支夢之師的時候,很多東西都是照搬禁衛軍的東西,包括紀律問題。

在禁衛軍里面,負責軍隊軍紀方面的部門,一共有兩個,一個是軍法處,一個是憲兵隊。

其中,軍法處類似法院,只管審案子,不管抓人,而憲兵隊呢,只管抓人,但無權審案子,無權定你的罪,只有經過軍法處開軍事法庭,進行審判過后,才能說你有沒有罪。

由于軍隊的特殊性,加上之前比較倉促,所以軍事法庭里面沒有陪審團,只有所謂的觀察團,而這個觀察團,都是由高級軍事參謀人員組成,實質上就代替了陪審團。

這么做,是因為參謀人員相對更有文化,所以讓他們出頭陪審,效果要好一點。

但現在看來,這么做的弊端很多,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效率太低,尤其是憲兵隊抓到人后還要送去軍法處審案子,這一來一回相當費時間,在民間還可以,軍隊里要是這么拖沓,很多事情就說不清了。

也正因為這個軍法措憲兵隊分離的制度,所以讓很多憲兵隊的人不樂意抓人,因為抓到人費事兒不說,還不一定能定你的罪,又容易得罪人,費力不討好。

所以時間一長,當初那些年輕的憲兵人員很快被腐化了,他們發現軍中的不法現象后,通常都是收點錢,說兩句注意,然后就睜一眼閉一眼。

軍法處呢,也很樂意這樣做,因為憲兵隊不把人送過來,他們就能更清閑一些,不用忙了,反正軍法處審案子的時候有太多人盯著,他們根本就收不到好處,所以干脆當閑差得了。

要不說呢。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當前這種情況下,不管李永吉拿出多先進的制度,要是不玩點狠的,下面的人很快就能把你的優秀制度弄一個千瘡百孔,根本就順暢不起來。

這一次,李永吉不但用一大批人頭狠狠的震懾了下面的人,還決定把軍法措憲兵隊這兩個部門合并,都歸到參謀部的麾下。

也就是說↑法措憲兵隊都屬于參謀部的下屬部門,部隊的軍紀問題,還有政治鼓動問題,全部歸參謀部負責。憲兵人員成為獨立的紀律檢查部隊,直接歸參謀部負責,并由各級參謀人員直接統轄。

另外,為了更好的控制部隊,執行參謀建在連上的政策,也就是在連一級部隊中。必須建立一個參謀科,配備一名連參謀,外加一個組的直轄憲兵。

平時,連參謀除了負責幫忙連長參贊軍務外。還要負責部隊軍容軍紀的審查,另外對部隊官兵的思想方面,也要加強控制,比如噓寒問暖。深入基層啥的做法,都是標配。

如此一來,參謀部就能加強對基層部隊的控制。再也不像過去一樣,只能當個隨軍的軍師或者監軍一類的角色了,而是掌握了更大的權力。

毫不客氣的說,這樣一搞,各級部隊的參謀長,一下就從原來的清高職位,變成了位高權重的職位,幾乎只比各級部隊長官低一點,比副職長官還高,成了各級部隊實質上的二把手。

換言之,經過這么一番改革,部隊就成了部隊主管負責戰斗決策,部隊參謀負責軍隊日常,副官只能當替補的這種三駕馬車的局面。

比如說在一個連隊,連長依舊是一把手,負責部隊的行軍作戰,而連參謀長不但要幫助連長制定作戰計劃,還要負責部隊的日常生活,成了二把手;至于原本的二把手副連長呢,則只能當替補,在連長沒掛掉之前,最多能說兩句話,就地位與權力而嚴,比連參謀要低,成了三把手。

部隊原先的參謀,大都是一些年輕的讀書人,他們大都沒有多少軍旅經驗,只不過是比較懂文化,識字比較多而已,要是在古代,這些參謀也就是一些隨軍文書之類的。

雖然這也也不能保證一定能清如水,但至少經過這么一番變更,能在短期內保證效率,至于長久性的問題,那是個漫長的建設。

反正李永吉算看出來了,就算你把后世美帝的政策拿到現在用,這群中國兵也能給你玩出個花來,所以與其玩什么民主公平,更加集中的獨裁說不定更好。

而且,部門多了,權力分散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兒,根本就找不到什么公平,反而犧牲了效率,很多人因此不作為,出了事兒互相推諉。反倒是把多個部門集中起來之后,反而能夠加強效率,讓人無法推辭責任。

就好像現在,紀律上出了事兒就不必找很多人了,直接找參謀長就行,這就是所謂負責人制度。一旦明確了負責人,那么這些人也就無法推脫,為了自己的官帽子跟小命,至少短期內,他們是不敢亂來的。

這實際上就是在精兵簡政,也就是把一些冗余的部門裁撤合并,從而換來更高的效率,以加強部隊的戰斗力,避免再次發生因為疏忽大意而損失慘重的事情。

在做這些的同時,李永吉也開始把降的美軍俘虜分批向后方押送,這樣做除了減輕自己的負擔外,也是害怕這些人會鬧事兒,尤其是萬一有敵人來進攻,這批人再鬧事兒,那可就不是開玩笑了。

為此,李永吉對美軍俘虜營看的很嚴,并且設置了重兵,并且提前給看守的部隊主官說明了,一旦有敵人來攻,這些俘虜務必要能第一時間全部干掉。

這些俘虜兵雖然多,足足十萬多,但因為都是手無寸鐵,所以如果是有組織的進行屠殺,還是相當容易的,這跟他們之前形成組織,拿著武器狂沖猛打是有決定性差別的。

因此,如果提前做好準備,萬一有個不對勁,比如那個什么詹姆斯河軍團打過來了,李永吉就不跟他們玩什么仁義之師了,絕對會第一時間把這些俘虜先干掉再說。

而為了給自己提供更大的緩沖,李永吉繼續把雪豹突擊隊派了出去,進行更大范圍的進行偵查,偵查范圍甚至擴張到五十公里外,防止再被打一個措手不及。

就在李永吉的嚴陣以待中,他很快就聽到了一個消息,那就是埃文斯維爾的詹姆斯河軍團,沒有繼續在埃文斯維爾停留,而是一把火燒掉了埃文斯維爾,然后繼續向后方的路易斯維爾撤走了。

原來,本杰明帶著詹姆斯河軍團與伯恩塞得的新弗吉尼亞軍團分道揚鑣之后,并沒有向埃文斯維爾前進,而是就地停留,并且派出了三支偵察部隊,去跟在新弗吉尼亞軍團的后面。

原因倒也不復雜,那就是本杰明想看一看新弗吉尼亞軍團能不能達成目的,能不能打敗中國人。

如果覺得伯恩塞得能成,能打敗中國人,他就帶兵回去,好分一杯羹,要是覺得不行,那就繼續撤退。

之前,伯恩塞得的軍隊跟李永吉的遠征軍打的如火如荼,本杰明也是相當眼熱,如果不是部隊里面缺糧當初分道揚鑣的時候,他把大量糧食給了伯恩塞得,說不定本杰明立刻就要帶兵回去,與伯恩塞得的部隊回合攻擊!

總之,就在伯恩塞得的部隊與李永吉的部隊打生打死的時候,本杰明已經帶著部隊抵達了埃文斯維爾,不過由于有探馬的回報,所以本杰明以為這次說不定能贏,于是迅速收集糧食,然后準備帶兵去支援伯恩塞得,實質上是為了搶功勞。

誰知道,本杰明剛做好準備,帶著兵馬與糧草出了埃文斯維爾,要去支援伯恩塞得的時候,剛走到一半路,就聽到新弗吉尼亞軍團被全殲的消息!

這讓本杰明嚇了一跳,根本不敢繼續進攻,立刻掉頭,又扔下輜重,然后輕裝簡從,迅速跑回了埃文斯維爾。

此后,本杰明又在埃文斯維爾狠狠的搜刮了一大批糧草跟金銀珠寶,然后為了阻攔中國人可能的追擊,同時也是為了毀滅罪證,干脆一把火燒掉了埃文斯維爾,也不管當地民眾怎么想,自己帶兵一溜煙的跑掉了。

詹姆斯河軍團的士兵都是外地人,不是埃文斯維爾本地人,所以對搜刮的事情并沒什么抵觸心理。

事實上,在這個時代,美國人攻城的時候,也是燒殺搶掠的,哪怕對自己的同胞也是如此。南方軍在開戰之初,之所以打仗那么猛,歸根到底是因為害怕北方軍攻進家園后的燒殺搶掠。

因此,覺得情況不對,以堅壁清野的名義,在當地搜刮一頓再跑路,也并不是什么難以理解的事情,別說本杰明,就算其他的聯邦軍將領,這樣的事情也沒少做。

好比當初的格蘭特,他帶兵入侵田納西州的時候,也沒少搜刮當地的財富,要不是搜刮了當地財富,他的部隊也不會兵精糧足,要知道單純靠后方運輸,那是絕對不夠的。

不管怎么樣,聽到詹姆斯河軍團跑掉之后,也讓李永吉緩了口氣,至少短期內,他不會再遭受進攻了,而時間拖的越久,他的戰斗力就越強,因此,他才不怕拖時間呢。

相關小說:

聲明:小說《》,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收集自網絡,屬個人行為,與小說多立場無關。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