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三七六章 小人物的無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七六章 小人物的無奈

第三七六章 小人物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19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正文

正文

伯恩賽德與本杰明.巴特勒兩個人既然能做到軍團司令,那么權衡利弊能力都還是挺不錯的,尤其是涉及到重大問題的時候,他們都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

就連一開始看似反對的本杰明,其實也不是真的反對伯恩賽德的意見,只不過是一時之間無法扔掉面子,給自己找個臺階,以證明自己的道德比伯恩賽德好一點,至少他猶豫了一下,反駁了一下不是么。

所以說,在意見最終達成一致之后,他們倆很快就聯起手來,把那個輕裝簡行扔包袱的行動做了更詳細的規劃,把每一個細節都研究透徹。

用了半天時間研究完細節,下午就開始分組行動,也就是分別勸說自己的下屬軍官,讓這些軍官能夠接受他們的主意。

這是最重要的一步,畢竟伯恩賽德也好,本杰明也罷,他們雖然是兩個軍團的最高司令官,但要控制軍隊,還得靠手下的軍官團,所以如果軍官團不給力,或者反對她們的意見,那他們的計劃也是行不通的。

在這個通信不發達的時代,軍官團對一支軍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很多時候,指揮官明明發出了命令,可因為下面的軍官團無法完全領會上司的意志,或者傳遞命令的時候出現了較大偏差,那么實際表現在戰場上,往往就是致命的危險。

舉個例子來說,在另外一個時空的歷史上,南北戰爭時期的羅伯特.李,之所以前期作戰連戰連勝,后期作戰接連出錯,根本原因是戰爭前期,他的手下能夠完全領會他的戰略意圖,并完美的貫徹執行。而到了戰爭后期的時候,他接連失去了幾個能領會他意思。并能夠貫徹執行的好手下,比如石墻杰克遜,結果軍隊在執行戰略戰術的時候,往往跟他的意思大相徑庭。

連幾萬人的部隊都這樣,更不用說新弗吉尼亞軍團加詹姆斯河軍團這兩個加起來足夠有五十萬人的戰略級部隊了,那簡直比很多美國中等城市的人口總數還多。

事實上,為了應付這兩個大型軍團的補給,美利堅合眾國也是下了很大的力度,不但在匹茲堡城新開了許多兵工廠,還在俄亥俄河沿岸設置了很多補給站。

比如前面說的埃文斯維爾。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這個城市到1864年的時候還只是個人口不過三萬人的中型城市,但為了應付五十萬大軍,這里不但集結了大量軍事物資,還生生又往城里面添了兩萬多專門負責補給的部隊,從而方便對詹姆斯河軍團以及新弗吉尼亞軍團提供補給。

當然了,也就是這個時期的美國陸軍需要的補給比較少,需求最多的就是食品,彈藥補給的數量方面還不像后世軍隊那么離譜。再加上依靠俄亥俄河的運力,這才讓這兩支大軍沒有出現什么大問題。

相反,如果只靠陸路交通來運送補給,那么如果沒有鐵路線。光靠公路,就算是美利堅合眾國,也是很難同時供應五十萬大軍行動的。

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南北戰爭時期在一開始的時候。因為雙方出動軍隊的規模都不算大,最多也就是幾萬人,所以運動戰時有發生。可到了中后期。隨著各自動員兵的加入,軍隊規模越來越大,戰場規模也越來越大,再加上戰壕戰的出現,就導致運動戰不再成為主流,消耗戰才是主流,而一旦拼消耗,南方就更拼不過北方了。

可在這個時空,因為中國人的及時出手,外加英國人與法國人的參戰,導致南北戰爭的規模提前擴大化,也讓林肯不得不改變了征兵體制,加速了動員兵的動員速度,因此導致在短期內,聯邦軍的規模像吹氣球一樣的暴增。

雖然要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動員體制還是相對不錯的,可畢竟北方地區才只有兩千多萬人,雖然大都集中在幾個大城市,但如此迅速的征集這么多動員兵,還是傷了很大的元氣,以至于很多地方的農業生產,都主要靠女人來支撐了。

如果不是林肯及時利用軍隊跟特務,靠鐵腕手段控制了國會跟白宮,并架空了法院,強行頒布并執行了很多法令,導致全國上下基本只能聽到一個聲音,那么以合眾國現在遭受的打擊來看,應該早就支撐不住,然后乖乖向南方求和了。

可就因為出現了一個鐵腕總統,及時壓制了反對派,開啟了獨裁統治,這才讓美利堅合眾國又開始爆發了新的力量。

現在的美利堅合眾國,自中產階級以上,幾乎都是同仇敵愾,雖然跟當初大革命時期的法國還不能比,但也就是略差而已。

之所以說不如大革命的法國,是因為法國是個民族成分比較單一的國家,而且思想啟蒙也比較早,所以在外敵入侵的時候,團結能力就比較強。

可現在的美利堅合眾國卻不同,這個國家實際上是個移民國家,很多民眾都是外來的移民,這些人大多數都是中低層,他們對誰當政,其實并不太關心。

而且,這場戰爭爆發之初的理由,是為了解放黑人奴隸,北方的大多數人雖然贊成這個理念,但說真的,他們只是從道德方面去這么理解,卻并沒有真正的接受黑人與他們平起平坐。因此,當戰爭沒有過多影響他們的生活的時候,他們還多少可以展現一下自己的道德修養,支持一下林肯,可如果戰爭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那情況就不同了。

很明顯,現在這種情況,因為接連的大規模失敗,以及接連的大規模征兵,已經影響到了合眾國的方方面面,軍火資本家倒是很開心,因為他們可以大發橫財,但那些底層民眾卻一點也不開心。

可不開心也沒辦法,以前的美國,還可以游行示威,還可以去政府門前抗議,可自從林肯總統頒布了特別安保法之后。就禁止民眾示威游行,所有不服的人,都要被抓起來送進監獄,去當那些免費的勞工,在皮鞭與火槍的監控下,為軍隊生產各種物資。

或許要說,美國政府不是有第二修正案么?這個法案不是限制聯邦政府的么?不是民眾大都可以持槍,然后萬一政府欺負老百姓的時候,他們就可以奮起反抗么?

是啊,說是這么說。可別說后世了,就算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美國老百姓也是無法對抗政府的,畢竟老百姓太過松散了,組織性、組織能力還有執行能力等方面,都遠遠不如政府,再加上因為戰爭,聯邦軍的實力大肆擴張,這就導致美國老百姓根本無力與聯邦政府軍對抗。

說白了。你個老百姓就算可以合法持槍,也不等于你能夠對抗政府,就算一個鎮里面所有老百姓都拿起槍反抗了,可因為缺乏訓練跟組織性。面對前來清剿的政府軍,也往往是一觸即潰,根本無力對抗。

事實上,自從林肯宣布特別案爆法案。進行強制性義務征兵制后,合眾國各地都爆發了很多次反抗,但結果是無一例外的都遭到了殘酷的鎮壓。那些造反的美國普通民眾。不但沒有因為持槍抗議而獲得更高的權力,反而被投入大牢,成了服刑犯,或者說廉價的勞工。

因此,歸根到底,世界所有的國家其實都是一樣的,法案是死的,人是活的,就比如說那個第二修正案,執政者認可的時候,他就有效力,可當執政者不認可,那作為被統治階級的老百姓,也拿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爺們沒辦法。

當然了,要做到這種高壓統治也沒那么簡單,畢竟美國的傳統力量還是很強大的,可是呢,林肯很聰明的利用戰爭時期的特殊情況,掌握了軍隊這個槍桿子,反過來又用軍隊去威脅并控制了國會,進而架空了法院,這就讓三權分立的局面,變成了一人獨裁。

換言之,現在的美利堅合眾國,雖然政體還是以前那樣,有國會,有政府,有法院,看似跟過去一樣,都是三權分立,可事實上呢,這三個機構都必須完全聽從林肯一個人的命令,林肯發布一個命令,沒有任何人敢于違抗,一旦違抗了,那些隸屬于總統辦公室的戴高帽的西裝特工,就會迅速破門而入,把你跟你的家人全部抓起來。

要是你冥頑不靈,敢于公開反抗,那說不定一個意外就在等著你。

不說別的,就說前段時間吧,在納什維爾大悲劇的消息傳到華盛頓之后,副總統立刻就打算在華盛頓街頭召開了一個發布會,進行公開演講,內容就是抨擊林肯的各項錯誤政策。

可誰知道還沒等他走出家門,一群戴高帽子的特工就破門而入,直接在家里把他跟他的家人全部抓走,然后把現場未造成了入室搶劫的狀況。

從那以后,大家再也沒有見過副總統,而警察調查的結果,也是以入室搶劫結案,為此,白宮方面除了發表了一個措辭強烈的打擊強盜土匪的聲明,還順勢在全城搞起了戒嚴,不但禁止任何形式的集會,連晚上也不準隨意出門上街。

現如今的華盛頓,街頭巷尾到處都能看到警察跟憲兵,老百姓也根本不敢隨便說總統的壞話,稍有不慎,就要被抓起來,要么投入大牢做勞工——那還算幸福的,如果投入部隊里面當炮灰,那才是個悲劇。

不過,那些被抓起來當兵的家伙,一般都是被編入預備役,輕易不會投入一線部隊,所以說,不管是伯恩賽德統領的新弗吉尼亞軍團,還是本杰明率領的詹姆斯河軍團,這樣的人所占比例很小,基本不形成規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也正因為如此,這兩個軍團的軍官團還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新弗吉尼亞軍團,軍官們幾乎都是政治正確,全面擁護林肯總統,懷著一顆熱愛祖國,甘于為國家拋灑熱血的年輕人。

可以這么說吧,新弗吉尼亞軍團與詹姆斯河軍團,這兩個新成立的軍團,都是林肯費盡心血所打造的王牌,有點類似另一個時空二戰德國那支希特勒的黨衛軍。只不過,黨衛軍是幾乎所有人都是狂熱分子,而林肯暫時還沒那個能力,也沒那個時間。因此他打造的這兩個軍團,就只是基層軍官是林肯的狂熱分子。

毫不客氣的說,正因為基層軍官都是全面擁護林肯的狂熱分子,所以假設伯恩賽德與本杰明都起了二心,要反對林肯,那這支部隊也不會跟他們走,因為基層軍官都不會答應。

雖然,伯恩賽德現在這個拋棄感染者同僚的命令,并非是背叛總統,但正常來說。也很難讓那些熱血沸騰的年輕軍官接受,畢竟這在感情上是很難接受的,尤其是年輕人。

好在,這兩個軍團里面,基層軍官多是年輕人,但中高層軍官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還是經驗豐富的老式軍官,因此他們對伯恩賽德以及本杰明的說法。都十分贊同。

這些中高層的軍官,大都經歷過不少戰爭,而且多是中老年人士,除了戰爭經驗豐富外。心性也更加的理智,早就過了沖動狂熱的年齡了。

因此,他們十分清楚,以現在的情況。繼續在這里跟那些感染者呆在一起,早晚都是個麻煩,就算全軍不會因為傳染擴大而全軍覆沒吧。那等中國人來了,他們也沒力氣打了,早晚是個失敗。

所以說,趁著現在軍中的疫病感染范圍還沒有擴大,全軍多少還有一些行動能力的時候,及時拋棄那些感染者,迅速帶著健康的人離開,就是最好的方法了,這個方法雖然殘忍,但卻真正有效,就跟割掉身上爛肉一樣,是無奈之舉。

說服中高層軍官是比較容易的,但如何讓最重要的基層軍官也能認可,這才是大麻煩。

因為林肯的政策,基層軍官大都是年輕人,這些人呢,又是實實在在掌握部隊的基干力量。

可以這么說,就算中高層軍官都同意了,可如果基層軍官不同意,那下面的士兵也不會越過基層軍官這些直屬上司,去聽上司的上司的命令。

因此,要是說服不了那些年輕的尉級基層軍官,那一切還是白搭,甚至還可能出現反效果。

好在年輕人也容易哄,尤其是這些基層軍官大都是愛國心強烈,且狂熱擁護林肯,主張開明獨裁的家伙,所以如果換個說法,以林肯總統的安危跟國家大義去忽悠,還是很有效果的。

為了能夠統一忽悠,不對,是統一認識,伯恩賽德跟本杰明兩位司令官,還專門召開了一個秘密的中高級軍官擴大會議,會議的主題不是別的,就是如何說服手下那些年輕的基層軍官。

簡單點說的話,這個會議就是要讓大家統一認識跟口徑,預先搞出一套話術出來,講明什么能說,什么不該說,說又要怎么說,說什么,以免有人大嘴巴,不出去。

經過了一番統一口徑之后,這些軍官就被派出去,去忽悠各自手下的基層軍官。

別說,當中高層軍官都統一口徑,全部說同一套話之后,那些年輕的基層軍官還真被忽悠住了,他們真的相信,這是為了保住有生力量,同時也是為了拯救大家所能做出的最好辦法。

也就是說,這些年輕的基層軍官,根本想不到上面的人是要放棄那些感染者,只以為是讓他們留在當地是為了照顧他們,畢竟他們都感染了傷寒感冒,體力不行,如果再強行行軍,肯定會讓病情更加惡化。

而繼續呆在這里也不行,這里周圍都是大平原,無險可守,又缺乏物資,在這么冷的天氣里,原地不動那就是等死,就算不餓死凍死,也要被追上來的中國人跟南方佬俘虜。

總之,經過一番苦口婆心的忽悠,這些年輕的基層軍官終于也同意留下感染者,讓健康人先行離開的建議了,而他們同意之后,這件事就基本沒問題了。

果然,基層軍官同意之后,整個部隊立刻就行動起來,很快就把感染者與健康者重新分開,甚至就連那些感染者,也十分贊同這個行動,因為在他們看來,他們的確拖累了部隊,而健康者先離開,獲得藥物后再送過來,總比大家都等在這里一起死要好的多。

就這樣,經過了兩天的忙碌與準備之后,在第三天一大早,兩個軍團在當地留下了三萬人,還留下了足夠五萬人吃兩個月的食物外加足夠的柴火跟帳篷,之后,大軍就在那些感染者的目視中,踩著厚厚的積雪,向埃文斯維爾方向步行而去。

在這個時候,這些或重或輕的流感患者以及傷病號們,還不知道他們實際上已經被拋棄了,還以為這支部隊真的會派人回來,帶著治療他們的藥物以及接他們回去的馬車,讓他們平平安安的回家呢。

可憐么?或許吧,不過這就是這個時代中那些小人物的無奈,因為他們并不能左右自己的命運,只能隨波逐流,被動的接受上位者的安排。(未完待續。。)u

,歡迎訪問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