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三七四章 風雪中的美國軍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七四章 風雪中的美國軍團

第三七四章 風雪中的美國軍團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17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作者:下載:

有大量堅固保暖的現代彩鋼房躲避風雪,再加上各種像現代取暖爐,現代御寒衣物,各種高熱量食品等抗寒物資,因此盡管風雪依舊在瘋狂肆虐,氣溫也在持續降低,一度降低到了零下二十六攝氏度,可留在史密斯蘭的中華遠征軍卻沒有為此受到多大的傷害。熱門看書神器.yankuai.

相反,還在撤退中的聯邦軍新弗吉尼亞軍團跟詹姆斯河軍團,就沒那么好運氣了。

前文說過,當李永吉帶兵打破史密斯蘭后,林肯曾經嚴令伯恩賽德將軍的新弗吉尼亞軍團西進,重新奪回史密斯蘭,打通匹茲堡與納什維爾的水上交通線。

對這個命令,身為聯邦軍總司令的米德將軍雖然很不同意,但由于林肯的堅持,米德也就無意反駁對抗,而是執行了命令,讓新弗吉尼亞軍團出擊。

不過,雖然讓新弗吉尼亞軍團按照林肯的命令出擊了,但米德卻私下里跟伯恩賽德面授機宜,要他不要真的去跟史密斯蘭的中國人死磕,去附近溜達溜達,顯示一下存在,意思意思就行了,等過一段時間,他說服了總統后,就趕緊帶兵回來。

這么做了之后,為了以防萬一,米德將軍還從東線抽掉了作為預備隊的詹姆斯河軍團西進,以策應新弗吉尼亞軍團的安全。

兩個軍團的總人數加起來超過五十萬,而且因為是新成立的軍團,一直在后方休整,不但兵員素質跟訓練度相當不錯,武器裝備也是聯邦軍中最好的。

雖然這兩個軍團沒有大量裝備加特林機槍,但夏普斯步槍跟12磅拿破侖炮的裝備率卻是聯邦軍中最高的,而且還裝備了不少自產的鐵絲網與木柵欄,說是聯邦軍的王牌軍團也不為過。

所以說,盡管這這兩個軍團實戰經驗不夠,畢竟是新成立的軍團,但米德將軍相信,以這么雄厚的兵力。只要不主動進攻挑釁,那么輕易也是很難被擊敗的。

新弗吉尼亞軍團的伯恩賽德倒是很聽話,來到史密斯蘭附近后,一直擺出一副堅守的態度。而當時的李永吉也無意進攻,這才讓大家相安無事。

再后來,當聽說納什維爾陷落的消息后,伯恩賽德就開始考慮撤退的事情了,只不過因為沒有收到撤退的命令。所以才暫時按兵不動。

可是很快的,新弗吉尼亞軍團的一個偵查騎兵營與中國人的偵查小隊遭遇,最終人數占據絕對優勢的騎兵營大敗虧輸,從那之后,伯恩賽德就明白到,面對中國人的速射武器跟自動車,再不撤退是不行了。

當時,詹姆斯河軍團已經抵達附近,不過這個軍團的司令官本杰明.巴特勒先生卻是個官僚型指揮官,像政客多過像將軍。一向缺乏進攻精神,所以在聽到新弗吉尼亞軍團的司令官伯恩賽德想要撤退,也是相當贊同。

反正按照計劃,他那個詹姆斯河軍團只是來策應新弗吉尼亞軍團的,主要職責是確保新弗吉尼亞軍團不失,并不是來一起進攻史密斯蘭的中國人,因此能不打仗,對這位巴特勒先生來說,就是最好的事情了,至少不會失敗。

總之。他們兩個軍團很快就開始了撤退行動,準備直接去埃文斯維爾,然后再依托埃文斯維爾進行防御。

伯恩賽德這個撤退去埃文斯維爾的主意還是很靠譜的,因為埃文斯維爾這個城市雖然規模不大。但易守難攻,而且河道狹窄,水流湍急,俄亥俄河流經這里的時候,正好是個“幾”字形,十分有利于封鎖水面。這對缺乏水面戰艦,已經失去了俄亥俄河下游制河權的聯邦軍來說,就顯得尤其重要,再加上這里布置了很多炮臺,已經變成了要塞,防守能力超強。()

說白了,就是埃文斯維爾這個地方地勢險要,能切斷俄亥俄河的航路,當然,除此之外,也有害怕上面責罰的緣故。

畢竟伯恩賽德他們的撤退,是自行其是,并沒有獲得白宮或者聯邦軍總司令部的命令,因此如果撤退的過遠,很難向上面交代。

而埃文斯維爾這個地方就正好,既跟史密斯蘭這個地方離的夠遠,可戰略是又不算太遠,上面萬一問起來,也可以說是戰術性誘敵深入什么的。

當然了,說戰術性誘敵深入什么的,其實也是個笑話,畢竟埃文斯維爾這個地方,離開史密斯蘭也是有很長一段距離了,坐蒸汽船至少要四天,走陸路行軍則要十二天,已經是兩個戰場了。

新弗吉尼亞軍團與詹姆斯河軍團加起來有五十萬人,是個很大的集團軍了,這么大的部隊行軍,以美國當前的路況,走陸路是很難的,所以他們之前都是乘坐輪船,沿著俄亥俄河過來的。

也只有依靠船運,新弗吉尼亞軍團跟詹姆斯河軍團才能那么快抵達史密斯蘭附近,要不然,光靠走路,那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

或許要說,不是說中國人的特混艦隊掌握了俄亥俄河的水上通道么?那美軍怎么還敢乘船走俄亥俄河?

這是因為,中國人的特混艦隊只是掌握了俄亥俄河的下游,或者說只是掌握了史密斯蘭附近,而根據美國人的一般認知,蒸汽鐵甲船要想順暢運行,需要沿途加煤加水,但很顯然,史密斯蘭以東的大片地區,能夠加煤加水的地方,最近的就只有埃文斯維爾這一個地方了。

然后,埃文斯維爾早在格蘭特帶兵西進的時期,就加強了防守,設置了不少炮臺,而且河道里面還有不少暗樁,因此理論上來說,中國人的艦隊不可能不在陸軍的陪伴下,來單獨進攻這個地方的,如果真是那樣,美國人覺得以埃文斯維爾的沿河炮臺,一定會給中國艦隊一個教訓。

換言之,埃文斯維爾以東的河道,還掌握在聯邦軍的手中,所以只要埃文斯維爾不失,這個地方以東的俄亥俄河,對聯邦軍來說就是安全的。

也就是說,不管是新弗吉尼亞軍團。還是后來的詹姆斯河軍團,他們都是先乘船感到埃文斯維爾,然后沿著俄亥俄河,步行來到一個叫肖尼敦的地方。并以這個小鎮為軍團防御中心,以這個小鎮西南部的戈爾孔達小鎮為前沿陣地,與史密斯蘭相互對峙。

由此可以看出,聯邦軍其實十分依賴俄亥俄河,如果沒有俄亥俄河的運力。他們是無法在短時間內投送這么多部隊過來的。

正因為嚴重依賴俄亥俄河的運力,所以伯恩賽德才沿著俄亥俄河走路過來,也就是部隊官兵在河岸上走,河上則飄著補給船跟跑船,大前方則是偵察船,一旦發現中國人的鐵甲艦隊,他們就會立刻把補給船向后疏散,然后沿岸的步兵則布置好炮兵陣地,要利用數量龐大的陸地火炮,去對抗中國人的特混艦隊。

應該是。伯恩賽德這個舉動,也是無奈之舉,因為誰都知道,艦炮的威力要大過陸地火炮,如果雙方對射,陸地步兵肯定會損失慘重。

不過相對而言,因為新弗吉尼亞軍團步兵人數眾多,火炮數目也多,加上這一段的俄亥俄河的河道比較窄,艦船在上面運行不夠靈活。因此如果不怕犧牲,互相對轟的話,還是能夠對中國人的鐵甲艦隊造成重大威脅的,至少伯恩賽德對此深信不疑。

也就是說。現在的美yankuai隊面對中yankuai隊的時候,根本就是要靠人數取勝,靠拼人命換取勝利,跟另一個時空抗日戰爭時期那些抵抗精銳日軍的中國川軍十分相似,至少武器裝備的力量對比是差不多的。

可惜的是,伯恩賽德處心積慮。小心翼翼,甚至想出了種種對付中國鐵甲艦隊的土辦法,比如水鬼隊什么的都訓練了一批,可最終沒什么卵用,因為當時在史密斯蘭的李永吉,壓根對主動出擊沒興趣。

也得益于李永吉對他們的沒興趣,沒有主動出擊,這才讓雙方相安無事,至今為止,雙方除了因為偵察兵互相打了一陣外,其他方面再也沒爆發什么大規模交戰,等于雙方都不傷元氣。

現在好了,能在不傷元氣的情況下撤退,是最好的方法了,而且此次出兵他不但沒傷了部隊元氣,甚至還跟中國人打了一場局部戰斗,因此多少摸到了一些中yankuai隊的實際戰斗力。這讓伯恩賽德更加擔心的同時,卻也多少松了一口氣。

因為過去的中國人對伯恩賽德來說,是神秘莫測的,只聽說了中國人的種種戰績以及傳說,實際如何卻并不清楚。而現在呢,大家實際交手過了,這讓伯恩賽德對中國人的作戰方式以及戰斗力不再如過去一樣全靠猜測,而是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大家至少不必摸著石頭過河了。

最可怕的,是未知,知道了對方的實際戰斗力,哪怕這個戰斗力十分可怕呢,也能夠有針對性的做出應對,不再兩眼一抹黑了。

要知道,這個時代可不是后世的信息時代,而是個通信還不發達的時代。在這個時期,國與國之間,軍隊與軍隊之間,信息都是不透明的,如果不實際打一場,是很難知道對方的實際戰斗力的。

而且,這不像歐洲的軍隊,因為時間長,大家多少還知根知底,中國人對歐美人來說,過去因為接觸少,一向是神秘居多,雖然英國人曾經在1840年打開過中國人的國門,讓世界了解到中國的虛弱,但由于中國當時并沒有完全失敗,跟印度不一樣,依舊還保持了很大的封閉性,所以世界對中國依舊是神秘居多。

再后來,中國的變化日新月異,忽然就出現了一個神秘勢力,一舉推翻了原來的政權,建立了新的政府,而這個新政府呢,戰斗力爆棚,不但牛逼哄哄的接連推翻國內的執政黨跟最大反對派,甚至還擊敗了強大的俄國人,而且還是連續兩次,一次在陸地上擊敗了俄國人,一次在海上擊敗了俄國人。

尤其是海上的那場戰爭,至今也讓西方大多數國家覺得不可思議,畢竟當時俄國人可是派出了十分強大的遠征艦隊,甚至英國法國都以志愿雇傭軍的形勢派兵加入,誰知道最后卻一敗涂地。

也就是那個時候,世界列強開始正視起了新中國政府,并因為中國政府在那場海戰所表現出來的戰斗力,以及中yankuai隊的陸軍表現。比如軍隊的人數規模,還有武器裝備的先進程度等,把中國升級成了列強國家,以列強的規格對待中國。就算對中國最不待見的,也認為中國的實力至少跟奧斯曼土耳其是差不多的。

然而在中國人正式干涉美國內戰之前,美國對中國的實力雖然有了很大的高估,但也依然沒認為中國人能有多厲害,或者說沒想過中國人敢來跟美國人打。

后來就算中國人對美國宣戰了。大多數美國人聽到這個消息后,也以看中國人的笑話居多,覺得中國人只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猴子,或者單純的好面子,壓根就沒想過中國人真的會派兵進攻美國。

再后來,中國人真的進攻美國了,而且一來就來了個狠的,接連拿下了新奧爾良,維克斯堡等地,甚至還三下五除二的滅掉了密西西比河最強大的鐵甲艦隊。順便全殲了格蘭特將軍帶領的西部戰區主力,進而占領了密西西比河下游最重要的城市孟菲斯,最終導致聯邦軍西部戰線的全面崩潰。

這一系列的失敗與事實,讓美國人憤怒的同時,也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議,他們大多數人是覺得不可能,然后就覺得這是笑話,覺得再怎么說,美國人也不至于打不過中國人吧,那可都是黃種人。是跟黑人一樣的劣等人啊。

沒錯,這其實就是當時美國社會的主流思維,他們聽到美軍接連戰敗,更多的是認為敗給了南方佬的那群聯盟軍。畢竟按照戰報來看,中國人每次作戰,都有聯盟軍的影子,且人數也多,所以他們想當然的認為,中國人最多是輔助進攻罷了。真正打敗美yankuai隊的,是南方佬!

這種思維甚至也影響了林肯的判斷,以至于盡管前方傳來了很多中國人戰斗力的傳聞,比如速射武器如何犀利,鐵甲戰車如何兇悍等,也依舊不覺得中國人多牛逼,反倒是認為南方佬在接收中國人的支援后,變的更強力了。

正是因為這個認識,林肯才不肯放棄納什維爾,想保住這個城市,保住田納西州,或者至少讓田納西州作為戰略緩沖,成為與南方軍拉鋸戰的前沿。

只有米德將軍等少數人,才認真的分析了情況,覺得納什維爾守不住,不過,受限于情報傳遞的問題,米德也覺得西部戰場這一系列的戰敗,中國人只是輔助作用,南方軍才是主要的。

大家這么想的原因也很簡單,首先每次中國人作戰的時候,往往都有聯盟軍參戰,而且戰爭結束后,中國人也往往把功勞推給聯盟軍,自己不要名聲,只要里子,奮進心思賺取實惠。

再加上中國人每次戰斗,基本都是玩的全殲,能跑回去的美軍很少,這些人的人數既少,還是潰兵的身份,所以供詞往往不具備可信性,大家都會認為他們說的那么離譜,只是為了掩蓋自己的失敗跟無能罷了。

另外,東部戰場的聯盟軍一直很強力,這就讓很多普通人形成了一種錯覺,那就是西部戰場的南方軍很牛逼,正是因為那些南方佬的英勇戰斗,聯邦軍才連連失敗。

當然了,林肯的情報機構后來也查到了不少西部戰線戰敗的信息,讓林肯知道了不少戰爭內情,至少知道了中國人在戰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過那些信息依舊很模糊,尤其是對中國人的戰斗力方面,由于中國人保密意識很強,加上人種差別太大,所以對中國人的情報收集依舊沒什么起色。

總之,對于那支在美國境內橫沖直撞,中國政府卻宣稱不是中國正規軍,只不過是一支由中國人志愿者組成的中華雇傭軍,美國人雖然十分痛恨,但對他們的實際戰斗力卻反而知道的相當模糊,只知道他們的武器裝備很好,裝備了大量速射武器,但好到什么地步,速射武器效果如何,卻依舊不是很清楚。

現在好了,伯恩賽德的部隊跟中國人實際交手過了,雖然傷亡巨大,但逃亡者也很多,讓伯恩賽德擁有了足夠數目的數據提供者,至少能大概知道中國人強力在哪里。

正所謂來的時候怎么來,去的時候也是怎么去,伯恩賽德的新弗吉尼亞軍團,以及巴特勒的詹姆斯河軍團,依舊是按照老路,沿著俄亥俄河向東走,可誰知道路才走了一半,還在荒郊野外,離芒特弗農鎮還有大概二十公里遠的時候,暴風雪與嚴寒卻忽然來臨。

這場暴風雪不但困住了史密斯蘭的中國人,也讓在野外行軍的新弗吉尼亞軍團跟詹姆斯河軍團寸步難行,因為嚴寒讓河流結冰,船舶無法行駛,而暴雪則封鎖了道路,讓士兵無法正常前行。

然而,暴雪與嚴寒雖然封鎖了道路,但對這兩個軍團來說,還不是最大的威脅,因為這些美國人身上大都配備有棉衣,畢竟他們也是冬天才趕過來的,物資還算齊備。

最大的問題在于,這場降溫來的太突然了,讓很多士兵得了感冒,只是少數人得了感冒也就罷了,可這場降溫讓很多人得了感冒,并在軍中引發了大面積的感染。

沒錯,軍中因為這場驟然降溫,開始爆發了流感,而由于缺醫少藥,也無法得到很好的修養,流感很難治愈,所以流感才是讓兩個軍團停止前進的最大殺手,也是這支部隊面臨的最大災難!(未完待續。)xh118

舉報:/

**作者:莊不易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