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三二七章 李永吉的底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二七章 李永吉的底氣

第三二七章 李永吉的底氣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31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歷史軍事


邦聯軍現在與中國人的遠征軍雖然是四國同盟之一,而且也成立了一個聯合司令部當作總指揮機構,可在實際操作上,那個聯合司令部更像一個協商機構或者形象工程。

這有點像后世的聯合國,不知道內情的外人以為那個聯合司令部很厲害,但知情人都知道,那東西對四國軍隊的實際約束力相當有限。

比如聯合司令部剛成立的時候,李永吉就曾經讓自己的人聯合聯盟國的代表,以聯合司令部的名義,推法國人與英國人去打納什維爾,擺明了是讓他們當炮灰,結果人家都不傻,隨便弄了個借口,一通搗亂就對付過去了,愣是呆在新奧爾良不走。

隨后,新奧爾良爆炸案一出,那三萬英法聯軍更是找到了借口,以維持警戒的名義,干脆就明目張膽的呆在新奧爾良不走了,再后來呢,就是英法兩國大舉出兵,直接拿下了波士頓。

所以說,自從英法聯軍拒絕聽從聯合指揮部命令的那一刻起,這個部門就名存實亡了,至少已經沒有實際的命令權,最多能當一個溝通四方的討論機構,當彼此遇到矛盾的時候,才會發揮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中國人的地位是相當尷尬的,畢竟中國遠征軍目前所占領的三個城市,雖然表面看是從北方聯邦軍的手中奪來的,但在這之前,其實都是屬于南方聯盟國的土地,當初也是聯邦軍硬從聯盟軍手中奪走的。

因此,如果大家真的按照盟軍的條款去做,中國人就算打下了這三座城市,也應該把城市的管轄權交還給聯盟國才對,可事實上,中國人占下這三座城市之后,并沒有把城市的管轄權交出去。

當然了,說中國人繼續占著城市不走也不對,因為中國人占下新奧爾良等三座城市后,并沒有宣布對這三座城市的主權擁有,也沒有直接插手這三座城市的管理權,他們只是在城市中劃出了一塊地方,當作軍事禁區,在軍事禁區內部,全部實行中國人的軍法!

名義上,中國人表示這么做是為了以防萬一,防止聯邦軍的刺探與破壞,尤其是新奧爾良爆..炸案發生后,這個軍事禁區行為似乎變的更加合理。

如果只是這樣,聯盟國也就忍了,但最讓人無語的是,中國人的軍事禁區大都是這三座城市最繁華的地方。換言之,中國人都是把三個城市的港口地帶劃作了軍事禁區,等于牢牢的把三個城市之間的密西西比河下游航線給控制住了。

這種被中國人卡住大動脈的感覺,聯盟國的人自然不爽,而且中國人搞什么軍事禁區,擺明了跟租界也沒啥兩樣了,這一手聯盟國的人都是很熟悉的,畢竟他們以前還是美國人的時候,這些手段他們也屢見不鮮。

雖然氣惱,但現在聯盟國在很多方面都指望中國人幫忙,所以也就裝作不知道,只是一個勁的向這三個地方派兵,擺明了就是希望一旦有事,可以迅速的奪回這三個被劃作“軍事禁區”的港口。

約瑟夫.約翰斯頓雖然以西部戰區司令的身份,用幫助中國人進攻納什維爾的名義帶兵來到了這里,但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并非是跟中國人合兵一處打什么納什維爾,而是要想辦法控制住孟菲斯的戰略要地,以避免中國人的進一步滲透。

當然了,這個與中國人搞內斗的主意,并非是約瑟夫.約翰斯頓的本意,而是出自聯盟國總統戴維斯的命令。

因為在戴維斯看來,既然目前英國人與法國人已經放下身段,投入了巨大的力量進攻美利堅合眾國,那么他們的戰略安全方面就好了很多,至少保持聯盟國獨立這件事應該是勝算很高,就不必非吊在中國人這一棵樹上了。

所以,戴維斯才要提前考慮從中國人手中收回土地的心思,避免這些“軍事禁區”在戰后成為中國的租界,真要那樣的話,那他這個總統可就真的當到頭了,因為聯盟國的白人們是絕對不會答應這種屈辱性條件的,哪怕之前中國人幫助他們渡過了難關。

戴維斯能這么想,純粹是老一套的列強思維在作怪,因為如果換了他們,到嘴邊的肉肯定不能輕易吐出來,就算要還回去,肯定也要獅子大開口,因此他們這么想中國人的做法一點也不奇怪。

還有一件事,也促成了戴維斯及早派人跟中國人搞摩擦,那就是中國人居然直接跟地方的軍隊相勾結,這也讓戴維斯十分惱火。

盡管戴維斯不認為地方軍官會因此而跟中國人勾結起來出賣聯盟國的利益,但很顯然,中國人幫助地方部隊的軍官,會加大這些地方軍官的力量,戰爭期間還沒什么,就怕到了戰后,這些人會跟自己爭權奪利。

比如那個被聯盟國捧為英雄之一的彭伯頓,外人都以為戴維斯很看重他,要提拔他,但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戴維斯總統現在最顧忌的就是這個彭伯頓,因為彭伯頓的密西西比河軍團,因為就駐扎在維克斯堡,與中國人接觸最深,所以他的實力膨脹也是最快的,也是聯盟國軍隊中跟中國人關系最密切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戴維斯一直很想撤掉彭伯頓,不再讓彭伯頓掌握密西西比河軍團,可惜維克斯堡戰役之后,他的名聲跟地位都太高了,沒什么正當理由很難撤換他,所以戴維斯就想了個明升實降的辦法,以提拔他為西部戰區副司令的辦法,讓他慢慢的脫離密西西比河軍團。

不過彭伯頓也不是傻子,他很清楚,他現在的一切都是他的軍隊給他帶來的,尤其是密西西比河軍團正在擴招,武器裝備都是直接從中國人手中用以物易物的方式獲取,就裝備來說,絕對可以說是全聯盟軍最好的,哪怕是最受聯盟國重視的羅伯特.李的北弗吉尼亞軍團,就裝備質量來說,也不如他的密西西比河軍團。

所以,密西西比河軍團如今已經成了彭伯頓的私人軍團,連里士滿的中央政府也輕易調動不了。

比如說這次帶兵去孟菲斯的事情吧,原本戴維斯是想讓彭伯頓去的,然后讓約瑟夫.約翰斯頓去維克斯堡接管密西西比河軍團,結果彭伯頓借口部隊還沒整頓好,就是不去,沒辦法,戴維斯才讓約瑟夫.約翰斯頓帶著他的本部人馬以及田納西軍團的一部分趕過去。

本來,按照戴維斯總統的意思,約瑟夫.約翰斯頓帶兵趕到孟菲斯之后,一來要想辦法控制住孟菲斯城的戰略要地,避免整個城市落入中國人的手中,二來則是要盡量想辦法從中國人手中獲取武器裝備,重新拉出一支強大的兵馬來。

戴維斯總統已經提前跟約瑟夫.約翰斯頓打過招呼,按照他的意思,密西西比河軍團如今不怎么聽命令,就先算了,以后再說,田納西軍團雖然損失也不小,但實力猶存,所以要求他重建田納西方面軍,給他的編制則是十萬。

也就是說,約瑟夫.約翰斯頓最多可以拉起一支十萬的大軍,這支兵馬的人員薪水全部由聯盟政府支付,武器裝備的采購也由聯盟政府支付,約瑟夫.約翰斯頓自己只需要負責把人拉起來,并就近接收中國人的武器就可以了。

當然,如果約瑟夫.約翰斯頓能拉出更多的人當兵,那也是可以的,但聯盟國政府只能給十萬人發薪水跟配備武器,多出來的人就不負責了,你要自己管。

由此可見,約瑟夫.約翰斯頓根本就不像外界所說的那樣失去了信任,相反,他這個在維克斯堡戰役中的敗軍之將,才真正獲得了戴維斯的充分信任。

現在好了,帶著使命而來的約瑟夫.約翰斯頓剛到孟菲斯,中國人的司令官就說要他出兵配合,要求去打開羅跟史密斯蘭,切斷聯邦軍的后勤補給。

實話說,對于中國人的這個方案,約瑟夫.約翰斯頓本人覺得過于大膽,可行性不高,至少如果換了是他帶領的聯盟軍,是絕對不敢實施這種孤軍深入,跳入敵后作戰的方案的。

原因很簡單,約瑟夫.約翰斯頓雖然是個名將,但他并非是那種靈機一動的冒險型將領,相反,他是個以謹慎小心聞名的將領。

約瑟夫.約翰斯頓帶領的部隊,做事井井有條,即便兵力弱小,也很少會露出破綻,防守方面可以說是滴水不漏。另外,他帶兵作戰的時候,會盡量避免冒險,盡量不去跟敵人硬碰硬,所以他帶領的部隊,損失是最小的,但同樣也是最難纏的。

當初格蘭特突擊杰克遜城,以多打少,約瑟夫.約翰斯頓雖然敗退,但他所帶領的部隊卻沒有多少損失,相反,進攻方的格蘭特雖然拿下了杰克遜城,但如果只看部隊損失,其實是遠遠高于約瑟夫.約翰斯頓所帶領的那支兵馬的。

在另外一個時空,美國學術界評價南北戰爭的名將,約瑟夫.約翰斯頓總是能排在前五名,甚至認為他的才能比羅伯特.李還要強,如果不是他運氣不佳,一直沒有掌握什么實際權力,從一開始就讓他當聯盟軍的陸軍總指揮,戰爭結果很可能就要改寫。

總之,不管是出于完成戴維斯總統的命令,還是出于戰略考慮,約瑟夫.約翰斯頓都不太同意李永吉的那個計劃,所以他本來是想按兵不動,不跟中國人走的。

但是,李永吉擺明了要干這一場,而且他還說了,如果聯盟軍不配合,遠征軍就要自己單干,到那時候,孟菲斯就不會有多少中國軍隊幫忙駐守了,防守孟菲斯的事情恐怕就要全部交給約瑟夫.約翰斯頓了。

這就讓約瑟夫.約翰斯頓有些為難,因為他很明白,不遠的納什維爾可是有十五萬聯邦軍,如果少了中國人的威懾,他們很有可能會過來攻打。

約瑟夫.約翰斯頓這次來孟菲斯,總共只帶了四萬人,其中一半是當初他在杰克遜城招募的士兵,另外一半則是當初被格蘭特軍團擊敗的田納西軍團的敗兵。

可以說,約瑟夫.約翰斯頓帶領的兵馬,幾乎都是一群殘兵敗將,雖說在他的調教下,已經初步恢復了士氣,多少有點戰斗力了,但要是單獨面對十五萬聯邦軍,那還是有些吃力。

就算約瑟夫.約翰斯頓可以在孟菲斯繼續招兵買馬,但那也需要時間不是,而納什維爾的守軍將領可是詹姆斯.麥克弗森,對于這個將軍,詹姆斯.麥克弗森可是比較熟悉的,畢竟大家是校友,都是西點軍校出身,哪怕詹姆斯.麥克弗森跟詹姆斯.麥克弗森不同級,也沒什么實質的交往。

但是,詹姆斯.麥克弗森很注意收集敵人的資料,所以當聽說納什維爾守軍將領是詹姆斯.麥克弗森之后,就多方打聽他的消息,這一綜合,很快就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納什維爾的那個詹姆斯,也是一個難纏的家伙。

實際上,兩人之前就交過一次手,那還是去年的事情了,那場戰役呢,就是著名的夏洛戰役。

在那場戰役中,南北雙方在田納西河附近爆發了一次激烈的戰斗,指揮戰斗的分別是北方軍的格蘭特以及南方軍的約瑟夫.約翰斯頓。

當時,約瑟夫.約翰斯頓已經是南方軍西部戰區的總指揮官了,他為了扭轉不利局面,對北方軍發動了主動進攻,但終因為南方軍缺乏訓練,素質太差,最終以南方軍的失敗而告終。

不過,當時雖然南方軍是失敗的一方,但通過約瑟夫.約翰斯頓的靈活指揮,也對北方軍造成了重大打擊,以至于勝利方的北方軍依然損失慘重,沒有辦法趁勝追擊。

那次戰役,雙方士兵的參戰人數超過了十萬,被殺被俘以及受傷者則超過了四分之一,因此是南北雙方開戰以來第一次大規模會戰,慘烈程度也超過了以往所有的戰斗。

就是那次戰役之后,田納西州的中部跟東部被聯邦軍所控制,孟菲斯跟科斯林兩座城幾乎沒什么抵抗就投降了,而從此以后,密西西比河的維克斯堡與田納西河畔的查塔努加這兩大重要的交通樞紐也向聯邦軍打開,直接導致聯邦軍在后來的狂飆突進。

總之,那次戰爭是約瑟夫.約翰斯頓帶兵一來的第一次重大失敗,盡管這次失敗不能怪他,畢竟雙方實力相差還是不小的,而且就戰術層面而言,他其實做的也很不錯,但終究還是失敗了。

詹姆斯.麥克弗森就是在那場戰役中初步嶄露頭角的,當時他還隸屬于謝爾曼的麾下,指揮一個團而已,可作戰卻相當出彩,不但防守得當,進攻也十分犀利,可以說是能攻能守的典型。

后來,他在科林斯戰役中也同樣表現出色,最終積功成為了志愿兵少將,正規軍上校。(美軍當時的軍銜跟軍職是直接掛鉤的,通常軍銜如何,也就意味著軍職如何。另外,美軍當時是分志愿兵與正規軍的,志愿兵就是戰爭后擴招的士兵,正規軍則是美利堅合眾國原先就有點陸軍正規軍序列。)

總之,在約瑟夫看來,那個詹姆斯是個十分敏感的家伙,有中國人在這里,哪怕只有一個團呢,他也不敢輕舉妄動,畢竟中國人的火力實在是太變態了,要是單純防守,誰也受不了。

可是,如果中國人離開孟菲斯,那情況就說不準了,搞不好那個詹姆斯就要帶兵來攻了。

要知道,孟菲斯現在經過中國人這么一折騰,已經相當繁華了,不說那些中國人搞的臨時工廠,就說中國人搞的貿易集散地,也是相當不錯。

所以說,中國人萬一真舍得離開這里,那么詹姆斯十有八九會過來占便宜的。

就這樣,在約翰斯頓苦勸李永吉不果之后,終于跟李永吉達成了妥協,那就是約翰斯頓同意帶領一半,也就是兩萬聯盟軍,去攻打開羅。當然,攻打開羅只是牽制性的進攻,目的是為中國人牽制住開羅市,方便中國人繞過開羅,去進攻史密斯蘭。

但是呢,中國人也必須在孟菲斯留下至少一個主力團,配合另外的兩萬聯盟軍守住孟菲斯,不得輕易放棄孟菲斯,讓聯盟軍孤軍作戰。

對此,李永吉自然是答應下來,他說他會留下兩個主力團加一個師的非主力部隊,而且留下了最能打的將領,保證不會出問題。

再說了,孟菲斯靠近密西西比河,而中國人除了陸軍,還有強大的海軍艦隊,那支特混艦隊至今還是維持不敗的戰績呢。

所以,萬一有事,特混艦隊隨時可以開回來,用艦炮為孟菲斯提供支援,保證不會出問題。

另外呢,李永吉還說了,中國人有無線電通信系統,可以十分方便的互相聯系,而借助運河,他們隨時可以在最短時間回來支援,再加上維克斯堡還有彭伯頓將軍的密西西比河軍團,那支部隊目前有五萬人,也可以及時通過船運的方式運抵孟菲斯,總之孟菲斯城的防守其實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這些事情,約翰斯頓其實都清楚,而且他也知道,這次作戰一旦成功,他就會獲得很多聲望,但終究還是覺得這次戰役太過冒險。

不過,怎么說呢,冒險的事情是中國人去做,他只需要帶著兩萬人在開羅城下牽制一下對方就可以了,這個工作還是很輕松的。

還有,與其相對的則是,中國人答應給他的田納西軍團提供一批火炮,雖然只是那種仿拿破侖炮的前裝線膛炮,不是中國人自己使用的那種迫擊炮或者火箭炮,威力差了不少,可質量還是相當不錯的,也算聊勝于無了。

就這樣,雙方討價還價了一番,終于達成了合作協議,然后第二天的時候,李永吉帶領夢之師的警衛團、第一團與第二團三個團,乘坐特混艦隊的運兵船順著密西西比河北上。

至于防守的任務,李永吉就交給了中華遠征軍第一師,也就是夢之師第三團,外加遠征軍第二師的部隊去負責。

遠征軍第一師不用說了,就是那個摩托化的夢之師,至于遠征軍第二師,雖然在美國的名氣不顯,但其實實力也相當不錯,而且在其他地方的名氣也是相當的大。

遠征軍第二師的骨干力量,就是當初追隨石達開在日本大殺四方的那六千部隊。這六千部隊被分成了三個團,團長分別是李鶴章、陳玉成以及彭玉麟,連士兵來源,幾乎也是出自這三大勢力。

這支部隊在日本出了名之后,就離開日本,先去了夏威夷,把夏威夷國王嚇唬了一番,然后就直接去了洛杉磯,也就是好萊塢紅堡,開始進行新的整編與適應性訓練。

經過整編,這六千人被整編成了第二師,其中除了他們這六千本部人馬外,又加入了好萊塢紅堡當地的六千志愿兵,一共是一萬兩千人。

這一萬兩千人的第二師,仿照第一師的編制,分成四個團,除了多了一個石達開親自兼任團長的警衛團外,另外三個團的團長人選不變,依然是李鶴章、陳玉成以及彭玉麟。

當然,雖然編制類似,但其實跟第一師還是相差很大的。比如人數上,第一師有三萬人,一個團就有七千五百人,而第二師呢,只有一萬兩千人,一個團只有三千人。

武器裝備也差不少,第一師是個全部摩托化的部隊,連輕武器都是自動式的突擊步槍,可以說是一支準現代化的部隊。

第二師雖然后來也換了武器,但輕武器主要是以56半自動步槍為主,只有連一級,才配備了一個56式機槍班。

至于重火力的火炮方面,第二師因為不是摩托化,依舊是靠兩條腿走路的純步兵,所以沒有配備什么重型武器,只是給配備了93式60毫米迫擊炮。至于具體配置方面,則是在每個團都配備一個直屬炮兵連。

遠征軍第二師的60迫擊炮部隊,以班為基準編制,其中一個迫擊炮班由10人組成,裝備PP93式60迫擊炮2門,備彈120發。分為兩個戰斗小組,人員為班長(副班長)、射手、副射手、彈藥手、步槍手。

至于一個團屬60迫擊炮火力連,總共編制人員為120人,其中軍官6人,總共裝備18門PP93式60迫擊炮。

迫擊炮是第二師的主要重火力,另外為了增加攻堅能力,這支部隊還配備了不少火箭筒,不過這支部隊人數就更少了,只是一個直屬團部指揮的火箭筒排。

由此可以看出,遠征軍第二師雖然人數少,火力弱,但那只是相對夢之師而言,如果單獨拿出來,這支部隊依舊可以橫掃同時代的任何部隊。

或許要說了,第二師之前怎么沒聽說過呢?比如之前對聯邦軍的戰斗,怎么沒見到這個第二師呢?

原因很簡單,在之前的戰斗中,第二師壓根就沒有參戰,或者說,當李永吉帶兵登陸新奧爾良的時候,這第二師根本就不在李永吉的麾下,不在作戰序列之內。

那么第二師之前在哪兒呢?答案就是,這支部隊之前被派到了墨西哥,跟法國人互相配合,打墨西哥人去了。

當初李永吉帶兵從好萊塢紅堡出征的時候,是帶著第一師與第二師一起走的,之后呢,他們先讓第二師在墨西哥西部的阿卡普爾科城登陸,等第二師在本地站穩了腳根,李永吉才繼續帶著第一師向南航行,繞過合恩角,來到了古巴哈瓦那港。

由于信息交通都不暢通,加上第二師是從墨西哥西部開始打,那在墨西哥看來也不是主要戰線,所以第二師在墨西哥的奮戰不怎么為外人所知。

實際上,第二師登陸阿卡普爾科之后,先后只跟墨西哥人打了兩場小規模戰爭,都是以零傷亡的全勝而告終,此后呢,這支部隊就一直守在阿卡普爾科城,哪兒也沒去。

墨西哥政府軍呢,看到中國人太難打,而且中國人也比較老實,不像法國人那么咄咄逼人,所以就不再主動進攻中國人,只是派了一支部隊與中國人對峙而已。

總而言之一句話,第二師除了一開始的時候與墨西哥打了兩場,此后在阿卡普爾科一直無所作為。

再后來,當李永吉帶兵擊敗格蘭特,一直打到孟菲斯之后,有感于兵力不足,就通過無線電,把第二師給調了過來,至于第二師的空隙,則由好萊塢紅堡派出的兩萬國民警衛隊來負責。

反正現在墨西哥政府軍已經被法國人打的沒了脾氣,連墨西哥城都丟了,應付法國人都來不及,根本沒空關注呆在阿卡普爾科城的中國人了。

也正是第二師的到來,才給了李永吉極大的底氣,讓他可以放心大膽的執行進一步的攻略計劃。

要不然的話,以李永吉的謹慎,是不可能只憑著夢之師的三萬人,就如此不管不顧,盲目玩什么跳蛙戰術的。

可以這么說,有了第二師的加入,再加上密西西比河的便利與特混艦隊的護衛,就算沒有聯盟軍幫襯,李永吉也可以放心大膽的搞他的跳蛙戰術,而不必有任何的顧慮。R1152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