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三零二章 作戰會議與帝國萬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零二章 作戰會議與帝國萬歲

第三零二章 作戰會議與帝國萬歲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06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歷史軍事


郝永輝猜的不錯,當這些裝甲部隊下派到各個團部之后沒多久,李永吉就召集了所有營級以上軍官去指揮部開會,商量接下來的作戰方案。

盡管是商量作戰方案,重在一個討論,但因為這支軍隊的決策權在李永吉手中,總的戰爭策劃方面都是為李永吉服務的師參謀部來制定,下面的軍官總體文化水平也不高,也想不出什么好點子,或者就算有點子,也不敢開口,怕當眾出丑。

因此,夢之師的作戰會議雖然開了不少,但每次開會期間,他們都是規規矩矩的坐著,像小學生一樣聚精會神的聽,聽完了作戰命令,當問到有什么問題沒有,他們就只會一個勁的表忠心,從來就沒在軍事會議中提出過什么個人建議。

的參謀向下面傳達作戰命令,并解釋這些作戰命令的來由。

因為在李永吉心目中,只會盲從的軍隊是沒前途的,哪怕有現代兵器也一樣。所以,要想提高戰斗力,必須讓手下明白作戰計劃的詳情,才能激發他們的思考力跟主觀能動性,而不是像目前這樣,只會盲目聽從上級安排。

所以說,哪怕自己的手下都是一群應聲蟲,但李永吉還是要這么做,并且要把戰前開軍事會議這件事,當成一個軍事傳統。

李永吉相信,這些人只是暫時沒什么想法,因為他們對新戰術跟新裝備其實還是在摸索階段,做什么都陪著小心,生怕出問題。但等彼此磨合好了,相信他們會逐漸放開膽子的。

現在,這個作戰會議還是跟以前一樣,下面的軍官按照軍銜從高到低,一排排的坐在小板凳上,規規矩矩的看著前面正在投影儀前高聲闊論的師參謀長孫向兵的闡述。

孫向兵年齡不大,如今才剛滿十八歲,也是當初最早被李永吉買下的孩童,也就是所謂的少年親衛團成員。

這個孫向兵過去一直名聲不顯,不如李飛、白云飛等人驚艷。但是他十分好學,而且也喜歡軍事之類的知識,也是最早一批參加青浦軍校的少年親衛團成員之一。

后來,在一次模擬推演的會考中,他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獲得了眾人的矚目,尤其是引起了李永吉的注意,在親自過問考校了一番后,對他縝密的思維跟清晰的思路相當滿意,特別是對他的數學能力相當驚艷。

發覺對方是個好苗子之后。李永吉就特意囑咐過,要讓他加入作戰參謀系第一班,對他進行重點培養。

作戰參謀系,是青浦軍校中一個新興的重點系。加入這個系之后,會減少體能訓練,增加圖制作也跟視頻教學,所學內容基本都是一些如何當參謀的課程。

簡而言之。作戰參謀系,主要就是培養參謀人員。加入這個系之后,學員主要的學習內容就是學習如何更有效的統籌作戰物資。如何解析情報,如何制定具體的戰術計劃等,說白了,就是培養理論派軍官,其中最看重的就是數學統籌能力,要的就是一個算字。

因此,如果有數學天賦,那么在這個系里面就可以脫穎而出,畢竟這個參謀系中的學習與考核內容,都不講求什么奇謀妙論,而是講究實力對比。

換言之,作戰參謀系中講求的是綜合實力對比,也就是通過情報收集,把雙方的兵力數目,火力強度,后勤效率等方面納入一個架構模型之中,并在這個架構模型進行對比,然后再根據對比后的數據比例大小,用兵器推演的方法,制定相應的作戰計劃。

而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講究的是一個細致,這個細致不但要對自己部隊了解透徹,更要綜合天氣、地形、疲勞度等多方面的信息,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協同式合作,跟現代企業中那些做策劃的團隊相差不大。

也就是說,參謀系要培養的參謀人員,關鍵是講究一個細致,尤其是戰術層面的細致,至于大戰略方面,則不是他們重點考慮方向。

像孫子兵法啊,三十六計啊,戰爭論之類的,他們雖然也會學,但他們的學習大都是對照中外的戰爭歷史,以實際案例來對照學習,學習的也是其中雙方具體的戰術安排,十分講求細節。

因此,在青浦軍校的參謀系中有個格言,那就是細節決定成敗,任何的奇謀妙策,如果細節做不好,那一樣不會成功。

當初李永吉決定要組建夢之師的時候,就有感于缺乏現代參謀人員,所以就向青浦軍校要人,而要人的辦法,就是舉辦參謀人員選拔考試。

考試的辦法也簡單,分筆試跟戰棋推演兩項,然后取綜合成績最高的前十名。

這其中,孫向兵的成績依舊是第一名,于是他也就因為成績的突出,成為了師參謀部的代理參謀長。

所謂代理參謀長,是因為他成績最好,所以先代理參謀長一職務,等工作一段時間,看表現再決定去留。

當他們一行人來到好萊塢紅堡,加入夢之師之后,很快就發揮了作用。其中,孫向兵不負眾望,在最快時間內把部隊的所有情況都掌握了個透徹,而他制定的演習計劃,也相當不錯,這一來二去,就贏得了李永吉的信賴,不到三個月的考察期結束,就在一個半月后正式任命他為夢之師的參謀長,并授予了上校軍銜。

一上來就給上校,這可以算是破格提拔了,比連升三級還厲害。

因為按照正常來說,他哪怕在青浦軍校畢業了,最多也就是能獲得一個上尉的軍銜,這一下子變上校,只有皇帝陛下運用特權,去破格提拔才可以,否則在帝國正常的軍事系統中。是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其實,一起呆了那么長時間,李永吉也算看明白了,這個孫向兵要說是軍事天才,恐怕有些言過其實,他之所以能出類拔萃,關鍵是他有數學天賦。

簡而言之,孫向兵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不會刻意的去玩什么靈機一動,他只是刻板的計算己方的力量。包括官兵人數,訓練時間長短,武器裝備情況,火力情況,還有后勤保障情況等。等他把這些數據都統計出來之后,就會并入一個數學模型,得出一個數據,這就是所謂的戰力數值。

計算完了己方的戰力數之后,他會再去計算敵人的戰力數。同樣也是綜合對方的兵力總數,訓練時間長短,武器裝備情況,后勤保障情況等。并入數學模型,得出一個戰力總數。

做主兩個戰力總數,他會進行對比,如果對比的差值較大。他就會傾向于正面作戰,如果差值不大,他就會傾向于防御作戰。如果不如對方,他就會傾向于撤退,不與對方開戰。

因此,孫向兵其實是一個數據派,他先是用數據來規定打與不打,然后再根據不同情況,去套不同的作戰計劃。

比如如果雙方對比的差值較大,我方占據大比例優勢的時候,他就會傾向于正面決戰,這個時候,他制定的戰術計劃一般就是寬正面壓迫戰,包圍戰,一點突破戰這三種。

不同的戰法,應對的是不同兵力對比,比如自己的兵力如果多與對方,那么一般就是包圍戰與寬正面壓迫戰,如果是自己兵力少于對方,一般就是一點突破戰術。

所謂寬正面壓迫戰,其實就是傳統的正面對決,只不過是盡量把自己的部隊展開,盡量在一線的戰術寬度上與敵軍保持一致,以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火力優勢。

包圍戰跟寬正面壓迫戰有些類似,但這通常出現在己方兵力多過對方,火力、機動力也強過對方的情況。

一點突破戰術就是自己的兵力不如對方,寬正面戰術也無法順利實施的情況下所實行的一種戰術,原理就是利用自己的強火力跟高機動力,先選擇敵人一個薄弱部位,進行一點突破,突破后再順勢席卷,好像一條長蛇一樣不停的打,是一種局部運動戰,或者說閃電戰也可以。

由于夢之師具備絕對的火力跟機動力,所以孫向兵制定戰術的時候基本都是套這三種戰術,最多是根據當時的情況進行一些局部小改,所以看似復雜,其實也簡單,別人其實也能做到,只不過做的不如他細致而已。

就好比現在,孫向兵在會議室所講解的戰術,就是一種突破戰術,畢竟夢之師只有三萬人,而格蘭特的田納西軍團卻有七萬五千多人,人數比相差太大。

不過,由于己方占據火力、機動力以及通聯等多方面優勢,加上三萬人也不少,所以孫向兵的突破戰術不是一點突破,而是三點突破。

簡而言之,就是把部隊分成三個部分,三個部分同時在不同地方發動進攻,造成三個局部戰場。三個部分的軍隊,在三個戰場的作戰,都要做到一點突破,也就是不停的攻擊前進,玩閃電突進,像三把尖刀同時插過去。

之所以這樣,是為了最大限度的擴展自己的戰役寬度,發揮自己的火力優勢與機動優勢,用最快速度消滅敵人,用速攻來讓敵人造成混亂,讓他們無法安安穩穩的發揮人力優勢。

“目前我軍的大體計劃就是這樣!”在會議室做了一番簡單的戰術陳述后,參謀長孫向兵拿著不銹鋼伸縮教桿,指著大白板上畫著的紅藍兩色敵我態勢圖道,“正如我之前所說,敵軍雖然在人數上有絕對優勢,但由于之前他們要包圍維克斯堡,把部隊分成了三個部分,分別放置在了維克斯堡的三個方向,因此每一個部分都相對分散,在局部方面,跟我軍的人數比也不算太大。

有鑒于我軍無論是火力還是機動力,都遠遠超過了對方,所以我們的戰術很簡單,那就是選中對方一個人數與我相差不大的,最薄弱的局部戰術集團當突破點,集中全力進行穿插突破,等打敗了這個局部戰術集團。再去打下一個。

就這樣,我軍依靠高速度跟搞火力,跟他們打運動戰,由點破面,一個一個的吃掉他們的分部,大量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進而造成敵方混亂,最終獲得整個戰役的勝利。

上面說的,是我們的戰役思想,而在具體戰術的執行方面。有鑒于維克斯堡附近的平原地形,有利于部隊的展開,所以我軍會分成三個部分,也就是分成左右中三支部隊,然后齊頭并進,從三個方向對當面敵人進行穿插突破,用最快的速度突入進去,想辦法擊潰對方的主力,并驅趕潰兵向下一個目標前進。像趕羊群一樣。

此戰,我們需要注意的就是速度跟時間,必須時刻保持機動,時刻保持最大的火力輸出。時刻保持彼此的通聯,做到互相配合,用最快的速度擊潰當面之敵,這才可以累積局部優勢。把局部勝利變成全局勝利,最終獲得這場戰役的全勝,全殲整個維克斯堡地區的田納西軍團……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戰略戰術構思,對此,不知道諸位還有什么異議沒有?”

孫向兵說到這里的時候,就開始停頓下來,平靜的看向下方,表示在等待下面人的質疑跟提問,但等了半天,也沒見有任何一個人提出問題。

當然,這不是說這些人真的就一點問題都沒有,純粹是因為總司令官李永吉也在這里,所以大家才不敢提問,這在之前也是一樣的情況。

對此,李永吉自己也是心知肚明,但卻沒有因此而刻意離場,用減輕他們的壓力的方法讓他們暢所欲言,而是依舊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面色沉靜的不說話。

因為李永吉知道,靠他離場減輕壓力,讓大家自在的說話,是無法起到督促作用的,必須讓他們慢慢習慣自己的存在,能夠在自己也在場的時候主動提出問題,那才是他們真正的開始成長起來。

實際上,別人也就罷了,但那三個團長,那三個少年親衛團出身的家伙,按說應該是自己的門生家奴了,關系應該是最近的,但時至今日,他們面對自己的時候還是唯唯諾諾,哪怕最跳脫的李飛,在這種場合也不敢說話,這就讓他略微有些失望。

不過,失望歸失望,但李永吉卻沒有放棄,畢竟他也知道,由于種種原因,這里營級以上的指揮官大都是沒什么實際作戰經驗的年輕人,尤其是心理上,他們還不夠成熟,大都在這種情況下比較靦腆,一言不發也算正常。

選擇年輕人當高級指揮官,并不是李永吉的個人愛好,說實在的,他也想選一些有經驗的,性格穩重的中年人當指揮官,但問題是,他這支部隊機械化程度比較高,很多兵器都是現代社會弄來的技術兵器,這些東西威力是強了,但對這個時代的中國人來說,就有些過于科幻了。

正因為如此,所以李永吉才選了接受能力更強的年輕人當指揮官,因為這些年輕人或許戰場感覺還不夠,作戰經驗也不多,但他們能夠更快更好的接收現代戰術兵器。

這里說的接受能力,并不是說對機槍、迫擊炮還有榴彈發射器這些輕武器的掌握能力,畢竟這些現代輕武器掌握起來比這個時代的前裝滑膛槍與滑膛炮要容易的多,根本沒什么技術含量,所以李永吉所看重的接受能力,實際上是說他們對戰斗車輛的掌握程度。

李永吉建立的這支夢之師,是一個摩托化步兵師,雖然沒有坦克,但卻大量使用了現代社會的軍用戰斗車輛,像輕便的戰斗突擊車,高底盤的軍用卡車,裝甲車等,幾乎都有,已經實現了全軍摩托化,擺脫了靠兩條腿行軍的情況。

既然有大量的車輛,那么如何掌握這些車輛的駕駛與維修,就是重中之重。

駕駛就不用說了,如果不會駕駛,那這些車輛連動都動不了,但學駕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哪怕是突擊訓練呢,也不是一兩個月就能熟練掌握的,尤其是還要學會在復雜的全地形上駕駛,還要學會排隊行駛,這就更難了。

除了駕駛外,這些戰斗車輛在行駛中還會出問題。大問題就算了,都是直接集中起來,讓李永吉送回現代社會保養維修,但一些小問題的話,就需要自己的官兵自己解決了。

在這些小問題當中,最多的問題,應該就是換輪胎、補輪胎跟調教懸掛了,這都是在行駛當中碰到最多的小問題,也是最需要立刻解決的問題。至于其他像添加燃油,換機油等問題。更是必備的基本能力。

這些簡單維修技能,就算現代社會的現代人要學會,也不是一兩個月就精通的,更何況是這些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人了。

所以說,李永吉才要選擇年輕人來當兵,連軍官也要年輕人,就因為年輕人學習能力強,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能夠更快更好的學會駕駛跟維修。

像夢之師這樣一個摩托化步兵師。既然有大量自動火力,還有不少現代火炮,那么在戰斗力方面已經沒什么可擔心的了,最需要擔心的。就是他們的機動能力。

哪怕是現代社會,一直機械化師或者摩托化步兵師,最重要的一點永遠都是后勤保障能力,而這個后勤保障能力中。戰斗車輛的及時維修就是重中之重,誰的后勤保障能力夠強,誰的機械化兵團的戰斗力就更強。

正因為機械化軍團看重后勤保障。所以哪怕在現代社會中,能夠玩得轉機械化部隊的國家,就那么幾個大國,小國是玩不起機械化軍團的。至于原因么,不是小國買不起機械化軍團的武器裝備,而是小國玩不起后勤。

因此,機械化軍團看似威風凜凜,但如果沒有強大的后勤保障能力,沒有合格的技術兵員,那絕對玩不動,強行去玩,弄不好就把自己給玩壞了。

李永吉之所以敢在這個世界玩摩托化步兵師,最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他有時空交易系統,可以隨時把壞掉的車輛送到現代社會,在現代社會進行維修跟保養,從這個方面來說,他等于隨時帶著一個大規模的維修工廠當后勤保障,就保障能力來說,其實比現代社會的很多大國都強。

另外,現代的戰斗車輛跟二戰時期也不同,抗造能力更強,輕易不會出問題,只要不是太過折騰,隨便跑個三五千公里跟玩似的,至于保養,大多無非就是換下機油,調試下懸掛就行。

這就是技術的進步,如果李永吉用的是二戰時代的戰斗車輛,那他就哭去吧,就算可以隨時送去現代社會維修,那李永吉也會很頭疼,因為一旦強度較大,他別的不用干,就幫著送車收車的玩維修得了。

為什么李永吉從大半年之前就組建起了這支部隊,可直到今天才拉出去實戰?就是因為訓練一支摩托化步兵師耗時耗力,跟組建普通的步兵師所耗費的心血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這可是摩托化步兵師!不是走走列隊,練練打靶就能拉出去打仗的純步兵,士兵要學的東西不是一點半點。

就為了讓夢一師的官兵及時掌握戰斗技巧,掌握所有的技術武器跟戰斗車輛,李永吉除了進行高強度的封閉化訓練外,還搞起了視頻教學,每個團都有不少于三十塊大屏幕,不停的播放教學視頻,甚至不惜車輛的損耗,讓士兵輪番用真正的戰斗車輛,去進行高強度的實地演練,來學習駕駛技能。

這其中,一旦有一些士兵具備駕駛天分,能更早的學會駕駛,那么他們搖身一變,立刻就變成教員跟車長,開始協助更多官兵來學習駕駛。

就這樣,通過粗糙野蠻的實地駕駛,通過先進帶后進的方法,甚至罔顧安全,不惜頻繁出事故的情況下,這才在半年時間里,讓全師三分之一的人掌握了基本的駕駛技能,能夠成為合格的駕駛員,開動全師的戰斗車輛,讓整個夢一師成為真正動起來的摩托化步兵師,不再像之前那樣,只是個樣子貨。

也正因為訓練一支摩托化步兵師的難度驚人,李永吉才決定以后不再增加摩托化軍團了,這個師,就是目前唯一的全摩托化軍團,而且他也不打算升級成機械化師,因為那太難了,讓他有些吃不消。

不過,多番辛苦努力總算是有了點成果,夢一師雖然還無法跟現代社會的摩托化步兵師相媲美,但在這個時代,碾壓那些依舊在使用前裝滑膛槍的美國大兵,還是毫無壓力的,哪怕他們的人數比自己多的多。

再次等了一會兒之后,發現的確沒人說話了,孫向兵才點點頭:“既然大家沒有意見,那么我們就按照這個1號作戰計劃執行吧。具體的詳細作戰計劃,到時候會編纂成小冊子,下發給各自的團長,然后各團根據到手的計劃書,來自行安排戰術安排,好了,我的話就到這里。”

孫向兵說完,就讓出位置,自動走到一邊站好,然后李永吉才慢慢的走上臺去,看著下面。

發現大家依舊沒話說,李永吉才不動聲色的道:“作戰計劃你們已經聽明白了,那么多余的我也不說了。最后還是那句話,中華的利益高于一切,為了帝國,我要求你們每一個人都恪盡職守!”

話一說完,所有的軍官同時起立,異口同聲的高呼:“為中華之崛起而戰!帝國萬歲!萬萬歲!”

這些聲音是如此的洪亮,如此的整齊,一看就不是臨時起意。

事實也正是如此,李永吉最后那句話,還有官兵的應答,其實都是軍隊內部的套路話,只要說要求恪盡職守,那么大家就要回答誓死效忠,為中華之崛起而戰。

之所以這么做,倒不是為了作秀,而是為了通過這種形式來潛移默化,讓部隊官兵逐步形成一種信仰與傳統,提高他們的凝聚力。

從字面意思看,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中華帝國,是一個相當崇高而神圣的思想,本身就意味著榮譽,而為了這個最高榮譽跟信念,他們就可以踐踏人世間的一切,成為一群狂信徒,減輕戰爭過程中出現的心理負擔。

尤其是這些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人,特別認這些思想上的東西,一旦說什么中華啊,帝國啊,他們都是立刻打心眼里認可,為此哪怕豁出一切都在所不惜。

果然,李永吉看到這群軍官高呼這句話之后,眼中所透露出來的狂熱后,表面雖然依舊嚴肅,但心里卻樂開了花,知道這群手下雖然還略顯死板,但至少這士氣還是相當不錯的,已經被洗腦的相當徹底了,就憑他們這個狂熱勢頭,以后絕對是自己的死忠粉啊!

有這么多強大而狂熱的死忠粉,哪怕是世界之大,又哪里不能去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