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二九二章 出人意料的維克斯堡戰役(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九二章 出人意料的維克斯堡戰役(一)

第二九二章 出人意料的維克斯堡戰役(一)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26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第二九二章出人意料的維克斯堡戰役一

由于石墻杰克遜所部的頑強,外加戰壕鐵絲網陣地的棘手,導致約瑟夫.胡克的十八萬大軍遲遲不能在弗雷德里克斯堡展開突破。

十天以后,也就是3月28日的時候,隨著羅伯特.李率領六萬主力趕來支援的時候,南北雙方的人數比已經達到了九萬對十八萬,雖然南方還是處于劣勢,但在依托陣地的情況下,北方軍已經很難輕易拿下這里了。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約瑟夫.胡克除了繼續進攻,也沒什么別的辦法,因為他已經帶兵過河,不拿下弗雷德里克斯堡,他就無法前進。

另外,就算他想現在撤退也不可能了,后面有一條河攔著,對面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再悠哉游哉的撤走,必然會展開追擊,因此貿然撤退,就意味著大潰敗。

總之,胡克將軍的偉大軍團現在已經面臨一種背水一戰的局面,就看他是否真能激勵起勇氣,徹底拿下弗雷德里克斯堡這個頑固的據點了。

事實上,羅伯特.李的到來,反倒是讓胡克呼了口氣,因為他不用再選擇了,只要悶頭打下去就可以了。

盡管弗雷德里克斯堡的陣地十分棘手,但聯盟軍的人數劣勢在那擺著,只要聯邦軍肯付出犧牲,用人命填也能填過去。

,..然而胡克的想法很好,現實卻不允許,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手底下的士兵素質太差,無法達成胡克的戰略意圖。

說白了,就是聯邦軍擴張太快,兵員大都是初次上戰場的菜鳥,導致作戰意志不夠堅決,讓他們防守還可以,去打殘酷的攻堅戰,效果絕對不會好。

其實要不是這些聯邦軍的素質太差。稍微遇到挫折就后撤,也不會打了十天都打不下弗雷德里克斯堡,哪怕這里有戰壕跟鐵絲網。

因此,聯邦軍人數雖多,但也就比烏合之眾稍好一點而已,要不是聯盟軍同樣補充了大量新兵員,拖累了整體作戰素質,這場仗根本就不會拖這么久。

結果就是,盡管約瑟夫.胡克一意孤行的下令強行攻擊,可連續攻擊了三天。除了讓自己的傷亡數字增加到一萬三,也讓對方死傷了四千人,其他的戰果一無所獲,他甚至連最外圍的壕溝陣地都沒拿下。

仗打到這個份上,已經無法再打了,因為聯邦軍的士氣已經低落,再強行進攻,只能是讓傷亡更大而已,結果毫無意義。

而且。這個時候的聯邦軍好歹還有不少元氣,如果繼續不計后果的強行攻打,那很可能就要被對方反敗為勝,弄不好就真的要變成大崩潰了。

這可不是后世的一戰二戰時代。軍隊死傷超過一半也能繼續戰斗,在這個時代,軍隊的組織性紀律性其實也就那么回事兒,就算是正規軍。一旦傷亡超過兩成,實際上就不能再戰了,而像臨時征召的新兵。傷亡超過一成,戰斗能力就要大打折扣。

因此,聯邦軍的進攻連續受挫,很難在短期內恢復,尤其是這種傷亡慘重卻沒什么戰果的情況,對士氣的打擊更加嚴重。

察覺到部隊的士氣很低之后,喬治.米德主動找到約瑟夫.胡克,開始勸說道:“司令官,不能再打下去了,現在部隊傷亡慘重,士氣低落,必須先撤回去,重新修整之后再戰,繼續這么下去,萬一給對方找到機會,趁機發動反攻,我們就危險了。”

“我知道。”約瑟夫.胡克嘆了口氣,“可是有什么辦法呢?總統命令我務必攻克這該死的弗雷德里克斯堡,我怎么可能不聽他的命令?”

“原來是這樣。”喬治.米德點點頭,“問題就在于,您是更在意總統先生的怒火呢,還是更在意士兵的生命?”

聽了喬治.米德的話,約瑟夫.胡克點點頭:“說實在的,我對司令官的職位并不在意,不過我在意的是,在目前這種情況,就算我們想撤退,恐怕也不可能了,對面的羅伯特不會放過我們的,除非我們能拿下這該死的弗雷德里克斯堡。”

“敵人也在不停的增援,跟我們的人數差距已經越來越小。”喬治.米德道,“而且他們的補給線比我們要短,防御工事做的也好,繼續這樣打下去,只能繼續對峙膠著下去,除了讓雙方不停的流血,毫無意義。”

“喬治,你怎么還不明白。”約瑟夫.胡克道,“不是我不想撤退,是我沒法撤退。就算我們想走,對面的人能同意么?”

“其實你可以換個角度想。”喬治.米德道,“現在我們是進攻方,我們還占有主動權,因此如果我們要走的話,還是可以走的,最多有一些損失罷了。”

“你有什么好建議么?”胡克道。

“我們可以一邊進攻,一邊撤退。”喬治.米德道,“我們可以繼續安排一些部隊進攻,但力度要小一點,只讓對方感覺到一點壓力就可以。在進攻的同時,我們可以在后方打造更多的浮橋,做出援軍即將到來的樣子。等浮橋造好,我們再一邊進攻,一邊分批撤退。

只要小心一點,對面就算發現,我們的主力也已經過河撤退,再之后,我們可以沿河布置掩護部隊,掩護最后的狙擊部隊撤退。

這樣一來,過了河的我們,就成了防守方,而他們就變成進攻方,失去了防御工事的便利,相信以羅伯特的眼光,是不會做這種事情的。而一旦過了河,我們就可以隔河跟他們對峙,也同樣挖掘那種壕溝工事,跟他們耗下去就行。這樣的話,我們也不算失敗,只是一種戰術性后退罷了。”

“這個辦法倒也不錯。”約瑟夫.胡克點點頭,“可這樣一來,我們就無法取得進展,總統那邊恐怕過不去。”

“至少,我們在這里牽制住了他們的主力。”喬治.米德道,“我們的實力要比他們強,他們能打的就是這個北弗吉尼亞軍團了,只要我們能夠分出部分部隊牽制住他們的主力在這里。我們可以繼續組織另外一支大軍,從另外一個地方繞過去。

當然,我們還可以在這里繼續練兵,只要這些小伙子們熟悉了戰場,上陣的時候不再發抖,可以冷靜的面對死亡,不會稍微一受挫折就往回跑的時候,那就是我們可以進攻的時候了。”

聽到喬治.米德這樣說,約瑟夫.胡克點了點頭。

的確,在武器方面沒有決定性進步的時候。兵力優勢就是最大的優勢,但前提是你能否把兵力優勢發揮出來。

聯邦軍現在的兵員人數是不少,可大多都是匆忙從訓練場出來的新兵,很多甚至都沒怎么經過訓練,就是征召了人之后,發了一把武器就派了過來,甚至因為軍情緊急,很多士兵連軍服都沒有,穿的還是便裝。

這就導致聯邦軍的偉大軍團雖然規模龐大。但看起來卻有些寒酸,至少在制服上做不到完全統一,一看就是民兵的架勢。

民兵也不是不行,比如當年的獨立戰爭。美國人就是靠民兵打敗了英國正規軍,但問題是,民兵必須經過戰火歷練,如果一上來就打殘酷的攻堅戰。那根本就不可能。

因此,先跟對方對峙,讓自己的士兵適應一下戰場氣氛。等他們上戰場的時候不再害怕發抖,下命令的時候可以無視槍林彈雨跟周圍的死亡,只會麻木的聽命前進,那么就算是合格了。

一旦這些士兵有了這樣的覺悟,再去跟南方佬打,哪怕對方有那種讓人頭皮發麻的戰壕工事,在強大的人海戰術面前也一樣擋不住。

也就是說,如今聯邦軍之所以遲遲不能推進,對面的頑強抵抗也好,戰壕工事也罷,都不是決定性的原因,歸根到底還是聯邦軍自己不爭氣,心理素質跟士氣都太差了。

跟喬治.米德聊過之后,約瑟夫.胡克不再遲疑,果然一邊派人繼續進攻,但力度遠遠不如以前,只是在外圍開開炮,打打排槍,一副小心謹慎的姿態。

同時呢,胡克還讓工兵在后方加緊修建新的浮橋,一口氣修了十六條浮橋,對下面的解釋就是援軍即將到來,提前修好浮橋好方便援軍過來。

別說,這么一說,的確對浮動的軍心有所好處,本來因為進攻受挫導致的低落士氣,在聽到有援軍的時候,又稍微提升了一點。

三天以后,浮橋全部建成,約瑟夫.胡克在正面發動了一次軍級進攻,照例是淺嘗輒止,一有損失就撤,但卻綿綿不斷,給人一種要造成對方疲勞的感覺。

但與此同時呢,每當到了夜晚,胡克就會分批撤退,先是撤退傷員,然后就是其他建制還算完好的部隊,至于那些在前線接觸部隊,一點也沒動。

這種邊打邊撤的行動一直持續了五天,當撤回去十三萬人的時候,聯邦軍自己也發現有些不對了。

因為營帳雖然沒少,但軍營里的人數卻越來越少,同時進攻的力度也越來越小,明顯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最后,等聯盟軍也發覺不對的時候,聯邦軍已經基本把部隊都撤過了河,河對面只留了三萬軍隊做狙擊。

這個時候,聯盟軍自然是不能放過,開始轉守為攻,但聯邦軍對此早有準備,狙擊部隊都是精銳,邊打邊撤退,而河這邊的主力也集中了全部的火炮給予支援,不讓聯邦軍有機可乘。

發現要吃掉那支狙擊部隊損失過大,聯盟軍也就停止了追擊,放過了這支部隊,至此,聯邦軍全部撤回原來的出發陣地,與聯盟軍隔河相望。

就這樣,這場被稱之為弗雷德里克斯堡戰役的戰斗,就以雙方恢復對峙為結束,當然,事后雙方都稱自己贏得了戰斗,但實際上就是一個平局而已。

此戰過后,聯盟軍繼續大肆修筑起了戰壕陣地,導致聯邦軍在東線遲遲無法打開局面,失去了進攻能力,雙方由原先的你來我往,變成了相互對峙的局面,戰壕對峙,成了東線戰場的主旋律。

林肯總統雖然對此十分惱怒。并且撤換了約瑟夫.胡克,由喬治.米德代替他成為偉大軍團的司令官,但面對聯盟軍的戰壕陣地,米德來了也無能為力,因此只能任由東線戰場變成了對峙局面。

現在,明白狀況的林肯也只能任由東線繼續這樣對峙下去,把目光放在了西線,寄希望與高歌猛進的西線戰場。

就在聯邦軍在東線戰場連戰連敗,最后不得不跟聯盟軍在弗雷德里克斯堡對峙膠著的時候,聯邦軍在西部戰場卻接連獲得了大勝利。

就在弗雷德里克斯堡戰役進入膠著對峙的同時。由尤里西斯.辛普森.格蘭特將軍所帶領的田納西軍團正在密西西比州狂飆猛進。

格蘭特先是派兵攻占了田納西州重鎮孟菲斯,之后,他率領八萬大軍,開始向維克斯堡挺進,希望通過功課維克斯堡,來完全控制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是美國最大的河流,被稱為“眾河之父”,它河寬水深,有優良的航道。是美國內河運輸的大動脈,戰略地位極重要。

這條河流的存在,把南部的聯盟國分成東西兩半,是德克薩斯州等西部州與里士滿之間最重要的交通同道之一。像德克薩斯州的牛羊肉,還有從中國進口的武器裝備等,都是依靠這里運往里士滿,所以被南方視為生命線。

而且密西西比河流經邊境蓄奴州肯塔基和密蘇里。誰控制了密西西比河,誰就控制了上述兩州,無形中就增加了其經濟、軍事力量。尤其是不可估量的政治份量。可以說,一旦控制了密西西比河,就等于切斷了聯盟國東西部之間的聯系,如果再控制了海上交通線,那么失去補給的聯盟國就徹底沒戲了。因此,無論是出于經濟目的還是政治目的,密西西比河都成為南北雙方爭奪的重點目標。

維克斯堡是密西西比河的要沖,與密西西比州首府杰克遜不過相距74公里,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可以說,誰控制了維克斯堡,誰就控制了密西西比河的下游,是兵家必爭之地。

正因為這里的地位極其重要,所以南方軍對此十分重視,有5萬由彭伯頓率領的密西西比河軍團防守,實力也算強大,但與格蘭特的八萬田納西軍團相比,還是略有不如。

由于格蘭特的進攻意圖毫無遮攔,而且進攻力度也不小,因此為了確保維克斯堡不失,聯盟國的戴維斯總統立刻命令傷愈歸隊的名將約瑟夫.約翰斯頓帶領聯盟國的田納西軍團前往支援。

約瑟夫.約翰斯頓接受命令后,立刻帶領兩萬軍隊在密西西比州的首府杰克遜城集結,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格蘭特忽然帶領八萬大軍出現,居然不打維克斯堡,先打起了杰克遜城。

格蘭特的八萬大軍都是連戰連勝的虎狼之師,而約瑟夫.約翰斯頓所帶領的部隊卻不過兩萬出頭,且部隊是新組建的,都是剛征召的新兵,兩者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差了太多。

杰克遜城雖然是密西西比州的首府,但卻不是戰略要地,周圍一馬平川,防守方面十分不利,所以面對格蘭特的迅猛進攻,杰克遜城立刻就給吃不消。

這就是掌握主動權的好處了,掌握了先機,想打誰打誰,可以有效的調動別人,而格蘭特在這方面的才能是相當出色的。

杰克遜城受到攻擊后,約瑟夫.約翰斯立刻向維克斯堡的彭伯頓求援,要求對方率領全部兵馬,放棄維克斯堡,雙方一起合攻格蘭特。

毫無疑問,約瑟夫.約翰斯的這個戰術還是很精明的,格蘭特現在是攻擊方,約瑟夫.約翰斯是守城方,雖然約瑟夫.約翰斯的守軍無論在人數還是素質都不如對方,但格蘭特想短期內攻下杰克遜也不現實。

因此,如果這個時候彭伯頓帶領五萬大軍從后方攻擊格蘭特,前后夾擊,就算無法擊敗格蘭特,也能困住格蘭特。

一旦困住了格蘭特,聯盟軍就有了極高的勝算,畢竟格蘭特是孤軍深入,而聯盟軍卻可以獲得更多的補給跟援軍,因此在這里跟格蘭特對峙,對聯盟軍是有利的。

然而,彭伯頓卻患得患失,沒有出動所有兵馬。只是分出了三萬部隊前去支援,可想而知,這點兵力根本就對八萬多人的格蘭特構不成威脅,更何況這支兵馬還拖拖拉拉,行軍速度慢如蝸牛。

面對彭伯頓的援軍,格蘭特分出三萬人防御援軍,自己集中五萬兵馬,瘋狂的進攻杰克遜城,連格蘭特自己都親臨前線鼓舞士氣。

面對格蘭特軍的瘋狂進攻,杰克遜城的部隊承受不住。為了避免被全面殲滅,約瑟夫.約翰斯不得不帶領殘兵剩將,退出了杰克遜城。

這個時候,約瑟夫.約翰斯的部隊已經不足五千,已經對格蘭特構不成威脅了。

打敗了約瑟夫.約翰斯的部隊后,格蘭特也不停歇,繼續帶領剩余的四萬五千多大軍,回頭匯合三萬防御部隊,收拾起了那支從維克斯堡出來的援軍。

可想而知。七萬五千多兵馬來攻打三萬人,又是在大平原上,所以維克斯堡援軍立刻不支,灰溜溜的向后撤退。

發現這支部隊開始后撤。格蘭特得理不饒人,追著這支部隊的屁股后面打,一直打一直打,打到維克斯堡才算完。

到了這個時候。格蘭特原本希望一鼓作氣趁勢打進維克斯堡的,可惜維克斯堡經營多年,不是那么好打的。而且這里的守軍人數也不少,要想靠速攻來打下來,是不現實的。

等發現沒法靠速攻來攻下來,格蘭特也就不取巧了,堂堂正正的擺開部隊,把維克斯堡圍困起來,然后讓運河上的北方軍艦隊,日夜不停的向維克斯堡開炮。

到了這個時候,維克斯堡的情況十分緊急,約瑟夫.約翰斯想要派兵救援,卻又有心無力,因為他現在七拼八湊,也只湊了一萬多人馬,這點人去救援,簡直就是塞牙縫。

不過戴維斯總統下了死命令,約瑟夫.約翰斯也只好硬著頭皮帶兵前去支援,可惜格蘭特對外圍防守十分重視,沒有破綻,導致約瑟夫.約翰斯只能在外圍眼睜睜的看著,卻無法做出進一步的動作。

這個時候,格蘭特其實還沒有完成對維克斯堡的全面包圍,所以約瑟夫.約翰斯派人潛入了維克斯堡,告訴司令官彭伯頓,讓他趕緊帶領所有部隊撤出來,放棄維克斯堡,與他匯合。

說白了,約瑟夫.約翰斯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維克斯堡已經是死城一個,沒必要死守著這座城,還是要保存有生力量為妙。

但可惜彭伯頓沒有聽他的,反而覺得維克斯堡兵精糧足,地勢險要,格蘭特絕對攻不下來,所以要死守維克斯堡。

得到這個消息后,約瑟夫.約翰斯大怒,對這個不聽話的下屬十分頭疼。

要知道,約瑟夫.約翰斯才是總司令,彭伯頓只是他的下屬,可現在他下了命令,彭伯頓卻抗命不尊,這讓他十分惱火。

除了因為不聽命令惱火外,約瑟夫.約翰斯也有更現實的考慮,因為他覺得如今的維克斯堡守不住。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維克斯堡的守軍雖然多,但地方不大,以前的糧食跟彈藥補給都是靠杰克遜城或者走運河。

現在杰克遜城已經陷落,這方面的補給已經失去,至于運河,北方軍的艦隊處于優勢地位,已經封鎖了河面,這導致通過運河運送補給的企圖也無法實現。

也就是說,維克斯堡已經是孤城一座,一旦被圍困下去,在得不到援兵及時救援的情況下,結果不堪設想。

約瑟夫.約翰斯把自己的意見向里士滿匯報,希望通過戴維斯總統,直接下命讓彭伯頓聽命,可惜戴維斯居然聽信了彭伯頓的話,覺得能守住,而且近期就會派出援軍,所以就沒聽約瑟夫.約翰斯的意見。

事已至此,約瑟夫.約翰斯雖然著急,可也無可奈何,只能在外面帶兵繼續監視,同時催促里士滿,趕緊派援軍過來,要大量的援軍,至少五萬人的援軍!

只可惜,現在的里士滿都要優先保證羅伯特.李的北弗吉尼亞兵團,根本就沒有兵力去給約瑟夫.約翰斯使用,至于其他地方的兵馬,也抽不出多少人了,畢竟聯盟軍的底子在那擺著。

因此,戴維斯沒有給約瑟夫.約翰斯援軍,只是讓他不要著急,援軍會有的。

沒有了其他部隊的干涉,加上彭伯頓的守軍又沒有更主動的行動,所以格蘭特的行動越發大膽,不停的發動戰爭,來攻占外為據點,切斷維克斯堡與外圍的聯系。

到了1863年4月26日,格蘭特又攻占了一個重要的鐵路樞紐站,這下子,算是徹底切斷了維克斯堡與外面的聯系,而到了這個時候,維克斯堡的命運看似已經決定了。

此后,完成了圍困的格蘭特不再著急進攻,每天只是向城里面打打炮,決定困死維克斯堡,并且多次要求對方無條件投降。

1863年5月15日,維克斯堡守軍已經出現了糧食危機,彭伯頓不得不開始實行配給制,并且迅速組織了幾次突圍行動,但毫無疑問的都失敗了。

然而,就在格蘭特得意洋洋的覺得大局已定的時候,到了1863年6月11日,一支從南邊突然出現的軍隊,打破了這里的寧靜,從根本上扭轉了這場戰役的勝負!(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