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二七八章 有點心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七八章 有點心虛

第二七八章 有點心虛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12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下關合戰之后,有鑒于聯軍總司令奧古斯都中將生死不明,之前在遭遇戰中頗有亮點的托馬斯少將就順勢接管了聯軍的指揮權。

不過,雖然接管了指揮權,但托馬斯少將很快發現,由于損失太大,軍心大喪,部隊已經失去了繼續進攻的能力,所以不可能進行復仇之戰。

盡管托馬斯少將個人很想繼續打下去,而且他覺得聯軍的實力還很強,能夠繼續打下去,可惜他只能代表英國人,代表不了其他人。

也就是說,其他三國的人都不想再打了,甚至就連那些英國手下,也有不少人有了厭戰情緒,因此他只能順從軍心民意,率軍撤退回了橫濱港。

于是,這次氣勢洶洶的四國聯軍征討長州藩的行動,就以失敗而告終,在英法美荷四國的國內弄明白情況,傳來新意志,增派來援軍之前,他們恐怕是不可能再組織起一支干涉軍了。

然而,這次下關合戰所造成的影響,才剛剛開始,對英法美荷四國造成的影響如何還未可知,但對日本國所造成的影響卻是立竿見影。

毫無疑問,這次下關合戰,是日本人第一次獨立戰勝外國侵略勢力,所以不但讓長州藩的民心士氣都大大振奮,連整個日本的氣氛都跟著微妙起來,各處原本已經被打壓的抬不起頭來的攘夷派,忽然就以更加猛烈的方式活躍起來。

消息傳開后,日本各地紛紛成立一個個的激.進.組.織,自發的攻擊當地的洋人。不管你是不是英法美荷這四個國家的人,只要是長的跟日本人不一樣。只要不是日本人,只要是外國人,那就是壞人,那就是要攻擊,而且是明目張膽的攻擊。

像長崎跟橫濱這樣的城市。由于洋人很多,所以這種攻擊洋人的活動簡直是如火如荼,搞的西洋人都不敢出租界,并且紛紛想辦法逃離日本。

除了攻擊洋人外,幕府統治地區也紛紛出現變亂,比如天皇所在的京都地區。就忽然出現了叫天誅組的組織,這個組織出現后,四處暗殺新幕府的官員,以至于京都地區的治安大壞,尤其是那些投奔新幕府的官員。比如京都奉行之類的,更是只敢躲在家里不出來,根本就不敢出門去做事了。

不止是京都,新幕府統治的地區內,除了有中國駐軍的大阪港、兵庫港、橫濱港以及幕府核心的大阪城這幾個地方的治安稍微好一點外,其他地區都鬧的不成樣子。

像櫻島、神奈川、名古屋、江戶等地方,各種組織紛紛成立,都開始襲擊當地的幕府官員。以至于當地官員無法正常工作,幕府的法令根本無法在這些地方通行,都成了無政府狀態。

別說那些地方了。就連新將軍的駐扎地大阪府,都接連發生過兩次刺殺勝海舟的事情,盡管全都以失敗而告終,但卻極大的打擊了幕府的威信。

連幕府直轄的這幾個地方都如此,其他各地的藩閥就更不用說了。

自從知道了長州藩的勝利,各地藩閥紛紛鬧起了攘夷風波。很多藩主要么主動,要么被迫的啟用了攘夷派成員。并且紛紛或者明著宣布脫離幕府的統治,或者暗地里對幕府的法令陽奉陰違。總之都不再聽從勝海舟所把持的幕府法令。

換言之,除了大阪城,勝海舟所把持的新幕府已經無法再控制任何一座大的城市,幕府的法令,在日本已經徹底沒用了,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肯繼續聽從幕府的命令了。

實際上,如果不是京都的天皇府邸都是由中國駐軍把持,天皇一家也早早的被中國人與幕府的人所聯手控制起來,一旦讓攘夷倒幕派的人控制天皇,那情況只會更糟糕。

總而言之,就因為打敗了洋人,整個日本都沸騰起來,大有一副舉國振奮,聯合攘夷的樣子。這些團體雖然名目不同,但都打著尊王攘夷的口號,然后到處找洋人的麻煩,搞的就好像另一個時空的義和拳運動一樣。

這種星火燎原的情況的確讓勝海舟嚇了一跳,因為他怎么也沒想到四國聯軍會失敗,更沒想到失敗的后果會這么嚴重。

現在,大多數日本人還只是盯著攘夷,還沒有功夫去想到倒幕,但如果放任這種行動下去,想必聯合倒幕的日子也不會太遠了。

原因很簡單,尊王攘夷已經是民心所向,新幕府如果想要順應民心,那就要也跟著尊王攘夷,必須要跟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外國人一刀兩斷,可是,如果真的這樣了,尤其是跟中國人一刀兩斷了,那或許幕府不會立刻倒臺,畢竟新將軍本來就是個傀儡,但他勝海舟恐怕是沒什么好日子可過了。

但是,如果繼續跟外國人保持關系,那以這種舉世攘夷的情況,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把矛頭對準幕府。

兩頭都難,不得已,勝海舟只能再次找到李鴻章,尋求中國人的幫助。

對于這件事,李鴻章也是膩歪的不行,畢竟四國聯合攻擊長州藩的事兒,他事先根本不清楚,而且他也不笨,很快就知道這是勝海舟玩的花招。

不過,雖然對勝海舟擅自做主恨的牙癢癢,可他還真沒法不管勝海舟。沒有別的,只因為勝海舟是他一手扶持起來的人選,如果就此放棄,別的不說,國內肯定會質疑他的能力,這對他將來的升遷問題,必然會影響深遠。

而且,就算不考慮自己以后的情況,為了中國人的利益,他也不能不想辦法。

要知道,打從遠征軍攻打薩摩藩開始,后來又經過那么多事情,日本人中的大多數人都對中國人都是恨的要命,要不是中國人的力量太強,日本人對中國人懼怕多過憤恨。他們恐怕早就像攻擊其他洋人一樣攻擊中國人了。

也就是說,目前這種情況對中國人也是很不利的,所以哪怕是幫自己,也必須要穩住勝海舟,起碼不能讓將軍與天皇這兩個重要人物落到攘夷派手中。

安慰了一番勝海舟。又把他打發走之后,李鴻章果斷的向國內打了電話,并且是直接找到自己的背后大老板——中華帝國國務院首相沈世明。

聽明白了李鴻章的訴說,沈世明也是相當憤怒,先是罵了李鴻章足足一分多鐘,這才開始冷靜下來問對策。

“首相大人。卑職以為,這解鈴還須系鈴人,當前這種情況,歸根到底都是因為長州藩打敗了幕府的洋人雇傭軍所導致,說白了。本質上就是幕府的討伐軍失敗了。所以說,如果我們想要盡快平息事態,其他都是其次,關鍵是派出大軍,再次討伐長州藩。”

“再次討伐長州藩?”

“是的。”李鴻章對著電話道,“日本人崇尚強者,他們這次對洋人作戰勝利,這才膽子肥了起來。如果我們立刻出兵,把長州藩徹底滅亡,而且是最殘酷的那種滅亡。那所有的一切都會暫時掩蓋下來。”

“你的意思是,這次我們要獨立出兵?”沈世明問道。

“沒錯。”李鴻章道,“英法美荷這幾個國家已經無力再戰,至少短時間內沒辦法再戰,等他們重新調兵過來,再去攻打。那一切都晚了,至少會損失很大。會喪失掉我們千辛萬苦打下的局面。

因此,我們必須獨立出兵。用最快的速度滅掉長州藩,就好像打薩摩藩一樣。

也就是說,我們已經無法在短時間內讓日本人敬愛了,既然無法敬愛,那就只能讓他們怕我們!

只要讓日本人發現,我們中國人是他們永遠也打不過的對象,帝*隊永遠不敗,中華帝國依舊強大無比,那他們就會再次恭順起來。”

“那具體你想怎么做呢?”沈世明道,“先說好,不管你想做什么,我不會再派兵給你了。”

“啊?為什么?”李鴻章一愣,“為什么不再派兵過來?日本如今的情況,正是需要用兵的時候,至少要再派一個軍,不,兩個軍的部隊過來,才可以保證萬無一失。”

“兩個軍?你真能獅子大開口。”沈世明道,“你聽好了,我一個兵都不會再給你了,你如果想做什么,就直接用已經派過去的那個日本派遣軍吧,多要人是不可能的,最多給你送點新武器過去。”

“首相大人,為何要如此呢?”李鴻章道,“日本現在的情況就如烈火烹油,必須以絕大的力量鎮壓下去才行,如果放任他們,早晚必成大患啊!”

“我知道,不過暫時不行,因為這是陛下的命令。”沈世明道,“陛下說了,我們中華帝國也是剛剛建立,可以說是百廢待興,所以必須先以內政為第一要務。

想必你也知道,我們帝國雖然統一了,但民生依舊凋敝,各地也依然還有不少軍閥,那些自治省,可沒有一個省油的燈,所以國內的軍隊雖多,卻不能隨意調動,我們必須有足夠的力量震懾住這些家伙才行。”

“大人說的這些卑職也清楚。”李鴻章道,“不過帝*隊那么多,隨便調個十萬人,不,五萬人過來也好啊。反正日本這里也很有錢,只要肯讓駐外軍團以戰養戰,除了軍械供應,其他都讓他們自給自足的話,想必還是可以輕松做到的。”

“以戰養戰?你是說,把駐外軍團的薪水支出放棄,讓他們自己想辦法撈錢?”

“是的大人。”李鴻章道,“其實,日本這里有人有糧又有錢,只要國內按時提供武器,薪水方面可以不用支付的,我們截留一部分幕府的供應就可以了。”

“這一點,是絕對不可能的。”沈世明道,“想必你也知道,陛下對軍隊抓的很嚴,軍政分離的政策是必須嚴格執行的。所以,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部隊官兵的軍費都必須是出自中央,地方上堅決不準私自截留,一旦有發現玩忽職守或者貪污行為,決不輕饒。

你要知道。禁衛軍我管不到,至于國防部,看似在我的手下,但我對他們的影響著實有限,國防部說白了還是優先聽從陛下的命令。換言之。其他的事情我可以讓國防部去做,比如下具體的大目標,但唯獨軍費這方面,我是根本沒法插手,那都是獨立運行的。

這么說吧,不管是禁衛軍還是國防軍。里面都有中央情報局的人,再加上憲兵隊,正好一暗一明,替陛下牢牢的把控軍隊。

這些人都是對陛下忠心耿耿,而且眼里不揉沙子。而且據我所知,他們內部還有獎懲制度,一旦查出一件貪腐案件,只要證據確鑿,他們都會根據出力大小,得到一定的獎勵。

這些獎勵不但能讓他們升官,還可以讓他們發財,也就是說。查出一個貪污犯,那這個貪污犯所貪墨的錢財,就會抽出一部分作為獎勵。賞給舉報人員。

又能升官,又能發財,還可以獲得極大的名譽,這么好的事兒,你覺得那些人會放棄舉報貪污犯的機會么?

所以說,別指望私自截留地方財貨。該拿的拿,不該拿的別拿。做好你的本分。陛下與帝國不會忘了你,如果做了不該做的。誰都救不了你,明白么?”

“呃……”聽到對方這么說,李鴻章總覺得他似乎是意有所指,因為李鴻章的確最近私自截留了不少東西在手,有皇家白銀,也有珠寶古董,所以本質上說,他其實現在就是個貪污犯。

“首相大人,您的意思是說,我這里周圍到處是密探?”李鴻章小心的問。

“哼,少給我裝糊涂。”沈世明道,“你是我看重的人,我也不希望你有事。那,我也不跟你繞圈子了,你最近收的東西,趕緊全交上來,要不然,等時間一長,我也救不了你,到時候不但你自己倒霉,說不定還要連累你那個當團長的弟弟。”

“啊?”聽到沈世明這么說,李鴻章算是徹底明白了,感情自己的所作所為都被人盯著呢,這讓他忽然渾身冒了一層冷汗,覺得身邊再也沒有可信之人。

“你也不必太擔心,你的事情,我已經給暫時壓了下來。”沈世明繼續道,“你畢竟是外交大使,做事當然要有一定的余地,所以你收禮的事情,雖然我這里也得到了匯報,但我卻以正常工作報備,讓他們暫時不要捉拿你。

不過你也不要心存僥幸,你收的東西,他們都有記錄,也都有備份,如果你到時候不按時上交,或者少了什么東西對不上,我能容你,檢察院那邊可容不下你,我可管不了檢察院,明白么?”

“是,大人,卑職明白了。”李鴻章立刻小心的回話道。

“嗯,你很聰明,我就不多說了。”沈世明說完,繼續道,“對了,剛才說到哪兒了?哦,對了,派兵問題。嗯,總之,我現在沒法派兵給你,這里的原因很復雜,有內部的,也有外部的,反正,日本的問題既然是你負責,你就要負責到底,出了問題我就找你,不找別人,明白么?”

“這個,首相大人。”李鴻章道,“就算不能截留當地財富以做軍用,不過我們依舊可以像之前那樣,搜刮日本的財富上繳國內,這樣一來,派兵的費用應該是沒問題的吧?別的不說,就說我們之前攻打大阪跟江戶,那搜刮的財富數目,就算再派過來十個軍,按照海外駐軍的待遇,養個十年八年都不止吧?”

“你懂什么,你以為外派駐軍就那么簡單?只是有錢就行?”沈世明道,“當然,錢自然是很重要,但我們現在需要用錢的地方多了去,我不可能把錢都用在日本。

嗯,這么說吧,陛下認為,日本現在的情況都是小事,亂與不亂,都是那樣。只要我國繼續強大,日本跟我們這么近,早晚能解決,用不著過早干預。

總之,陛下現在的心思并不在日本上,而是在美洲方面,帝國現在的力量,都是全力以赴以美洲為主,所以,你要是想繼續在日本玩,就只能依靠日本派遣軍,多了是沒有的。

如果一個日本派遣軍還不行,那你可以先回來,反正日本就在那里。跑不了,等我們忙完了美洲那邊的事情,回頭怎么揉捏都可以,懂么?”

“是,我明白了。首相大人。”

掛了電話之后,李鴻章深深的呼了一口氣,明白到以后可能真的只能靠自己以及那支日本派遣軍了,指望國內再派兵支援,是不太可能了。

想了想,李鴻章覺得還是不能放棄。或者說,其實他們在日本還是大有可為。

想到這里,李鴻章立刻找來日本派遣軍的軍長劉長佑,來討論討伐長州藩的事情。

劉長佑字子默,號印渠。實際上出自當初前清時期的楚軍,早年跟江忠源是好友,在鎮壓太平軍過程中表現的相當出彩。后來,帝國一統,他本來是繼續在胡林翼的手下當差,但當胡林翼主動讓權之后,劉長佑的部隊也被收編進了國防軍。

原本,收編之后。劉長佑是有很多選擇的,必須他可以繼續在軍隊任職,也可以去當地方官。

按照當時的情況。由于收編是指打散后重新整編,所用的都不是老部下,而且軍費獨立,因此繼續當兵其實在油水方面是不如當地方官的。

不過,劉長佑還是選了繼續當兵,結果就像陳玉成一樣。進了國防軍序列。

根據規定,所有收編任用的國防軍。都要進行函授學習,也就是不用專門去軍校。有專人過去教你,讓你在執行軍務中學習部隊的新戰法。

這種函授學習可不是糊弄人,而是每年都有考核,雖然對收編的軍官來說,考核不過關也不會降你的職,畢竟這里面還有個統.戰.問題,但考核不過關,無疑會在其他方面卡你,比如軍械換裝之類的。

也就是說,考核過關,有什么好的軍械,就會按照成績好壞,順次發放換裝。指揮官成績越好,就越是優先換裝新裝備,否則的話,就只能繼續等了。

考核成績越靠前,裝備越好,戰斗力也就越強,自然而然的,有什么戰斗任務,也都會優先給這些部隊去做,也就是更容易有仗可打。

只有打仗,才能最快的獲得軍功,只有獲得更多軍功,才能盡快升職,只有盡快升職,才能享受更多的待遇,做到名利雙收。

所以說,軍隊內部的軍官函授考核,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考試,不過畢竟剛開始實行,并不是所有的軍官都重視,也有很多軍官嫌費事兒,或者嫌來教導的函授導師太年輕,各種看不起,各種輕慢,導致考核不過關,排名靠后。

很顯然,劉長佑并不是這種人,相反,他雖然年齡也不算小,但為人穩重好學,對新的軍事思想也很看重,所以在考核過程中相當出彩。

再加上劉長佑以前帶兵的時候也有不小的功績跟名聲,十分善于用兵,曾經跟石達開打過平手,跟馮子才等前清舊軍官的關系也很好,所以慢慢就入了皇帝李永吉的法眼,把他調去國防部的作訓處當了一個處長,專門負責整編國防軍中那些收編的舊式軍隊。

也就是說,李永吉看重劉長佑,并不完全是因為對照另外一個時空的歷史人物,也不是他那些戰績,最關鍵的,還是他的性格。

因為劉長佑為人看似謙和,實則堅毅,他在指揮具體的戰斗方面,或許不是特別出彩,但他十分擅長處理人際關系,是個可以調動各方面的力量集中起來辦大事的帥才。

李永吉既然重視這個劉長佑,這就是入了陛下的眼,所以沈世明對他也高看一等,結果后來一來二去的交往一段時間后,沈世明也喜歡上了這個劉長佑,兩人很快就成了朋友。

陛下跟首相都看重,這劉長佑自然過的就比較舒坦,他的工作也做的相當好,整編的部隊進度都相當不錯。

本來在南京國防部當差,是個很不錯的差事,因為他這個工作有點像以前的兵部侍郎,權力也不算小了,可自從聽說要組建日本派遣軍之后,他的心思立刻就動了起來。

要知道,在帝*隊中,除了禁衛軍外,國防軍的編制一直是以師為主,也就是一個師就是一個獨立大編制,還沒有軍一級的編制。

所以,日本派遣軍,可以說是國防軍中第一個軍級單位,加上還是海外駐軍,情況就格外不同,派出的那都必須是精銳。

去海外作戰,雖然辛苦,但可以名利雙收,尤其是青史留名這一點,對劉長佑這樣的讀書人的誘惑力尤其的大。

所以,劉長佑就主動找到沈世明,要求自己也加入這個日本派遣軍的序列當中,就算當不了一個師長,當個團長也樂意。

日本派遣軍這么大的事情,實際上沈世明自己也做不了住,他是必須匯報給遠在好萊塢紅堡的李永吉的,也就是說,只有李永吉同意了,他才敢下命令。

李永吉當時想了想,覺得自己現在主要重點是美國,而日本派遣軍面臨的事情很復雜,一切都要獨立運作,的確需要一個能文能武的帥才坐鎮,相比而言,劉長佑的確是個忠心與能力都不錯的人,所以就同意了讓他加入,而且直接讓他當軍長。

就這樣,得到李永吉示意的沈世明回頭就給國防部下了命令,任命劉長佑為日本派遣軍的軍長,不但如此,他還給劉長佑一個權力,就是他手下的人馬跟軍官都可以自行挑選。

當了軍長后,劉長佑很快就組建了一支大軍出來,由于用的大都是自己以前的門生故舊,所以磨合速度很快,剛組建不到十天,就迅速派遣到日本。

來到日本后,他基本只管自己軍隊的事情,其他方面不參與,由著李鴻章自己搞。由于他不爭權,加上以前就認識,所以大家相處的也很不錯。

現在,李鴻章既然明白到無法得到國內的支援后,就只能先找來劉長佑,問問他,憑著日本派遣軍自己的力量,到底能不能在保證在不損害中國在日本現有利益的基礎上,迅速而又輕松的打下長州藩。

要是以前,李鴻章肯定不懷疑自己軍隊的力量,可下關合戰的事兒讓他也嚇了一跳,要知道在他心目中,四國聯軍的戰力也是很強的,應該不比自己的日本派遣軍差多少,所以對那個生猛的長州藩,他就有點心虛,也不是那么有把握了。

沒辦法,這就是個人物性格以及利益取舍的問題,李鴻章過去看似強勢不講理,但那都是在了解自己更強大的基礎上。現在,對方表現出了強大實力,李鴻章就不那么肯定了,因為他輸不起,一旦輸了,中華帝國或許沒什么,但他在帝國的前途,恐怕就要從此止步了,這對名利心極強的李鴻章來說,比殺了他還要難受。(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