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二七四章 驅民讓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七四章 驅民讓城

第二七四章 驅民讓城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08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并加關注,給《》更多支持!

在十九世紀中期的海戰交戰原則當中,尤其是海陸對抗中,艦隊一般是不跟擁有同等射程的海岸炮臺對抗的。

原因很簡單,炮臺更抗揍,準確度高,火力猛。相對而言,戰艦雖然有可以移動的優勢,但受限于技術瓶頸,艦炮在遠距離交火的時候,如果一邊移動一邊開火,那準確率慘不忍睹,距離超過三百米就不知道炮彈打哪兒去了,所以在這個時代里,除非距離特別近,否則艦炮都是要停船下錨,然后才慢慢開炮的,而且還不能齊射。

正因為這個原因,在歐美發達國家里,艦隊除非迫不得已,否則是不會主動與炮臺對抗的,但如果艦隊的火炮射程遠遠強于炮臺的火炮,數目也更多,那情況就不同了。

這個時期的炮戰就是這樣,關鍵就看誰的射程更遠,數目更多,威力更強,一旦艦隊炮火遠遠超過海岸炮臺的炮火,那么就是一邊倒的虐待,而等到炮臺的炮火全部啞火,通常來說,在艦炮射程內的沿岸守軍,也就應該逃跑或者投降了。

必勝軍聯合艦隊的總司令奧古斯都中將,是個經驗豐富的英國海軍將領,尤其是面對落后國家的時候更是如此。正因為經驗豐富,所以有不少思維定勢,簡單說就是過于信奉大炮主義,重視海軍與海戰,卻輕視陸軍陸戰。

所以,在看到下關港的海岸炮臺已經全滅,他認為下關港已經失去了抵抗能力,因此就下令陸戰隊強行登陸。去占領下關港,同時進行大肆劫掠,以彌補自己的損失,或者說豐富自己的腰包。

當然,盡管他下令陸戰隊開始登陸,但他也沒有喪失警惕,尤其是前一晚的夜襲戰,讓他記憶猶新,所以還是下令艦隊盡量靠近下關港,用自己艦隊的強大火力。來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掩護,或者說壯膽。

不過,下關港雖然也算是個深水港,但能夠停泊大型戰艦的泊位卻不多,因此為了盡最大可能利用好自己的艦炮火力,同時協調好登陸部隊,奧古斯都下令把戰艦依照吃水深度的大小分成三組,然后把三組戰艦按照離泊位的遠近,分了三個批次交錯停泊。

也就是說。吃水淺的船盡量靠近下關港的泊位碼頭,甚至直接停靠上去輸送陸戰隊,吃水深一點的靠后三百米下錨停泊,橫過身。用側舷艦炮面對港口;吃水最深的又往后三百米的地方下錨,與前面的戰艦交錯停泊,依舊用側舷艦炮面對港口。

這樣一來,就組成了一個類似三段擊的情況。而且彼此之間留夠了充足空間,等于是在海面上組成了三組固定炮臺,不但可以對陸地進行炮火支援。還能彼此之間交相掩護,最適合應對偷襲。

所謂的應對偷襲,倒不是害怕別的,主要是害怕日本人的戰艦突擊與水鬼隊。

奧古斯都來日本也不長時間了,對日本水軍的情況也略有了解,他知道長州藩雖然海軍不行,但也有兩艘蒸汽戰艦以及不少于四艘風帆戰艦,但在之前的交戰中,這些戰艦并沒有出現。

如果是面對別人,這些戰艦沒出現或許就意味著放棄了,但日本人不同,他知道日本人中有不少人不怕死,這在昨天夜里的夜襲中已經體現的很清楚,因此他才時刻這么做,就是防備日本人的艦隊突擊。

別的倒也不怕,就怕日本人的戰艦來個同歸于盡。要知道這可是海港,轉圜余地很小,如果對方的戰艦上堆滿了炸.藥,然后鐵了心的撞過來,那他也吃不消。

更何況,根據幕府提供的情報,長州藩的水軍雖然艦船不足,但卻有一支神秘的水鬼隊,在狹小的區域里,如果不加注意,很可能會受到損失。

總之,奧古斯都覺得自己現在占據優勢,越是這個時候,就越是應該小心,只要他不犯錯,戰爭的勝利那是唾手可得。

或許是奧古斯都的小心起了作用,當戰艦分三層布置好之后,登陸部隊的登陸行動可以說是無驚無險,一直占領了港口要地,也沒見有什么日本人冒出來出擊。

等一千人的先頭部隊完全占領下關港的碼頭之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氣,后續登陸部隊一波接一波的上岸,加上拿上槍的水兵,最終登陸部隊的總人數超過了五千五百人。

部隊登陸后,除了留下一半的人繼續防守外,其他的人立刻沖進了港區,開始對港口的居民區進行劫掠活動。

可能真的是聯合艦隊的人來的太突然,下關港,或者說馬關港的居民并沒有提前疏散,依然還在港町里生活,之前炮戰的時候,除了極少數人,大多數人都沒有逃走,而是躲在家里靜等結果。

也就是說,馬關港的老百姓對守軍還是很有信心的,加上資產大都帶不走,守軍也沒有組織過撤退,因此才繼續留下來,只可惜,這些人不知道自己其實是被拋棄的人,結果沒等到擊退侵略者,反倒是被侵略者打了進來。

西方列強的軍隊在搶掠的時候可不會心軟,畢竟他們遠渡重洋,本來就是要發財的,現在能有機會燒殺搶掠,那還不大干特干。

于是乎,整個港口區很快就哭聲喊聲一片,如果不是這地方大都是木質房屋,害怕大火會引火燒身,他們早就放火了。

由于上面下的命令就是盡可能快的搶光財富,所以這群西方士兵的行動相當野蠻,都是一組一組的行動,而且是先對那些大房子進行搶劫。

通常來說,他們都是分組劃片,先直接闖進大房子里面,然后直接把人聚集在一起,再用幾句臨時學會的日語逼問對方,一般都是“錢在哪里。不說就殺掉!”或者“值錢東西在哪兒,不說就殺人!”

這么問幾句后,如果對方無動于衷,這些士兵就會當眾殺人,一般是一個一個的殺,先殺年輕男人,后殺年輕女人,最后是老人跟小孩兒,等對方熬不住,給出地方。他們就會瘋狂的去搶掠財富。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辦法,還有個辦法是強行搜刮。通常一些主要的搜索隊都有一兩個幕府派來的日本人帶路黨,他們也會充當翻譯的角色,這些人一般都是先沖進最好的房子里,由日本帶路黨逼問,問出來還好,一旦不合作,一樣是一個個的殺。

幸好的是。這些西方人主要是對財貨有興趣,對殺人沒啥興趣,你只要配合,只要能讓他們滿意的搜到財物。他們通常不會濫殺無辜,但如果你們惹怒了對方,他們也不介意殺人。

另外,可能是由于審美的不同。這些西方人在劫掠過程中也很少發生墻間行為,這不是說沒有,而是相對其他劫掠行為來說。要少的多。

遠的不說,就比如說前些日子的江戶大劫掠,那三天的肆無忌憚時間內,不敢說參與的日本士兵人人都參與了強.奸,但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參與過的,也就是說,一般的燒殺搶掠,通常都會伴隨強..奸。

因此,聯合艦隊的陸戰隊這次攻擊馬關港,這么大的行動,墻間行為只有十幾起,真的可以說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事情了。

雖然這些西方人以搶東西為主,燒.殺.奸.淫的事情并不多,但依然給港口的居民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短時間內就讓繁華的港區變的一片蕭條,哭聲一片。

搶劫行為持續了近乎一上午,到了下午,看看臨近傍晚,陸戰隊士兵開始輪換,最早搶掠的士兵后撤到碼頭擔負起警戒職責,先前在碼頭擔任警戒任務的士兵則擔任清剿任務,或者說搶劫任務。

不過,這第二波士兵并沒有像第一波士兵那樣直接搶劫,而是在各自軍官的帶領下,分成一個個的小組,挨家挨戶的驅趕人群。

等他們把居民區的老百姓都從房子里趕出來,就迅速的挨個搜身,確定他們沒有武器后,再集中驅趕到外面的幾處空地上圈起來,并留下一部分人集中看管。

整個行動一直持續到了晚上,才勉強把港區的大部分日本人全部驅趕出去聚集成一個個的圈子,然后陸戰隊的士兵在這些日本人聚集區的外圍組成一個個的簡易營壘,外面再到處打上火把,這才就地扎營休息起來。

這么做的原因,是因為總司令奧古斯都覺得直接搶劫太危險,尤其是到了晚上,情況不明,怕對方的居民中隱藏了刺客或者突擊隊,所以才用了這個方法,以最大限度降低危險。

很明顯,把日本居民都趕出來聚集成一團,然后自己的部隊也聚集起來,四面包圍,這樣日本人中就算隱藏了突擊隊,沒有武器也白搭。

這樣的話,自己人可以抱成一團一團的,與居心叵測的日本人分開,到時候自己人多勢眾,又有艦炮協助,對方卻手無寸鐵,自己的安全方面自然是能夠得到保障。

這個方法其實不是奧古斯都本人想出來的,而是跟隨奧古斯都一起行動的大鳥圭介想出來的。

大鳥圭介是勝海舟的侍從,又精通英語跟蘭學,所以這次也改名換姓,跟著聯合艦隊一起行動,一方面是為了協調彼此,尤其是提供情報支持,另外一方面也是存著學習的態度,希望就近看看西方人的戰爭究竟是怎么回事兒,也好有個參考。

如果是以前,奧古斯都可能還對大鳥圭介的建議不屑一顧,但自從昨晚發生了那次夜襲行動之后,看到那些交換比,奧古斯都也有些皺眉,這才同意用這個辦法,以最大限度保證自己人的安全。

至于搶劫行動,人都被趕出來了,剩下空房子,挨家挨戶的慢慢搜就是,他們不急。

別說,四國聯合部隊的這個做法,還真的做對了,至少讓主動后撤。隱忍多時的守軍部隊再也不敢輕舉妄動,放棄了趁亂夜襲的打算。

原來,雖然長州藩一開始就把主力部隊都集中在了山口城,但馬關這里畢竟十分重要,而且辛苦組建的炮臺也不能置之不理,所以并沒有完全放棄馬關,而是留了部分守軍。

然而,畢竟下關這邊不是主要目標,所以沒有留什么重要人物,只是讓久坂玄瑞擔任下關地區的町奉行。并統領全部的炮臺守軍。

本來,毛利敬親下的命令是,一旦有人進攻下關港,如果敵方實力一般,能守得住,就嚴防死守,如果敵方實力國強,守不住,那就趕緊撤退。并提前做好疏散軍民的準備,大家一起撤回來,在山口一帶與敵人在陸上決戰。

也就是說,毛利敬親的方案是能打就打。打不過就提前撤,以保留實力為上,留待有用之身與敵人打陸戰,這個方案論起來也沒錯。是弱小一方抵抗強者的不二法門。

然而,久坂玄瑞為人剛烈,對外國人深惡痛絕。之前就策劃過多起對洋人的暗殺行動,而且成功率很高,殺死的洋人不下二十人。

所以說,久坂玄瑞并沒有完全聽從毛利敬親的命令,而是打算嚴防死守,要憑著自己的力量守住下關。

當然,久坂玄瑞雖然激烈,但也不是白癡,他也知道自己的力量太弱,手頭連炮臺守軍加在一起,也不足一千人,其中藩士,或者說毛利家的武士更是只有不足兩百,用這么點人,很顯然是守不住下關的。

為此,久坂玄瑞招來了自己的好友高杉晉作,希望高杉晉作幫他的忙。

高杉晉作倒是有些才能,他一開始的辦法也是跟毛利敬親一樣,主張主動后撤,不過發覺對方絕不肯撤退之后,就另外想了兩個辦法,那就是正奇相和法。

所謂正奇相和,是指把手頭的部隊分成正兵與奇兵兩支部隊,其中正兵主要是把留守的藩士中取其勇武者,組成一支人數三百人的精銳正兵,目的是攻堅破敵,是為鋒銳,所以叫撰鋒隊。

只有攻堅的槍頭也不行,還得有大量的后續兵力輔助,所以他建議讓久坂玄瑞扣留下關港的稅收,然后用這部分稅收去招募沒有家主的浪人、野武士以及勇武的庶民,組成一支三千人的非正規部隊。這支部隊成立的目的不是當作攻堅主力,而是充當后備兵,作為正兵的補充,所以也叫奇兵隊。

也就是說,正奇相和,其實就是搞兩只具備不同特長的部隊,其中正兵是負責正面白刃沖鋒,為的是近戰,而奇兵則負責使用弓箭火槍火炮等投射武器,作為正兵的有力補充,為的是遠戰。

雖然這個方法說白了不值一提,不過這畢竟是一次有針對性的訓練,尤其是奇兵隊,運用的是高杉晉作在游歷期間學來的西式操兵法,具體點說就是玩列隊,所以奇兵隊更像一支近代步兵。

就這樣,久坂玄瑞平時就負責帶領正兵的撰鋒隊,一門心思玩廝殺,而且還遵照高杉晉作的命令,不講求正大光明,之講求偷襲,尤其是講究夜戰與巷戰。為此,撰鋒隊的武士都用上了相對較短的打刀,不再用長刃武士刀,為的就是方便偷襲與巷戰。

而高杉晉作呢,則一門心思帶領奇兵隊,讓他們保持高速移動的同時,還能最大限度保持密集隊形,以能夠用最快的速度把手中的投射武器向指定地點射擊,用密度來保證射擊效果。

這是練兵上的方法,具體的抵御方法,則是想要與對方玩巷戰、夜戰與偷襲戰,發揮自己熟悉地形與白刃戰的優勢。

也就是說,一開始,高杉晉作并沒有指望奇兵隊,奇兵隊的存在,只是撰鋒隊的掩護而已。

應該說,他這個方法一開始倒是奏效了,比如之前下關炮臺與四國聯合艦隊的炮戰期間,就是高杉晉作及時讓久坂玄瑞組織了一支兩百人的撰鋒隊,外加三百人的奇兵隊,去偷襲敵人的登陸士兵。

當時的偷襲作戰,是利用夜色,玩夜襲。

在那次夜襲過程中,兩百撰鋒隊的武士都是每人里面套兩套盔甲,盔甲外面套上包頭遮面的深藍色夜行衣,然后都持兩把刀,刀面也都涂上深藍色的油漆,以最大限度隱蔽自己。

深藍色夜行衣。或者說墨藍色夜行衣,實際上是忍者的夜行服裝,武士一般是不玩這個的,認為那樣太下作。但高杉晉作就要求大家放棄這點自尊,一切以殺傷敵人為優先,所以就親自設計了這種武士穿的夜行衣,并讓大家穿上這個。

不止是撰鋒隊的武士外面都穿夜行衣,連奇兵隊也穿著夜行衣,只不過奇兵隊沒有穿盔甲罷了。

當時夜襲的時候,先是奇兵隊借著夜色隱蔽在那五百四國聯軍陸戰隊隊員的外圍。等足夠近,近到再進一步就會被發現之后,就讓撰鋒隊的武士口中銜草,一點一點匍匐前進,等匍匐前進到足夠近的距離后,就一躍而起,兩人一組,進行冒死沖鋒。

在武士沖鋒的同時,后方的奇兵隊也站起來。用弓箭玩了三次急速夜射,也就是發射不點火,箭桿也涂成黑色的那種暗箭。

由于武士大都穿了兩套盔甲,所以就算被自己人射中也沒啥大問題。但四國聯軍的陸戰隊都是穿布衣的部隊,沒有盔甲,面對箭矢依舊是沒什么抵御能力。

當然,箭矢的威力肯定不如火槍。所以受傷多過死亡,但這么幾輪射擊主要的目的是讓對方混亂,以方便撰鋒隊的突襲。

就這樣。撰鋒隊的兩百多武士基本無損的沖進了對方的營壘,然后兩人一組,借助夜色與大吼的日語,開始分散沖殺。

結果就是,這個作戰十分有效,硬是靠這個方法把對方五百人的部隊攪的大亂,大量的殺傷了敵人,如果不是后來四國聯軍的艦炮開始無差別轟炸,對方又反應過來,以沖對沖,加上身高體長,白刃戰也很強,戰果可能會更大。

那次夜襲,登陸的聯軍士兵死傷了兩百多人,可以說死傷慘重,而攻擊方也付出了一百多人的代價,表面看似乎日本人贏了,其實是打了個平手。

因為日本方并不是只有那兩百人,后面還有三百的奇兵隊,另外那陣亡的人中大部分都是白刃戰的武士,是精銳,所以這個損失對日本人一方來說也是相當慘重,只不過聯軍方面不清楚而已,才以為自己吃了大虧,并把日本守軍的戰力大大高估,從而在后續的行動中越加小心。

實際上,那次夜襲過程中,高杉晉作等人也是大吃一驚,因為在他們之前的印象中,西方人只是火器犀利,一旦近身白刃就不行,實在沒想到在那種極度混亂的情況下,他們還能奮起反擊,并且以沖對沖,跟自己的精銳武士玩白刃,甚至打的還不錯。

根據那些幸存回來的武士說,那些西洋人雖然不會什么刀法,但身高手長,招大力猛,加上火槍與刺刀的長度,又是悍不畏死的集群沖鋒,的確很難招架。

那些武士都說,對付一兩個,他們沒問題,但對方一旦排成一線,或者組成什么可以應對四面八方的四方陣,那自己就很難近身,后來他們的死傷,幾乎都是在對沖的過程中,被人家聯手用刺刀沖鋒的白刃戰給殺傷的。

也就是說,洋人士兵并非是先前他們所想的那樣,只擅長遠距離開槍,不擅長近距離白刃戰,而是兩者都很強。不過,總起來說,對方白刃戰強在士氣高昂,團結一致,如果落單或者人數過少,組不成陣勢,那他們絕對不是武士的對手。

正因為明白了這一點,高杉晉作才主張不要硬碰硬,而是讓大部隊后撤,讓出港口町,而且也不疏散平民,就讓對方殺,等對方徹底放松警惕,自己就趁機再次發動夜襲,利用城町的地形,跟對方來巷戰。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最大限度隱藏自己,殺傷敵人,到時候彼此犬牙交錯,他們的艦隊也不敢亂開炮。

可是,想法是好的,結果人家四國聯合艦隊的人直接搞了一手驅民讓城,放棄繼續劫掠下關港的居民區,全部把人帶出城,在空闊地帶分別聚集,不給對方趁虛而入的機會,一下就破了高杉晉作的招式。(小說《》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并關注,速度抓緊啦!)(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