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二零五章 馬鞍山重工業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零五章 馬鞍山重工業區

第二零五章 馬鞍山重工業區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04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用戶名:密碼:記住

/莊不易/

俄國特使被新生的中華帝國政府公開斬首的事情,被迅速的通過快速通信帆船傳到了歐洲,不過被有心人重重篡改之后,消息真正的到了歐洲民間的耳朵里,就成了那位俄國特使跟其他俘虜都是大好人,大圣人,中國的新政府則成了愚昧野蠻不講理的劊子手。

或者說,歐洲各國的報紙并不在乎原因是什么,過程是什么,他們只在乎俄國人被中國人所殺這個事情,只在乎高貴的白人被低賤的黃種人公開斬首這個切入點,只在乎落后的中國竟然敢想強大的俄羅斯宣戰這個事實!

雖然歐洲人大都不喜歡俄國人,但俄國人好歹也是白人,現在一名高貴的白人在一個落后愚昧、不堪一擊的國度里,被同樣愚昧野蠻懦弱膽小的黃種人砍了頭,而且這個落后的國度還向強大的俄羅斯宣戰,這自然讓白種人的心里都感覺不好受,特別是那些歐洲的貴族們,更是不容易接受這個事實。

因此,在這種心理下,歐洲各國很快掀起了一陣譴責中國的輿論旋風,除了普魯士稍顯克制之外,英國、法國、奧地利、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王公貴族大都在譴責中國的這種野蠻行徑。

至于俄國人,更是暴跳如雷,戰爭的喧囂從上到下不絕于耳,倒是稍微緩解了本來就岌岌可危的各種國內矛盾。

在這種情況下,早就有所準備的俄國迅速出動了包括部分沙皇禁衛軍在內的三萬遠征軍,全部使用英國人給的新式米尼步槍,法國人給的新式拿破侖炮,乘坐法國人與英國人的運輸船,再加上波羅的海艦隊的12艘風帆戰艦,直接從圣彼得堡出發,一路向中國駛去。

與此同時,亞歷山大二世還給遠東總督發了命令。讓他帶兵南下,跟清國的兵馬一起騷擾北京,同時還讓在跟新疆搭界,正在騷擾浩罕汗國的部隊越過邊界,去騷擾中國的新疆地區。

當然,亞歷山大二世自己也知道,就俄國目前的財政情況下,除了有法國人跟英國人支持的遠征艦隊外,其他兩方面的騷擾對那所謂的中華帝國起不了什么作用,無非就是嚇唬嚇唬對手罷了。他不可能派遣大部隊走陸路進攻中國,至少暫時是不可能的。

別看俄國跟中國接壤,但俄國的核心在歐洲,在通信跟交通都不發達的情況下,對各地的掌控其實很弱,基本上都是邊疆各地的貴族軍官自行其是,而他們大都人數太少,一點一點蠶食騷擾還行,如果要真的大規模入侵。除非皇室出錢,從中央發兵,否則根本就不成,只一個后勤就能拖死俄羅斯。

更何況。俄國現在跟法國與英國并沒有真的和好,打中國不過是暫時的聯手搶劫,他要真敢發大兵反走絲綢之路去攻打中國,恐怕笑歪了嘴的英國法國立刻就會再次聯手。重新打俄羅斯的主意了,更不用說,還有一個奧斯曼帝國在一邊虎視眈眈。要是再來一次克里米亞戰爭,那他可受不了。

所以說,俄羅斯看似強大,但其實周圍強敵環繞,他不可能一門心思對付中國,無論財力還是國情,都不允許他這樣做。

亞歷山大二世是個頭腦清醒的統治者,比他的上任沙皇要冷靜的多,他十分清楚帝國現在的情況,可以說是危機四伏,所以他自己很明白,有限干涉一下中國,撈取點好處,緩解一下社會矛盾就可以了,但如果全力跟遙遠的中國死磕,那可就一點好處也沒有了。

總體而言,亞歷山大二世現在還沒把中國放在眼里,他跟歷史上的拿破侖一樣,雖然擔心中國的潛力,但就目前來說,中國畢竟還是一個落后的未開化國家,所以他并不把中國當對手,甚至連對方的宣戰也只是一笑而過,不覺得是多大的事兒,那感覺就想一只大象在看一只老鼠的叫囂一樣可笑。

在亞歷山大二世看來,現在的中國不過是個臃腫蠢笨的肥豬,一身肥肉卻又沒有多少自衛能力,關鍵還腦子壞掉了,以為自己很厲害,竟然敢向自己這頭巨熊叫囂,其實不過是引人發笑的美食罷了。

也就是現在帝國財政不允許,如果帝國財政好一點的話,亞歷山大二世絕對不會跟英法兩國合作,也絕對不會就出三萬人,而是要出動三十萬,甚至六十萬!

現在不過是先收點利息,等以后國力強了,他就要讓中國好好看看,看看隨意招惹偉大的俄羅斯帝國會是什么下場。

俄國沙皇跟歐洲人是怎么想的李永吉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已經把仇恨拉起來了,剩下的,無非就是一心一意做好準備迎接就可以了。

現如今,他又是大力發展農業,又是發布解放奴婢宣言,可以說在內政方面做到了極致,軍隊方面則在財政充裕的情況下,又劃分了新的軍區,可以說就算沒有李永吉插手,政府跟軍隊也可以順暢的按著自己的意思去運行,外交方面,他也號召其他地方軍閥過來商討和平統一的方案。

也就是說,在大的政略與戰略方面,他已經自認做了足夠正確的布置,接下來,李永吉終于可以回過頭來,悶頭用金手指發展重工業了。

之前,李永吉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把基礎的化工給建了個差不多,好歹是起了個架子,再接下來要搞的,那自然就是重工業的基礎,大煉鋼鐵了。

馬鞍山的露天鐵礦區早就被李永吉圈好,而且也早就派了不少人在那邊挖礦,已經囤積了不少的鐵礦石,接下來要做的,無非就是在馬鞍山的地方建設煉鐵廠以及煉鋼廠,正式開始大煉鋼鐵的過程。

原本李永吉是想在廣德縣先建設一個小型鐵礦廠的,畢竟廣德這里有發電廠,煤炭也豐富,能源不缺,不過考慮到運輸,加上煉鐵需要的主要是鐵礦石,且污染很大。所以他才決定就在馬鞍山搞。

在馬鞍山建設煉鋼廠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首先資源豐富,其次就是靠著長江,建一個馬鞍山港的話,可以利用長江的水利運輸,極大的減少運輸成本。

地點已經選好,就在馬鞍山鋼鐵廠的原址附近,第一座煉鐵高爐也早準備好,是張信達從現代社會弄來的小高爐加小轉爐的小型煉鋼流水線,給整體打包送過來的。

這套煉鋼系統。主體是由一個300立方的小高爐加一個30噸的純氧頂吹式轉爐組成,特點是自動化程度高,能耗少,用了很多先進的工藝。

比如在高爐方面,使用了煙氣回收裝置,可以利用官道排放煙氣的余熱,來幫助預熱空氣進行助燃,從而減少能耗,提高效率。

又比如高爐與轉爐連接方面都是保溫管道。且有電腦控制,煉出的鐵水可以自動流入轉爐,盡量減少熱量損耗,而轉爐煉鋼過程也都有電腦監控。比如吹氧量,爐溫什么的。

出來的鋼水呢,要么直接進入鋼模直接成就一個個的粗鋼胚,要么經過層層降溫冷卻后。再經過自動鍛壓機打造成鍛壓預制件,比如p60鋼軌,工字鋼或者鋼筋之類的。

當然。不同的預制件要求的鋼材性質不同,對高爐以及轉爐的控制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通常一爐鋼要出什么東西,都是提前預定好的,輕易不好改變。

整套系統連工業制氧設備都有,還是最先進的富氧膜加低溫萃取的技術,保證了純氧的供應。

整套系統是一家地方的鋼鐵企業新上馬的設備,使用了還不到五年,本來是專業做高鐵的60軌的,但誰知道后來中國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市場變了不說,政策也跟著變,這家企業入不敷出,面臨倒閉風潮,而且這些小型的設備因為不符合規定也要下馬,所以就被張信達用很少的錢打包買了下來。

其實這個鋼鐵廠張信達早就買了,不過因為隱蔽的緣故,沒有直接在中國就傳送,而是費盡心思拉去莫桑比克,在莫桑比克重新安裝調試好,并試運行了下沒問題,這才重新找機會給李永吉送來。

正好,趁著這段時間,李永吉也把高壓電線從廣德縣扯了過來,這樣就可以利用廣德那個火電廠的電能了。

李永吉都想好了,這套設備以后生產出來的鋼胚,小部分用來制作武器,直接利用設備生產無縫鋼管,然后生產夏普斯步槍跟拿破侖炮,另外一部分則用來做60鐵軌,出來的產品直接鋪路,從而正式的開始鐵路的大鋪路計劃。

經過張信達那邊試運行的情況看,這套煉鋼設備全面安全運轉的話,如果不停料不停爐,可以達到年產鋼胚30萬噸,而且維護方便,操作簡單,控溫精準,最適合水平不高的人操作。

以60鋼軌為準,一般是一米鋼軌60公斤左右,一年產30萬噸鋼鐵,那就是說一年就可以鋪路兩千五百公里,當然那是理論,實際肯定到不了,再說鋼鐵也不能全用來鋪路,還要制作武器呢,但鋪一千公里總是可以的。

看一看現如今的世界各國,1860年的英國最牛,全國生鐵產量是380萬噸,就這個生鐵產量,據說就超過了法國、德國還有美國總和的一倍。

這樣一看,李永吉這套設備似乎也就一般般,但李永吉搞的這是鋼,不是生鐵,性質不一樣,質量更沒法比。

想一想,另一個時空的中國剛建國的時候,鋼鐵年產量不過15.8萬噸,也就是說李永吉這一個設備,就超過了另一個時空新中國建國時期全國的鋼鐵產量。

而且,這全套設備,連廠房加起來也不過才兩千噸出頭,換算成傳送噸位,也就是張信達二十來天的積攢量,換言之,真要是狠了心的攢鋼廠,李永吉完全可以一個月就增加一個小型煉鋼廠!

當然,現實肯定不可能一個月一個同類型的鋼鐵廠,這倒不是說傳送有問題,而是張信達要隱秘的弄來一個小鋼廠,重新安裝調試好也需要時間,另外李永吉這邊也沒有足夠的鋼廠熟練工可用。

但是,三個月增加一個煉鋼廠還是可以的,而且這里面很多設備其實可以共用,比如純氧制備設備就不用再買,這套設備的產量足夠大,再來兩三個同類型的設備也足夠,這也就是說可以減少傳送噸位的使用。

當然,這也是因為高爐設備跟轉爐設備體積太大,相關設備太多,占用了太多噸位的緣故,如果不要自動化那么高的,只是傳送高爐或者電爐,那效果會更好。

不過呢,電爐耗電量太大,還需要建設更多的電站,另外電爐的產能也遠遠不如轉爐,只是產鋼質量更好罷了。

在李永吉目前這種只需要普通甚至劣質鋼材的情況下,用電爐就有些太浪費了,還是轉爐加高爐更適合。

而且,高爐加電爐的模式,還有利于自己的科研團隊去摸索復制,怎么說工藝還算能摸到邊,復制不了大的,復制小的總是可以。但電爐就不一樣了,這東西如果其他相關科技達不到,比如沒有電力的話,那完全就復制不來,所以無論是從性價比還是山寨的角度看,都是高爐加轉爐更合適。

當然,電爐也不能沒有,實際上廣德縣早就有三臺小型電爐,目前中華帝國的銀幣還有一些自己制造的精密鑄件,都是在這三臺電爐上出產的。

不管怎么說,張信達傳送過來的小高爐加小轉爐的現代化煉鋼系統,的確填補了中華帝國沒有現代化煉鋼工業的空白,開啟了大煉鋼鐵的新時代。

有了現代的煉鋼系統,有了完善的基礎化工系統,有了最基礎的發電系統,再加上中華帝國還有配套的百噸水壓機,油壓機,各種給普通機床、車床以及五臺數控機床,再加上煤炭開采、鐵礦開采等開掘工業,一個小型的重工業體系就算是基本建立起來了。

又因為這些重工業多集中在馬鞍山以及廣德一線,尤其是新工業區會以馬鞍山為中心進行擴張,所以又叫馬鞍山重工業區。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