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二零二章 一切都很順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零二章 一切都很順利

第二零二章 一切都很順利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02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按書名

按作者

把本站分享到:

目錄

樣式設置

目錄

:

小貼士:頁面上方閱讀記錄會自動保存您本電腦上的閱讀記錄,無需注冊

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獨裁者兼時空‘交’易者,李永吉就跟其他大人物一樣,日程安排是很忙的,所以兩個多月的日子對他來說,天天都是在緊張忙碌中度過,可不僅僅是簡單的教會別人如何‘操’作平板電腦,還有其他很多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

比如110區的建設,都需要他一點一滴的去負責,不說工廠跟小區地基的基柱如何跟這個時空的地面接駁,甚至連變電站如何變電,下水道系統如何銜接,都得他手把手的教,或者親自在一邊看著。

這還不算,像合成氨設備如何能夠順暢的制作硝酸的同時還能順便制堿跟制作‘尿’素,如何制造高品質的硝*化*纖維,如何利用煤焦油產物制作苯酚磺胺等化學品,如何制造燒堿,還有新‘弄’來的硫酸跟鹽酸制備的新設備如何安裝運行……總之,整個包括三酸兩堿的化學工業制備體系,都要李永吉親自參與或者監督,否則就會出問題。

這也多虧了李永吉的時空‘交’易系統是可以把整個工廠打包,可以讓人在現代社會全部制作好一個完整的工廠,再原封不動的轉移過來,就跟空間大挪移一樣。

到時候,李永吉只需要把轉移過來的工廠加固一下地基,再接駁上水電以及下水道等,基本就算是全部ok了。

盡管看起來簡單,但坐起來可一點不簡單,稍微有點差錯都要重來,這也是為啥李永吉要全程參與的原因,因為別人的話,根本做不來,至少無法一下子就做得來。

這人一旦自己忙了,通常也不會讓手下清閑,而由于無線電通信已經在中華帝國所有軍政高層之中已經得到了普及,這也讓李永吉的催促與掌控成為了可能。

像沈世明、王韜、王三武、張威等元老重臣幾乎人手一部無線電手機。這些手機都可以通過中繼器直接跟李永吉聯系,因此,一旦李永吉有了點閑暇功夫,他就會打電話給下面的人詢問當地情況,并作出“指導‘性’”的指示,這倒不是他多么兢兢業業,純粹是因為他不想讓別人也輕松。

換言之,打電話給下屬詢問情況,再做出所謂的指示,已經成了李永吉的常態。并且也是釋放壓力的一種活動。

有時候靜下來想想,連他自己都覺得好笑,覺得自己簡直快跟另外一個時空中,某個曹縣的三代領導人差不多了。

但也正因為如此,李永吉就算悶頭在廣德玩科技樹,整個帝國的運轉情況也沒有逃出他的手心。

或者可以說,正因為有了無線電通信系統,再加上金手指是跟隨李永吉本身的,所以李永吉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帝國的指揮中心以及秘密物資出入中心。

當然,作為事實上的君主獨裁國家,當李永吉勤政的時候,中華帝國的效率自然也就跟著飛速運轉。兩個多月的時間以來,帝國幾乎各個方面都在向著好的方面發展,簡直就跟打了‘雞’血一樣。

首先是軍事方面。

帝國的三大體系軍隊中,隸屬于內務府管轄的二十萬禁衛軍部隊。也就是帝國禁衛軍第一軍的‘精’武軍,第二軍的尚武軍加第三軍的威武軍,早已經全部集中起來。陸續換裝56半自動步槍以及56沖鋒槍,如今已經全部換裝完畢,并開始了適應‘性’訓練,如今二個月過去,早已經掌握了新武器的基本‘性’能。

之所以讓禁衛軍全部使用半自動步槍跟自動步槍,完全是因為這些槍支保有量大,張信達那的庫存還有過百萬,子彈也管夠,相比起剛開始起步生產的1860式大蓋槍,還是56半自動步槍更加的方便快捷。

同時,隸屬于國防部的三十萬國防軍,已經有五萬人開始列裝新式的1860式大蓋槍,其他人則全部裝備了夏普斯步槍,且都按照步兵‘操’典的訓練方法,經過了最基礎的步兵訓練,也已經初步形成了戰斗力。

可以這么說,這三十萬裝備了先進步槍的國防軍,就算打西方列強的主力部隊也絕對沒問題。

而同樣隸屬于國防部管轄,以九大建設兵團為主打造的一百五十萬國民警衛隊,由于冬季來臨以及過年的因素,實行的是一半訓練一半工作的輪換制,兩個月的時間,也已經讓所有的人都會走基本的列隊,分清左右,并學會如何使用夏普斯步槍以及大砍刀。

盡管以建設兵團為主的國民警衛隊只有五十萬支夏普斯步槍,普及率還不到三分之一,其余人都是繼續裝備了冷兵器,比如大砍刀,但這些部隊本來的作用就是維持地方,順便搞建設的,因此這種裝備已經相當不錯了,最起碼,可以拿出去唬人。

別人不知道的,一旦跟你開打的時候,一下聽你拉出了兩百萬軍隊,其中至少超過一半以上都有先進的熱武器,換了誰能不怕?

這可不是現代社會,是十九世紀中期,有兩百萬軍隊,別說熱兵器了,就算裝備冷兵器,也會讓人發‘毛’的。不說別的,想一想克里米亞戰爭,那都是舉國之戰了,可他們‘交’戰雙方全加起來,總共才多少人?

當然,李永吉這個部隊水分很大,比如其中占大多數的國民近衛隊,實際上是半工半兵‘性’質的非脫產部隊,但就算這樣也很牛‘逼’了。

畢竟熱武器是可以忽略很多訓練因素的,只要李永吉的軍工跟上,讓所有人都用熱武器,那就軍力來說,絕對可以說是世界第一!

不過,李永吉為了自己的目的,目前并沒有把這些軍事方面的事情對外公開,像禁衛軍跟國防軍的數目,就是絕對的機密,而國民警衛隊呢,對外也依舊是打著建設兵團的名義,且只要有外人在場,看到的絕對都是冷兵器的部隊,而只有很少手持熱武器的部隊。

也就是說,真正的熱武器訓練。都是在沒有人煙的軍事基地里進行封閉化訓練,周圍是禁止行人靠近的,為的就是保密。

通過這么一番在現代社會看來,不過是基礎級別的保密措施,效果還是‘挺’不錯的,其他軍閥騙到沒有還不知道,但最起碼列強是不清楚中華帝**底細的,要不然,那俄國干涉軍是絕對不敢再來的。

當然這也跟這個坑爹時代的通信方式有關,在這個東西方還沒有直接通信的時代。通信全靠快速帆船,情報嚴重滯后,而西方人再怎么大開腦‘洞’,也絕對想不到一個落后腐朽的中國,能夠在一年不到的時間武裝出過百萬裝備了先進熱武器的大軍。

開玩笑呢,連俄國人現在都不敢說這個大話,或者就算有人,俄國也沒那個財力了,連他們都這樣。就更不用說中國了,在他們向來,就算美國大亨再怎么扶持,也不可能武裝出百萬手持熱武器大軍。

總之。部隊建設方面進行的有條不紊,雖然最近沒什么戰事,但帝**的整體實力已經越來越恐怖,這也讓上層的知情人對帝國越來越有信心。基本上能知道這些消息的人,都已經對中華帝國死心塌地,再也生不出半點二心。

道理很簡單。有這么強的軍力,一統天下不過是指日可待,現在不出兵,在他們看來不過是士兵還沒訓練好,另外天氣也還冷,但等到‘春’暖‘花’開,那情況估計就不同了。

其實是內政方面。

科舉改革已經在首相沈世明的直接干預下,開始有所變化,除了蘇州、上海、無錫、常熟、常州、杭州這六個城市依然實行小學強制免費入學制外,其他城市暫時實行有償入學。

也就是說,除了那六個特級城市以外的地方,小孩子入學只會免學雜費,也就是課本費,但沒有額外的生活補助,所有生活費還得家長自負,校舍的興建方面,也是當地地方政fu的財政出一半,中央撥款出一半,不再是中央全管,而且也不強制大家入學,而是實行自愿原則。

這樣一來,一些像蘇北安徽等比較窮的地方,根本就無力興建校舍,哪怕出一半也拿不起,再加上當地也有很多人生活貧困,吃飯都成問題,對讀書的熱情自然也不高,所以新校舍興建的數目大幅度減少,這樣一來中央也就不必撥款下去,節省了大量經費。

當然,這樣做的好處除了減少了中央財政支出外,也有利于師資力量的集中利用,畢竟合適的老師并不多,連六大免費入學的城市都還不夠用,更不用說別的城市了。

不過,這樣一來,實際上就等于人為的拉大了差距,畢竟六大城市本來經濟基礎就比較好,這下孩子又免費入學,還管食宿跟生活費,等于減輕有孩子家庭的一大負擔,甚至有些孩子還偷偷帶飯回家去,讓整個家庭都跟著受益。

長此以往,必然造成城市與城市之間經濟情況的不平衡,造成窮者越窮,富者越富的情況。

不過其實這樣也不錯,在李永吉看來,先集中‘精’力發展幾個大城市,然后以點帶面,就跟后世的先富帶動后富是一個道理。

至于如何緩解貧富差距過大引起的問題,這其實在這個時代不是問題,有太多辦法加以引導跟消化了,比如可以移民,可以當兵,做工……總之,如果真的老百姓都開始世俗化,全部向錢看,全部向往更好的生活了,那其實也是一種好事,畢竟說明老百姓又渴望改變生活的動力了,而不再是像以前一樣一潭死水,能天天吃一頓米飯就樂天知命。

西方社會為什么大多數人都具有冒險‘精’神?不是他們天生的,而是他們大都被世俗化了,渴望擁有更多的財富,正是那種對財富的渴望,才催動他們不斷進取。

后世的中國人也是一樣,為啥世界各地都有中國人,就是因為中國人在后世也開始變的世俗化,變的更向往財富與好生活,這才開始了世界大冒險的行動,被很多外國人稱之為“蝗蟲”。

可現在的中國人不同,現在的中國還是小農經濟占據統治地位,這樣的經濟條件下,很多人目光短淺,能吃頓飽飯就很開心。甚至以為當了皇帝就是天天能吃大餅。在這種情況下,又怎么能‘激’起他們搶占全世界的熱情,又怎么對得起后世所謂“蝗蟲”的稱呼呢?

沒錯,李永吉是可以建立起基本的工業體系,可以建立起更強的軍隊,但如果國民在本質上無法‘激’起那種對更好生活的渴望,無法‘激’勵起對財富與土地的渴求,那李永吉帶動起來的擴張風‘潮’,終歸還是一場夢而已。

所以說,中國人并非是善良勤勞的。只不過是被愚民政策愚昧太久了而已,真的讓他們重新‘激’起那份原始的‘欲’望,大家就會發現,中國人依舊很勤勞,但卻跟善良一詞從不搭邊。

其實要看清這一點,不必看別的,看看中國人連求神拜佛都那么實際就看出來了,中國人骨子里就有一種功利‘性’的原罪。

除了科舉改革外,國家的財政收入也在不斷以驚人情況遞增。到了1861年3月的時候,只在1861年2月這一個月,中華帝國的財政收入就突破了三百萬華元的大關。

華元跟一兩銀子是一比一兌換的,這也就是說。只在1861年2月這一個月的時間里,中華帝國的正常財政收入,就超過300萬兩銀子!

也就是說,進入1861年才過了兩個多月。帝國的財政收入就超過了530萬兩銀子,這才是兩個多月啊!

當然,財政收入能變的這么高。除了對外貿易量不斷擴大之外,也跟新貨幣投放社會之后,引起了小范圍的通貨膨脹有關。

再加上這段時間正好是中國傳統的‘春’節時間,而以軍隊、工人、政fu官員極其家屬為主的群體大都把錢拿去消費,消費能力的增強,又促進了商業稅以及其他消費稅的增加,這才能讓財政收入吹氣球一樣的飛漲。

如果這種經濟增長的情況可以得以持續下去,哪怕沒有開頭那幾個月這么高呢,那么假以時日,用不了一年,政fu的財政方面就可以完全做到自給自足,也就是完全可以做到每個月固定拿出450萬兩銀子用來養兵了。

這還是在輕徭薄賦的情況下進行的,如果按照清朝的那種收稅法,那這財政收入起碼還得提高一倍以上。

所以說,帝國政fu的這種財政收入的增長,跟國家經濟的增長是兩碼事,是一種更加良‘性’的增長模式,也難怪帝國統治區的民眾對帝國的向心力越來越強。不為別的,就為了那個輕徭薄賦,免除所有苛捐雜稅,就足夠所有底層民眾都喜歡這個新政fu了。

另外還有一個,那就是帝國的經濟其實是離不開李永吉的皇室企業的,國家財政都漲成這樣了,屬于李永吉的各類皇室企業賺的就更多了,甚至連為皇室企業服務的那些抱大‘腿’的小商號,也賺的相當開心。

盡管皇室的企業在這幾個月的每月‘毛’收入還是沒有突破億元大關,但相信距離這個日子也不遠了。

唯一讓人擔心的是,這種高速的經濟增長,是建立在李永吉金手指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幾乎全靠李永吉從另外一個時空‘弄’來的現代產品的拉動效果。

如果沒有了超高利潤的現代產品的拉動,財政增長是絕對沒這么離譜的。

不過讓人開心的是,隨著‘藥’品在對外貿易額中的分量逐步增加,不銹鋼等產品的貿易比例已經越來越低,而海落因跟阿司匹林早已經實現了本地產化,再加上自己現在還可以生產磺胺、苯酚等新‘藥’,也就是說如果現在斷掉現代產品,那么或許經濟增長會忽然大幅度下滑,但總體依然是在不斷增長的,只不過不會像現在這樣增長的這么離譜罷了。

換言之,現在對于李永吉而言,時空‘交’易系統這個金手指,目前最主要的作用是在傳送現代生產設備以及軍火物資,真正直接用來‘交’易賺錢的輕工業品已經越來越少了。

張信達不說了,如今的傳送噸位已經幾乎全部都在大搞軍火以及工業設備了,另外一個代理人竇筆鋒,雖然過去主要是往這邊傳送‘藥’品跟輕工業品,但現在也開始往這邊運送相關輕工業設備了。

比如一些新型的制‘藥’設備,實驗室用品,還有各種打井機,挖掘機。小型發電機,還有這些設備平時必須的燃油等,幾乎都是竇筆鋒傳送過來的,而李永吉現在也不只是給竇筆鋒傳送毒品,其他像一些‘玉’器黃金之類的,也開始往他那邊小批量的傳送,用以淘換資金。

根據李永吉所知,竇筆鋒如今已經在美國邁阿密開了三個大超市,還做倉儲物流業務,但實際上已經成了當地最大的毒品供應商。只不過因為他為人小心。利用傳送能力的奇特‘性’質,從不假手他人運貨,也從不‘露’面,一直是先給貨后拿錢,并且全部都是海外帳戶‘交’易,所以至今也沒人懷疑過他,再加上他富二代的背景,大家都以為他不過是華國來的有錢投資商,反倒是把當地海岸警備隊搞的疑神疑鬼。

因為有好幾次。竇筆鋒為了好玩加轉移目標,都是偷偷把毒品直接傳送到海岸警備隊的船上,結果就是讓人以為是海岸警備隊的人有內鬼。

而且,竇筆鋒比張信達更大膽的地方還在于。他還敢偷東西,有一次他還利用自己的傳送能力,直接借著參觀紐約聯儲銀行金庫的名義,在參觀的過程中偷黃金。

偷的過程很簡單。在參觀黃金的時候,他直接悄悄的從黃金里面不起眼的地方,偷取五十噸黃金傳送到李永吉這里。然后再跟著參觀的人群離開就行了。

整個過程他身上一點可疑的地方都沒有,但紐約聯儲銀行卻憑空少了五十噸黃金!

這個事情他還不止干了一次,他已經先后干了十次,總共偷了五百噸黃金,但參觀過的銀行金庫卻超過四十家。

也就是說,他并不是對每一個參觀過的銀行金庫都下手,就是為了避免成為目標。

而他偷來的黃金呢,轉手就給了李永吉,李永吉再轉手送去張信達那里,換成了更多的武器裝備以及生產設備。

張信達現在的情況也不錯。

根據李永吉所知,張信達已經在南非真正的扎下了腳跟,而且在莫桑比克也獲取了一定的權利,已經以發展開發區的名義,在當地圈了一大塊地當作‘私’人領地,在當地也是個大人物了。

而且,正因為張信達的崛起,本來萎靡不振的中**火企業才重新煥發了生命,中國對外出口的武器貿易額,已經有超過五分之一都是張信達采購的,而且這個比例還在不斷增長。

可以這么說,現在制約張信達的不是資金,而是傳送噸位,而張信達也已經在當地稱為最大武器軍火販子之一。

科研方面的發展也很可喜,徐壽等人已經完美復制出了三酸兩堿的工藝流程,不但讓學生配合工匠,自己敲敲打打的制造出了小規模制作三酸兩堿的設備,甚至已經開始繼續研究高爐煉鐵、轉爐煉鋼以及電爐煉鋼的課題了。

至于軍火方面,工匠們已經完全可以利用小型的沖壓機跟車‘床’,再加上從現代‘弄’來的鋼管,自己去生產夏普斯步槍,相關的彈‘藥’更是已經實現了百分之百的自給自足,甚至連117毫米口徑的改版拿破侖炮,還有這種火炮使用的尾翼型開‘花’高爆炮彈也能自產了。

就是說,無論是軍事、內政還是科技方面,李永吉這邊的發展都是蒸蒸日上,紅紅火火,唯一不好,或者說進展不大的就只能是對中國其他地方勢力的外‘交’方面了。

或許是因為冬季的緣故,中國大地除了極個別地方,目前已經很少有戰斗發生。比如湘軍跟太平軍余孽,現在依舊是處于全面停火狀態,而逃去奉天重建清廷首都的咸豐皇帝以及恭親王奕,目前還在玩權力斗爭,也沒空跟中華帝**鬧別扭,或者說,中華帝**不打他們,他們就燒高香了。

但是,也就是這樣了,哪怕中華帝國已經打下了北京城,但傳檄而定的情況并沒有發生,各地沒有被中華帝**實際控制的地方,依舊是保持一種觀望的態度,或者依舊表面上打著清朝旗號,并沒有哭著喊著改旗易幟,加入中華帝國的大家庭里。

原因其實很簡單,并不復雜,那就是變化太快。大家的反應時間太短,各地督撫還等著待價而沽,或者看看形勢再說。

換言之,如果帝**開‘春’后再搞一些大動作,比如進攻福建,進攻東北,或者進攻江西湖南啥的,再有幾個大勝利,估計全國一片倒的情況就會真正發生了。

相對中國內部的外‘交’行動而言,對外面的外‘交’行動就做的很不錯了。可以說成果斐然。

為了刺‘激’俄國人,讓俄國人不要那么多顧慮,能更干脆的來找茬,好讓自己反打臉,李永吉專‘門’請來英法俄美等人,去參觀對俄國公使尼古拉的審判,并不顧英法俄等人的抗議,自顧自的判了對方有罪,還定了二月初二斬立決的判決。

也就是說。就在蘇州城,李永吉的帝國最高**院,正式以間諜罪的名義起訴并審判了那位可憐的俄國公使尼古拉以及其他幸存的俄國高級軍官,然后又在1861年農歷二月初二的時候。在眾多中國人以及洋人的目睹下,公開對尼古拉以及其他俄國高級軍官進行了斬首示威活動。

雖然處于某種原因,審判的過程中,從頭到尾李永吉都沒有出面。甚至沒有半點消息‘露’出了,一切似乎都是走的正常司法程序。

比如起訴方是帝國國務院隸屬的國防部,受理方是帝國最高**院。監督方是眾議院,陪審團成員則來自帝國政商軍三界德高望重的人士,處決方同樣是帝國最高**院。

但當最終結果出來后,特別是看到尼古拉等人被當眾按倒在地一刀砍頭,英法美等人固然是看的有些心寒,俄國人就更是暴跳如雷,恐怕干涉行動是再也停不下來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李永吉故意而為,他就是要故意讓俄國人暴跳如雷,而他隱藏軍事實力,故意只暴‘露’部分冷兵器部隊,并且之前還故意讓英國人參觀了一個“‘精’銳軍營”,讓他們看到松松垮垮的所謂“‘精’銳軍人”,也是為了‘迷’‘惑’對方。

很顯然,這個計策成功了,根據從洋人哪里‘弄’來的情報,俄國人已經得知了這邊公開觸覺俄國公使的情報,并且俄國沙皇也已經正式的簽署出兵命令,恐怕只需要三個月的時間,第一批部隊就能夠抵達中國。

這當然是一個好消息,三個月的時間,足夠李永吉建立起最完備的防備體系了,到時候他們要真是過來,就只能來到了,回不去了。

與這個好消息同時來到的另一個好消息,莫過于李永昌的訪問團已經在夏威夷正式建立據點,并重新開向美國的消息了。

這個訪問團按照計劃是先去夏威夷王國,并以中華帝國的名義,在刺刀加艦炮的威脅下,跟當地國王卡米哈米哈四世談妥了一系列‘交’易。

主要‘交’易內容包括強租夏威夷王國的瓦胡島珍珠港給中華帝國當作專屬軍港,允許中國人在此行使治外法權,允許中華帝國在此駐軍,同時允許中華帝國與夏威夷王國實行自由貿易,中國商人在此經商不得收取任何商稅。

而除此之外,最大的收獲莫過于珍珠港信息中繼哨所的搭建成功。

這個中繼哨所除了留下駐兵,維護中國商人在此地的利益,并監視夏威夷王國以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中國與美國之間的無線電通信當作中繼站。

只要天氣允許,這里就會放起熱氣球,讓人攜帶大功率中繼電臺升空,當作連接無線電信號的中繼臺,這樣一來,中華帝國這里的無線電短‘波’信號,跟李永昌攜帶的大功率電臺就可以實現互通有無,再也不必擔心距離過遠,而無法保持暢通的通信聯系了。

而李永吉之所以能這么快知道夏威夷那邊發生的事情,自然也是李永昌通過無線電通報的結果。

現在,意氣飛揚的他們已經結束了在夏威夷的行動,開始正式的向美國駛去,這說明李永吉的計劃,也開始真正的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總而言之,一切都很順利,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發展,李永吉也已經度過了初時的虛弱期,就好像七點鐘的太陽,開始真正向騰飛期邁進了。;

《》全文字更新,牢記網址:

的鄰居: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