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一六六章 發財在北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六六章 發財在北京!

第一六六章 發財在北京!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15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章節列表

雖然北京城算是和平接收,不過遺留下的問題卻也更多更復雜,不過這里所謂的復雜,主要是指清廷留守人員的人事安排問題,而這其中,最主要的問題,還是那些留下來的太監宮女。

由于皇帝早早就跑路了,奕走的時候也很匆忙,且只帶走了隨身的部隊,所以北京城留下了大量的舊官僚、舊衙役跟太監宮女等人員,這些人的去留與安排問題,才是最復雜的一個問題。

舊官僚、舊軍兵跟舊衙役好說,一道命令下去,全部遣散,讓他們自己回家呆著就行,反正北京城現在實行的是軍管,治安等問題都是由精武軍負責,暫時也不需要那些舊官僚。

但是,那些太監宮女就不同了,這些人過去都是依托皇宮跟各個王府而存在,除了皇宮王府,根本就沒處可去。

雖說之前咸豐皇帝走的時候,帶走了一批太監跟宮女,不過他們帶走的只是極少數人,大多數的太監宮女都留了下來,而恭親王奕走的時候,更不會帶這些累贅,所以這些人終究還是留給了李永吉。

經過點算,目前留在北京的包括皇宮、王府等留守太監有一千一百二十三人,宮女三千五百二十人。

上面說的還是在冊的正式工,其他依附皇宮的蘇拉雜役,<也就是所謂的臨時工,則有五千三百一十五人!

這還沒算那些早就跑光了的宮廷侍衛,要算上這些人,那整個紫禁城估計得有兩三萬人。

這些宮女太監蘇拉雜役,可都是要朝廷養著的,而且不同的品級,待遇也不同,如果繼續按照清廷的算法,每個月光是養這些人。就不是一筆小數目的支出。

李永吉骨子里是一個現代人,而且以前還是個宅男,對這種被一大堆人圍攏的生活不感興趣,也不想養著這些人,但是他也知道,這些人不能跟那些官僚一樣對待,因為這些人如果強行趕出去,那也是一個問題。

所以,李永吉就下了個去留自便的命令。

也就是說,那些太監宮女如果想離開。隨時可以帶著自己的隨身物品離開,只要不偷不搶宮里的東西就行。

如果不想離開,要留下來也可以,但待遇方面就不會按照清廷的算法給,目前只是只給提供基礎的生活費,讓你吃飽穿暖,至于以后如何,以后再說。

其實,李永吉早就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他想等過段時間以后,就正式的把紫禁城當成博物館,然后對外開放,讓所有老百姓都可以自由的過來瀏覽。當然,百姓要進來參觀,必須要花錢買票才行。

也就是說,以后這些留下來的太監宮女都會成為紫禁城的職工。平時負責維護這些地方,并給參觀人員充當解說員,而他們的工資收入。部分來自門票收入,部分來自國家的財政撥款,日子可以過得去,但絕對不會像以前那樣就是了。

之所以有這個想法,是因為李永吉對紫禁城看不上眼的緣故。要知道,早在另外一個時空,李永吉就曾經在高中畢業的時候,跟同學組團去參觀過故宮紫禁城,各個王府也參觀過。他去參觀的時候,正好是夏天,又是人多的時候,所以就他個人感覺來說,除了地方大,人多,累之外,并不覺得有多好,他甚至還跟同學說過,以前的皇帝可真累,住在紫禁城這種地方除了受罪,他想不出還能有什么好,完全是一個大監獄嘛。

而在這個時空,李永吉進入北京后,一開始也曾經因為好奇的緣故,在幾名太監的引導下,帶兵參觀了一次沒經過現代修繕,原汁原味的晚清版紫禁城,但依舊是讓他很失望。

要不說那么多宮斗呢,實在是紫禁城確實像個監獄,太過壓抑,不像是人居住的地方,時間一長,這人的心理恐怕都得扭曲,而另一個時空的慈禧太后非要花大價錢搞頤和園,恐怕也有不喜歡紫禁城的緣故。

正因為不喜歡這里,加上這里的維護費也很高,可又不能真正的讓這個地方荒起來,所以李永吉才想著把紫禁城當成博物館開放,把這里當做歷史文物以及文化遺產來看。

至于開放后的門票收入,鑒于目前整個中國的收入水平,他也沒指望現在就能賺多少錢,能給留守的宮女太監一些補貼就知足了。

紫禁城看過之后,李永吉還參觀過清漪園以及圓明園等地方,發現這些地方的感覺要比紫禁城好多了,但總起來說,這些地方也就是地方夠大,景色也不錯,但就舒適程度而言卻還是不對李永吉的胃口。

因為在李永吉看來,這些地方景色再好,也頂多是偶爾過來下,如果天天在這里住,那也是受不了,當然,也不是不行,但必須要進行一系列現代化的改造。

也就是說,充滿現代土鱉思維的李永吉,其實不喜歡住太大的地方,也不喜歡中國的古典建筑,他沒有那個雅骨。

相對而言,他反而喜歡精致的現代居家生活,不行的話,歐式的精致別墅也不錯,總之就是不喜歡這些中國古典建筑,或者說,偶爾來參觀參觀不錯,但卻不喜歡住在這里。

就是懷著這種心思,最后李永吉選了又選,終于還是把中*南*海的紫*光*閣當作自己在北京的辦公場所,實際的居住地點則依舊是自己的移動別墅,只不過把移動別墅移動到紫光閣附近而已。

至于紫禁城,還有清漪園、圓明園等皇家園林,全部暫時封禁,具體處理辦法,還要等他跟人商量之后再做決定。

特別要指出的是,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不管是紫禁城,還是中南海,圓明園等地方,雖說都是朝廷的,但其實在名義上看,是屬于清廷皇帝的私人財產。

李永吉既然以造反派的姿態打進了北京城。那么這些舊皇室的財產也就自動成了他個人的所屬物,怎么處置,都是他一句話的問題。

這就是造反成功人士,或者說開國帝王的好處了,什么都是自己說了算,比如規矩什么的,都是自己定,不像那些繼承先人遺產的,被各種規矩管的死死的。

實際上,李永吉之所以把各地封存。只在中南海找了個地方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不喜歡北京城,也沒想著在這里長住,或者說,他打北京只是出于戰略目的,并不想把這里當做新朝的首都。

簡單點說,他不喜歡北京!不管是另一個時空的現代北京,還是現在這個北京。他都不喜歡。

所以,李永吉只是在北京暫住,很快就要走,既然這樣的話。又何必為住的地方多操心呢?

李永吉只求住的習慣就好,而他最習慣的,自然還是那套移動別墅了,那個別墅雖然不大。但怎么說都是現代化設施啊,住起來更自在有木有。

但是,李永吉卻不知道。他這么一搞,也就是不住宮殿,反而在中南海一個小地方居住的做法,竟然贏得了大多數老百姓的交口稱贊,他們都說李永吉是不尚奢華,艱苦樸素,甚至面對京城的繁華都不動心,的確是有開國帝王之風,反正是怎么好怎么說。

只可惜,那些人都沒說對地方,李永吉根本就不是艱苦樸素,不尚奢華,實在是這時代的中國古典奢華他看不上眼。

當然,北京的老百姓開始稱贊李永吉,倒也不僅僅是因為李永吉不住宮殿,這也跟精武軍入城后的所作所為有關。

前面說過,精武軍進城后,所有的官僚都被遣散,治安與駐防問題全部暫時由精武軍負責,也就是說北京城這段時間實行的是軍管。

軍管期間,一切從嚴,白天雖然不禁止百姓出行,但晚上卻實行宵禁政策,而在這期間,為了維護治安,也為了李永吉以及精武軍官兵的安全,精武軍除了繼續駐防各個城門以及制高點外,還會在京城各地派出以班為單位的巡邏兵,實行二十四小時輪班制巡邏。

巡邏隊的巡邏密度相當大,這期間一旦被巡邏隊發現街面上有人耍流氓,或者搶奪財物等不文明行為,是可以不經過警告,立刻抓捕的,這期間你要是反抗或者逃跑,就可以直接開槍。

對于這種過于森嚴的戒嚴令,北京的百姓一開始還有些懼怕,不過很快他們就發現這其實是個好事兒。

因為這些百姓很快就發現,精武軍的巡邏隊雖然巡邏的次數很多,巡邏頻率也很高,但如果你不犯事兒,他們對你們就根本無視。

也就是說,這些精武軍的巡邏兵紀律嚴明,鐵面無私,對百姓秋毫無犯,你只要不找茬,不做那些所謂的“危害公共治安”的事情,他們就不管你。

對于本分的百姓他們不管,但相反,對于那些犯事兒的人,他們從不手軟,這么幾次下來,當他們中有一個巡邏隊當街打死三名地痞流氓之后,北京城別說強盜了,就連一些小偷小摸也從此絕跡,治安反倒是比過去好了太多。

對京城里的老百姓來說,雖然也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規矩,但實際上那些高大上的政治問題他們根本就接觸不上,他們對官府好壞的理解,大多就是看治安好不好,是否有官員過來吃拿卡要。

在過去,北京城的治安雖然還過得去,但在城里的老百姓大都要給當地小吏以及黑社會分子交份子錢,多少會根據你的收入情況而定。

而現在精武軍入城以后,直接接觸老百姓的舊有的小官小吏全部遣散回家,地痞流氓以及黑幫人士也因為害怕而偃旗息鼓,這本書就等于讓老百姓減輕了不少支出。

另外一方面呢,精武軍入城以后,從來沒聽說派人收什么稅,似乎除了派兵巡邏,晚上搞宵禁之外,其他一切照舊,甚至連強迫剪辮子的事情都沒發生。

這么一來二去,百姓發現精武軍進城后,除了治安更好了,日常支出更少了,再就是晚上不能隨便出門外,其他也沒什么不同。不但沒有強迫剪辮子,也沒有搶劫財物或者抓旗人之類的事情,總起來看,生活品質比以前還有所提升,所以大家對此也沒什么不滿。

畏懼心一去,京城的百姓的心思立刻就開始活絡起來,有門路的就想在新朝取得新地位,沒門路的也想繼續安生的過日子。而他們把這一切都歸咎于李永吉的個人品德,歸咎于李永吉要收買人心,所以不管為了什么。他們都開始拼命的找李永吉的閃光點,然后順勢拍馬屁。

可是對李永吉,實際上對大多數京城老百姓來說,是個比較陌生的一個人,他們對李永吉所知有限,又不知道他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所以他們在聽說李永吉封存各處皇家園林,自己只在中南海一個小地方居住辦公之后。就開始拼命才吹捧他艱苦樸素,開國帝君之風什么的。

也就是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下,李永吉明明沒有刻意引導,但整個京城的人都開始稱贊起李永吉跟精武軍。這時候根本沒人敢說李永吉以及精武軍的壞話,至少不敢明著說,因為一旦說出來被人聽見,精武軍還沒怎么著你呢。一堆急著向新朝幣心,希望在新朝出人頭地的人就會急急忙忙的去告密。

精武軍進入北京僅僅才五天,就出現了近一千多名告密者。他們告密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甚至很多告密者都是被告密者的親戚。

當然了,李永吉帶精武軍入城的這段時間里,并不是只去忙著維持治安,接收紫禁城以及各處皇家園林,到處參觀瀏覽,或者像其他人說的那樣,要籌謀登基大典什么的,實際上李永吉要忙的事情還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清點府庫錢糧。

北京城好歹也是清朝的帝都,而且這個時空里也沒經過英法聯軍的洗劫,很多建筑都被保存了下來,很多珍寶也一樣存留了下來,別的不說,至少圓明園的十二生肖就完好無損。

另外,咸豐皇帝跑的時候,因為走的急切,帶走的珍寶數量很少,奕雖然搜集過珍寶,但也多是搜集黃金白銀,像其他的玉石珊瑚之類的珍寶玩意兒,他都沒有動,也沒有破壞,而是完完整整的留了下來,并派了心腹太監看管好,只等李永吉來的時候,就如數奉上。

這當然不是奕多么好心,而是奕一來沒有充分的時間去破壞,二來他還想故意留下這些奢侈物,來敗壞李永吉。

因為在奕看來,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旗人需要的是艱苦樸素,是重新振作,而珠玉珍寶除了讓人玩物喪志之外,再也沒有別的用處,還不如黃金白銀有用。

所以,奕走的時候只是帶走了大量的白銀跟黃金,但像那些同樣數量眾多的皇家珍寶,卻都留了下來,并讓人獻給李永吉,就是希望對方就此墮落腐化,就此失去進取心,這樣也好給大清朝多增加一絲生機。

但奕卻不知道,這正好便宜了李永吉,因為李永吉雖然是個俗物,一樣不喜歡珠寶玉器,在他看來,玩這些還不如玩點電子產品呢,但是呢,這些東西卻可以在現代社會賣一個高價,所以接收了滿清的皇家珠寶之后,李永吉是真正的發了一筆大財!

的確是大財啊,因為光是各種珍貴的高水準珠寶玉器,就有滿滿的三大屋子,其他價值低一些的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這些珍寶,大都是清廷入關后的積累,珠寶玉器就不說了,那些珍貴的古玩字畫也是滿滿當當,而且都分門別類,有專人看管。

可以這么說,有了這些珠寶,李永吉是真正的發了大財,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東西的價值在李永吉的手中也更大,因為這些東西在這個時空不算多值錢,但如果弄到現代社會去,價值就大多了。

因此,從某種角度上看,就算英法聯軍洗劫北京,或者后來的八國聯軍洗劫北京,他們所有人加起來獲得的財富,也沒李永吉的多。

因為那些財富在列強手中只是一堆名貴的玩物,無法迅速轉變成生產力,而李永吉卻可以!

他可以把這些珠寶都弄去現代社會賣掉,然后再從現代社會購買更多的軍火、工業設施、農產品等現代工業品,而這些工業品運到這里之后,又可以在這個時空迅速轉化成戰斗力跟生產力,對李永吉來說。作用要大的多。

雖然是發了大財,但對于這些名貴珍寶的處理上,卻也不能一股腦的就扔去現代社會,而是必須先仔細的分分類。

那些古玩字畫之類的,李永吉繼續讓人看好,算作自己的收藏品,至于那些玉石制品啊,紫檀木啊,一人高的珊瑚啊之類的,全都讓人根據高低貴賤重新分類。然后把精品集中到一起,一般的再集中在一起,最后自己再親自經過一番挑選,把精品留下收藏,只把看起來一般的東西傳送給張信達。

這不是李永吉自己貪財,而是這些古玩字畫以及精品珍寶都太敏感,往往都帶有唯一屬性,他怕要是輕易的送到另一個時空,弄不好就會撞車!

反倒是那些價值一般的。就算在現代社會撞車了,也可以用仿制品的名義賣,只要材質夠好,價格相信不會太低。

“媽蛋。真的假的?”時空通信中,看到滿屋子的翡翠,張信達滿臉的驚訝,“我不是眼花了吧?整個屋子都是翡翠?這全都是真的?”

“全都是真的。”李永吉笑著指了指一排排架子上的翡翠。“你看的這只是翡翠屋,存放的全部都是翡翠制品,而且還不是真正的精品呢。”

“那這得有多少翡翠?”張信達問。

“這個屋子里的翡翠制品。都是根據價值來算的。”李永吉道,“也就是說,這屋子里的翡翠制品,平均每一件的價值都在一百兩銀子左右,而這樣的翡翠物件呢,經過點算,一共有一萬三千件!換言之,這個屋子里的翡翠,如果換算成銀子,大概有一百三十多萬兩銀子。當然,如果弄去現代,價格肯定會更高,你說是不是?”

“……那這樣的屋子有多少?”張信達問。

“像這樣的翡翠屋子,我一共有三間。”李永吉嘆了口氣,“其他像珊瑚屋、白玉屋子……”

“停,別說了。”張信達摸了摸胸口,“聽著都心驚肉跳,尼瑪,你就跟我說,如果按照銀子的算法,你這批珍寶大概是多少錢?”

“不算精品,只算這些普通貢品的話,大概在六千萬兩銀子左右吧。”李永吉聳了聳肩膀,“當然,這個是那些庫房里記錄的價格,是按照當時的價格算的,如果真的流出去,價格肯定沒那么高,不可能賣出六千萬兩銀子的價格。你也知道啊,亂世黃金盛世玉,現在是亂世,這些玉石數目又多,真的流出去,以清朝的奢侈品市場行情,肯定承受不住,價格跳水是必然。反過來說,如果送去你那里,那價格就會更高,你說是不是?”

“你不會打算把這一屋子翡翠都給我吧?”

“廢話。”李永吉沒好氣的說,“不給你的話,我跟你說這么多干嘛?我又不喜歡玩這些破玩意兒,還是給你換點現代錢,然后購買現代物資給我的好。”

聽到李永吉這么說,張信達不但沒有開心的表情,反而皺了皺眉:“不行不行,你不能這樣一次性給我,我承受不起。”

“真新鮮,發財的事情你還叫苦?你沒病吧?”李永吉好笑道,“你看的這些又不是多敏感的東西,敏感的還沒給你看呢,怕什么。”

說完,李永吉從懷里掏出一個紅中帶綠一樣的心形玉石:“露可,這是什么?”

“咦?這莫非是……”

“沒錯,這個就是西瓜碧璽!”李永吉點點頭,“歷史上慈禧太后最喜歡的玉石之一,嘿嘿,現在就在我手上。嗯,你說我要是把這個給你,你敢賣么?”

“不敢。”張信達搖搖頭。

“所以啊,你怕什么。”李永吉收起西瓜碧璽,指了指屋子里其他的翡翠,“我給你看的這些,都是經過提前挑選的,絕對不是敏感東西,就算撞車也沒事兒。”

“大哥啊,不是敏感不敏感的問題,是我怎么把這些東西賣出去的問題。”張信達撓撓頭,“你前段時間給我的那堆翡翠啊,紫檀木啊什么的,我還沒徹底消化呢,你現在如果再給我這么多東西……拜托,這翡翠啊、珊瑚啊、羊脂玉啊的是值錢,但市場消化能力也是有限的,我總不可能一下子都放出去,攪亂整個市場吧?我真要那么做,到時候傻子也知道我有問題了。”

“那你到底要不要?”李永吉笑道。

“要,當然要。”張信達道,“不過我只能先要一小部分,多的話也麻煩,因為在我這里保存這些東西太扎眼。”

“好,那等下你隨便挑,挑好了我就直接傳送給你。”李永吉大方的道。

“嘿嘿,那我就不客氣了。”張信達笑著搓手道。

“賤人就是矯情!”李永吉撇撇嘴,“對了,說起來,最近這幾天你都沒給我傳送東西,也憋了不少噸位了吧?”

“是,沒錯。”張信達點頭,“不過你不是暫時不缺物資嗎,畢竟你這幾天沒經歷大的戰事……怎么,你是想要什么了?”

“是啊。”李永吉道,“實不相瞞,最近我這邊世界的老爸要過大壽,我想給他個驚喜,直接趕回去給他祝壽。可你也知道啊,我現在在北京,我那個便宜老爸還在青浦縣,這隔著兩千多公里呢。

按照這時代的路況,正常情況下我根本無法在短期內趕回去,所以我就想起了你上次跟我說的一件事……喂,那件事你還記得不?”

“那件事,什么事?”張信達又撓了撓頭,“我說的事兒多了,哪兒記得住。”

“飛艇啊,我的飛艇啊喂!”李永吉咬牙道,“當初我剛跟清廷翻臉的時候,你就說過可以給我弄一艘飛艇玩玩,幫助運送物資。當時說的是給淮安城運送物資,可現在我都打到北京城了,你丫的連飛艇的影子都沒給我看到過,你不會是忘了吧?”

“哦哦,你說這個啊。”張信達笑了笑,“我當什么呢,這事兒我沒忘,關于飛艇的事情,我早就幫你下了不少訂單,不過那段日子你不是在搞什么廣德縣的工業化么,我都把噸位用在工業設施上了。再后來,你又帶兵打仗,我都把噸位用在給你提供后勤物資上了。

所以說,不是我忘了給你,而且那段時間你更需要的是軍火物資,不是飛艇這東西……怎么,你現在怎么又尋思起飛艇來了?有什么特殊理由么?”(未完待續……)R1292(就愛網)

(:)

(:→)

本小說站所有小說、發貼和小說評論均為網友更新!僅代表發布者個人行為,與本小說站立場無關!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