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一三六章 科舉改革(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三六章 科舉改革(二)

第一三六章 科舉改革(二)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6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正文

書名: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莊不易←→

,高速全文字在線閱讀!

商議既定,一意孤行又行事果決的李永吉不再浪費時間,在廣德縣稍微安排了一下,讓李善蘭等人安心在廣德縣先好好適應一下,比如逛逛新圖書館,看看四周的風景,看看哪里適合當大學的校址之類的,然后就帶著王韜離開了廣德縣,徑直去了蘇州。

到了蘇州后,李永吉才開始在當地精武軍的輔助下,借助自己的金手指,自己隱居幕后,讓王韜打前鋒,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科舉改革。

雖說李永吉改革的雄心很大,意志也很堅決,但由于熟知改革的復雜性,所以這次教育改革不是同時展開,而是一步步的開展。

也就是說,先找一個城市當試點,等試點結束,總結了足夠的經驗后,再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推廣,而第一個試點,就選在了文風最盛的蘇州城。

選擇好了試點城市,下一步就是搜集當地的人口,查詢當地有多少適齡入學的兒童,也就是說,一切以小學教育為基礎。

好在之前李永吉搞了個戶口登記政策以及辦理城市身份證政策,這個政策最早是無錫開始的,后來因為行之有效,就開始在江南地區的主要城市全面推廣。

這就是說,像蘇州、常熟、常州、上海、嘉興、杭州、馬鞍山、宣城這幾個重點城市,都實行了戶口登記以及身份證辦理政策,只不過有快有慢,有的已經結束。有的正在進行中而已。

像蘇州,因為跟無錫最近,又是重點中的重點城市。所以是最早一批完成戶口登記政策與身份證登記雙登記的城市,因此要查詢蘇州的人口問題,特別是適齡上學兒童問題,是相當方便的。

根據蘇州市政府民政局的檔案記錄,蘇州城目前登記在案的有六十萬人,其中七歲到十四歲的適齡孩童足有7.5萬人,這部分孩童所占人口比例超過了12!

考慮到這個時代的兒童高死亡率。蘇州城能有這么多適齡兒童,確實不容易。也的確不愧是中國最富裕城市的美稱,幾乎趕得上后世中國普通城市的兒童比例了。

7.5萬人,按照一千人一所小學校來算,如果要讓所有人都入學。至少需要75所學校,但實際上能容納一千人入學的地方并不多,所以搜集學校就是下一個重點問題。

這個并不是多大的難事兒,因為在先前的搜捕反動派的風波中,蘇州是受創最深的城市,因為蘇州的士紳最多,也最有錢,所以是李永昌重點打擊對象。

只一個蘇州城,就有超過一萬人被抓。幾乎達到搜捕總數的五分之一,而空出的各式私宅多達三百多棟,其中具備園林景觀的有一百多棟。別的不說。如果一平均,光那一百多棟具備園林景觀的私宅,平均每一棟都可以容納超過三千人,把這些空出來的房間稍微一改造,改成小學堂,那絕對夠用了。

小學堂是夠了。還得建設初中跟高中,甚至大學也得提前琢磨了。

以目前的情況。初中義務教育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想上初中,還是得優中選優,也就是通過考試來獲取,等以后財力等各方面更強大了,才能繼續執行63式的九年義務教育制。

那么,按照當前的預估,或者說按照李永吉目前的承受能力,他的初步設想是小學升初中的小考,也就是鄉試中,要按照十五比一的比例征收。

如果是這樣,7.5萬人的十五分之一,那就是5000人,考慮到實際上還要從社會上征收一部分學校外生源,所以加一倍,一萬人是靠譜的。

這個學校外生源,是指那些原先有一定功名,或者說沒有功名,但知識功底比較扎實的讀書人。

李永吉雖然要進行教育改革,但不等于讓他們失去了晉身之路,因此決定在初中開設一個預科,學制兩年,其中主要教導最基礎的,后世小學水準的數學、歷史、音樂、美術還有自然課,當然,漢語拼音也是要重新學的。

這些讀書人畢竟有一定的知識底子,俗話說智商要比一般的小孩兒高很多,而且語文大都沒問題,重新學這些數學歷史之類的小學內容,要比孩子快的多,所以有個兩年預科學習,再升初中,應該是綽綽有余。

選了又選,蘇州府學按說就是最好的初中校園了。

由于蘇州文風鼎盛,此時的蘇州府學占地龐大,建筑也很多,光房屋有二百一十多所,更不用說還有很多空地,可以加蓋房屋,容納五千人綽綽有余。

過去,這里的府學本身就是進學的秀才們繼續學習讀書的圣地,按照新的教育制度,這里當初中學府最恰當不過。

第一年,這里應該是一個以預科為主的回爐班,以后小學畢業生過來后,肯定還要加人,所以只有這一個地方不夠,如果按照學生在這里生活三年算,學校的容納率,起碼要達到升學率的三倍以上才行。

因此,第一年的話,蘇州府學當初中是夠了,第二年估計問題也不大,當從第三年開始,隨著外來新人的不斷增多,估計這個地方就不夠了,而等六年以后,第一批小學畢業生再過來,那起碼要小學適齡升學人數的六倍!

也就是說,如果正常來算,初中必須每年能容納三萬人才行,當然這是理想狀態,實際可能要比這個數目多,畢竟蘇州本地就有數量龐大的讀書人,目前他們還處在一種彷徨的階段,一旦給他們一個重新定位,重新升級,重新踏入仕途的同道,他們就會一窩蜂的沖過來。

因此。李永吉跟王韜等人初步籌算,第一年的話,就先征收最多五千人進入預科學習。第二年再征收五千人進預科,然后每年征收相同數目的預科,這樣的話,只是一個府學是不夠的。

既然一所府學不夠,那就再找個地方好了,這時候,占地甚廣的蘇州府衙就入了眼。這個地方也會被改造成初中學堂,或者說舉人學堂。

這樣做也有好處。本身李永吉就看不上老舊的蘇州府衙,他并不認為那是個適合辦公的地方,所以蘇州市政府的辦公場所是選在了蘇州的寒碧山莊,也就是俗稱的劉園。同時也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留園前身。

那里是當初蘇州大火幸存不多的幾個地方,而且景色修理,地理位置也不錯,所以就當做了蘇州新政府的辦公所在地,但在名義歸屬上,卻是李永吉的私人莊園。

其實不止留園,連拙政園也被李永吉私人買了下來,不過拙政園李永吉還在進行一系列的改造,他是打算把拙政園極其附近的地皮。都改成蘇州大學的。

當然,就現在來講,這個以拙政園為主的蘇州大學還無法投入使用。只能是先進行預先的改造,但在外人看來,那就是給李永吉建設私宅,因此格外用心。

此外,獅子林,網師園這些地方。也在之前的打擊反動派風波中被充了公,按照此時那種充公的含義。他們都屬于李永吉的個人財產,但江南政府或者說江南政務院可以代為管轄而已。

所以,像獅子林這些地方,李永吉也打算找人進行一番改造,把他們改建成高中學府,當然,就跟大學一樣,暫時還不急,所以可以慢慢來。

由此可以看出,李永吉的這個新科舉改制,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小學教育以及初中教育,其中小學教育是強制入學,政府財政補貼,初中教育則是政府以獎學金的形式補貼一部分,同時也給予一定的政治經濟權利。

比如說,小學畢業后只能享受秀才所能享受的個人不納糧的權力,如果是初中生,也就是成了舉人,那就可以免直系親屬的錢糧,而且還有資格直接做小吏,比如縣公安局、財政局、民政局的副局長之類的,要是成了初中畢業生,獲得舉才的身份跟畢業證,你就有了干部身份,可以直接做地方官。

好了,學校有了,通過張信達搜集的經過修改的小學甚至初中教材也有了,甚至各種文具,包括大量的黑板、粉筆、木質教桿,各種鉛筆、作業本之類也充盈的要命,可以說物質基礎已經準備就緒了。

這些都準備好之后,李永吉開始讓王韜出面正式的組建科教部,并任命他為江南政務院第一任的科教大臣,全面管理科學教育問題。

科教部成立后,立刻在蘇州城光發告示,宣布舊有的科舉制度廢除,以后實行新的科舉制度,這個制度先從蘇州做試點,以后再根據情況向外推廣,同時還附上新科舉制度的說明。

在新科舉制度發布的同時,科教部的新官員帶著蘇州民政局的辦公人員以及當地警察,開始到處敲鑼打鼓的發布命令,那就是限期十天之內,帶領家中的適齡兒童去附近的街道辦事處報道,辦理入學手續。

適齡兒童不分男女,只要是七歲到十四歲的孩子都要入學。孩子入學期間,學雜費全免,服裝全免,還管兩頓飯。學生可以住校,也可以放學回家,住校免住校費,但如果回家,必須是家長接送,如果不接送,或者忘了來接孩子,就要住校。

具體的上學情況是,每周七天,上學五天,周六周日休息,也就是這兩天可以回家跟家人盡情的安享天倫之樂。

當然,如果不想讓孩子進入官學,享受官學的待遇,那也可以,但必須繳納公學贊助費,這個費用是每個孩子每月10兩銀子,也是不分男女,都要交這個數目。

如果發現私自隱匿孩子,不讓適齡孩子上學,又不繳納公學贊助費的,官府有權強行帶走孩子上學,同時視情節嚴重程度,還會處罰孩子的父母50兩以上,1000兩以下的罰款,如果繳納不上罰款,就要抓去勞改營,坐15日以上,60日以下的牢,進行勞動改造。

特別指出,以上政策是針對普通市民,如果是精武軍的官兵家屬或者工人家屬犯錯,隱匿孩子不讓上學,那么取消一切精武軍的待遇,也就是說,家里有人給精武軍當兵的,無論是何種職務,強行退伍,并取消一切軍屬待遇;如果是當工人的,也是強行辭退,并取消一切工屬待遇,比如取消廉價糧。

孩童強制入學的同時,還告訴廣大讀書人,以前他們在滿清獲得的任何功名全部作廢,也就是說他們全部都是平民百姓,如果他們想要出人頭地,要么去當兵,要么去做工,要么去經商,當然也可以重新考科舉,重新當上新政府的士族。

新科舉制度的等級劃分已經明確的貼了出來,他們要想重新獲得高人一等的待遇,重新自稱士人,就必須去參加考試。

如果考上小學,又樂意跟一群孩子一起學,自然可以去官辦小學讀書。

如果覺得難為情,可以直接考小學畢業考,如果畢業合格,就給秀才身份。

如果有些地方沒把握,比如小學畢業考要考很多新科目,比如歷史,數學之類的,官府會提供小學畢業培訓班,方便他們學習新的小學課程,一般而言只要不是太笨,一年左右就可以取得小學畢業生,也就是秀才資格。

如果你信心十足,想直接考舉人,那也可以去報考初中入學考試,只要考試過關,就可以稱作舉人。同樣,要是你覺得數學、自然還有歷史等科目沒把握,可以去初中預科學習。

初中的預科是免學費的,但生活費自理,而且也不提供住宿跟食宿,一切都要自己負責,但一般只要個一兩年,通常就可以考試過關,獲得舉人的身份。

總之,通過貼告示,刷大字報,敲鑼打鼓到處宣講等方式,新的科舉制度已經在最短時間內傳遍蘇州城的每一個角落,這期間李永吉雖然沒出門,但王韜可是事必躬親,每一次都沖鋒在前,甚至苦口婆心的給很多上門求教的讀書人講解其中的內容。

基本上,廣大讀書人對這些政策還是持服從態度,雖然抵制的人也有不少,但都不敢明著反對,畢竟之前打擊反動派的浪潮剛過去,誰也不想在這個風口上跟精武軍以及新政府頂牛。

打擊反動派這件事對李永吉來說,不過是個消息,不過是一串數據,但對這些蘇州人,特別是蘇州讀書人來說,卻是不次于滿清文字獄一般的噩夢,甚至某些地方猶有過之。

也就是那次打擊反動派行動之后,很多人不得不剪掉辮子,因為蘇州市政府的新官吏,特別是那些警察,為了搞外快,經常在大街上亂抓人,而他們抓的都是留辮子的,因為留辮子被認為是心向滿清,是滿清欲孽,僅憑這一條,就要抓人抄家。

因此,雖然江南政府沒明著發布剪辮令,但其實已經是在逼著大家剪辮子。

既然蘇州的讀書人為了身家性命連辮子都剪了,已經是軟過了一次,那現在面對新的科舉制度,再軟一次,再妥協一次,又有什么關系呢?(未完待續)

的鄰居:、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