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一三一章 打土豪與火電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三一章 打土豪與火電站

第一三一章 打土豪與火電站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6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正文

書名: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莊不易←→

,高速全文字在線閱讀!

李永吉雖然沒有親自參加秋收慶典,但因為可以使用無線電通信,所以秋收慶典上發生了什么事情,他都能第一時間知道。

不過,因為李永吉目前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在廣德縣的工業建設方面,對秋收慶典上的事情,他只是選擇一些重要的事情聽,比如高產水稻的實際產量等問題,還有農興公司的股票發行情況,至于新政府班子的建設問題,他都全權交給自己的哥哥處理,并不怎么過問。

這并不是李永吉不重視政府建設,而是他覺得就目前的情況來說,軍隊建設與經濟建設才是第一位的,至于政府班子問題,只要不阻礙軍隊建設與經濟建設,怎么樣都好,在這個方面,充分放權給自己的老哥,才更能發揮人家的作用。

其實之所以李永吉肯放權給自己的哥哥與老爸,到不完全是因為親情的緣故,實在是他倆在之后的表現中都顯示出了極高的管理才能。加上李家在這里人丁單薄,家里人十分注重團結,也很通情達理,從來不給李永吉拖后腿,所以在當前的情況下,至少在民政方面,李永吉還真找不出比他倆更合適的幫手了。

因此,李永吉才不管任人唯親的問題,也不管別人私底下怎么說自己,只要能幫到自己,能不給自己拖后腿,他就大膽放心的用。

實際上,李家人能這么團結。也跟他們的階級地位有關。

中國傳統的商人階層,一般是指無地或者少地,同時沒有功名在身。依舊親自參與商業流通的中小商人階層,那些脫離了商業流通領域,有功名在身,有大量土地,坐吃利息或者商業紅利的,已經屬于士紳階層,不是商人階層了。

受幾千年抑商的傳統思維影響。那些參與商業流通的中小商人們徒有金錢卻沒有地位,要受到方方面面的盤剝。所以這個階層實際上也是一個被剝削階級,而且就地位而言,他們還不如自耕農,也就是到了晚清。他們的地位才隨著經濟地位的提升,變的比自耕農略強一些。

李正祥一家身為小商人階層,過去也是不受主流的士紳權貴階層待見的,屬于有點錢,但卻沒什么政治地位的階層,不看別的,光看看李正祥找的老婆也不過是衙役之女,由此就能看出他們的社會地位。

所以說,這樣的一家人在亂世中崛起。必然會優先尋找自己相同階級的人組成同盟,很自然的就根據親疏遠近,把這些同類人聚攏在周圍。又靠精武軍的武裝威懾以及李永吉搞出來的現代物資,憑著拳頭與金錢,迅速形成了一個新的權力階層。

也就是說,以朱家角李氏家族為核心的新權力階層,核心成員就是由小商人、地方小吏還有自耕農跟佃戶組成的中下階層,所代表的也是這個階層的利益。與原先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那些掌握大量土地以及官場資源的士紳階層。本來就是天然的敵對關系。

正因為如此,參加秋收慶典的人,或者說未來江南軍政府的領導班子組成方面,掌權的幾乎從上到下都是這些小商人,至于那些新政府的副手,則是傳統的衙役小吏階層,也就是說新政府掌握權力的人,幾乎沒有傳統的士紳階層。

當然,這不是說李永吉或者李永昌沒給傳統的士紳地主階層進入新統治階層,或者說進入江南軍政府的機會,實在是他們自己放棄了這個機會。

因為他們自持身份,從一開始就看不起李永吉,看不起精武軍,也看不起李正祥這些人,所以他們不屑于加入精武軍,也不屑于加入江南軍政府這個新體系,他們內心中還是更向往清政府,哪怕這是個滿人統治的集團。

在士紳階層心中,民族問題遠不如既得利益重要,而且也不相信精武軍或者軍政府敢找他們的麻煩,所以才等一等,看一看,跟精武軍來個非暴力不合作,屬于不反對,也不支持的狀態。

反倒是那些小商人跟衙役小吏,他們沒皮沒臉,給好處就上,或者說很會見風使舵,所以才及早投奔李永吉,所以在新政府的權力分配上,他們也就得到了最大的回報。

那么,一旦嘗到權力的滋味,這個從底下竄上來的新階層為了保衛自己的新權力,或者說獲取更大的權力與利益,這個由小商人,小自耕農,佃戶,還有衙役小吏組成的新權力階層,就開始捉摸著向原先壓在他們頭上的士紳階層開刀了。

這把刀,就是丈量土地,一旦開始丈量土地,就等于徹底得罪原本的士紳階層,必然會激起對方的強烈反抗,屬于風險與利益并存的一種激進行為。

原本李正祥這些人是沒這個膽子的,但精武軍的強大給了他們這個膽子,經濟利潤的不斷擴張,又刺激了這個膽子,所以他們才開始真正的打算向士紳階層宣戰。

事實上,過去李永吉因為經濟上可以自給自足,加上一直把精力先放在軍隊建設是,還沒空玩什么打土豪分田地,因此的確沒找這些士紳地主的麻煩,但這不等于一直不找,一旦開始丈量土地,矛盾必然尖銳化,到時候這些士紳地主也必然會激烈反抗。

對這一點,李永昌等人早有預料,所以在秋收慶典結束后,李永昌特地挑了一批特定的人選留下來,比如各級市長縣長之類的人,大家一起閉上門商量了許久,要的就是給這些士紳一把狠的,來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或者說中國資產階級式的打土豪。

但這個行為必須得到精武軍的全力支持。所以李永昌會后重新聯系了李永吉,并把他的打算全盤托出。

“什么?你們想要對江南地區的大地主進行清算?”聽到自己老哥的這個計劃,李永吉倒是也嚇了一跳。“太早了點吧?”

“不早。”李永昌淡淡的道,“永吉,從我們成立新政府,征收土地稅,并開始丈量土地的那一刻,我們跟這些家伙就不再是一條路了,既然他們早晚要反。那不如我們提前下手,來個先下手為強。”

“會不會有問題?”李永吉把電話換了個耳朵道。“我是說,現在我需要的是穩定,如果把統治區搞亂,那就得不償失了。”

“這一點你放心。我們早有安排。”李永昌笑了笑,“我們也不是把所有的大地主都打倒,我們不過是殺雞儆猴,先殺一批過去反對我們最厲害的,也最不合作的人。特別是那些在百萬畝試驗區范圍內的地主,先拿那些人開刀最合適不過。

這些人的名單,還有大致的實力,我們早就通過各地的衙役小吏掌握清楚了,他們雖然多少都有些家丁護院。但多是大刀長矛,就算你的精武軍不出手,只要各地守備部隊加警察部隊。就完全可以把他們干掉。

嗯,永吉,這些人可是有很多錢啊,還有很多土地,雖說他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明確的反對我們,但他們站著茅坑不拉屎。而且還有自己的武裝,這本身就是個不穩定因素。下手除掉他們,我們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與金錢,并由此拉攏更多人投靠我們。

其實呢,這個打土豪行動不是我一個人的意思,是大家的意思,所謂人心所向,我們不能寒了他們的心啊。”

“這樣啊。”李永吉皺眉想了想,“你打算先對哪里動手?你確定不會影響本地治安,不會搞的天怒人怨么?”

“天怒人怨?絕對不會,說了是打土豪,那就是只找那些罪大惡極的人對付,這些人也最有錢,打掉這些人,大家肯定拍手稱快,就算不是罪大惡極,我們說他是,他就是。”李永昌冷聲道,“如果你同意調動精武軍的守備部隊,再加上各地警察部隊,那我們就可以利用無線電的優勢,在上海、嘉興、蘇州、無錫、常熟這五個城市同時動手。這次來就來個狠的,趁他們不注意,還沒機會串聯的時候,一下就打翻他們,讓他們再也不能翻身。而且這樣一來,動手的人就等于交了一份投名狀,以后就只能跟著我們干到底了。”

“喲,看不出來大哥你還挺狠啊。”李永吉笑道。

“無毒不丈夫。”李永昌嘆了口氣道,“我這也是為了你,為了咱家的大業啊。事情走到如今這個地步,別人還好說,但我們李家是再沒有回頭路了,越是這個時候,就越是不能手軟!必須要讓世人看到我們的強硬手段,逼著別人站隊,逼著別人跟我們一起走!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新政府成立,自然也要有點手段,何況新政府成立,到處都要用錢,你又不肯加稅,錢從哪兒來?自然得從這些人身上找了,你說是不是?就算不為了這個,為了那些跟隨我們的人,也得讓他們見到點好處不是?”

“好了我明白了。”李永吉道,“回頭我就打電話,讓各地精武軍的守備部隊還有地方警察部隊聽從你的統一調遣,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出了事有我,你放心大膽的做就好。”

“有你這句話就行了。”聽到這里,李永昌心情大松,“還有,你確定清廷沒有威脅么?咱舅舅那里據說面對了十萬大軍呢,你真的就不去救援一下?”

“十萬?哼,一群烏合之眾,我舅舅自己都不擔心,我還擔心什么。”李永吉撇撇嘴,“放心吧,我心里有數,我這邊快忙完了,等第一階段的工程建設完成后,我就帶兵北上,耽誤不了的。”

“對了,說起這個,你還要在廣德呆多久啊。”李永昌又道,“大家這么長時間都見不到你,已經有些閑言碎語了。”

“閑言碎語?呵呵,那又如何,只要精武軍還在我的控制下,只要你跟爹爹還在替我掌管著地方,誰又能奈我們何?”李永吉笑著道。“至于呆多久,我想起碼還要兩個月吧,你知道的。有些事情不能半途而廢。”

“好吧,既然如此,那也只能這樣了。”李永昌道,“今天先說到這,有事兒再給你電話。嗯,這個電話真方便,洋人的東西就是好啊。”

“這話你說了好多遍了。”李永吉笑道。“行了,回頭我就給各部隊打電話。就這樣,掛了。”

等跟李永昌結束通話之后,李永吉又給各地駐軍首腦打了個電話,簡單通知了一下這個事情。讓他們聽從李永昌的統一調遣,然后就沒事兒了。之后么,只需要李永昌繼續跟他們用電話互相聊天,在電話里搞一個詳細的突擊計劃就成了。

這也是因為只有李永吉自己有無線電通話系統,而且電話系統已經在內部普及的緣故,正因為有這種方便的無線電話系統,加上部隊主官都是李永吉親自提拔上來,李永吉才敢放心的在廣德縣隱居,才能一個電話就把命令傳達給全軍。而下面的人也會立刻遵照執行,這就是獨裁加現代通信的好處,能夠具有超高的執行效率。

打完了電話。李永吉再次看向面前顯示器中的發電機組動態演示說明,開始把精力重新投入到中國第一套火電發電機組身上。

要搞現代工業,電力供應是第一位的,所以從一開始,李永吉就把火電機組的安裝調試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煉焦爐以及合成氨的建設。

實際上。因為金手指的原因,廠房建設跟設備安裝問題都不是難事兒。李永吉只需要提前規劃好廠房設計,按照設計規劃做好土地平整,提前規劃出生產區以及生活區,提前把基礎設施建設搞好就行,這些方面只要有足夠的人力,根本不成問題。

至于真正的設備安裝,都是張信達提前在現代社會把小火電機組預先安裝調試好,然后直接連廠房打包傳送給李永吉,李永吉呢,只需要在沒人的時候,在指定地點把整套設備吐出來就行。

整個過程就好像原版復制過來,雖然受限于傳送噸位的限制,所以整個發電機組的總重量不能超過三千噸,但因為可以原封不動的傳送過來,所以省了很多事兒。

想一下,如果不是這種神奇的空間傳送,而是個光門之類的,你還得在現代社會把設備分解后運輸過來,然后這邊再找人一一重現安裝,那耗費的功夫就大了去。

現在好了,張信達那邊只需要買下一個發電廠,把一整套火電發電機組安裝調試好,再打包送過來,李永吉這邊的人只需要事后檢查調試一下就行,不必再自行安裝,這對技工水平還比較低的情況下尤其適合。

也就是說,這套發電機組只需要在現代社會建設一次,不必重復安裝建設,先不說費事兒問題,安全性也更有保障。要知道就算是一個小火電項目,完全安裝調試好,也得個一年半載,而張信達只需要花錢在現代社會買下一個已經安裝調試好的發電機組,打包送過來就行,免去了李永吉這邊的復雜重復建設,能夠盡快投入生產。

至于傳送噸位的限制,其實也不是大事,三千噸限制的話,太大的發電機組當然不行,但傳送一套五萬千瓦容量的發電機組還是很輕松的。

要知道,現代社會一艘三千噸級的戰艦,上面的lm2500燃氣輪機也可以輕松達到3萬千瓦,雖說小火電是燃煤鍋爐加蒸汽輪機,重量要比燃氣輪機大的多,但總起來算,哪怕加上廠房以及相關附屬設施,也沒有三千噸。

正因為可以打包傳送,所以李永吉要的這套三萬千瓦容量的發電機組,并不是普通的純火電機組,而是熱電聯產式火電機組,并且技術含量相當高。

首先說鍋爐,這套發電機組的鍋爐使用的比較先進的循環流化床鍋爐,自帶煤粉制備系統以及數碼自動化控制系統,熱效率高,污染小,易操作,還能實現灰渣綜合利用,也就是說燒過的爐渣可以當作水泥摻和料或者建筑材料,比如鋪路就很不錯。

其次是發電用的蒸汽輪機跟發電機組。這套蒸汽輪機發電機組的電機就不說了,都是高速發電機,為發電機提供動力的蒸汽輪機也相當先進。用的是兩臺抽汽背壓式汽輪機。

這種抽氣背壓式汽輪機既可以完全用來發電,也可以抽出部分蒸汽用作供熱,增加蒸汽的使用效率,這樣單臺的蒸汽輪機與發電機組的最大額定發電量是25兆瓦時,也就是2.5萬千瓦時,兩臺合起來的發電量5萬千瓦時。

之所以要兩臺,自然是為了調節發電峰值。一般的發電廠最少也是兩臺發電機組,而五萬千瓦時是最大額定發電量。實際發電中既可以減小,也可以加大,最高可以超負荷增加到10萬千瓦時,但不建議超負荷運行。

除了基本的鍋爐、蒸汽輪機、發電機外。控制系統也是個亮點,整套火電發電系統的控制系統全部實現了自動化與數碼化,最大限度的減少了人工干預,是相當先進的一套系統。實際上這套系統是德國貨,現代中國都沒有的,但操作系統提前經過了中文化改造,用的還都是繁體字。

也就是說,操作人員只需要在潔凈的控制室里盯著顯示器,按按開關就可以控制整個發電系統。至于那些容易出故障的地方,全部都裝配各種自動檢測器,出任何問題。都會自動反饋回來,且基本實現了模塊化,某個地方壞了,只要整個換零部件就行。

毫無疑問,這種高自動化的發電體系,成本自然不小。現代社會中之所以沒大規模推廣,就是因為成本高。一般這樣的小火電,是給歐美的工廠或者實驗室提供自發電用的,所以才有這么高的自動化,在中國沒什么市場,但對清代這種工人水平比較低的情況,反而更加適合。

根據張信達所說,這套發電系統哪怕最容易耗損的部件,使用壽命也在5年以上,所以放心用就行。

當然,這樣的一套系統,也只能讓清代的技工學會使用,要想復制的話,短期內別想了,所以這套發電機組主要目的是先用上,先把電發起來,至于以后自己制造發電廠,自己爬科技樹,那得慢慢來,急不得。

要想讓十九世紀的中國自己搞工業體系,自己生產發電設備,那最少要讓第一批具備二十世紀大專生水準的新一代人成長起來,并且基礎工業系統也起來之后,才能夠嘗試著利用全套的技術資料去試生產。

說起來,這種整個發電廠打包送來的行為,完全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范圍內,要知道明明前一天還是什么都沒有的荒地,第二天就成了工廠,如果讓人全部了解,必然會產生諸多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發電廠的廠房選在了一個十分隱秘的樹林中,讓人提前在樹林中間開辟了一塊空地,并開挖了水渠以及地下通道,還提前樹好了水泥電線桿,等做完了這一切,這些民工會及時轉運去別的地方工作,再也不來這里,再之后呢,李永吉在樹林中的空地中把工廠搬移過來,再再之后,就是讓那些預定要成為發電廠職員的人進來這里工作。

也就是說,制造電廠基礎設施的民工不會再回來,他們不會知道他們工作的地方第二天就變成了發電廠;來發電廠工作的人也不知道這個發電廠前一天還是樹林中的平地,只以為早就秘密建造了許久,而且,來發電廠工作的人輕易不準出發電廠,只能在發電廠的宿舍里生活居住,等于是被監禁了起來,為的就是最大限度的保密。當然,雖說被監禁,但他們的活動范圍很大,待遇也很好,整體而言是令人羨慕的一種工作。

這種建設對李永吉而言,簡直就好像玩現實版的模擬城市或者模擬工廠,其樂趣不言而喻,特別是那種前一刻還是一片荒地,下一刻就出現一個大工廠的情形,那種激動的心情簡直難以言喻。

現在,火力發電廠已經出現在這個時空了,但還沒有正式的點火發電,大家還在忙著熟悉這套發電系統,并做一些提前的準備,比如預防各種事故,真正要點火發電,就算有李永吉全程陪同,估計也得一個星期以后。

“真是麻煩啊。”看了一會兒電腦屏幕的李永吉眨了眨眼,又給自己點了點眼藥水,“尼瑪光看個操作說明都這么復雜,這還是全自動化設備。果然,工業化不好搞啊,一個發電廠都這樣,更復雜的合成氨還不知道怎么弄呢,哎,頭疼啊,這系統為啥就不能傳送點現代人才過來呢,這樣什么都我自己一個人玩,很累啊知道么。”(未完待續)

的鄰居:、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