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一二六章 兩頭下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二六章 兩頭下注

第一二六章 兩頭下注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6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正文

書名: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莊不易←→

,高速全文字在線閱讀!

“不會吧?洋人有這么聰明么?”聽到李鴻章的話,李鶴章嚇了一跳,“我是說,洋人能想的這么遠?能知道呂不韋?”

“哼,別小看了天下人,洋人雖然不識禮儀,也未必知道呂不韋,但計謀這東西殊途同歸,他們的小聰明還是有的。”李鴻章冷聲道。

“也許吧……”李鶴章皺眉想了想,還是搖頭道,“不過我還是覺得里面有什么地方不對。

要知道,從江南易幟到如今,江南一帶的百姓不但以往的各種加派沒有了不說,連主要的地丁稅,甚至鹽稅、關稅、茶稅、酒稅、當稅這些雜稅也取消了。

雖然那個什么江南工商總局也開出了一些新稅種,比如什么印花稅,奢侈稅,總之多是針對商賈跟大戶人家。老實說,這些新稅看似名目不少,實際的征收額度卻很少,靠那點新稅要收養活本地衙門都困難,又能對精武軍起多大作用?

換言之,如今江南一帶的百姓,賦稅之低簡直曠古未有,只要一家少于五口,年入小于百兩銀子的人家基本就沒稅可繳,李永吉到目前為止,還是在用自己的錢養兵養工,根本就沒從治下的百姓手中收稅!而那些給精武軍當兵做工的人,現在也只是收入更高一點,待遇更好一點,但那些免賦稅的特權方面比之前已然差的遠。

二哥您想,以前那李永吉沒有造反之前。那些方法還可以說收買人心,可現在他都造反了,整個江南一帶都在他的實際控制下。底下兵精糧足,老百姓也都歸了心,那他還為什么繼續自己養兵養工,而且還給所有百姓免稅呢?你說他天真吧,可他明明一副不缺錢的樣子,而且他背后的洋人難道就甘心請愿讓他這么亂折騰?不盡快求一點回報?”

“那不過是如今局勢不明,他的暫時之策吧。”李鴻章撇撇嘴。“古往今來那些造反的人,起事之初。為了爭奪民心,不都搞什么免賦稅不納糧么,等時間一長,早晚還是要收稅的。所以這個事情沒什么好奇怪的。而且,你不是說他還開了新稅種么,收稅少那是暫時的,等他的地盤一穩,你看他收不收重稅!”

“說的也是,我也這么想的。”李鶴章同意道,“對了二哥,我來的時候,聽說那個江南工商總局已經發了公文。說下個月開始正式頒布新稅。這些新稅很有意思,居然還分什么裹腳稅、納妾稅、大戶稅,連裹腳納妾都要收稅。您說有意思不?”

“荒謬。”李鴻章搖搖頭,“對了,那大戶稅又是什么?”

“大戶稅啊,就是說一戶人家如果超過五口人,那么從第六口人開始就要收人頭稅,而且這人頭稅還不一樣。是逐步遞增的,比如你第七口人收的就比第六口人多。第八口人收的比第七口人多,也就是你一家之中人口越多,收稅越高,這個人口不光是算丁口,而是男女老幼都算,這就叫大戶稅。”李鶴章撇嘴道,“這擺明了逼著人家分家么。”

“好算計啊。”李鴻章一瞇眼,“用這么一招,很多大戶人家為了避稅,就不得不分成一個個的小家,一旦分了家,再想聚集起來就難了。一旦大家被拆分了,原先家主的權威也就不再了,所謂力分而散,一個個的小門小戶根本無力對抗未來的官府,還不是李永吉說什么就是什么。哼哼,好算計,真的好算計,這是與民爭利,這是與民爭權,這是居心險惡啊。”

“也就是說,一旦這樣做,哪怕是我們李家那樣的,也,也要分?”李鶴章問。

“那就要看人家收的這個大戶稅的數目有多大了。”李鴻章看了他一眼,“如果收稅少,可能還有一些大戶能挺過去,要是太多的話,恐怕……”

“那,那……那我們怎么辦?”李鶴章又問。

“哼,這些事兒還得以后走著瞧,現在說那些沒用。”李鴻章擺擺手,“蘇州那邊情況如何?你不說還去了蘇州么,那里跟青浦縣也是一樣么?”

“蘇州啊,現在簡直就像一個大工地。”李鶴章道,“我去蘇州的時候,那邊到處都是人,到處都在施工,城里城外都是。城外說要建設什么現代新城,城里面則說是要開挖什么下水道,反正到處熱火朝天的。

嘿,能不熱火朝天么?那可都是給李永吉做工的農民工,收入高待遇好,而且我看那,那些農民工也以為李永吉干活為傲,似乎只要給李永吉當兵做工,那就是天大的光榮,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

“那不過是一群被眼前利益沖昏了頭腦,目光短淺的愚民而已。”李鴻章不可置否的道,“對了,薛大人他們都怎么樣了?你打聽過了么?”

“打聽了。”李鶴章點點頭,“朝廷宣布精武軍是叛逆的時候,薛大人他們就被他們自己的手下衙役給捉了表功,此后留守蘇州的精武軍守將就把這些人繼續留在蘇州府衙軟禁了起來。

我去的時候,薛大人等人還在蘇州府衙里關著,而且府衙周圍都是精武軍的人,很多都是手持洋槍的精銳,要想救他們,千難萬難啊。”

“哎,只要人沒事就好。”李鴻章嘆了口氣,“現在看來,情況相當不容樂觀啊。”

“是啊。”李鶴章也嘆了口氣,“以前我們以為那李永吉不過是個傀儡,精武軍是一盤散沙,但現在看來不是那么回事。就我這一路見聞,那李永吉雖然輕易不露面,但別說在江南百姓的心目中威望日隆,在軍中的威望更是無人可比,這樣的人竟然是不滿十五的孩子。崛起不過一年,真是讓人唏噓啊。”

“你見過精武軍的軍兵么?精武軍的武備情況是如何的?”李鴻章忽然問。

“打聽了。”李鶴章點頭,表情更加鄭重。“據我所知,精武軍目前有三類兵,分別是甲乙丙。

甲種兵就是他們的真正精銳,是在李永吉起家老兵的基礎上擴張而來,全部裝備洋槍洋炮,全都在遠離市鎮的軍營中秘密訓練,輕易不接觸外人。到目前為止聽說有三個師的兵馬。

哦,師是精武軍內部的說法。一個師大概有兩萬人左右,也就是說,他的甲種兵大概六萬人左右,實際多少就不清楚了。甲種兵是他們的主力兵馬。戰斗力強悍無比,聽說當初擊破李秀成十萬大軍的,也才不過一萬甲種兵。

乙種兵是次等兵,來源復雜,其中一部分是收編江南本地的綠營守備兵中的精銳,另外一部分是當地征召的條件比較差的壯丁。

這些乙種兵也全部裝備洋槍,只不過沒有大炮,只有那種叫擲彈筒的小炮。乙種兵其實跟原來的綠營兵性質差不多,平時守備各處要地。鎮壓當地匪患,必要時也可以拉出去,配合甲種兵作戰。這些乙種兵總數多少不清楚。但我估計五六萬應該是有的。

丙種兵其實叫民兵,都是從那些給李永吉做工的農民工中挑選出來的精壯漢子組成,他們沒有洋槍洋炮,全部使用一種叫大砍刀的武器,也使用鏟子跟鋤頭,不過讓人吃驚的是。這批大刀都是精鋼所制,甚至連他們的鋤頭鏟子也是精鋼。嗯。這些人數目就更多了,具體多少根本沒法估算,光一個蘇州府,我估計就有三五萬的民兵。

這批人按照七天一個輪回的制度,也就是每七天中,要做工五天,只有第六第七天才進行集體性的會操演武。他們經常在露天中搞千人甚至萬人的大會操,并不懼外人觀看。

我就曾經偷偷看過他們演練,發現他們要么不停的跑步,要么不停的挖土,真正的劈砍訓練只是一小部分。就算如此,他們的士氣卻相當的高昂,訓練的時候一絲不茍,根本沒有留手的意思,特別是劈砍訓練的時候,他們經常幾千人在一個口號下同時發喊下劈,那氣勢看的我都渾身發麻。

這甲乙丙的算法,只是他們精武軍序列,還沒算警察呢,那些各地市政府縣政府等偽衙門的所謂警察部隊,看起來雖然干的是衙役的活兒,但平時都要進行會操演練,有些重要地方,比如蘇州跟青浦那邊的警察,很多手里都有左輪手槍!

二哥,我不是長他人志氣,不過就我看來,不用別的,光他們的警察部隊就能輕易打敗綠營兵跟普通發匪,更不用說精武軍那甲乙丙部隊了。”

“照你這么說,朝廷跟精武軍相比的話,是必敗無疑?”李鴻章臉色陰沉道。

“是的,必敗無疑!”李鶴章點頭,“你看,朝廷都下令平叛這么久了,僧格林沁的大軍就在北邊壓著呢,可你看精武軍有什么大動作了沒有?沒有!別說精武軍,就連江南的普通老百姓也不認為精武軍會輸,所以對朝廷的平叛號令絲毫不擔心,這已經說明問題了。

讓我看,精武軍現在已經具備了侵吞天下的力量,現在不發力,恐怕是還沒準備好。比如他們的甲種兵剛剛擴兵,可能還沒訓練好,但這個日子我看也要不了多久了。我想,最多一年,一但精武軍內外統和完畢,他就會發兵北伐,進而一統天下!”

“這你可就想錯了。”李鴻章搖頭道,“如果精武軍真像你所說的那樣強大,那他第一個目標絕對不是打朝廷,而是要打發匪。”

“打發匪?”李鶴章疑惑道,“為什么?發匪現在跟他們目標一致,應該是先聯合起來打朝廷才對吧?”

“同盟?”李鴻章撇撇嘴,“如果是朝廷強,他們弱,才會聯合同盟,但如果精武軍真像你說的那樣強大,他就不需要跟發匪玩同盟。其實,朝廷目前除了我們湘軍外,還有像樣的兵馬么?僧格林沁的兵馬雖然吹的厲害,但我看也就那么回事兒,對上全部洋槍洋炮的精武軍,那是必敗無疑。

所以如今的天下,發匪是最弱的,朝廷其次,精武軍反倒是最強。在這種情況下,本來應該是朝廷聯合發匪對付精武軍,可朝廷絕對不可能如此,發匪也不會同意,因此這就是個三國混戰的局面。

這種情況其實跟前明的朱元璋很像,也是朝廷弱,叛軍強,而朱元璋當年怎么打下的天下?還不是先在江南打敗那些可以跟他爭天下的義軍,統和了南方后,然后才率軍北伐么?要我看,李永吉也是打的這個主意,而這樣的話,他必然是派兵對朝廷兵馬采取防守態勢,先集中力量滅掉發匪。

等他滅了發匪,必然會順勢過來打我們湘軍,只要我們湘軍也被滅了,整個大勢就明了了。那時候對李永吉來說,奪取天下就如瓜熟蒂落般容易了。”

“那我們怎么辦?”李鶴章似乎也想過這個問題,所以對此并不意外,只是輕微一皺眉,“我可不覺得我們湘軍能擋得住精武軍。”

“季荃,你想當精武軍么?”李鴻章忽然問。

“我?”李鶴章一愣,“二哥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如今雖然局勢略有不明,還有很多變數,但從大勢看來,是精武軍優勢最強,哪怕我很不喜歡他們的做法。”李鴻章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所以說,為了我們李家著想,我們必須兩頭下注,你這就投靠精武軍去吧。”

“什么?二哥你……”

“聽我把話說完!”李鴻章擺擺手,“李永吉現在根基不穩,軍力雖然強大,但手底下可用的人才不多,所以才沒有急劇擴張。以你的才華,如果現在就去投奔,想必一定可以在精武軍中掙出一個好前程,這樣的話,也算為我們李家留一條后路。”

“可是二哥,我現在的身份……”

“你現在的身份不是問題。”李鴻章繼續道,“你雖然也在湘軍做事,但涉及未深,只要打著投靠的名號,亮明身份去加入精武軍就行。記住,一定要光明正大的加入精武軍,不能隱姓埋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獲得信任。”

“為什么二哥你不去?”李鶴章道,“既然精武軍這么強大,為什么你不去呢?你的才華勝我百倍,你如果加入精武軍,必然能夠爬的更高,對我們不是更有好處么?不如我留下來,你投奔李永吉如何?”

“我不行。”李鴻章嘆了口氣,“且不說曾大人對我有恩,我不能棄之不顧,就說咱家正在鄉中編練鄉勇的事情吧,那也都離不開我。如今眼看就要進入亂世,手里沒兵,心中不安啊……總之,我去精武軍不合適,只有你最合適。”

“可……”

“就這么定了!”李鴻章一揮手,“我這就啟程回去,把這里的事情說給曾大人聽,然后我就想辦法回家鄉繼續編練我的淮勇,為將來的大變做準備。至于你,這次就不要跟我回去了,留下來,加入精武軍!”(未完待續)

的鄰居:、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