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一一五章 做學問就是救國興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一五章 做學問就是救國興邦

第一一五章 做學問就是救國興邦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6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正文

書名: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莊不易←→

,高速全文字在線閱讀!

雖然天氣依舊炎熱,但既然是去正式的接收戰艦,李永吉就不能繼續光著膀子玩隨意了,不過李永吉又不樂意在這種天氣下穿官服讓自己難受,干脆就穿了一件短袖體恤衫外加七分褲,這才跟著眾人去碼頭迎接歸來的戰艦。

李永吉的這身打扮以這個時代來看,也是很不妥的,不過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跟權勢,他只要不全*裸,那就算光膀子也不會有人當面說他什么,甚至還會覺得他是特立獨行,這就是權勢的好處。

其實這三艘船說是戰艦有些不妥,因為雖然這三艘飛剪船都是武裝商船,但賣給李永吉的時候,都已經提前拆除了船上的火炮。不過這不是美國商人故意這么做的,而是李永吉自己要求拆的,沒辦法,誰讓他們的火炮又貴又爛呢。

這三艘船原本配置的都是老式的前裝青銅炮,平均每艘船配置十二門炮,包括六門32磅炮以及六門24磅炮。按說這火力在這個時代還算不錯了,還沒有被完全淘汰,要是價格便宜,李永吉也不介意帶著炮過來,這樣還能讓大家熟悉下風帆戰艦的特性。

可惜這些炮價格太貴,如果炮也配齊,每艘船的價格起碼要高出四分之一,這就讓李永吉很不爽了。這個價格他可以在現代社會買到威力更強的火炮,還得附帶炮瞄雷達系統,再說他早晚也得改裝。到時候還得拆,那就干脆直接不要這些老掉牙的火炮了。

雖然沒有火炮,說戰艦好像有些名不副實。但這三艘船實在太大了,特別是駛入碼頭停靠之后,大家接近一看,立刻就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

這倒是在李永吉的意料之中,這三艘船好歹也是排水量兩千噸級的船,別的不說,光噸位就能秒殺大清朝此時所有的船只。要不也不會特意買來當戰艦。

李永吉是因為在現代社會見到過更大的船,所以在初次見的時候才不失態。但莫海虎等人顯然不在此列,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很有種鳥槍終于換大炮,農奴翻身把歌唱的感覺。

交接的過程并沒什么稀奇。由于之前早就談妥,加上船上的洋人還要繼續雇傭一段時間,直到把李永吉特意挑選出來的手下教會如何操船才能回去,所以并沒什么交船儀式之類的,只是大家握個手,簽個字,再下去一起吃頓飯,聯絡下感情就ok了。

不過,正因為這批洋人還要繼續留下來當教官。會暫時在這里居住一段時間,為了隱蔽自己的潛艇部隊,所以李永吉特意提前劃定了一片區域當洋人的住宅區。規定洋人只能在這片住宅區里居住,不得出這片區域。

洋人住宅區里都提前用彩鋼板房做好了三棟漂亮的宿舍樓、宿舍樓還附帶酒吧跟澡堂,居住區內實行的是洋人自治,所以這些洋人的船長跟水手也都對此十分滿意。至于不能出洋人特區的規矩,他們也多少能理解,怎么說這里也是人家的私人軍港。

這些美國人為主的船長跟水手都是民間人士。不是軍人,都是以賺錢為主。不講政治,因此對于雇主制定的規矩,他們當然樂意執行。事實上他們在參觀了那片特區后,也是相當滿意,唯一不爽的是沒有妓院跟姑娘。

不過人家李永吉也說了,這里只是你們臨時落腳的地方,又不會長住,等教會了自己手下那批人怎么操船,就可以離開這里回租界了。所以如果想早點過自由自在的好日子,盡快把自己給他們的人教會就好。

當然,如果教會了這批人之后,這些洋人還樂意繼續接受李永吉的雇傭,給李永吉干活的話,他們可以先回虹口的美租界,加入李永吉在那里開辦的新東方船務培訓公司當教員,繼續教人怎么開船,待遇方面肯定只好不差。

在接下來的歡迎宴會上,李永吉只是在開頭的時候出現了下,發表了一番中美友好,互助互愛之類的發言,然后就借口軍務繁忙,離開了這個宴會,讓他們自己吃喝。

李永吉的離開,既能讓他自己避開這個大蒸籠式的宴會場,自己回空調房舒坦的吹冷氣,又能讓大家吃的更自在。畢竟李永吉如果在宴會當場的話,洋人還好點,但那批精心挑選出來的水師官兵,就要拘束很多,不可能吃的自在。

其實李永吉這次不是一個人離開的,他還帶了隨船同來的幾個中國人跟外國人一起去冷氣房吃他的小灶,而這幾個人是誰呢?正是李永吉讓王韜招募的那三尊大牛——李善蘭、徐壽、華衡芳。

當初王韜毛遂自薦之后,李永吉雖然收了他,但暫時來說也沒有太合適的崗位給他,畢竟他是個外人,不是從軍中體系內提升的,又沒經過商,不擅長處理政務,于是就任命他為自己的私人參贊的職務,幫自己出出點子,分析一下情報,順便熟悉一下精武軍目前的情況,是一個類似于私人顧問一樣的存在。

一開始,王韜倒也理解,覺得這是理所應當,不過等他知道越多精武軍的情報之后,心情也就越復雜,那份功利之火也燒的越來越旺,并感嘆自己選對了人。

無他,因為在王韜看來,以精武軍目前的實力,已經完全可以掃平中國,一統天下,所以他開始不停的推銷他的所謂軍略,慫恿李永吉盡快造反。

按照王韜的計劃,他是想讓李永吉先跟太平軍的人合作,然后留一支并看守老家,再發一支兵北伐,學當年林鳳翔李開芳那樣,一舉直搗黃龍,打下北京!

只要打下了京城,清廷在法統上就等于滅亡了。然后就可以挾戰勝之威,建國稱帝,號令天下。到時候。清廷覆滅,新國初建,各地督撫大都是漢人,必將真心擁戴,就算有一二不服者,發兵討伐就是,那種情況下。就算是反抗的,也只能是孤軍奮戰。絕對擋不住精武軍一擊。

根據王韜的預估,精武軍現在造反,一年時間就可以滅掉清廷然后稱帝建國,掃平天下則最多三年。也就是說,三年后就可以重顯漢家王朝的輝煌了。

不得不說,王韜的策略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可惜不是李永吉的菜,因為那種方法變數太多,而且一旦迅速統一中國,李永吉就要承擔舊王朝所有的包袱,這會讓他步履維艱,不利于他的改革策略。

李永吉真實的想法是先當一段時間的軍閥。然后在自己的地盤上集中力量發展工商業,用全國的市場與資金,來供應自己這一小塊地方。等自己地盤上的工商業發展起來,特別是工業實力強大到至少在初級武器的生產方面能夠自給自足,而不是全靠他自己的輸血,他才會放手大干,一統整個天下。

這樣的好處是穩妥安全,自己也能過的更舒服。可以先安穩的培養自己的人才,不必一開始就為了全國的麻煩事兒而焦頭爛額。但是這種明顯損人利己是吃外地的事情,李永吉肯定不能對王韜說,所以,李永吉干脆從經濟的角度,先給王韜算了個賬。

首先是軍費。

李永吉的精武軍,目前分三個部分。

第一個是精銳野戰部隊,就是精武軍老營基礎上擴張的部隊,這支部隊在經過擴張后,一共有三個師,大概六萬人左右。

這三個師的花費最高,不算武器彈藥的花費,光算官兵的薪水支出跟各種伙食費、醫療費等福利支出,就要近五十萬兩銀子,等于平均每人每月要花費8兩銀子,注意,這只是平日的固定消耗,不算武器彈藥的花費與消耗,如果算上武器彈藥,還要翻一倍(實際當然沒那么多,因為武器都是現代品,價格超便宜)。

第二個,是地方守備部隊,這主要是指各地正在組建的警察部隊、精武鏢局的保鏢部隊、以及其他各種原因組建的非精武軍嫡系部隊,到如今,這支部隊的總數一共有三萬人,不算武器彈藥,單純算薪水支出,每個月就要花費10萬兩銀子!

第三個,民兵部隊。這主要是從李永吉在各地招納的農民工中選出來的非脫產式的部隊,類似于武工隊,全部使用大砍刀之類的冷兵器。這支部隊人數最多,目前一共有十萬人。民兵只有在戰時,也就是下令征召的時候才按人頭發津貼,津貼是每人每月一兩,平時都是不發這個錢的,他們平時會做工,做工有工錢拿。但是,一旦全部征召起來,那一個月最少也要支出十萬兩銀子。

也就是說,光養軍隊,不打仗的情況下,李永吉一個月就要支出一百多萬兩銀子,如果打仗,算上各種消耗,那起碼翻一番,一個月就要兩百萬兩銀子!簡直就是個吞金巨獸!

其次再算算務工支出。

李永吉目前在各地大興土木,陸續招募的各地農民工總數已經高達八十萬人,這八十萬人做工都是要給工錢的,加上伙食上的福利,平均每人每月要二兩銀子,也就是說一個月單純給農民工的工錢,就要一百六十萬兩銀子!

這一百六十五還是純薪水支出,如果算上他們用的工具,那又是個不小的支出。要知道,為了加快進度,李永吉雖然沒給這些農民工配備現代化的機械設備,但像鏟子鋤頭等,卻都是精鋼制品。以這個時代的精鋼價格算,這八十萬人光工具的采購費就超過三百萬兩銀子,每個月因為各種工具的磨損以及損壞等消費,也要三十萬兩銀子以上。

那么現在總結一下,李永吉每個月光算上養兵養工人的花費,就高達三百萬兩銀子,這還是沒有大仗可打的情況,如果打仗,那估計就要翻一倍。

花費這么大,錢從哪來?李永吉控制下的地區內,李永吉又沒有收什么農稅,相反,跟隨他的人還可以免稅。這雖然讓李永吉以及精武軍贏得了民心,但卻少了一大塊穩定的收入來源。

因此毫不客氣的說,這些軍費跟工錢都是李永吉自己在掏錢補貼。或者說,是李永吉通過旗下的各種商號所賺的高額利潤在支撐。

當然,李永吉并沒有把自己的財政來源全說成自己經商的利潤,他說這主要都是海外人士的捐款。

“蘭卿啊。”李永吉當時對王韜說到這里的時候,還故意嘆了口氣,“你現在懂了吧,我們目前看似強大。其實是危在旦夕啊,關鍵就是缺錢。暫時我還能支撐一下。時間一長必然不行。”

“可,可正因如此,我們才要早日造反啊。”當時的王韜還想掙扎一下,“打下的地盤越多。我們就能收取更多的稅收,以全國之力養這些軍隊,應該是足夠了。”

“足夠?你大錯特錯了。”看到對方跟著自己的步伐走了,李永吉當時就笑了,“你忘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精武軍憑什么可以戰無不勝?除了將士用命外,最關鍵的是我們有世界最先進的武器,可這些武器都是花錢進口的,連彈藥也是。現在防守。彈藥消耗不大,別人摸不透你的情況,還無所謂。可一旦進軍全國,那消耗就是天文數字,可這些武器彈藥……我跟你說實話吧,那些洋鬼子都不可信,我們現在只是個地方軍閥,他們會全力支持我們。如果我們有問鼎天下的意思,那情況就不同了。他們必然要跟我們索要諸多不平等條約,這一點你想必能想明白。

所以說,自己不能生產武器,就等于受制于人,因此如果我們要想真正崛起,就必須先把工業搞上去,起碼能讓我們自己在武器方面自給自足。

正所謂無農不穩,無商不富,無工不強,我們現在要利用這大好局面,先發展我們自己的農工商體系,特別是工業,等我們自己可以制造火槍大炮,那自然就什么都不怕了!

可是,怎么發展工業呢?我跟你說,我現在手頭有很多通過各種方法弄來的新技術與新設備,但因為方法不是那么正大光明,所以暫時見不得光,而且我也嚴重缺乏懂得操作的人才。

因此,我現在最缺乏的就是人才,特別是各種懂得天文地理與格致物理的人才,這些人來了,才能讓我手頭弄到的東西發揮威力,才能盡快讓我們強大起來,所以,蘭卿啊,如果你真的有心,就先幫我把那些大才請過來吧!”

別說,李永吉的這番忽悠還真見效了,起碼王韜是信了。

就是從那次長談之后,王韜不再推銷他那套速攻論,而是放下原先心中的那點小九九,開始真心實意的去上海,極力的游說當初認識的那一票老中青的小伙伴們,忽悠他們來為精武軍效力。

王韜口才了得,加上李永吉開出的條件也夠好,特別是對李善蘭、徐壽、華衡芳這三人每人給一個高標準實驗室的誘惑,讓他們再也忍不住,答應了來李永吉的地盤看一看。

正好,這時候李永吉剛跟美國人談妥了一筆戰艦生意,王韜為了加深這幾個人的觀感,讓他們認識到精武軍的強大以及李永吉的開通,就刻意延緩了回青浦縣的時間,要求跟著三艘戰艦一起去莫家港。

別說,這種方法還真管用,特別是當李善蘭等人知道這是中國人買來當戰艦之后,更是激發了心中的那一點愛國情操,覺得李永吉的確是個開明的人,或許真能讓自己一展所長。

等真的見了李永吉,跟他進了那個所謂冷氣房吃小灶之后,雖然感嘆李永吉的年齡太小,不過一番對答,還是讓他們大吃一驚,因為他們都能感受到李永吉那扎實的數理化功底,甚至李永吉在很多方面的奇思妙想,更是給了他們許多啟發。

或許是因為已經認同了李永吉,再加上酒精的刺激,年齡最大的李善蘭忽然開口道:“提督大人,對您的盛情邀請,我們都十分感激,不過您請我們來,究竟是想要我們做什么呢?我聽蘭卿的意思,您是想找我們來辦軍械所么?”

“軍械所啊,這當然要辦。”李永吉笑了笑,“不過你們這幾位大才都去搞軍械,有些太浪費了,再說軍械方面暫時我也不缺。實際上,我請你們來,是想先搞好我們中國真正的基礎工業,比如就在這嘉興,我就打算投產一所新式的海鹽化工廠,至少要先把三酸兩堿弄出來。”

“三酸兩堿?”李善蘭愣了一下,顯然沒有一下反應過來。

“就是硫酸、硝酸、鹽酸這三酸,外加燒堿、純堿這兩堿。合起來,就是三酸兩堿。”李永吉笑著解釋,“我要你們在短期內給我大量制造出這三酸兩堿,然后再談其他。”

“這幾樣東西可不容易做。”說話的是徐壽,他對化學方面所知較多,所以開口接話道,“就算在西洋,這些東西的制作方法也是秘而不宣,我們要想自己把這些做出來,小批量的還好說,要大量制造……難啊。”

“這個您不需要擔心。”李永吉瞇眼笑了笑,“實不相瞞,我手頭有一批關于如何生產三酸兩堿的完整技術資料,還有一批跟新技術相匹配的生產設備。只可惜,我有資料有設備也有資金,卻沒人可用。只要你們肯下功夫幫我去研究,那不管是資料、設備還是人手資金,一切優先供應你們。”

“如果是這樣,那我愿意一試。”徐壽點點頭。

“另外,我還準備組建一所理工科的大學。”李永吉又道,“以后專門教導數學、物理跟化學還有現代醫學這些知識。大學的地皮、樓舍、生源還有教學資料全有我提供,你們只要安心過去當老師,把你們的學問傳授下去就行,當然如果你們還有什么親朋好友十分有才能,也可一并請來,我來者不拒,全部高薪聘請,不知道你們樂意不樂意?”

“要真能如此,那大人可就功在千秋了!”華衡芳一抱拳,“別人我不管,我自己的話,一定愿意去當這個學校的老師。”

“我也愿意去試一試。”李善蘭也點點頭。

“那咱們就說定了!”李永吉笑著舉杯,“你們來我這里,什么都不需要考慮,只要安心的做學問就行,別小看這個,做學問就是救國興邦!我就是要通過你們,來告訴世人一個道理,在這個世界上,最貴的不是什么黃金,而是人才!人才中最貴的不是玩詩詞文章的窮酸文人,而是會數理化的技術人員!我就是要通過你們,來扭轉世人重文輕理的觀念,讓大家都重理輕文!或許這個重理不重文的觀念不是一年兩年可以做到的,但只要努力,終歸是可以做到的!”(未完待續)

的鄰居:、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