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二十四章 寓教于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四章 寓教于軍

第二十四章 寓教于軍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5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李永吉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所以在講故事的時候盡量做到模棱兩可,九虛一實。

不過故事畢竟是故事,沒有任何的證據,也經不起細致的推敲,所以李永吉簡單說完之后,就不給王三武思考的時間,而是拉他去看點實際的東西,來個眼見為實。

由于李永吉把招募的人都養在青浦縣城外的幾所大房子里,所以從縣城到那個地方還需要一定時間,原本李永吉是想繼續坐轎子去的,就跟他來的時候一樣,誰知道王三武卻嫌太慢,干脆牽出一匹馬,把李永吉帶上,放在自己的前面,問明方向后,立刻就打馬而去。

雖然只是一匹比較矮小的蒙古馬,而且還是經過訓練的軍馬,加上青浦縣的道路還算不錯,所以這匹馬跑起來相對比較平和,但李永吉依然感到十分的顛簸,好在距離不算太遠,加上王三武的駕馭技術也不錯,所以還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

不一會兒,就到了一所有著高高圍墻的大宅子跟前,這個有高墻的宅子,就是李永吉招募的那批人暫時居住的地方了。

前面說過,李永吉剛剛依靠優厚的待遇招了兩百個粗識文字的壯丁,加上之前買的奴婢,也是三百多人了,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按照后世來算,等于普通中學一個年級的總人數了,是能占領一整片操場的存在,而要安排下這么多人,地方小了可不行。

由于人數多,而且需要集中在一起,所以城里的房子不合適,只能租城外的房子,而那么巧,正好龍游幫在城外有個大別院空著,那別院雖說有些破舊,但占地足有一畝半,還有三間大瓦房,足夠把三百多人都塞進去了。

地方李永吉看了,整個宅子占地不小,周圍都是三米高的磚石圍墻,圍墻上面還插著竹簽,一看就是專門改建過,普通人根本就翻不過,像監獄多過像住宅。

宅子的形象如此,再加上龍游幫的買賣性質,所以李永吉嚴重懷疑這里是龍游幫專門囚禁人口的地方。

不過,考慮到附近沒更合適的房子,而且只是暫時的居所,再加上這批人新招募過來,彼此都不熟悉,而李永吉既缺乏足夠的人手去管理,也缺乏足夠的威望去服眾,暫時只能是依靠利誘來維持這個團體,所以有這樣一個監獄一樣的宅子,也不是個壞事兒。

把人安排進去后,李永吉也沒有安排什么實際的訓練內容,只是讓他們好吃好喝的在這里呆著,彼此熟悉一下,順便學一下自己定的規矩。至于真正的訓練,李永吉是打算等拿到團練資格后,再帶他們去養心居那邊開辟一個正規的訓練基地,然后再開始正式的訓練。

雖然暫時沒有實際訓練計劃,只是把他們放在宅子里養著,但為了避免他們閑極無聊,從而生出事端,所以李永吉除了好吃好喝并讓他們背熟他自己定的家規外,還找張信達弄來一批用繁體字書寫的黃皮書小冊子給他們看。

這些小冊子都是三十二開,表面沒有任何書名,統稱無名黃皮書,內容其實就是照搬了后世的初中歷史課本,只不過經過了一番挑揀,只有國內歷史,且為了防止意外,歷史只到南宋滅亡為止,減少敏感性。

由于初中歷史課本的內容相對簡單,多以歷史故事跟人物解說為主,加上圖文并茂,使用的還是繁體字白話文,通俗易懂,所以在這些粗識文字的人當中相當受歡迎。

要知道,此時的清朝人接受文化知識的途徑是相當狹窄的,由于沒有漢語拼音,也沒有系統的教材,他們的學習效率很低,多是從三字經開始。而因為八股文的原因,后續的學習多是讀四書五經,對于歷史的學習,他們很多都是從評書之類的雜書得來的。

除非他們中有人家境殷實,能得到一些清朝允許流通的史書,否則對中華文明的歷史了解很少,能知道漢朝唐朝,就已經相當不錯了。而很顯然,就算他們得到所謂的史書,由于這時期流通的史書都是文言文,晦澀難懂,沒有一定的時間跟知識積累,也是讀不了的。

所以,當這些圖文并茂且用白話文寫就,顯得通俗易懂的歷史書呈現在他們面前后,立刻就吸引住了他們那文化**的心,就算沒有獎勵,他們也會瘋狂的汲取里面的知識。

人就是這樣,你壓根不認字,從來沒讀過書就罷了,一旦認識點字,讀過書,年齡又不是那么大的話,那么對文化的渴求就會無比強烈,只要看到點文字就會撲上去反復的讀,那種文化**,在信息社會是無法想象的。

不過,畢竟這批人之前的受教育程度不一樣,有的認字多,有的認字少,就算這些小冊子都是白話文,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全看懂。因此為了方便大家的學習,加上也是出于管理的需要,所以李永吉就把這批人按照中小學的班級管理體系一樣,分成四人一組。

每個小組都會選出一個認字最多的人當組長,然后讀書的時候,各個小組就按照分組集中在一起學習,通常都是由認字最多的組長來閱讀以及幫其他人解惑,而如果小組長也遇到不會的,可以詢問其他小組的組長,進行組與組的討論。

簡單說,就是把這批人分組,以小組為基本單元,而小組長就是這個單元小集體的首腦,小組長不但要領銜讀書,組員的吃飯住宿等問題,也要小組長來安排。

這樣一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分組讀書不但給這些人有了事兒做,打發了時間,不至于無聊生事兒,還學習了更多的文化知識,且分組過程中自然的形成了基層組織。

比如讀書組長在領銜讀書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建立了權威,實際上就是以后的下級軍官,方便了以后的管理,以后進行重新編軍制的時候,就可以從這批小組長里直接提拔更上一層的軍官。

很明顯,李永吉就是拿后世初中新生的組織原則來安排這批人,并不是按照軍隊的規矩來,且以利誘為主,之所以這樣來,是因為李永吉暫時還缺乏有效的威嚇手段,所以只能這樣誘之以利,動之以情,效果么,是顯而易見,十分有效。

當然,由于時間太短,彼此的熟悉程度還不夠,目前只有最基本的四人小組,更高一級的管理建制還沒出現。

也就是說,那兩百人中,能稱為領導的只有小組長,再上面就直接是李永吉以及他的下人李進寶,中間缺了幾層領導層,不過這只是暫時的,以后肯定會在這個小組的基礎上,用軍事建制來重新安排。

另外,這些分組看歷史小冊子的方法,只是針對的是那兩百個粗識文字的壯丁,對于那些身份是李永吉奴婢,文化素質普遍不高的人,則另有安排。

奴婢中的中年女人跟成年人,由于素質實在太低,他們都被安排成了雜役,平時就是負責洗衣做飯這些事兒。

而那些孩子們,則被李永吉單獨安排在一個院子里,也是四人一組,目前由李永吉親自教導文化課,用的就是小學一年級課本,只不過把簡體字換成了繁體字,其他都是一樣。

總之,不管是不是臨時應急,李永吉都秉持一個理念,那就是沒有文化的手下不是好手下,所以一開始就狠抓手下的教育問題。

現在的這種類似后世中小學的組織制度,只不過是個嘗試,連個雛形都不算,他打算以后把這種教育機制繼續完善,結合實際,再加入軍事化管理,從而形成一種軍事化教育制度,簡稱寓教于軍,也就是在軍事訓練過程中強制接受李永吉推行的文化教育。

在新的形勢發生變化之前,這種寓教于軍的方針,估計就是李家軍,起碼是李家軍主力的傳統了,效果如何還不知道,但想來不會太差,應該比湘軍之流要強吧。

由于齊掌柜辦事兒效率太高,很快就拿到了團練資格,以至于李永吉搞的這些章程才開始不到五天的時間,由于時間短,一切都顯得十分倉促生澀。比如孩子的漢語拼音才剛開始,那些壯丁搞的分組學歷史,也只學到了先秦時期,離開入門還差老遠呢。

雖然如此,但就李永吉這幾天的觀察,這批人對目前的生活相當滿意,而且也沒有出現什么桀驁不馴或者不服從管教的情況,似乎在他們跟李永吉簽訂了雇傭合同的那一刻起,他們就真真正正的拿自己當下人,拿李永吉當老爺看待了,是真正從內心里的服從。

對此,李永吉只能在私下里說,這大清朝別的不說,奴化教育搞的還是挺成功啊,這要是在現代社會的中國,這么多人在一起,怎么可能這么老實。

正想著呢,王三武忽然開口問起了李永吉,在確認是不是這里,等李永吉確認后,兩人這才翻身下馬。

等李永吉也下馬之后,得到門房通報的李進寶也跑了出來,認出了來人是李永吉,二話不說帶著身邊的一個精瘦漢子一起飛跑了過來。

“少爺,您回來了。”跑過來的李進寶討好的笑道,“怎么這么快。”

“還好,比較順利。”李永吉點了點頭。

等李永吉說了這話,李進寶才看向正在安撫馬匹的王三武:“啊,三爺,您也來了?”

“嗯。”王三武只是點了點頭,卻沒怎么說話,顯然他認識這個李進寶,并且也并沒把他看在眼里。

“趙全!”李進寶忽然高聲呼喝了一聲,然后等他身后的那個精瘦漢子跑過來之后,李進寶才指著他大聲道,“愣著干嘛,還不快給三爺拴馬!”

“是。”那叫趙全的漢子拱手一彎腰,然后就急急忙忙的過去牽馬。

等趙全把馬牽走,王三武才似笑非笑的看著李進寶:“呵呵,小寶,行啊,威風起來了啊,自己都能管下人了。”

“嘿嘿,三爺見笑了。”李進寶摸摸頭,“我也不過是個下人,這一切還不都是少爺給的。”

的確,李進寶作為李家的家奴以及最早跟李永吉辦事兒的人,算是絕對的老人了,所以在李永吉人手不足的時候,他就是這里理所當然的二把手,這樣一來,當李永吉離開的時候,他在這的權力也就是最大的,可以代替李永吉監管這些人,并一定范圍內發號施令。

比如那個叫趙全的漢子,就是李永吉最早買來的成年人家奴之一,由于眼神跟腿腳都比較好,就被安排了當門房。不過,作為李永吉的家奴,李進寶呼喝指揮起他來是毫無壓力,而對方似乎也覺得理所當然。

這些事情,李永吉并沒有特別交代,但自然而然的,大家都以李進寶為這個群體的二號人物,李永吉不在的時候,甭管是不是李永吉的家奴,都會自動的聽從李進寶的指揮。

相對而言,孫旺雖然不知為何還沒離開,還在這里呆著,但他由于不是李永吉的家奴,因此大家對他就不怎么待見了。

所以說,這時代的家奴,那是不可小看的,給點權力就燦爛,拿著雞毛當令箭,那都是天然屬性,絲毫也不會含糊的,而這時代的人,似乎天然就遵守上下尊卑的秩序,一旦自認為下人,就自動根據親疏遠近組成圈子。

好在,李永吉并不關心這些陳規陋習,而且他本來就缺人,這些陳舊的規矩也暫時有利于權力的延伸,所以他也就默認了李進寶的這些做派。

這倒不是說李永吉就喜歡這樣,而是暫時他能力有限,只能墨守成規,要是以后的話,肯定還是要按照能力高低以及忠誠度來算。

“進寶。”李永吉不動聲色的道,“怎么樣,我走的這段時間,人都沒事兒吧。”

“沒事兒,都好著呢。”似乎是由于這段時間的經歷,李進寶面對李永吉的時候,總是會自動壓低一點聲音,并自動放低一點姿態,“早上吃飽了,這會兒都按照您的吩咐,規規矩矩的分組讀書呢。”

“這就好。”李永吉點了下頭,“你這就去安排一下,讓大家把手頭的事兒都停下來,按照原先的安排,都去三號房的大門前列隊集合,我等下有話要說!”

“是,少爺,我這就去安排。”李永吉一彎腰一拱手,然后就回身跑開了。

等李進寶離開后,李永吉轉身對王三武道:“好了,二舅,他們集合還需要點時間,畢竟我剛招人不久,還不熟悉,也沒什么像樣的法令,所以趁著這個空,我們還是先去看看武器吧,我想,你對這些武器肯定會很有興趣!”(就愛網)

(:)

(:→)

本小說站所有小說、發貼和小說評論均為網友更新!僅代表發布者個人行為,與本小說站立場無關!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