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六章 必須換一個環境了!(五千字求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必須換一個環境了!(五千字求推)

第六章 必須換一個環境了!(五千字求推)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5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熱門、

本來,李永吉還擔心怎么跟家人解釋房間里忽然多出的這一堆東西,但出來后卻發現,原來自己的父母、哥哥、李叔,也就是老家仆李福,一大早就一起出門下鄉收糧了。

這樣一來,整個李家宅院里,目前連他一起,只有三個人,這三人中,除了他之外,另外倆人分別是一個叫李陳氏的四十來歲中年婦女,以及一個叫李進寶的十八歲青年男子。

說到這,就要先說一說李永吉這一世的家庭狀況了。

李家雖然是個傳承了兩代人的糧商,不但在鎮上開糧鋪,城外還有五百畝地,看起來是挺不錯,但實際上依然是一個小糧商,小生意人罷了。按照后世的觀點看,這家糧鋪就是個小超市的規模,說是個大一點的夫妻店都一點不為過。

目前,整個李家的戶口上一共有七口人,分別是家主李正祥,李正祥的正妻李王氏,李王氏的大兒子李永昌,小兒子李永吉,家仆李福,李福的老婆李陳氏,還有兒子李進寶。

本來還有個李秀,是李王氏的二女兒,也就是李永吉的二姐,不過因為已經嫁出去了,所以就不在李家的戶口上了。

這一家子中,身份上從高到低,分別是家主李正祥、妻子李王氏,李王氏的大兒子李永昌,小兒子李永吉,然后是嫁出去的李秀,之后才是家仆李福,李福的老婆李陳氏跟他們的兒子李進寶。

現在,李正祥夫妻,大哥李永昌以及李福都一起去收糧了,按照正常來說,去鄉下收糧最少也要三五天后才能回來,時間長的話,十天半個月都有可能。

正因為出門時間比較長,李永吉年齡又還小,所以家里不但必須留下人看店,還要留下人照顧李永吉,比如買菜做飯什么的。

很顯然,李福的兒子李進寶就是留下看店門的,李陳氏,也就是李進寶的親媽,則是照顧李永吉的。

實際上父母要出去收糧的事兒,因為在昨天家里人就交代過,李永吉早就知道的,只不過之前一時沒想到而已。

也就是說,雖然家里目前有三個人,但李陳氏跟李進寶都是家里的下人,因此李永吉這個小少爺根本不需要對陳媽以及李進寶解釋什么,簡而言之,他目前就是這個家里天然的老大。

如果李永吉的父母哥哥都在,他這種中途跑回來的行為,必然要遭到這些人的責問,而現在他跑回來后,換來的卻是陳媽的噓寒問暖,比如問餓不餓,是否有哪里不舒服之類的,這就是區別。

因為陳媽跟自己再怎么親,身份在那擺著,不可能像親媽那樣隨便問責打罵,這就跟后世跟主人長期住在一起的保姆一樣,哪怕平時再親近,對主人家的子女,也肯定不可能隨便多管。

隨便找了個夫子今天有事兒,提前放學的借口打發了陳媽,然后就以溫書需要清靜為由,讓他們不得進自己屋子打擾。

之后,李永吉反鎖了門,就在自己房間里一邊檢視張信達傳來的貨物,一邊想起了心事。

大米什么的,沒啥可檢查的,都是沒脫殼的稻谷,頂多是現代產品,顆粒更飽滿而已。

為啥是沒脫殼的,很容易理解,因為脫殼米價格更高不說,也容易腐爛變質,只有沒脫殼的米,才能放的住,也更容易在這個世界傾銷。

至于其他的東西,像銀元寶,藥品,不銹鋼制品等,看的出來都不是粗制濫造的東西。

花了點時間把東西粗略的都看了一遍之后,李永吉就大體估算出了這批貨的價值。不算糧食,光是這些藥品,銀子、不銹鋼制品、洗化用品以及其他小百貨,總價格很可能超過五萬塊,加上花了三萬的糧食,這一堆東西,張信達就花了八萬!

這是什么概念呢?這說明,張信達已經把他買房子首付的錢都給花了出來,是真正的血本投入!

因為李永吉很清楚,張信達并沒有多少存款,自己在現代的存款就更少,之前給他的那個金鐲子跟玉墜子,也遠遠不可能比這些東西多。

所以,這等于張信達拿自己的家底錢來提前投入了。

當然仔細考慮來,這也正常,換了是自己,遇到這么個機會,也肯定要抓住,也一樣要提前投入。沒有投入,哪來的回報啊?

現在想來,當初選他當代理人,而不是找什么親戚,絕對是明智之舉。因為大多數時候,這種沒血親,也沒同學過的兄弟,才是最可靠的,反而是那些親戚……

想到這,李永吉搖搖頭。

在前世,或者說在現代社會中,他雖然父親死的早,母親又有糖尿病,家庭情況比較嚴峻,但其他親戚卻有很多,而且大多數都十分有錢,其中有個親三叔還是開發房地產的,身家過億,可都對自己一家不聞不問,這才導致自己那么艱難,要努力賺錢貼補家用,根本不敢考慮自己的事情。

同學也差不多,他怎么說也是個985名校的本科生,這樣的基礎下,很多同學都混的比較不錯,可他們大多就只是在同學群里吹牛炫富,你要真求到的時候,就這個困難,那個不容易,能給你點個贊就不錯了。

倒是后來認識的同租客張信達,本身他自己也不寬裕,可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卻幫了自己一把,這才讓自己后來可以繼續維持下去,這樣的人,可比什么親戚同學靠譜多了。

李永吉早就想過,反正一世人兩兄弟,只要自己不負他,他肯定不會負自己!哪怕以后富貴了也一樣!

對此,他很有信心,因為在張信達以及自己的身上,他看到了他們這類草根人的天然屬性——貧窮不相欺,富貴不相忘!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想到這里,李永吉笑著搖搖頭,不再把這些婆婆媽媽的事情放在心上,繼續想現實的事兒。

誠然,寫歷史文出身的張信達給自己的建議有很多可取之處,特別是倒騰糧食以及倒騰貴金屬這方面很有建設性,不過,他畢竟是紙上談兵,不是自己這個親歷者,有些細節不如自己清楚。

不管以后要倒騰什么,不管以后要做什么,都要有一個渠道,或者說根據地,再簡單說,就是要有個地方能安全的做這些,而這一切總結起來,就是要有個良好的起始環境!

很顯然,自己目前所處的地方,并不是一個發展的好環境,起碼對自己的金手指來說,并不好。

李家這里是個以買賣糧食為主的商業街,類似后世以賣糧為主的集貿市場。這樣的環境下,就決定了住在這里的居民,大都是跟李家一樣的糧商或者相關產業的商人,再加上外來買或者賣糧的商人農戶,因此這里的人口密度相對較大,流動性也比較強。

在這里,鄰里之間家庭情況幾乎都差不多,又因為居所大都是商住兩用,彼此的后院也就是一墻之隔,那圍墻矮的以李永吉現在的體格能輕松翻過去,一旦高聲說話,鄰居也能聽到,所謂遠親不如近鄰,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在這種氛圍下,鄰居間相互走動串門是很平常的事兒,由此帶來的就是,彼此之間很少有什么秘密能藏得住。

可以說,如果李永吉不是把東西吐在自己屋子里,要是吐在院子里,恐怕用不了多久,他這種奇異情況就會被鄰居知道,到時候就絕對是無窮無盡的麻煩,就算現在吐在自己房間里,貨物要是還繼續在這里,用不了多久,這秘密也保不住了。

一旦被外人發現,李永吉如果說不出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解釋這些東西的來源,只是扯神仙鬼怪,那他一個孩子,不太可能糊弄過去。因為在這個世界,大家是不會跟你講什么人權**的。

以前是鄰居彼此之間情況差不多,知根知底,維持了一個平衡,一旦消息走漏出去,所謂財貨動人心,到時候自己被人浸豬籠倒未必,但很可能就要被人監視起來,那可就是真的**煩了。

在李永吉看來,目前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居住環境,以及由此帶來的**問題,也就是保密問題,至于其他問題,都是后話。

所以,當務之急,是先找一個相對清靜隱蔽,周圍鄰居相對較少的房子當倉庫,換言之,就是自己要盡快換一個居住環境,離開這個幾乎沒有**可言的地方!

要不然,一旦你憑空變出一堆東西,就會顯得十分突兀,必然會被周圍那些知根知底,又因為缺少娛樂方式而八卦心極端旺盛的鄰居們所懷疑!

想到這里,李永吉就決定要主動換地方發展了,而且要快,要趕在自己父母回來之前辦好這件事!

只有自己先憑著自己的力量打下一片自己的地盤,才能不受其他方面的掣肘,才能迎來以后的發展!

就在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然后就是陳媽呼喚吃飯的聲音。

原來,不知不覺中,此時已經到了午時,也就是中午十一點多,在這個時代,這個點就是吃中午飯的時間。

答應了一聲,又反鎖了門出去,然后來到正堂,發現正堂中間已經擺了一張桌子,桌子上擺了一碗米飯,一碗湯跟兩碟小菜,筷子也只有一雙。

李家雖然并非大戶,但礙于時代特色,上下之分也是很明確的,而且也有自己的規矩,哪怕是在吃飯上,也是如此。

比如現在,雖然李正祥等人都不在家,但既然有李永吉這個嫡生小少爺在,那一日三餐這種正餐,就必須在正堂里擺桌吃飯,而不能自己私下在臥室吃,那是只有夜宵等額外進食才可以的。

另外一個規矩就是,下人吃飯不能上正堂正桌,主人跟下人也絕對不同桌吃飯,因此這里才只有一雙碗筷,而陳媽以及李進寶,一般會在伺候李永吉吃完后,另外在廚房里另外做飯吃。

當然,作為非大戶人家,如果李永吉吃不完,剩下有多,那么李進寶跟陳媽也是可以吃這些剩飯剩菜的。一般而言,好一點的非大戶人家的主人,都會在吃飯的時候故意留一些飯菜不動,自己吃完后把這些飯菜給下人吃,變相等于節省了,這樣的人,就被稱為好主人,而李家恰恰也有這個習俗。

既然在這個時代,李永吉并無刻意改變的意思,因此他只是跟前幾天一樣,吃完自己碗里的飯,故意只吃一碟小咸菜,又喝了粥,這就表示吃飽了。之后,就是陳媽收拾了飯菜,然后跟李進寶去廚房自己吃。

這個時候,李永吉也想到了自己接下來要做什么,于是他回自己房間,挑了幾件東西放在身上,然后再次出去并鎖了門,找到了剛吃完飯出來,打算繼續去前面看店門的李進寶。

“什么?小少爺想去牙行?”聽了李永吉的話后,李進寶奇怪的問,“去那兒干嘛?”

“好奇,去參觀參觀行不行?”李永吉笑了笑。

所謂牙行,其實就是撮合買賣雙方之間交易的中間商,這種中間商在交易中起著“評物價”、“通商賈”,代政府統制市場、管理商業的作用,因此權力相當大,經營范圍也相當廣泛,在宋以前,都叫做官牙。

宋代以后,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逐漸有了官牙、私牙之分,到了清朝之后,牙行必須持有官府發給的牙帖﹐對牙人開始有了一個明確的限制,但實際上限制有限。

到了清代,牙行的職能又從介紹交易﹑提供倉儲﹑食宿發展到自營買賣,代客墊款﹑收帳﹐代辦運輸﹑起卸﹑報關,對農民和手工業者進行預買﹑貸款。牙行的收入除傭金外還有商業利潤﹑貸款利息﹑服務報酬等,不過這類牙行是少數。

在這其中,清代的官牙,主要就是那些占據鹽糧等主流貿易流通領域的大豪,像廣東十三行,還有以前的淮揚大鹽商,很多都是這一類,他們實際上已經不能簡單的稱為牙人了,而是行業壟斷商。

清代的私牙,此時則主要是經營某些服務性的產業,比如人口買賣,田地房屋買賣等,是官牙的一種補充,也就是真正貼近市井的中間商。

簡單說,這時期老百姓一般口中的牙人,其實主要是指的那些私牙,那些官牙,早就蛻變成另外一個階級了。

盡管如此,私牙也是相當可靠的,因為《大清律例》規定,牙商必須為殷實良民,有聯保甘結,一個牙行只許一人經營。官廳發給牙行蓋有關防的文簿,以登記客商住所姓名,逐月送報官廳。在價格評定、銀錢收付、商品收付等業務方面,均有具體規定。

因此,牙人大都是有身份背景,且在官府跟民眾中有一定信用度的人,交易經過牙人之手,就等于去公證處公證過,最是放心不過,事后萬一出現交易糾紛,經牙人過手的合同也更容易得到官府的支持。

沒錯,李永吉要去的牙行,就是這種私牙,找他們,就是想找人買或者租一個清靜點的房子,以方便以后自己跟現代社會做時空走私交易!

至于為啥要來找李進寶,除了自己不太熟悉周圍的環境外,也是因為李永吉現在的身份是個十三歲的孩子。他這個年齡的孩子,要是一個人外出,哪怕是在城鎮里面,那也是不安全的,畢竟這可不是后世那種治安良好的地方。

實際上,由于環境復雜,李進寶留下來除了看門外,還有一個重要職責就是照顧好小少爺,比如平時接送上學什么的,而一旦李永吉要出門,他一般也得跟著。

沒辦法,這時代兵荒馬亂,不這樣有個成年人跟著,他這樣一個孩子隨便出門,說不定轉眼就要被歹人給抱走賣錢了。而李永吉平時也不斷被教導,要出門別走遠,還必須找李進寶跟著。

除了這些原因外,李進寶作為李家的家仆之子,就是所謂的家生奴,相對而言忠誠方面比較可靠,而且雖然才十八歲,但從小在這個環境長大,必要的閱歷還是有的,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今后自己要做的一些事情必然會十分讓人難以理解,讓他先知道了問題不大。

果然,聽李永吉說只是去參觀參觀,正閑的發慌的李進寶也動了心,正好借機出去溜達溜達,反正附近就有一家牙行,都在一條街上,大家相互之間都認識,不會有什么問題。

“帶你去看看可以。”李進寶回頭看了看,繼續小聲道,“那你可得答應我,路上別亂跑,而且只是去看一下就回來,回來后不準說出去咱們去過那個地方。”

“嗯,我知道,我就說讓你帶我出去溜達溜達,透透氣,消化消化食。”李永吉笑了笑。

就這樣,跟陳媽,也就是李陳氏交代了一下,李永吉沒費多少勁兒,就跟李進寶出門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

同類小說:、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