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四七二章 新奧爾良中租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七二章 新奧爾良中租界

第四七二章 新奧爾良中租界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4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八月份的新奧爾良,依舊是炎熱非常,白天的最高氣溫能達到32度,就算到了晚上,溫度也在24度以上。

不過,新奧爾良港附近的海灘卻是個相當不錯的避暑勝地,這里的風浪不高,溫度適宜,尤其是海水十分的干凈,還能品嘗美味的海鮮,哪怕是在十九世紀,也是個相當不錯的度假勝地。

新奧爾良這座城市原本是印第安人的土地,法國人來了之后,發現了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通過巧取豪奪的方法,占領了這片土地,并把這里變成了法國的殖民地。

再后來,新奧爾良經過幾經周轉,終于被美國人買走,很快就因為其作為密西西比河出海口的獨特地理位置,成為了美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但不管怎么變,這里占統治地位的人口還是以法裔白人為主,甚至連整個城市也到處都充滿了法國的氣息。

借助港口的貿易便利,早在1840年的時候,新奧爾良就已經成為一個擁有十萬人的大城市,就人口規模來說,為當時全美國第四大的城市。

至于這里的新奧爾良港,由于吞吐量極高,更是曾經一度成為全美第二大港口,僅次于北方的紐約港,是棉花谷物等農產品出口歐洲大陸的最主要的貿易港。

南北戰爭爆發之后,新奧爾良港更是一躍成為了南方聯盟的第一大港,曾經超過八成的棉花跟谷物,都是通過這里運往國外,然后又從國外換回珍貴的外匯跟工業品的。

正因為這里的重要性。所以戰爭開始之后沒多久,北方軍就把目光對準了這里,老將溫菲爾德.斯科特更是有針對性的制定了一個“蟒蛇計劃”,其主要目標就是要奪取新奧爾良。

不過,由于戰爭初期的北方軍海軍的優勢并不大。無法徹底封鎖南方政府的各個主要港口,導致蟒蛇計劃無法得到徹底的貫徹。

然而,北方軍的工業實力在那擺著,只用了兩三年的時間,北方軍的海軍就爆炸性的成長,最終徹底壓過了南方軍的海軍。之后,北方軍的海軍部隊又趁著格蘭特西征,牽制了南方軍西部戰區主力的時候,找準時機冒險突進,獨立打下了新奧爾良港這個重要城市。一舉切斷了聯盟國政府這條最重要的對外貿易港。

然而,聯邦軍的海軍拿下新奧爾良這座城市沒多久,李永吉率領的遠征軍突然從古巴殺出,愣是憑著堅船利炮,硬生生的奪下新奧爾良港,全殲這里的聯邦軍海軍艦隊,讓新奧爾良這座城市的主人再次變成了中國人。

不過,由于李永吉當時帶領的遠征軍數目比較少。加上馬上又要北上進攻聯邦軍,不可能在新奧爾良本地留下太多駐軍,所以為了讓大家都方便。就沒有干涉這座城市的經營,依舊讓當地人自己管理自己,而遠征軍的留守部隊呢,甚至連被稱之為新月城的新奧爾良主城區都沒有進去,只是占據了新奧爾良港的密西西比河港區。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新奧爾良市的主要價值就在新奧爾良港這個港口上。至于被稱之為新月城的新奧爾良市,對這個低于海平面。且地基不穩,動不動就道路塌陷的城市。李永吉沒有絲毫的興趣。

不管怎么說,由于李永吉留下了五百精銳陸戰士兵,還留下了一艘現代化的護衛艦以及六艘飛剪炮艦,再加上特混艦隊以及遠征軍在前方的節節勝利,導致中國人在新奧爾良的統治地位不斷加強。

在李永吉帶兵跟聯邦軍死磕的時候,新奧爾良的統治權雖然還是當地人,但必須按時給中國人上繳賦稅,同時呢,因為中國人控制了新奧爾良港,所以這里的對外貿易份額也發生了變化,對中國的進出口占了八成多,對歐洲的進出口則迅速下降到了兩成不到。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國人實行差別收稅法,也就是說,對來自中國的貿易品,實行全免稅政策,而對來自除中國以外地區的貿易品,一律收取重稅,尤其是來自歐洲的產品,稅收力度最大。

這樣一來,不用多做別的事情,大家為了避稅,自然而然的就加大了中國方向的貿易,逐步減輕了與歐洲各國的貿易。

后來,當李永吉打下孟菲斯之后,來新奧爾良的中國人逐步增多,尤其是其中夾雜了很多私人雇傭兵,導致在新奧爾良的中國人數目一舉突破到兩萬人,其中光雇傭兵的數目就超過了一萬三。

這么多中國人,尤其是中國雇傭兵的出現,極大的改變了新奧爾良原本的政治現狀,而中國人也因此撕下了溫情的面紗,對新奧爾良的干涉也越來越多,很多中國商人甚至直接在附近跑馬圈地,至于土地的購買費用,基本只給了一個象征性的價格,說是明搶也不為過。

之所以沒有引起太大的反彈,是因為中國商人圈起來的土地,都是當初北方軍占下的土地。

也就是說,北方軍的海軍部隊在占領了新奧爾良之后,曾經圈了一次地,只不過他們沒有進行實際測量,只不過是拿著地圖比劃了幾下,就把新奧爾良新月城外的大量土地變成了北方軍海軍官兵的私人土地,只等著等以后局勢穩定之后,再想辦法把這些虛的東西變成實實在在的財富。

說白了,當初的北方軍海軍部隊,根本就沒想過真的去接收那些土地,而是想回去賣給本國的商人,賺一筆錢而已,只不過這個行為卻讓中國人賺了便宜。

要知道,當初遠征軍的名義就是對付美利堅北方政府,既然是敵人,那么強行接收敵人的財富,也就無可厚非。至于這個敵人的財富是不是搶的別人家的。那就不關我的事兒了。

不得不說,中國商人的學習能力是相當強的,尤其是最早一批前往舊金山跟洛杉磯撈金的福建商人,別的沒學會,列強那一套強盜行徑是學了個十成十。最擅長的就是借助中*力狐假虎威,以此來掠奪財富。

就好比北方軍在占領新奧爾良期間劃定的土地所屬地圖,這批人就堂而皇之的當做了繳獲,然后當眾瓜分,甚至他們還立刻就聚眾造出了中國版的精美地契,并迅速拿回好萊塢紅堡。讓北美總督府蓋上了代表中華帝國政府的大紅印。

一旦蓋上了北美總督府的大紅印,就說明這份地契得到了北美總督府的承認與保護,而得到了北美總督府的承認與保護呢,就等于得到了中華帝國政府的承認與保護。

以中華帝國目前的強勢作風來看,這就意味著這份地契具有了合法有效的法律效益。也等于地契上規定的土地就真的是地契所有人所有了。

可以這么說,這種獲取土地的方法,成本相當小,基本上只需要上繳一點手續費就行,但與所獲得的廣大土地相比,這點錢真心不算什么。

美國人,不對,應該說聯盟國政府的新奧爾良人高興不高興?那肯定是不高興。但是沒辦法,誰讓他們處于弱勢地位呢,所以只能忍下來。

一開始。還有一些當地人提出抗議,甚至希望南方聯盟國政府去交涉,幫忙奪回本屬于他們的土地,只可惜,發現聯盟國政府根本不搭理這茬之后,他們逐漸絕望了。知道至少在目前來說,這些土地他們是要不回來了。

就這樣。這些新奧爾良的原住民開始期盼戰爭結束,指望等戰爭結束后。中國人就會離開,到時候呢,他們最多再多花點錢,就可以從這些中國人手中把土地買回來。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這些新奧爾良本地人看來,中國人不可能長期在這里居住,既然如此,他們弄那么多土地也不可能真的長期持有,因此都把這當作中國人敲竹杠的一個手段,認為中國人是想借此撈一筆錢。

本來這個想法其實也沒啥錯,畢竟很多來這里搞這個的中國商人,當初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可是呢,當遠征軍跟北方聯邦政府談和,又帶領全部軍隊撤退到新奧爾良,并且鄭重其事的宣布把新奧爾良市變為中國租界之后,新奧爾良人這才徹底鬧了起來。

開玩笑,租界這個名詞,沒有人比西方白人更清楚里面的含義,畢竟他們就是靠這招四處插旗占地的。而一旦新奧爾良變成了中國的租界港,就說明這里以后就正正經經的變成中國人的地盤了,跟自己家的土地沒啥區別。

然而,面對新奧爾良地區聚集的近八萬中國人,尤其是其中大半都是精銳軍隊的情況下,總人口不過十萬出頭的新奧爾良人除了一開始的時候做了一點口頭抗議外,很快就偃旗息鼓,默認下了這個結局。

當然,也不能說是默認,只能說是新奧爾良人好漢不吃眼前虧,對這件事不承認,但也不明著反對,反正不管當地的中國人有什么要求,他們一切照做就是。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些新奧爾良人早就看明白了,在這件事情上,他們壓根就沒有發言權,也沒有自主權,一切都得看別人的眼色。

不過這些新奧爾良人也不是太過擔心,畢竟他們很清楚,像把新奧爾良變成中國租界這種事情,聯盟國政府,或者說里士滿政府肯定比他們還急,所以他們只需要安心等著交涉結果就是。

果然,聯盟政府很重視這件事,得到消息之后,迅速派出了談判代表團,代表團的團長依舊是聯盟國副總統亞歷山大.斯蒂芬斯。

亞歷山大.斯蒂芬斯之前曾經來過新奧爾良一次,他來到這里的時候,李永吉人還在史密斯蘭,而那次亞歷山大.斯蒂芬斯來這里的目的,就是想跟李永吉進行一次私密的談判。

那次談判的內容,是戴維斯希望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土地,換取中國政府的全力支持,包括物資跟金錢上的支持,以配合南方軍的北方攻勢。從而徹底擊敗北方政府,完成統一南北的事業。

實際上,只要是稍微有點腦子的人,就知道戴維斯的那些條件相當沒有誠意,因為他說的這些條件。也就是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土地,目前本來就不在聯盟政府的統治之下,給出這些土地,對聯盟政府來說根本沒什么損耗,但卻可以獲得中國政府的大量物資支持。

至于以后么,要是等南方政府真的徹底擊敗北方軍。完成美國的統一,戴維斯完全可以反悔,畢竟不管是南方美國還是北方美國,總統都不是終生制,大不了等新總統上臺。不承認那些條約就是。

反正條約這東西,說白了就是一張紙,遵守與否,全看彼此的實力如何。

你要是有實力,能保證足夠的威懾力,那條約就可以遵守,可如果威懾力不足,那條約也就失去了效力。

所以說。在戴維斯看來,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擊敗北方軍。完成美國的統一大業。

沒錯,不但北方政府想要統一,其實南方政府也想要統一,他們都并不承認自己是分裂國家,都在聲稱自己是美國的合法政府,說對方是非法政府。這場戰爭的根本目的其實是內部的政權爭奪戰。

其實,不管是北方的林肯還是南方的戴維斯。都很清醒的認識到,美國是不能分裂的。一旦分裂成兩個國家,那實力將會大大衰弱,面對咄咄逼人的全球化新列強,比如英國、法國還有中國等新勢力,他們都沒有辦法抵御。

所以,統一是南北雙方統治者的共識,只不過因為雙方分歧太大,不可能通過溫和的方法解決問題,所以才不得已用戰爭手段爭取最后勝利。

在這個時期,美國的領土看似很大,但其實真正的核心領土,就只是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地區,其中又以早期的北美十三州為最。

別的不說,此時的美國人說起西部來,主要說的其實并不是舊金山等地,而是指密西西比河流域,比如路易斯安那州之類的地方。

至于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土地,那都屬于地廣人稀的不毛之地,人口少的可憐,嚴格來說,只是行政上的歸屬,很多還是殖民地,大多數地方并不是美國的核心領土,不管是戰略上還是經濟上,價值都不大。

當然了,這不是說美國人不重視土地,相反,他們對土地的熱誠相當大,只不過美國人是徹頭徹尾的商人治國,商人思維嚴重,這從他們建國之初就已經深入骨髓。

所以說,對戴維斯來說,用一些非核心的領土來換一批急需的軍事援助,那是十分劃算的事情,因為現在南方軍在戰場上全面占優勢,只是經濟問題嚴重,缺乏后勁而已。

一旦這個時候獲得中國政府的援助,能夠一鼓作氣擊敗北方軍,那統一的大局就定了。

至于之后的土地歸屬問題,那都不是問題,反正他是不會負責了,那是新總統需要頭疼的問題。

至于戴維斯,只要能夠擊敗北方軍,統一美國,那他就是美國的英雄,至于西部土地歸屬問題,那都可以淡化處理,再說事后等美國實力變強了,隨時都可以反悔。

很可惜,戴維斯的這個想法并沒有成功,李永吉當初也是口頭答應幫忙斡旋,并沒有實質的內容,所以亞歷山大在談判無果之后,就干脆重新回去了,畢竟這種事兒是不能公開的,他也十分尷尬。

然而,這一次情況卻不同,畢竟不管怎么說,新奧爾良市無論經濟價值還是戰略價值都是十分重要的,是對南方政府不可或缺的一個城市,更是美國的核心領土,斷然不能給人。

但是,李永吉現在拿著一份北方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簽過字的合約,名正言順的要求把新奧爾良變成中國的租界,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也是戴維斯不能容忍的。

沒錯,當初李永吉在史密斯蘭跟北方政府談判的時候,曾經簽署過一份把新奧爾良當作中國租界的合約,只不過這份合約是密約,不是公開內容,所以知道的人不多。

但是,終歸這是美國政府承認的合約,是具備一定法律效力的,更何況,李永吉的軍隊是強行攻占了這里,是從聯邦軍手中拿下的這座城市,嚴格來說,這座城市之前的主人是聯邦政府,不是聯盟政府,所以這就讓這件事變的相當棘手。

當然了,最棘手的問題是,現在聯盟政府還離不開中國人,確切的說是離不開中國政府的支持,尤其是物資支持,更何況遠征軍的戰斗力那也是沒說的,差點單憑著自己的力量擊敗北方軍。

真要是這個時候翻臉,導致中國政府再跟南方聯盟國宣戰,那可就不是一般的糟糕了,至少戴維斯沒有一點能勝利的自信。

因此,亞歷山大.斯蒂芬斯這次來新奧爾良,擔負的任務相當艱巨,因為他必須在不丟掉新奧爾良的情況下,不觸怒中國人,最好是讓中國人早早滾蛋,別再繼續在這邊晃悠了。

可想而知,連亞歷山大.斯蒂芬斯本人都知道這個任務很難完成,畢竟到嘴的肥肉誰想平白吐出去?不付出點代價是不可能的,而不管結果如何,對他本人來說,這都必然是一個巨大的污點。

可不是么,要是他同意了中國人的條件,他就是賣國賊,要是不同意中國人的條件,導致戰爭發生,他就是國家罪人。反正不是賣國賊,就是國家罪人,沒啥太大區別。

不過現在他也沒別的辦法,畢竟上命難違,只能過來試一試了。

好在,亞歷山大.斯蒂芬斯也想到了應付的方法,那就是盡量把談判過程拖下去,來個斗而不破,那樣最多被冠上一個無能的標簽,要是能因此而脫身,那就真是上帝保佑了。

亞歷山大.斯蒂芬斯都想好了,等這件事解決了,說什么他也不在里士滿中央政府從政了,真是太危險了,還不如回去當個逍遙的州議員或者快樂的法官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