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作者:
網站:
在義莊住了三日,四目道長又來了,他可真是勤快啊,只是天下有這么多僵尸嗎?
有些奇怪,他身后這些僵尸是在哪里用來的,怎么這么快就一個往返呢?
四目道長給出了答案,他這個趕尸,其實就是帶僵尸上路,其他的都不管。|.[2][3][w][x]說白了,就跟跑腳的商人一樣,在一地接了貨物,趕到另一地,其他的沒他什么事。
對這些規矩,了解的不多,他這一說,也勾起了的興趣,拉著他問個不停。
二人又在義莊待了兩日,便一起告辭了毛小方,共同上路。想到了四目道長旁邊的一休大師,如今他聽了道家高人的見解,也想要去問一問佛家高僧的看法,所以便有了他與四目道長一起上路的情況。
二人趕著僵尸,過了山頭,遠遠的,看到草地中兩座房屋矗立。他笑道:“道長,這就是你們住的地方嗎?”
四目道長點頭,道:“不錯!這里方圓百里就我們兩家,平時也沒什么客人,你來了,那大和尚會高興的很呢。”聽他咬牙切齒的語氣,暗笑,這家伙與一休大師為鄰居,卻也斗了十幾年,實為一隊冤家。
二人快走了幾步,四目邀請入門,二人進了他的院子,發現里屋鎖住了,透過白紙窗戶,隱約可看到一人躺在搖椅上睡覺。
知道,這小子便是四目道長的徒弟嘉樂了!
四目道長明顯很生氣,只是在旁。他也不好發作,只得碰碰的敲門。里面嘉樂噌的站了起來。飛快的打開門,道:“師父……師父。這位是……”
“哼!”四目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道:“這位是為師的朋友,來為師這里住兩日。嘉樂,去請旁邊一休大師過來。”
“是!”嘉樂應了一聲,馬上去了。很快,他便與一慈眉善目的和尚走了回來,和尚身后還跟著一扎著麻花辮的小姑娘。
這小姑娘年紀不大,長的卻眉清目秀的,用現代話說。那就是清純啊,漂亮的清純美女。
看到這小姑娘,心頭一動,目光在四目與一休大師身上走了一下,暗思僵尸叔叔的劇情應當還沒有開始,而這就是開始前的劇情了。
“阿彌陀佛!四目道長,這位施主,貧僧一休見過。”一休大師微微行了一個禮。
四目哼了一聲,頭一抬。胸一挺,看來頗為無禮。若不是了解他們二人,外人看了肯定不喜四目道長,覺得他太過失禮。
卻不在意。畢竟他了解二人。他道:“見過大師!”
一休點頭,四目大聲道:“嘉樂,還看什么。趕緊把那些客人放到停尸房去,在這里杵著干嘛。當樹木樁子啊。”
“是!”嘉樂有氣無力的應了一聲。一休對一旁菁菁道:“菁菁,你也去幫忙。”
打發走了兩個小徒弟。三人走進屋子,自竹桌旁坐下,四目為三人倒了一杯茶,目光一眨不眨的盯著一休和尚。看的苦笑不已。
道長,您別搞事行不行!
“哈哈……”訕訕一笑,馬上道:“喝茶,大家喝茶!”
四目拿起茶杯,道:“和尚,你喝茶啊。”
“喝就喝!”一休大師絲毫不客氣,一把抓向桌子上的茶杯。四目眼睛一亮,手啪的壓了下去,正好壓住一休大師胳膊。
他笑道:“喝啊!”
“我喝!”一休大師手臂用力,胳膊抬起,二人就如拜手腕一般,你來我往。無語,腳下一踢凳子,飛快的避了開去。
兩個活寶大鬧了一番,讓看了一番笑話,也讓嘉樂很是無奈,怎么每次都這樣內!
三人一起小坐了一會兒,聊了一些有的沒的,也沒說自己的問題,不然這二人恐怕又得打起來。到了傍晚,大家散了,各自回房間休息。
想了想,便走出房門,進到隔壁院子,道:“一休大師,特來拜訪。”
一休大師有些奇怪,起身迎道:“施主,可是有事?”
點頭,一休請道:“如此,施主快快進來。”
二人自廳堂席地而坐,把自己的問題說了。一休眉頭輕皺,道:“施主可容貧僧把一把脈?”
把胳膊伸出,一休把手打在他的脈搏上,仔細摸索了一會兒,道:“施主所言不差,你如今問題,確實非常嚴重,但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一愣,心頭一震,急忙道:“大師此言當真!”
一休大師慈祥一笑,道:“不瞞施主,你這種情況貧僧并不陌生,在我佛家,有觸目金剛之說,施主可明白?”
點頭,這說法他自然聽到,“大師,在下的情況與這觸目金剛有何關系?”
“哈哈……”一休大師解釋道:“金剛乃我佛家護法,此所修乃殺伐之道,與一般修煉者不同。道家,亦有這護法職位。”
聞言,頓時眉頭一皺,道:“毛道長卻是從來不曾說過這些。”
一休大師搖頭,道:“今世乃道法末世,許多東西都已失傳,茅山正宗雖屬道家一脈,卻是煉神一脈,沒有練氣之法,自然不懂。貧僧雖是一個游方和尚,卻有幸學過佛法之大乘,親耳聞聽高僧傳佛,對這些有所了解。施主的情況正適合走我佛家金剛護法一路。”
點頭,沉吟道:“大師,可了解道家護法?”
一休一愣,笑著搖頭道:“貧僧是和尚,如何會了解道家護法之事?”
可惜的搖了搖頭,道:“不瞞大師,我所的武道功法走的是道家的路子,其中多涉及道家之法,如今改修佛家之法,是否會有后患?”
聞言,一休大師兀自沉吟,半晌道:“這種情況貧僧也不好多言。這樣吧,我這里有一篇佛家護法真言,便贈與施主,施主可仔細研究,再說其他。”
“如此多謝大師!”大感欣喜。這可真是意外驚喜啊!
自一休大師那里得到佛家護法真言后,便一心鉆研,這東西并不困難,他很簡單的就弄明白了,也觸類旁通的懂得了道家護法與道士的大致區別。
道家正宗,說的便是煉神,以神為尊。而護法,卻是正好相佐的路子,走的練氣、練體一路。
你看毛小方,那可是道家元神真人,一手道法莫測高深,可他**實力,真氣強弱,實在不堪入眼。也曾暗自奇怪,如今卻是明白了。
毛小方這等道家正宗修士體內的氣,只是神的養料,不似這等武者,氣為根基。
而這護法的路子,就顛倒了過來。仔細說來,這護法走的就是武者的路子。
其實說來,這武、道誰先誰后,真不好表示。
自中國傳說來看,自然是先有道,后才有的武。可自人族發展來看,恐怕是先有武,才會有道啊。道比武好,故道成正宗,武為旁門。
只是,道難以入門,多隱世不出,唯武弘揚。
所謂護法,其實說的便是這武道中人,為宣揚教統,行殺伐所在。
一休大師贈與的這篇佛家護**法,只有短短千字,可其修行之境界,卻高出一境界,比之他了解的武道,簡潔多了。若不是他對佛家也頗為精通,恐怕許多地方都看不懂了。
在護法一路上,并不講究金丹大道,而是以外丹為手段,增補內氣,以應負元神出竅之難。佛家不叫外丹,叫舍利,而且與道家外丹煉藥不同,佛家的舍利之法是借助高僧留下之舍利,布下佛家大陣,以藥物滋養舍利,使這舍利成為一種靈石般的東西。
這樣,它的藥力自可源源不絕。
對比兩者,道家外丹行的是增進自身真氣之功,而佛家舍利卻不染自身。誰高誰低,也不好判斷。
他一直都不喜用外物增加修為,可想到這外丹之術,卻也猶豫。而佛家舍利看似不染自身,實則元神吸納時,還不一樣吸納舍利之功。
所以,兩者高下,實無法區分啊!
在真言其后,亦有元神修煉之路,他與正宗修煉不同,正宗修煉,元神會進入金丹、舍利之中,以金丹、舍利為外衣,護住元神。可護法修煉,無法凝聚金丹、舍利,元神沒有依憑,出竅極其危險,其后若想躲過災難,必許化解出竅之危,其手段便是把元神拘于身體之中。
這里不能說融入,只能用拘,若是融,那就是神仙了。
這真言里給出的手段,便是佛家手段了,以的修為,自然無法推算出道家手段,他也只能先放過這里,仔細鉆研前面功法。
這一篇功法,卻使得下定了決心——既然前路未斷,豈能舍心血之武道,而選其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