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級備胎第三百四十四章 正說諸葛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之神級備胎 >>重生之神級備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四章 正說諸葛亮

第三百四十四章 正說諸葛亮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07日  作者:獨孤紅蝦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獨孤紅蝦 | 重生之神級備胎 
正文

正文

其實,在第一期節目中就可以看出來。**

易中添品三國,是站在一個很客觀公正的角度,依照著史學的資料,引經據典的來重新的剖析三國的歷史。

說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詳,感興趣的人物,他們的一些重要的事跡。

聯系人物的性格,來研究這段歷史。

真的可以說是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

這個主題可以說是貫穿了整個講壇內容的。

而且易中添在演講的時候,也有著他鮮明的特色。

言談舉止之間,他以平民的立場,和現代的視角,并且活學活用地,用一種最為簡練、最為易懂的詼諧表現手法。

來將這段歷史,在觀眾面前還原。

值得一提的事,易中添在這之前,對于三國的歷史,是做了大量的研究。

可以說將這段歷史劃分成了很多個節點,一個節點中一旦有不懂的問題,他馬上就會翻閱各種的史料典籍。

他對于治學,可謂是非常的嚴謹。

在他的電腦上,也有大大小小,近百個關于三國的文檔文件,都是他用來匯總和概括三國歷史所做的功課。

平時的各種積累,加以他對三國歷史的不懈研究,可以說對于這段歷史,他是再有話語權不過了。

在講壇上,他還原真實曹操,替周瑜辯誣。正說諸葛亮,重評司馬懿。縱論天下,閑話三分。細品是非功過,總結成敗得失。

而在對于,歷史現象,文學形象,民間形象。他又是繼續講道:

這三種形象是有差距的,對于三國來說,形象最離譜的是諸葛亮。

一提起諸葛亮,人們就會想到空城計。而說起空城計。則展現出了人們對諸葛亮軍事天賦的無比推崇。那么,諸葛亮的空城計究竟發生過沒有?人們對諸葛亮的追捧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易中天先生對諸葛亮的歷史形象又有著怎樣獨辟蹊徑的品評呢?

諸葛亮這個人,至少從晉代開始就已經是很多人追捧的對象。當時有一個叫郭沖的人,郭沖這個人大概是諸葛亮的鐵桿“粉絲”。覺得現在大家對諸葛亮的評價遠遠不夠。于是寫了一篇文章。叫做“條亮五事,隱沒不聞于世者”,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我這里還有五件事情是你們大家不知道的。第三件事情就是空城計。諸葛亮的空城計最早見于郭沖的這篇文章。

后來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的時候引用了這個材料,并予以駁斥,說當時在陽平這個地方根本不可能發生這樣一件事情。為什么呢?因為當時的司馬懿官居荊州都督,駐扎在宛城,不在陽平戰場,怎么可能有諸葛亮和司馬懿的空城計呢?但是這個空城計的故事實在是太精彩了,所以文學作品是一說再說,戲劇作品也就一演再演,但是這個事情是不符合事實,也不符合邏輯的。我們簡單地說一下這個空城計吧,大體上的意思就是說司馬懿率兵來進攻,諸葛亮派馬謖去守街亭,馬謖這個人是個書呆子,空談可以,打仗不行,把街亭給丟了,于是司馬懿就率領幾十萬軍殺奔而來。當時諸葛亮手上已經沒有兵了,只好把城門,四個城門全部打開,派了20個老兵在門口掃地,諸葛亮自己搬了一張琴,焚了一爐香,帶了兩個小孩子,坐在城樓之上唱卡拉ok。司馬懿的大軍跑來一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司馬懿自己打馬上前,大為驚詫,說牛鼻子老道搞什么搞?城門大開他開party啊。于是撤軍。

這個事情不合邏輯啊,第一,你不就是怕他城中埋伏了軍隊嗎,派一個偵察連進去看看,探個虛實可不可以?第二,司馬懿親自來到城門樓下看見諸葛亮在城樓上面神色自若,琴聲不亂,說明距離很近,看得見聽得清,那你派一個神箭手把他射下來行不行?第三,根據這個郭沖的說法和《三國演義》的說法,兩軍的軍力懸殊是很大的,有說司馬懿帶了二十萬大軍的,有說司馬懿帶了十幾萬大軍的,反正至少十萬,你把這個城圍起來圍他三天,圍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頭就走呢?所一是不合邏輯的,諸葛亮的空城計是子虛烏有。

其他的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草船借箭等等都是編出來的。其中最可笑的是借東風,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三國演義》,當時諸葛亮借東風是個什么形象?披頭散發,光著腳丫,穿一身道袍,所以魯迅先生說《三國演義》狀諸葛多智而近妖,這個妖不是妖精也不是妖怪,是妖人。妖人就是當時那些裝神弄鬼的,什么巫婆啊,神漢啊,這類的人物。諸葛亮當然不是妖人,諸葛亮不但不是妖人,而且是帥哥。《三國志》說諸葛亮身長八尺,這個八尺是漢尺,漢尺的八尺合現在市尺五尺五寸,相當于一米八四。而諸葛亮出山的時候年齡是多少呢?26歲,大家想一想26歲的年齡一米八四的個子該是什么形象?和我們心目中的,我們舞臺上的一樣不一樣?借東風這個事情當然也是沒有的。而且就算有,去借東風的人也不該是諸葛亮,該是周瑜啊。我們讀杜牧的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沒說東風不與諸葛便啊。

實際上諸葛亮在赤壁之戰期間的主要功績,是促成了劉備軍事集團和孫權軍事集團的聯合,這是他的主要功績,而諸葛亮在劉備去世之前的主要功績也是為劉備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也就是說諸葛亮是一個杰出的政治家,未必是一個杰出的軍事家,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是值得懷疑的。現在成都的武侯祠還有清人趙藩寫的一對攻心聯,他說“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這一幅攻心聯其實是委婉地批評了諸葛亮,批評他在劉備去世以后主持蜀國工作的時候窮兵黷武,寬嚴戒誤。但是到了《三國演義》里面諸葛亮就變成杰出的軍事家了,而且神機妙算,算無遺策,其他的軍事將領都變成了提線木偶,傻乎乎地帶著軍去打仗,走到地方掏出一口袋,軍師給我的錦囊妙計,打開看看,哦,這么辦。這個實在是太離譜了,這個表現了什么呢?表現了人們對他的崇拜。

而易中添認為,諸葛亮是一個杰出的政治家,而未必是一個杰出的軍事家。像以上分析的空城計和借東風等,只不過是文學家們把諸葛亮神話了,所以歷史形象并不等于文學形象。

此言一出,眾人嘩然,原來真正的諸葛亮并不是影視當中所塑造的形象。

但是對于這一事實,人們也并不是不可以接受,反而在易中添那詼諧幽默的講解之下,竟然是發覺對于這段真正的歷史,越發的感興趣了。

......(未完待續。。)u

,歡迎訪問


上一章  |  重生之神級備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