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重鑄天朝第126章 機會來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重鑄天朝 >>重生之重鑄天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6章 機會來了

第126章 機會來了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5日  作者:七匹孤狼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七匹孤狼 | 重生之重鑄天朝 
››


目錄:

作者:

網站:

“……山東巡撫李秉衡督戰不利,屢戰屢敗,有損天朝威嚴,著即革職,械送京師,交刑部議處。....看最新最全小說山東巡撫出缺,著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署理,望諸位愛卿以此為戒,全力抗倭,以保我大清社稷,萬年永固。欽此!”金鑾殿上總管太監扯著一副公鴨嗓子大聲宣讀道。

“萬歲,萬歲,萬萬歲!”文武百官接旨謝恩。

光緒帝端坐于龍椅之上,山東戰場連戰連敗,已經把這位倒霉的皇帝折騰的焦頭爛額。如果之前的平壤慘敗,黃海大敗,光緒帝還僅僅是震驚憤怒的話,而這次的山東大敗,卻使得光緒帝雷霆大怒,同時還伴隨著一絲焦慮。因為朝鮮畢竟是番邦屬國,于山東相比不可同日而語。現在倭寇已經打進國門了,光緒帝怎能不怒。在光緒帝看來,山東之敗完全是前方將士不賣力導致的,什么山東缺兵少將,全部都是推脫的借口而已。于是光緒帝覺得只有殺雞儆猴,才能讓前方將士奮力御敵,于是剛剛調任山東巡撫不久的李秉衡便成了這只雞,不過李秉衡被革職拿問倒也不冤枉,雖然山東兵力空虛,但是如果全力御敵的話,絕不可能敗的這么慘,這么快!

“李鴻章,山東的戰況如何?”光緒帝故作鎮靜的問道,其實此時的光緒帝早就坐不住了,如果可能的話他甚至想親自領兵上前線殺敵。對于李鴻章這位重臣,光緒帝還是非常尊重的,平時也以李中堂相稱,以表示對李鴻章的器重,而如今卻直呼其名,表明此時光緒帝對于李鴻章的表現已經相當不滿了。

“啟稟皇上,目前日軍已經攻占臨邑縣,昌樂,青州等地,正在向淄川方向挺進。老臣已經秘調甘肅提督董福祥,古州鎮總兵丁槐等部星夜馳援山東。但是賊兵勢大,恐怕一時難以剿滅。”李鴻章老老實實的回答道。山東戰局糜爛,李鴻章也是憂慮不已。

“敗,敗,敗!全都是失敗的消息,難道就沒有一個勝利的捷報嗎?”光緒帝勃然大怒道。

“有,在青州附近,孫萬齡所部設伏,全殲日軍先頭部隊,擊斃日軍官兵二百余人。”李鴻章說這話時,一張堪比城墻的老臉竟然難得的紅了,但是清軍實在沒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戰績可言,李鴻章也是無奈。

“哼!”光緒帝忍不住冷哼了一聲,要不是顧及身份光緒帝恐怕早就破口大罵了,一連丟了十幾個府縣,殲滅區區兩百日軍,也能稱之為勝仗嗎?

“難道就沒有人能擋得住倭寇嗎?”光緒帝大聲質問道。

“啟奏皇上,老臣舉薦一人,可敗倭寇。”這時候翁同龢突然出班奏道。

“翁師傅舉薦何人說了聽聽。”對于翁同龢這個人光緒帝還是了解的,如果論禮樂詩章,這位老先生是樣樣在行,可是論及軍事,毫不客氣的說那就是一竅不通,光緒帝還真不認為他舉薦的人真能打敗日軍,但是現在已經火燒眉毛了,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老臣舉薦的這個人,雖然年輕,但是論及軍事才能,比之朝中諸將不知強出千百倍。此人在朝鮮與倭寇血戰百場,未嘗一敗,解救朝鮮王室,收復漢城,擊斃日軍大將山縣有朋等倭酋十余人,擊斃日軍累計超過三萬人,可謂戰功卓著,如果將此人調入山東,定能大敗倭寇于魯地。”翁同龢一臉激動的奏道。

“你說的是任超和他率領的虎賁軍吧?”光緒帝聞言臉上也現出一絲喜色。

“皇上圣明!”

“朕到把他給忘了,只不過任超正率軍進攻平壤,遠水難解近渴呀!”光緒帝隨即想到任超還遠在朝鮮,不由的露出一絲失望之色。

“啟奏皇上,任超已經率部星夜返回漢城,并上折請戰。”翁同龢說著拿出一張奏折恭恭敬敬的呈上,一名小太監從旁邊跑出來,恭敬的結果奏折,然后遞給總管太監,總管太監隨后將奏折遞給了光緒帝。

翁同龢接著說道,“按照日程來算,虎賁軍現在已經趕回漢城,只要皇上降旨,任超馬上可以率數千虎賁之師,出仁川港,直抵山東。蛟龍艦隊也可回國參戰,聯合北洋水師以解旅順之圍,這樣我遼東之師也可馳援山東,屆時各路大軍云集山東,何愁區區三島倭寇不滅。”

“好!”此時光緒帝也已經匆匆的看完奏折,直接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大聲說道,“傳旨,命任超立刻率虎賁軍星夜馳援山東。另外昭告天下,任超也好,董福祥也好,無論何人,凡是能夠打敗倭寇者,封伯爵,賞戴雙眼花翎,擢升山東巡撫。”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一次為了能夠打敗倭寇,光緒帝可謂是下了血本了。

清的爵位分為三個系統: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或稱功臣世爵、民世爵,掌于吏部驗封司,授予漢員和西南民族等滿蒙外其他民族人士。公分為九等級,分別為1、公爵,2、侯爵,3、伯爵(上三者超品),4、子爵(正一品),5、男爵(正二品),6、輕車都尉(正三品,以上爵位均分一等、二等、三等三個等級),7、騎都尉(正四品),8、云騎尉(正五品),9、恩騎尉(正七品)。清朝對于異姓功臣的爵位的掌管是比較嚴格的,整個清朝時期只有在乾隆年間封了幾個公爵,而這幾個人都是旗人。出于對漢人的防范,漢人的最高爵位也不過是侯爵而已(清初的三藩除外)。例如說剿滅太平天國的第一功臣曾國藩封的是一等侯,而左宗棠,李鴻章只是一等伯而已,不過這兩人在死后倒是都追封了侯爵。因此說現在光緒帝拿出一個伯爵來,可以算的上是無上恩寵了。

花翎又分單眼,雙眼,三眼,三眼最尊貴;所謂“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狀的圓,一個圓圈就算做一眼。藍翎是與花翎性質相同的一種冠飾,,又稱為“染藍翎”,以染成蘭色的鹖鳥羽毛所作,無眼。賜予六品以下、在皇宮和王府當差的侍衛官員享戴,也可以賞賜建有軍功的低級軍官。鹖鳥生性好勇斗狠,至死不卻,武士冠上插鹖翎,能夠顯示武士的英勇,到也貼切。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員中爵位低于親王、郡王、貝勒的貝子和固倫額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資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為鎮國公或輔國公的親貴、和碩額附(即妃嬪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資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內大臣、前鋒營和護軍營的各統領、參領(擔任這些職務的人必須是滿洲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這上三旗出身),有資格享戴單眼花翎,而外任文臣無賜花翎者。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貴族特有的冠飾,而即使在宗藩內部,花翎也不得逾分濫用;有資格享戴花翎的親貴們要在十歲時,經過必要的騎、射兩項考試,合格后才能戴用。但后來花翎賞賜漸多,就不一定經過考試了。品官須奉特賞始得戴用,一般為單眼花翎。乾隆至清末被賜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七人,被賜雙眼花翎的約二十余人,這在當時是千古猶榮的恩寵。

至于山東巡撫乃是一方封疆大吏,自然不必多說了,由此可見這一次光緒帝下的本錢確實不小了。



上一章  |  重生之重鑄天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