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小郡王第七百二十九章 鳥盡弓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極品小郡王 >>極品小郡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二十九章 鳥盡弓藏

第七百二十九章 鳥盡弓藏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18日  作者:一語不語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語不語 | 極品小郡王 

在鮮卑人又要重新集結南下中原的緊要時候,林詹突然帶兵南下黃河進攻潼關是沒人能料到的,更出人意料的是韓健親自領兵北過黃河鎮守北方。(雜志蟲)陣前的換兵換帥之下,西王府很多陣前的部署都被打亂,被作為關中要隘的潼關,也處于危急之下。

西王府在調出潼關三萬兵馬后,整個潼關守軍不到兩萬,而且都是戰斗經驗相對落后的守備兵馬。而林詹這次帶來的兵馬數量卻超出了外人的想象,林詹以主力兩萬騎兵,加上從北方北川城納降所得的北王府兵馬,加上重新招募的新兵,此次南下進攻潼關的兵馬數量在七萬兵馬之上。

七月初六,林詹所部強攻潼關,當天戰事則從中午一直持續到半夜。雙方死傷都在數千人,雖然最后潼關并未失守,但此時城中守軍已力不從心。

七月初七,第二輪強攻也跟著展開。從早晨開始戰事則打響,同時在關中內部的蒲阪城,韓崔氏整編過后的一萬人馬,卻也從后路開始斜插往潼關方向,以行進速度看,不用兩日便可抵達潼關。

西王府倉促派援軍往潼關,但半途卻被蘇廷夏突然談冒出的一路人馬所伏擊,蘇廷夏所部本已是強弩之末,但在林詹親自率兵進攻潼關后,蘇廷夏的人馬也好像活緩過來。

隨著潼關斷援,本身在防守難度上已經很大,再加上有前后方同時的進攻。到七月初十,潼關終于被叩開,亂戰之中,城中發生激烈的巷戰,但在兩個多時辰后,有西王府的人馬趁亂突圍,剩下雖然還有一萬多人馬,但在沒有有序指揮之下,多數在亂戰中戰死,或者是直接投降了東王軍。

幾天下來。潼關戰事分外慘烈。林詹麾下人馬的實力有目共睹,而隨著潼關失守,整個關中已經處于不設防的狀態。

七月十二,林詹所部在簡單休整之后。以騎兵為先鋒,往長安城方向挺進。在七月十三,蘇廷夏中軍主力殲滅西王府在關中中北部的殘余兵馬,部分西王府兵馬回撤往長安城。到七月十五,東王府三路人馬的先頭部隊已經抵達長安城。七月十五當夜。長安城南城失守,城中有叛軍開城門獻降,隨之東王府兵馬殺進城中。

當晚城中一片混亂,隨之一場火被點燃,蔓延到長安城南六坊。

七月十六上午,長安城內城失守,隨之西王府兵馬大舉撤出長安城,向西往西都方向而去。但中途潰兵甚多。東王府于七月十六夜完成對長安城的占領。隨即林詹所部中軍抵達長安。

七月十八,林詹親自率兵追擊西王府潰兵。七月二十,西王府都府西都內發生變亂。西王楊平舉還未進到城中,便得知城中有人作亂,等楊平舉人馬抵達西都城下之時,城門已關閉且將其阻擋于門外。

七月二十一,林詹所部騎兵抵達西都城外,楊平舉手下將領作亂,營中大亂之下楊平舉死于亂兵之手,隨之而來的是林詹親自率領的騎兵方陣。等林詹親率兵馬抵達西都城外楊平舉的西王軍大營,營中除了尸體已不剩下什么,楊平舉從長安城帶回的兩萬人馬。在幾個時辰之內已經潰逃一空。

七月二十二,在林詹派人到西都城內接洽之中,城中叛軍打開城門迎接林詹所部進城。

到此時,經營了四十幾年的西王府已經煙消云散。西王府所剩下的也只是一些原本隸屬于西王府而今卻已經成為殘兵敗寇的亂軍。

關中內此時尚且戰事還未結束,韓健領兵過黃河之后,分兵兩路,一路以韓健親自率兵鎮守北川城。而另一路則直接往北關方向。

鮮卑人在六月中旬開始集結,但因鮮卑內部的權力變動,兵馬集結并未在一個月內完成。到七月中旬。東王府已經開始組織了地方上數十萬軍民加固修筑北關眼線的關口,防備鮮卑人的再度南下。

七月底,關中問題基本解決。所剩下的一些城池,要么向朝廷獻降書,要么被林詹和蘇廷夏所部所平定。

因為北方形勢險惡,韓健發幾道急令往關中,命蘇廷夏親自帶兵往北川鎮守。蘇廷夏一直推而不納,與此同時,林詹所部從西都撤回,關中兩大城池,西都和長安城,則由韓崔氏鎮守。

西王府人馬,有部分被東王府所收編,韓崔氏原本帶進關中是六千東王府的精兵良將,到此時其所部兵馬數量已過四萬,多數都是被收編的西王府人馬。以這路人馬來鎮守關中尚且有很多不穩定的因素,必須要留下林詹所部平定關中剩余的城池。

但蘇廷夏一直不接受韓健親自委派帶兵北上的命令,在渤海戰事結束之后,蘇廷夏已經感覺到自己大限將近,如今他最后的利用價值似乎都已經完成,東王府已經無容他之意。韓健調兵的命令,在蘇廷夏所部眼中,似乎就是兔死狗烹的信號。

此時蘇廷夏所部正駐扎在長安城周邊的一些州縣,蘇廷夏的中軍距離長安城不到四十里,若此時蘇廷夏帶兵進到長安城,以長安城為堡壘作為其反抗朝廷的基地,也會興風作浪很長時間。蘇廷夏從渤海撤回時有十幾萬軍民相隨,到被西王府分隔瓦解之時只剩下兩萬多人馬,雖然之后收編了部分西王府的降軍,但如今也只有三萬多人馬。

如果沒有林詹所部在關中,蘇廷夏還是有足夠的自信可以將本就不善戰的韓崔氏兵馬所擊敗,完成對關中的占領,成為下一個割據一方的諸侯。但林詹所部可謂驍勇善戰,隨著林詹親自率兵從西都撤回,蘇廷夏已不得不為將來所考慮。斟酌再三之后,蘇廷夏沒有起兵作亂,也沒有馬上帶兵遵照韓健的意思往北方而去,而是親自上書朝廷,請求回洛陽調養,而將兵馬大權放下,交給林詹調配。

蘇廷夏在經歷了兩年的大風大浪之后,居然上書朝廷要功成身退,也是很多人所沒想到的。

八月十二。朝廷的敕令抵達林詹軍中。楊瑞親自下發圣旨,封蘇廷夏為安定侯,為二等侯,命蘇廷夏領親兵部分回洛陽接受頒獎。同時朝廷派出犒勞軍中的使節也抵達潼關。

蘇廷夏在接到圣旨之后。遲遲沒有動身。到八月十九,蘇廷夏才帶人抵達潼關,此時蘇廷夏所部已被林詹派出的將領所接收。在蘇廷夏人在潼關之時,其中軍主力在蘇廷夏部將孫涉和蔣凌所率之下,發動軍中叛亂。但這次軍中叛亂持續不過幾個時辰,孫涉和蔣凌等叛軍首領便已死于亂軍。

到此時,蘇廷夏所部之中,除蘇廷夏抽身事外,很多由蘇廷夏一手提拔出來的將領已遭身死。蘇廷夏人在潼關,也感覺到朝廷將會對他動手。

到八月底,蘇廷夏才回到洛陽,而此時韓健已從北方回來,林詹在完成了對蘇廷夏所部的收編之后親自帶兵北上,鎮守北川抵擋鮮卑蠻夷的任務。仍舊由林詹所部來擔當。

但此時鮮卑人已無南下之意,隨著關中趨于穩定,北方也跟著平寂下來,原本魏朝之地只剩下豫州尚且未納入版圖。不過因為楊洛川仍舊為東王府所囚禁,整個豫州實際掌權人變成鎮南侯黃仕瑯,本身黃仕瑯統轄豫州名不正言不順。

八月二十六,韓健南下黃河回到洛陽。此時距離他出征關中已過去三個多月,關中一戰從年初開始籌備也過去了半年之久。割據一方的西王府已有四十多年,卻在短時間內平定,除了軍事上的動作之外。更重要的是韓健所派出一些情報人員對于關中將領的收買。

楊平舉兒子眾多,加上其為人驕橫跋扈,其實在軍中不得聲望,很多將領早就對楊平舉有怨言。本來在西王府上下齊心所向之時。即便韓健派出幾路人馬然后襲擊,也不會取得太大的進展,但也就是因西王府內部人心不穩,加上之后林詹所部的參戰,令西王府防線一潰再潰。等到東王府兵馬抵達長安城時,西王府早已是離心離德。軍中叛亂不斷,除了有將領開城門獻降,也發生了西都叛亂,最后令楊平舉沒有回到大本營而死于亂軍之手。

在楊平舉死后,其一族近乎被早有怨言的將領所屠戮,楊平舉之下,除了他的那些兒子之外,根本沒有樹立起能獨當一面的大將。一些將領雖然有名望,但本身卻無兵權,被韓崔氏和林詹甚至是蘇廷夏分而瓦解,到后面,西王府人馬要么潰散到地方自立山頭,要么被東王府所收編。偌大的關中,在兩個月時間內便被徹底平息。

八月二十九,剛被封為安定侯的蘇廷夏近乎是被人押解到洛陽城。

進到城中的蘇廷夏,再也不是號令一方的將領。便在他自己都感覺朝廷不會放過他之時,所迎接他的卻是提前幾日回到洛陽的東王韓健。

韓健親自領東王府部分將領出城迎接了蘇廷夏,好像迎接凱旋的將領一般。

但到蘇廷夏進城之后,卻并無進宮朝拜天子的機會,而是被送到臨時為蘇廷夏所準備的府邸之中,雖未說禁足,東王府也未派兵看守,但蘇廷夏進到府中之后,便也好像進到墳墓一般,一心調養。

直到九月初三,宮中舉行朝會來封賞此次西征有功人員,蘇廷夏才作為將領代表出席了朝會。

蘇廷夏親自進宮,在很多人看來也是不可思議之事,旁人都以為蘇廷夏回到洛陽之后就將被殺,就是不被殺也會被囚禁起來。因為蘇廷夏做的惡事太多,無論是朝廷或者是東王府都應該盡力撇開與他的關系。但蘇廷夏進宮則代表,朝廷已經接納了蘇廷夏之前所作的那些惡事,也等于是承認了那些惡事間接是由朝廷所默許的。

蘇廷夏進宮之后,所受到了無數人的冷眼。同時被請進宮的一些儒學之士都將他看成是屠夫和魔鬼,就差當面對蘇廷夏嗤之以鼻。

但蘇廷夏卻好像坦然接受自己是魔鬼的事實,很心安理得進宮。

朝會之上,楊瑞卻并未親自出席,此時楊瑞已經懷胎九月,要行動非常不方便。朝會則是由太子楊曦和監國韓健來主持,在朝會之上,蘇廷夏還是得到了很高的待遇,不但可以列于武將之首,甚至還得到了頒賞,并且領到象征兵馬大元帥的節杖。

這也遭致了很多人的不滿。但畢竟是朝會,而且天子并未出席,即便有些人有鼓動,但還是沒在朝會上惹出什么麻煩了。

到朝會散了,宮中舉行午宴,官員和武將,還有被請來宮中之人都移步到文武殿內飲宴。此時楊瑞才姍姍來遲,眾臣見到楊瑞大腹翩翩的模樣,也消除了對于楊瑞被韓健所軟禁的擔心。

午宴之上,楊瑞親自給蘇廷夏敬酒,卻是以茶代酒。蘇廷夏受的也是心安理得,這又引起不少人的非議。

楊瑞只是在午宴上呆了不多時,便在人相扶之下離開。之后韓健也隨之而去,主持宴會的是楊曦。

經過西征一行,楊曦雖然還未徹底從陰影中走出來,卻已經沒有之前那么窩囊不堪。就算他出席到宴會這種人多的地方,也不會太怯場,只是讓他說幾句話則比較難。

說是楊曦主持,后面宴會則基本是禮部侍郎林恪的獨角戲。林恪畢竟是東閣尚書出身,屬于學者派,心中自然也看蘇廷夏不過眼,既然韓健和楊瑞默許讓他來主持宴會,而且他本身已經失勢,就沒什么顧忌,明著好像對蘇廷夏分外禮重,不斷給蘇廷夏敬酒,卻總是在敬酒的時候不陰不陽加以諷刺。

蘇廷夏則是一臉淡然而接受,全當聽不懂一般。

整個宴會之中,蘇廷夏和林恪成為主角。

到宴會散了,已經快臨近黃昏。在蘇廷夏一副事不關己神情出宮之時,卻在宮門口遇到也剛從皇宮內苑出來的韓健。蘇廷夏本想放慢腳步等韓健出去之后再出宮,韓健卻是迎過來,笑盈盈將他給攔下。(未完待續。)

(嘿嘿,有意思書院)


上一章  |  極品小郡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