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小郡王第四百六十四章 洛陽之戰(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極品小郡王 >>極品小郡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四章 洛陽之戰(一)

第四百六十四章 洛陽之戰(一)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15日  作者:一語不語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語不語 | 極品小郡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大小:


進入到十一月,豫州之地氣溫驟降,早晨起來便能看到士兵臉上結著霜。(百度搜索給力文學網更新最快最穩定)!*!但東王軍兵馬卻要馬不停蹄,在與豫州兵馬的協同之下,一起往沁水方向追擊,在十一月初二,雙方已經在沁水河岸架開決戰的架勢。

沁水,是豫州北邊一條并不太寬的河流,西王軍李代兵馬之所以選擇沁水駐扎,是因為這里進可攻退可守,適當可以選擇退過沁水,直接往關中方向撤退。

這次東王軍和南王軍追擊速度緩慢,被西王軍看來是有機可趁。在東王軍九萬多兵馬匯兵一處,并且駐扎在沁水東岸三十里開外之后,西王軍派出小股的試探兵馬,卻也淺嘗即止,并未與東王軍展開真正并馬上的交鋒。

此時,從豫州過來的,以鎮南侯黃仕瑯親率的三萬南王府兵馬,卻也沿著沁水一路北上,在初二這一天下午,駐扎在距離西王軍主營地四十里之外的地方。這時候東王軍和南王軍駐扎距離有二十里,彼此呼應,隨時可以對西王軍主營地發起攻擊。

雙方的兵力,西王軍有曹百川六七萬人馬,加上李代的五萬援軍,兵馬數量在十一萬左右。而東王軍和南王軍的聯軍,則是有十二三萬,聯軍在兵馬數量上占據優勢。

而在糧草補給上,則是因為西王軍糧草剛被焚毀大半,再加上士氣低落,以至于整個戰局對東王府和南王府的聯軍非常有利。

十一月初二晚上,鎮南侯黃仕瑯派人來與東王軍商定如何平西王軍大計。此時南王府尚且不知韓健有與西王府議和之意。而韓健因為并未得到西王府的確切答復,因而在進兵計劃上,并未松懈。如同他跟女皇商議的一樣,要是西王楊平舉識相,愿意和談,那南王軍和東王軍將北上取洛陽,而西王軍則是圖謀北王府的地界。若是楊平舉對議和之事不上心,那沁水這一戰則不可避免。

便在雙方劍拔弩張,眼看一兩日內會有大戰來臨之時。這時候,西王軍則是突然在十一月初二晚上連夜渡河。過沁水。似乎是要往北面的龍城和維州撤退。

黃仕瑯在得知消息之后,連夜拔營進行追擊。而東王軍這面則是不動聲色,似乎并不急著追趕西王軍的步伐。

“少公子,而今西王軍撤退。(百度搜索給力文學網更新最快最穩定)這是要往關中撤回之意。我們是否乘勝追擊。將其在沿途擊潰?”

在得知西王軍撤退的時候,東王軍很多將士是精神抖擻。所有人都覺得這是天賜良機。

兩軍交鋒,西王軍還沒等正面開戰便已然撤退。會使得陣型散亂,繼而無法形成有序的抵擋。這時候派兵繞后或者是正面追擊,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但韓健想的顯然不是如何殲滅西王軍。在他看來,曹百川和李代很狡猾,他們知道在士氣低落的情況下,與東王府和南王府的聯軍在正面交戰上占了下風,便想以城池作為依托。雖然這樣被陷入重圍的可能性很大,但卻也是西王軍整肅軍心,等候后續援兵的良策。

“緩慢追擊,不急著開戰,若有輕言出戰者,以軍法論處。”

韓健態度堅決,就是先尾隨著西王軍,等候時機。

十一月初三凌晨,東王軍渡沁水。在過了沁水之后,南王軍黃仕瑯的兵馬與東王軍兩路兵馬仍舊相隔不到二十里。

過了沁水,距離維州有五十多里路,韓健從快馬得到的消息來看,西王軍并未打算撤到維州,而是折道向正北的方向。而從維州到洛陽,大約有四百多里路,也就是說,現在東王軍距離洛陽的前線戰場也并非太遠。

東王軍和南王軍行軍路上也是小心謹慎,畢竟西王軍雖然士氣受挫,但那也只是缺糧,而西王軍在作戰經驗上要高出東王軍和南王軍,再加上曹百川可謂是老謀深算,就算是李代經驗尚淺,卻也是陰險詭詐。只怕這次撤兵是假,其實是暗待時機突然殺出,殺南王軍和東王軍一個措手不及。

西王軍連撤六日,到十一月初九,過翰州,距離洛陽已不到一百五十里,而此時東王軍和南王軍追擊的兵馬,也剛剛抵達翰州。這時候雙方兵馬都已經出了豫州的地界,而進入自古以來洛陽屯軍的范圍。

十一月初十,洛陽城南三十里之外的北王軍大營。北王軍正帥周元的營帳里,周元正在跟手下幾名將領商討如何進取洛陽之事。

北王府從豫州撤兵,明著說是兵馬二十萬,但北王府實際兵馬也有十四五萬。而且是分兩次援兵抵達,就是為能在豫州之戰有結果之前,攻克洛陽,成就小北王楊科的帝王之夢。

在之前兩個月時間里,北王府兵馬先后從洛陽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發起過幾次攻勢,都是無功而返。整個洛陽以城防最為堅固,而這次東王軍在占領洛陽之后,又對城內守衛兵馬展開整肅,雖然東王軍真正守城的兵馬只有一兩萬,卻有張行這樣作戰經驗豐富的將領來鎮守,在面對北王府攻勢下,防守做的是固若金湯。

周元行伍出身,在北王府中就與黃仕瑯在南王府中的地位一樣。他與黃仕瑯最大的不同,是他并未與北王府宗室有何親眷關系,他出了名的只認調兵,至于是誰當北王,對于他來說沒有區別。就算是小北王楊科用非正常手段嗣位,他也是第一個表態會擁立楊科,繼而他的地位較以前更為穩固。

換做楊儒當政之時,楊儒對周元還有所防備。而楊科因為畢竟年輕,他要穩定住北王府局勢,令一群梟雄聽他號令,就要有所倚重。而他選擇的倚重之人,便是周元。

這次先與西王軍一同進犯豫州,周元本想坐山觀虎斗,等西王軍與南王軍在豫州殺的不可開交之時,北王府趁機將豫州徒弟收攏,繼而進犯江都。這樣基本上南方的兩個勢力掃除,便可以安心回來攻取洛陽。

誰都沒料到,東王府居然在這種被動的情況下,派兵進取洛陽,而鬼使神差的是,楊余因為之前叛軍將洛陽折騰一番,守衛洛陽之心動搖,竟然棄城而去,白白便宜了東王府。周元趁著西王府在豫州之戰中膠著而抽不開身,果斷撤兵往洛陽而來,本想一舉將洛陽拿下,但經過初期的幾輪猛攻之后,最后也只能轉為消耗戰,等待洛陽城不戰而自潰。

可眼看到了冬天,北王府兵馬糧草的補給線也很長,幾路北王府的兵馬將洛陽可算是團團圍住,卻也無任何進展。城中缺兵少糧是一回事,可眼看著豫州之戰竟然一拖再拖,除了平城一戰,整個豫州之戰在東王軍出動之后,一場大的戰事都沒有。而現在西王軍在缺糧的情況下撤兵,沒有回關中,竟也是往洛陽的方向而來。在周元看來,這次西王軍的撤兵便不簡單。

“將軍,楊平舉沒有將兵馬調回關中,事情有蹊蹺。以末將看來,這次韓健這不定。”

周元想了想,最后還是搖搖頭,道:“東王軍燒了平城的糧草,曹百川和李代,都是想立功之人。我看這次撤兵,并非是楊平舉之意,而是曹百川和李代,想將功折罪,把追兵往洛陽的方向引,攪亂局勢。”

周元的話,令在場的將官還是頗為信服。

畢竟周元是三朝老臣,作戰經驗何其之豐富。在洞察戰場局勢上也有獨到的一套。

周元如此說了,其他人不敢再有特別“另類”的見解,這也是體現對周元的尊重。

“可是將軍,若然西王府、南王府和東王府的三路人馬,繼續靠近洛陽,我們……是否仍舊坐視不理?”剛才提出異議的將領繼續說道,“東王軍自不必說,本來現下洛陽便在東王府手上,里應外合之下,乃是我軍大敵。而現今楊洛川也與韓健小兒狼狽為奸,若到了洛陽這面,南王軍與西王軍不追西王軍,轉而進攻我軍……是否……”

周元冷冷打量了此人一眼。眼前說話這將領很年輕,名叫吳輝,是小北王楊科所親信之人,甚至被周元認為,是楊科派來監視他之人。因而周元對這個人向來沒什么好感。不過因為誤會是楊科的人,平日里就算這人話多,他也都沒說什么。而今吳輝卻在這里公然說一些令他覺得為難的話,心中不免有些惱火。

“吳參將,你的意思還是……這三方有什么密謀,準備過來圖謀我洛陽之地?”周元冷聲問道。

“末將不敢。”吳輝行禮道。

周元見吳輝態度也算恭謹,本來想殺雞儆猴,再想想這么得罪楊科并非好事。

“那么就做兩手準備,一來靜觀其變,若是曹百川和李代仍舊把追兵往洛陽城的方向引,我軍考慮主動出擊,殺追兵個措手不及……”

周元正說著,突然有傳令官來報。

“何事?”

面對長長的傳令之因,周元看著進來的傳令官。

“西王軍派人來書,與將軍!”傳令官將曹百川親筆的信函呈遞上來。(未完待續。。)u

緊張時放松自己,煩惱時安慰自己,開心時別忘了祝福自己!

給力文學網無彈窗,我們的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前后翻頁,上下(↑↓)上下滾用,回車鍵:返回目錄

重要聲明:小說""所有

的文字、目錄、評論、圖片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來自搜索引擎結果,屬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閱讀更多小說最新章

節請返回,支持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


上一章  |  極品小郡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