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小郡王第三百三十九章 遷徙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極品小郡王 >>極品小郡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九章 遷徙潮

第三百三十九章 遷徙潮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6日  作者:一語不語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語不語 | 極品小郡王 
正文


此時韓健手頭上能調動的兵馬并不多,要構筑一道堅實的屏障近乎是不可能的。只能依托江都以北城池的高墻來做抵御。

當韓健把詳細情況也一并告知楊蓯兒,連楊蓯兒也感覺到為難。她開始理解為何從一開始韓健便選擇防守,而不是主動出擊,因為江都的外殼看起來很堅實,但實際中心是空的。

韓健和楊蓯兒再籌劃一番,卻也暫時只是紙上談兵。隨后韓健會將一些戰略上的安排,通知東王府新成立的兵部衙門,將紙上的內容付諸實施。

很快到了正月底,此時洛州已近乎陷入重圍之中。

洛陽軍經過幾次攻城,并未攻陷洛州,轉而進入圍困,有要圍城打援的意思。江都從洛州兩翼派上去的援軍,也只能暫時被壓迫在洛州城以南五六十里之外,寸步不進。

本身援軍數量就不多,加上洛陽軍兵馬齊整戰力極強,不管是韓健,還是前線上的將領,都覺得應該暫避洛陽軍的鋒芒農業中華最新章節。這種情況下,等于也將洛州置于不顧。

洛州城內,士紳和百姓,乃至守軍,也有了懈戰之心。之后便有消息傳到江都,說是洛州太守可能會投降,也有說城內兵馬會突圍南下的。

戰局膠著,謠言滿天飛并不稀奇。韓健并不去理會外間的閑言閑語,這些謠言,也很可能是洛陽那邊傳過來的,為擾亂軍心。

而在洛州城內,關于東王府要棄洛州的消息也不脛而走。

本來這消息不能算之為謠言,但在戰局大背景下,也只能當是謠言,畢竟洛州軍民都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

隨后,從江都方面再次派出一支軍隊北上。大約有一萬多人馬,這被看成是第三股援軍。洛州軍民在得到此消息后,也暫時人心穩定。

戰局的膠著。逐漸在往對東王府不利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洛陽方面卻來了一些“不速之客”。是一些世家門閥的“逃難隊伍”。

這些世家門閥,在楊余篡位之初,都是楊余的“順民”,連韓健也不太理解,為何過了短短兩個多月時間,這些家族會舉家遷徙到江都來。世家門閥的隊伍過于龐大,以至于讓韓健心生異心,畢竟這么多人要遷徙。楊余不可能沒聽到風聲,這些人要么是楊余派來的奸細,要么是楊余故意不理會這些舊貴族,刻意讓他們來江都生事。

這些家族中,以安平郡王一家和康郡王一家最為耀眼。

安平郡王病故,如今安平郡王當家的,是韓健之前在皇宮見過幾次的楊秀秀。說起來,韓健跟楊秀秀還有些“淵源”,本來楊秀秀和陸家世子陸豐寧是有婚約的,但經過北王謀逆一案。陸豐寧雖然與北王無干系,卻被革職查辦,陸家也因此而在洛陽失勢。楊秀秀終于逃脫了婚約的束縛,對韓健帶著那么一點感激。

但韓健也知道楊秀秀并非“善茬”,這女人論獨立和要強,比林小夙有過之而無不及。其本身還是郡主出身,可說是出身高貴,卻能當的起一個家來照顧弟妹。

至于康郡王一家,韓健對其了解不多。只知道康郡王那個結巴的世子,見過幾面,印象卻也不深。

除了安平郡王和康郡王兩個郡王級別的家族來投。還有不少原本洛陽的顯貴家族,這些家族中。有官宦出身,也有商賈出身。都與政治有不少牽連。而隨著這些人進入到江都地界,東王府方面也不得不慎重起來,到底是迎接,還是趕走,還是置之不理,也需要商議。

“健兒,這些都是為投奔陛下而來,你不能棄之于不顧。還是要派人去迎接,作好妥善安置。”

韓松氏說話的語氣很懇切,在她看來,皇權之下,就應該庇護一些大的家族,包括東王府。這叫做患難相幫,要是東王府出事,她也希望能得到其他友方勢力的庇護。這是人之常情。

韓健略微不屑道:“若是這些人要來投奔陛下,何至于要等到時至今日,開戰之后?”

韓松氏嘆口氣,她也覺出這些人突然來江都動機不純。江都畢竟不比洛陽繁華,又非魏朝的權力中心,他們既然選擇了效忠楊余,在沒有變故的情況下,他們是不會突然冒風險舉家遷徙到江都來。

“那健兒,你想如何?”韓崔氏在一旁問道。

韓健道:“趕他們走,會有些不近人情。再者若是他們真心投奔,我們再驅趕,他們也將別無去處。”

韓崔氏點頭,看了韓松氏一眼道:“健兒說的對,不能趕他們走,這也會令那些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大臣心寒,對我們收攏人心不利。”

韓松氏也微微點頭。

洛陽的世家門閥,在當初女皇離開洛陽之后就已經分成了兩派重生之神級敗家子。一派很堅決地跟女皇來到江都,這些家族中,也包括韓健眾多姨娘背后的家族。另一派,則留在洛陽,沒有遷徙,雖然這一派留下有被迫成分,但說到底,還是沒有盡到效忠的義務。現在過來,也就不那么“受歡迎”。

韓健續道:“至于迎接,也大可不必。這些人都是曾留在洛陽,參加過楊余登基大典,是逆賊的順民。這次他們過來,我們全當不知,等他們到了江都,再讓朝廷一些人過去迎接一下,算是給面子。至于安置,也不必。這些人舉家遷徙,應該將家產都帶了過來,田產需要他們自己去歸攏,東王府給他們安置,那是勞民傷財。”

韓崔氏聽完,略微思忖了一下,點頭看著韓松氏道:“二姐以為健兒這建議如何?”

“當下先如此。若是他們真心來投,健兒,你還是要善待他們,畢竟這些家族也是魏朝的基石。陛下在的話,也會如此。”韓松氏略有所思道。

韓健知道韓松氏心雖然向著他,卻還是替女皇考慮事情。做事考慮大局。也是韓松氏的性格。

把事情商量妥,將代表著這些家在來到江都之前,不會有人理會他們。

商量完。韓健也就不再對此事糾結,畢竟他要忙很多軍政的事。軍事方面。戰事的緊迫需要調度,政事方面,他還要當起東王府的家,從軍需物資再到地方稅賦都需要他來應付。

但很快,在二月中旬,這些從洛陽過來的家族便已經相繼到了江都城下。這時候韓健就算不想理會也不行,因為這次來的人太多,而聲勢也很大。車隊停留在城外進不來城,會有很多滋擾。

韓健找了顧唯潘,跟他商議接待事宜。顧唯潘顯然對此有意見。

跟韓松氏不同,顧唯潘近乎是完全站在朝廷立場上來考慮問題,他才不理會東王府能否安置的下這么多家族這么多人,在他看來,既然有人投奔江都,就是來效忠女皇的,接待不力就是東王府的責任。之前他已知道了這些家族將要到來,也曾試圖找韓健來商量此事。卻被韓健以戰局緊張為由給推了。

“人都到了城外,你才商議,不覺得晚了?”顧唯潘見到韓健。老臉一黑,像是在質問道。

韓健陪笑道:“晚是有點晚。但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不如此事交由顧太傅來負責如何?”

“你讓老夫去接待?”顧唯潘稍微一怔,隨即黑著臉道,“不行。東王府接待,乃是天經地義之事,老夫去接待算怎么說?至于安置,老夫也沒此等能力。”

韓健明白顧唯潘的意思,連顧唯潘一家來江都。也是過了一個多月之后,在顧欣兒要嫁入東王府之前幾天。才由東王府作出安置。顧唯潘再固執,也知道安置這么多人需要的不僅僅是人手。還需要大量田宅。

韓健嘆道:“顧太傅先消消氣。之前我一直不跟您老說安置的事,是因為東王府如今手頭拮據,已經沒法作出大批安置,這些人來……我們最多只能在人情上歡迎一下,至于安置,要靠他們自己了。”

顧唯潘皺眉。

他聽這話,就好像在說,來的早的有肉吃,來的稍微晚點的可以喝湯,再來的晚的就只能喝西北風了。

而他和之前來的那些家族,就屬于吃肉喝湯的,而這批來的,是劃歸到喝西北風的一類。

“不行!不安置,如何跟天下人交待?”顧唯潘發起擰,韓健感覺九頭牛是拉不回來了,除非是能說服他,不過說服一頭公牛沒那么容易。

韓健明白顧唯潘的心態,顧唯潘來的時候,那是孑然一身,身上帶的不過是一個包袱幾件衣服,到了江都,要是沒有東王府的安置顯然會餓死街頭神級天才無彈窗。顧唯潘以己度人,自然以為這些家族過來也會是狼狽逃出洛陽,身上也是孑然一身。但韓健從各方面得到的情報來看,卻并非如此。

光是江都城外的車隊,規模就已經很龐大。還有下人和丫鬟,七大姑八大姨的,這可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舉家遷徙,估計家里的古董珍玩,包括能帶走的東西,都會裝運在馬車上。

如此的規模來,說是沒有想好退路,也是不可能的。大不了他們自己買個宅院,把一家人安頓下來,就算不及在洛陽過的愜意,但至少是生活無虞。

“顧首席,接待之事由您來安排。至于安置,我會妥善處理。這樣可否?”韓健沒有講道理,只是跟顧唯潘劃分了一下責任區域。

顧唯潘想了想,道:“暫且如此。你要趕緊將安置事宜傳過來,老夫好做安排。”

“嗯。”韓健點頭。

送走顧唯潘,韓健跟韓松氏和韓崔氏見面,把顧唯潘的態度大致說了下。

其實韓健也早就料到顧唯潘會幫著這些家族的人,畢竟顧唯潘也是其中一份子,他也希望自己的家族將來會成為魏朝的世家門閥,子孫遍地,自然也希望他的子孫將來有事不會被一些權貴所摒棄。

韓松氏道:“既然顧太傅那邊執意,健兒,我們東王府在城東還有些宅院,要是實在不行,就先空出來,暫時安置那些人,后面要詳細安排……需要從長計議。”

韓健搖頭道:“二娘,都說了不用安置。先讓顧太傅去看看,等他見到了這些人到底是怎樣一個狀態,相信顧太傅也會明理,不再堅持。我們現在能安置的了他們一時,安置不了他們一世。既然他們來,就要明白不能事事靠別人。”

韓松氏微微搖頭,卻也有些無奈。因為就算是東王府全力去安置,也收納不了這么多人,這些家族太過龐大,來人的數量比之前零散過來的那些家族加起來的總合還要多一倍,簡直是洛陽大遷徙。

很快,顧唯潘便將接待的事作好。

如同韓健所說,等顧唯潘再來見韓健之時,態度便沒那么堅決,因為顧唯潘也并非無知,等他見到這些家族是如何“舉家”搬來,便明白就算沒有東王府的安置,這些人也不會餓死。

“顧太傅,安置之事,太過困難,需要從長計議啊!”韓健先表明了態度,就算安置,也要慢慢來一步步來。

“那你想怎么安置?”顧唯潘問道。

韓健道:“不如先晾他們一段時間。有門路的,自然會安頓下來,若是沒有門路,或者實在困難的,再有東王府來負責如何?”

“如此多人,無處安置,真的好?”顧唯潘冷聲道。

韓健道:“不是好不好的問題,是有沒有能力的問題。他們有能力,就省了東王府的事,實在沒能力的,住客棧總歸不至于沒有瓦片遮頭吧?東王府就這么大,顧太傅認為能安置下幾人?”

顧唯潘沉默不言。他也明白,在最初他和一些人來到江都時候,很多家眷都是安置在東王府的,之后花費的人力物力都很大,才勉強作出安置。到現在,一些官品不高的大臣還在抱怨條件查。顧唯潘也總是說,過來能有瓦遮頭一日兩餐一宿便已足夠。

現在這么多人,想保證這么多人有瓦遮頭,的確并非易事。

“別人可以不理。但安平郡主和康郡王一家,你可不能不安置!”顧唯潘最后像是妥協一般道。

“這是自然。”韓健笑著說了一句,心里卻想,我管你康郡王還是安平郡主呢,一視同仁絕不退讓!q




請進入《》發表您對該作品的建議或者感想。


、、、、、


上一章  |  極品小郡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