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小郡王第三百零一章 過家不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極品小郡王 >>極品小郡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一章 過家不回

第三百零一章 過家不回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6日  作者:一語不語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語不語 | 極品小郡王 
正文


豫州兵馬出兵打破了僵局。僵局一打破,很多事都順理成章,江都兵馬也并未坐視,也作出一副要強攻的模樣。隨之,西王軍象征性地抵抗了一日,到第二天,西王軍便開始逐步撤離。

鎮南侯黃仕瑯也是被壓抑的久了,趁著西王府撤兵,他老當益壯,親自率兵追趕了一下,不過也是象征性鼓舞軍心的,到最后,這場仗基本是不戰而結束,幾方人中損失最多的還是黃仕瑯的人馬,不過好在黃仕瑯人老而持重,將近一個月下來,也并無太大損失,基本保留了南王府的精兵強將。

小河口解困,主要是南王府自己出兵往援,東王軍在此戰中也功不可沒。戰事一結束,豫州軍營那邊便派來使節表示感謝。韓健對于這些感謝的客套不想多聽,他還是更關心南王楊洛川是否會履行盟約,與他一同往江都去。

隨之而來的是撤兵。江都兵馬孤軍深入,后續糧草供給上已經很困難,到了不得不撤兵的地步。豫州兵馬這次幫鎮南侯所部解困,也必須要撤軍回豫州。因為少了西王軍的心頭大患,兩方撤兵時都保持警惕,不過到江都兵馬撤回到豫州一線往南,兩方仍舊相安無事。

很快,豫州城中有了消息,楊洛川親自派出使節到江都軍營這面,除了表達要效忠陛下勤王的意思,楊洛川還寫了信給韓健,約定了兩方一同往江都的日期。

此時已經到十一月下旬,天氣寒冷。韓健在接到楊洛川密函之后。回信表示了自己的意思,隨之便開始阻止江都兵馬撤出豫州地界。

江都兵馬撤出豫州范圍之后,南王府由楊洛川親自刷令一支大約一萬騎,從后跟隨,兩方一同往江都方向而去。

對于這支兵馬,韓崔氏和韓昭氏很不放心。這次江都兵馬本來是要取豫州城的,最后卻是兩方和氣收場,且還訂立盟約,兩人對楊洛川都有成見,認為楊洛川為人太奸詐。不可信。雖然楊洛川帶的兵馬不多。只有一萬騎,不過卻也是精騎,騎兵善于平原作戰,若是被楊洛川偷襲。江都兵馬也可能會損失慘重。

韓健特地將韓崔氏和韓昭氏找來。對她們說明了楊洛川的用意。是要去江都對女皇“表忠誠”。

“要效忠勤王,需要帶一萬兵馬隨行?”韓崔氏得知后一臉不屑道,“分明是要向陛下施壓。到時他恐怕連江都城都不敢進!”

韓崔氏的預料很準確,之前楊洛川就對韓健說過,這次去向女皇效忠,他是不會進江都城的。楊洛川現在是怕女皇“秋后算賬”,在女皇偏安江都之后,他沒有馬上出來表效忠,而非要到江都兵馬兵臨豫州城下之后,才過來表示要效忠。女皇要鏟除南王府的意圖已經很明顯,楊洛川本身也犯不著進城去犯險。

韓健道:“三娘,南王是否進城,與我們無干。現在要考慮的是,到時我回去,如何在陛下面前自處。”

韓崔氏和韓昭氏對望一眼,她們自然明白韓健說的,與之前她們代為轉交的女皇的那封信有關。

女皇在信中已經以后母的身份對韓健表示親昵,但韓健跟女皇之前缺乏這種親情的感覺。本身韓健也是東王,現在東王府的范圍,也就是魏朝正統的范圍,女皇不管怎么說,也不會任由韓健繼續安穩當他的東王,權力斗爭之下,韓健進城,同樣也會有諸多麻煩。

“健兒,你怎么想?”韓崔氏問道。

韓健坦然道:“我的意思是,回到江都,我也不急于進城。”

韓崔氏怔了怔,道:“你……不進城?陛下那邊如何交待?”

韓健道:“難道我做什么事,都要向陛下交待?現在在我江都之地,我選擇何時進城,難道還要別人來批準?”

韓崔氏有些急,她一急,有些話就說不出來。一旁的韓昭氏道:“健兒,你三娘不是這個意思。陛下也很關心你的安危,如今你回來,不進城,總歸是不好。”

韓健道:“可是九娘,你該清楚,我現在進城就可能要當籠中鳥。我一而再違背陛下旨意,陛下還會何事都不計較?”

韓崔氏道:“陛下怎會計較?她……唉!”

“既然健兒主意已定,還是由著他。”韓昭氏說和道,“回到江都后,我們先進城去見陛下,試試陛下的口風也好。”

說完,韓昭氏便拉著韓崔氏離開,韓健看得出,這兩個姨娘對女皇還是極為信任的,若非如此,她們也不會幫女皇帶兵討伐豫州。不過現在她們也必須清楚,要在他和女皇之間作出一個選擇,這會讓韓崔氏和韓昭氏夾在中間難以抉擇。

隨著大軍一天天逼近江都城,韓健心中的煩惱也逐漸多了起來。

本來他是很期待回來的,這是他的主場,如今顧欣兒也在城中等他回去完婚,還有大半年沒曾見過的幾位姨娘,想想江都城的一草一木,韓健都感覺如故鄉之土那般熟悉。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他一回到江都,就將與他的頂頭上司,魏朝的女皇針鋒相對。韓健作為初出茅廬的小東王,能斗的過老成持重的女皇?韓健自己都沒信心。

臘月初二,一行已經抵達江都外不到百里。這天夜晚駐扎下來,從江都城方向過來一批使節,是女皇派出來迎接的。

作為臣子,韓健不得不穿好朝服親自迎接出去,使節倒沒有以前在洛陽城時的架子,這些人都是在女皇離開洛陽之后,從不同渠道來江都的,可以說女皇已經將朝廷臨時搬到了江都,在正牌東王不在江都的這些日子,女皇基本已經將一個小朝廷架構好,此時顧唯潘已經一躍成為女皇的左右手,從太師榮升太傅,而且身居相國之職主理朝務。

本來顧唯潘位極人臣,對韓健來說也不算什么,畢竟顧唯潘即將成為他老丈人,而顧唯潘在經歷了洛陽變故之后,對他的態度已經一改從前,完全將他當成自己人來看待。

可如今,顧唯潘成了相國,令韓健很為難。因為顧唯潘是鐵了心站在女皇陣營一邊,在奪權問題上,顧唯潘這種倔脾氣也不會輕易作出妥協,到兩方關系惡化時,韓健如何顧及這位老丈人的感受?

使節帶天子來迎接東王,禮節上的事比較多,真正涉及痛癢的不多。這些使節更多是走個過場。

韓健見過使節,這些使節并未在軍營中久留,而是直接打道回府。

等使節離開,韓崔氏把韓健見到中軍大帳,再次問詢韓健是否跟她們一起回江都的事。

“三娘,你要回城也由得你。不過我還是要留在城外。”韓健道。

韓崔氏急道:“你留在城外,要等到什么時候?你總不能一輩子都不回江都!”

韓健沉默了一下,有些話他自然不能明說。他要回城,將意味著奪權的開始,他會利用手頭上的人脈,以及手上的十萬兵馬,一舉將女皇在江都的小朝廷架空。只有在他把握大局的時候,他才會進城,到時只會是他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不是女皇將他的權力架空,讓他當個籠中鳥甕中鱉。

“三娘,走一步看一步吧。”韓健一笑道。

韓崔氏嘆口氣,沒再多說。

一日后,大軍駐扎在江都外五十里,韓崔氏和韓昭氏便要帶著一些隨從先回江都城。

韓崔氏和韓昭氏本來是十萬大軍的統帥,她們走代表一種態度,便是將兵馬的指揮控制權交給韓健。在她們離開之前已經早就作出一些準備,先是提升了張行以及跟韓健關系親密的將領的職位,令其在韓健身邊輔佐,同時這次她們回城,也帶走了一些軍將,說是回去述職,其實也是掃除韓健控制全軍的障礙。

韓崔氏和韓昭氏做這些事時候也很低調小心,沒有露太多端倪,很多事看起來都是順理成章的一般。本來張行就是將軍出身,調到東王府成為韓健侍衛隊長已算是取材,這次令張行重新回到軍中,威望仍在,一些軍將也信服。同時韓崔氏和韓昭氏做這些事的時候,也并未對韓健言明,就好像母親在背后為兒子執掌大權暗中所作,不對韓健說明,韓健心中也有數。

隨著韓崔氏和韓昭氏的離開,背后隨之過來的豫州一萬兵馬,也到了距離江都軍營四五十里遠的范圍之外。楊洛川在來到江都地界之后,每一步都走的很小心,他也怕這次來向女皇表效忠,最后會令自己身處險境。

在駐扎下來之后,楊洛川也派人往江都城方向去。

韓崔氏和韓昭氏離開,韓健突然感覺肩膀上壓力重了起來,十萬兵馬交給他全權負責,他也從未像今日這般要兼顧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

韓健同時也在盤算如何走下一步棋,現在他帶著兵馬在城外,并不回城去見女皇,這種態度已經很明白告訴女皇,他是不準備當一個“忠臣”。女皇知道,會用怎樣的態度來對他,也是他所焦慮的。說到底,韓健并不想與女皇為敵。(未完待續。。)u




請進入《》發表您對該作品的建議或者感想。


、、、、、


上一章  |  極品小郡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