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小郡王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人換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極品小郡王 >>極品小郡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人換糧

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人換糧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31日  作者:一語不語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語不語 | 極品小郡王 

在韓健等候楊瑞誕子之時,同時在杭州城內的司馬藉,則在為冬糧發愁著。

自從金陵城失守,江南大多數產糧的地區,基本都落入到北朝人的手中,北朝人對于糧食和物資的吧控非常嚴實,因為從開始制定戰爭計劃的時候,誰都沒料到韓健沒有先打閃電戰,而是在圖謀南朝的糧食和物資,使得北朝各路兵馬南下搶糧之時,基本沒有防備。

在這一年秋糧成熟之時,南朝還在忙著內斗,于是乎,無論是南逃的女皇勢力,還是如今身在金陵城的朱同敬,都需要為糧食而煩憂。

“先生,如今勤王兵馬已有四萬余人,不知糧草尚且能應付幾日?”

在杭州的太守府內,女皇開始臨朝聽政,雖然這是她的流亡朝廷,但自從她登基,也從未真正掌權過,可以說現在的蕭旃反而掌握了她原本所不擁有的皇帝的大權。這四萬多人馬,在她看來已經足夠光復金陵,畢竟有司馬藉,在蕭旃眼中,司馬藉可以說是不世出的天才軍師。

而此時的商議,卻并非是當眾商議。

在人前,無論是蕭旃還是司馬藉,都要表現出這場戰爭即將獲勝的姿態,讓所有人覺得,拿下杭州城是第一步,下一步大軍北上,直接金陵城唾手可得。尤其對杭州城剛剛歸順的軍民和官員,更要如此的表現,否則,誰會替你賣命?

司馬藉無奈道:“若估摸的不錯,再過四五天,軍中就要開始缺糧,再過半個月,我軍將會斷糧。”

“這……”

蕭旃陷入沉思,她沒想到事情會這么糟糕,就在大軍北上這么順當的時候,居然會發生缺糧的事件。意味著,就算大軍到金陵城下,也不得不退兵。再做謀劃,至于杭州城內守軍的狀況,蕭旃都不敢去想,若不能安頓好這些人。難道將已經得到的杭州城再拱手讓出去?

“先生可還有別的辦法?”蕭旃看著司馬藉,眼下似乎也只有司馬藉能想出辦法來。

但司馬藉終究是人不是神,他就算再有智計,也無法憑空變出糧食來。

“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倒可以跟北朝借糧。除此之外,似乎沒有別的辦法。”司馬藉說出一個令蕭旃也苦笑不已的方法。

蕭旃嘆道:“如果北朝真的肯借糧食給我們,那何必還要出兵南下?他們現在所消耗的糧食,不同樣是從我南朝國土上掠奪而去的?”

司馬藉繼續搖著頭:“但或者,北朝有借糧的理由。”

蕭旃是聰明人,她很快想明白了問題的關鍵,她試探地說道:“先生是說,北朝人想以我們的兵馬來牽制蘇廷夏和朱賊的兵馬,所以會借糧給我們?這恐怕……北朝的謀略者有這樣的計劃,也無法對他們的軍隊交待。”

司馬藉點頭。

蕭旃說的是很有道理的。就算韓健想利用司馬藉的勤王兵馬來牽制蘇廷夏的兵馬,但也不會明著把糧草送到杭州城來。不然北朝的將士會怎么想?我們辛辛苦苦在前線上打仗,結果當權者把糧食借給別人來打我們?

司馬藉道:“或者可再去一封信,試試也好。若北朝真的肯借糧呢?”

蕭旃知道這是沒辦法的辦法,只能點頭。蕭旃同時問詢了一些關于南邊調糧的具體情況,司馬藉都表示以現如今的狀況,想從后方調糧是不太可能的。

臘月十四,就在司馬藉第三次去信蘇州不到四天后,韓健的回信也到了。

當司馬藉看到這封回信之后,他甚至憤怒地把信丟在了地上。這是他跟韓健那么多書信交流后,第一次會對韓健的書信產生如此的憤慨,甚至韓健只寫“蘇廷夏”三個字的回信,他也是一笑了之。

就在司馬藉把信丟下之后。蕭旃也正好從太守府的正廳內堂出來,見到這一幕。

她也是在得知北朝回信后匆忙出來查看情況,在司馬藉去信蘇州的這些天,杭州城內已經近乎開始斷糧,隨著軍中將士配給糧草的減少,已經有人在鼓噪。說是勤王兵馬斷糧,而眼下又無法從閩浙等地征調糧草過來,甚至蘇廷夏的兵馬,也很快從后開始包抄過來。

“先生這是作何?”蕭旃也有些驚訝,“先生可從來都是處變不驚之人。”

等蕭旃在太守府的正堂坐下,很有帝王的威儀,雖然這不是皇宮,但司馬藉寧愿把這里當作是皇宮。

見司馬藉不言,蕭旃一笑道:“就算北朝不借糧,不也是早就料到的,先生何須生氣呢?”

司馬藉嘆口氣道:“北朝不是不肯借糧,但提出交換條件。”

蕭旃這才知道為何司馬藉會如此生氣,那一定是交換條件非常的苛刻。

的確,眼下杭州城內的缺糧,很容易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先是降軍不服,而后是跟隨司馬藉北上的勤王兵馬不服,沒有士兵會餓著肚子打仗,他們打仗如果連最基本的吃飯問題都解決不了,誰會替他們賣命?

蕭旃問道:“莫非北朝,想從我們手中把杭州城要過去?”

司馬藉搖頭,顯得很無奈,讓侍從把地上的信撿起來,嘆口氣道:“陛下還是自己看吧。”

蕭旃這才好奇的拿過信去,等她看完,她的臉上也露出些微的苦笑。韓健所提出的交換條件其實也不復雜,就是,借糧可以,但需要以蕭旃作為“人質”來交換糧食。

“先生何須自責呢,朕是南朝的天子,如今勤王兵馬有難,朕如果可以以區區一人之力,來換得南朝的長治久安,那又何嘗不可呢?”蕭旃還是很會為大局著想的,她自己也知道在勤王的兵馬中幫不上太多忙,很多時候會讓她覺得耽誤了司馬藉處理軍務。

司馬藉道:“陛下若以為,此番往北朝軍營,還能平安歸來?”

蕭旃道:“先生何出此言?朕也曾親自往北朝去,在先生和皇叔擁戴朕為帝王之時,北朝同樣予以放行。而今才不過兩年時間,先生莫非是忘了?”

“此一時彼一時,那時北朝尚且在與鮮卑人戰爭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將陛下南歸。可令我朝內部動亂,這是北朝想暫緩與我朝交兵。”司馬藉分析道,“而今,北朝兵馬大舉南下。正是為吞并我朝疆土,此時我朝江北盡失,連楚地和江贛之地也落入北朝之手,若陛下再往敵營中去,怕是沒機會再回來。難道陛下愿意做一個亡國之君?”

司馬藉畢竟是北朝人。他在說話上沒有讀書人的迂腐,他想到什么就說什么。

因而就算司馬藉提到“亡國之君”,蕭旃也沒有動怒。

因為蕭旃已經做過一次亡國之君,只是她幸運,有司馬藉挺身而出,讓她重新可以集結兵馬,可以重新有奪取南朝權柄的機會。

蕭旃微微搖頭道:“先生過慮了,就算朕真的一去不回又如何?先生不是還可以幫助皇叔成就大業?或者……先生自己也可以治理這江山,這南朝的江山,在先生手中。或者比之在我蕭氏人手里更好。”

司馬藉沒說話,因為他知道蕭旃這只是在恭維他。

若蕭旃真的有退位讓賢的想法,那作何不放棄抵抗,直接投降了北朝?就算是親疏有別,蕭旃更看好他司馬藉,可司馬藉對于自己的情況很了解,他只是個做臣子的命,根本沒有做帝王的命。

“陛下三思。”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藉似乎也只有奉勸一個辦法。

蕭旃道:“既然北朝開出條件,那今晚不妨召集軍中將領和朝中大臣。把皇叔也叫過來,一起商量此事。”

到晚上,司馬藉知道事情已經難以避免。

蕭旃說是要把人召集起來商議以她自己作為人質來換糧的事情,但從白天之時。司馬藉已經看出蕭旃心意已決。蕭旃不是那種婆婆媽媽的人,她知道,若非是以南朝的女皇帝作為交換,北朝就算借糧,也是無法跟朝廷中人解釋的。

韓健其實這么做本身也沒錯。

蕭旃在南朝的政治體系中,雖然是皇帝。但曾經是傀儡,現在還是傀儡。因為蕭旃對于這場戰事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與其說這是在商量事情,不如說是蕭旃準備交待一些“后事”,在她走之后,她需要確立以司馬藉為首的南朝流亡朝廷,而不能讓權力重新落回到她那個只知道風花雪月的皇叔蕭翎手上。

蕭翎也是在太守府議事,蕭旃把此事說出來之后,他才知曉原來城中糧食已經告罄。

司馬藉保密工作做的很好,到這時,無論是軍中將領還是官員得知了缺糧,同時也得知了北朝提出拿南朝的女皇來交換糧食。

一些為了表現忠心的臣子,已經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臭罵北朝人的厚顏無恥。

最后還是蕭旃站起身來,表明了她的態度:“朕可以以一人之力,來拯救忠誠于我南朝千萬兵馬,朕覺得值得。諸位不用再有勸解,朕主意已定,明早,朕會親自乘車往蘇州城去。朕希望來日有一天,可得知爾等光復金陵城,復我齊朝正朔,朕在這里感激不盡。”

說著,蕭旃躬身向在場的官員和武將行禮。

這是天大的禮數,在場所有人都要下跪回禮,唯獨只有司馬藉和蕭翎立在那。

“司馬先生,朕離開之后,軍政之事,可都要拜托于你了。”蕭旃最后用熱切的目光看著司馬藉。

司馬藉只能躬身領命,但其實他自己都不知為何會同意蕭旃這樣的做法。他自己想了下,或者連他自己也認為,蕭旃這趟去蘇州城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吧,至少韓健不會殺了蕭旃,若真有一天,在戰場上他得勝,能把金陵城光復,韓健還是會被他,以及南朝人一個面子,把蕭旃再送回來。

連司馬藉也覺得,這好像是一種奢望,以他的區區四萬勤王兵馬,靠著用皇帝作為人質去交換糧草,還有什么資格去談將來能獲得勝利?

第二天一清早,蕭旃往蘇州去的車駕就已經備好。

盡管蕭旃不想把此事張揚,但為了能激發南朝百姓奮起勤王的愛國之心,消息最后還是通知到了整個杭州城。

這天早晨,全城百姓出來相送。

蕭旃立于車駕之上,親自與沿途送別的百姓揮手。她就好像要去赴難的帝王一樣,甚至連她自己,都對于這未知的前途而感覺絕望。

如果能以她一人,來換得南朝的長治久安,蕭旃是絕對愿意的。但這次只是跟北朝換糧食,北朝依照承諾能給多少還是問題,就算給了,也只能應付杭州城勤王兵馬一時之需,回頭再缺糧了怎么辦?到時候可沒有第二個女皇帝可以作為人質,而蕭翎這樣的窩囊廢,誰又稀罕拿他來作為人質呢?

等出城之后,蕭旃坐在車駕上,因為天氣實在太冷,她也無法走出車駕去看看外面的情況。

從杭州城到蘇州城,本就不遠,按照當下的行進速度,兩天左右就可以抵達。

蕭旃已經感覺到,這是韓健用的一種變相的“羞辱”,現在她不但要作為人質,而且要作為一件貨物,一件戰利品。韓健是用杭州城所必須的糧食,把她換過去,作為韓健的私有之物,就算她覺得韓健曾經是個翩躚君子,可現在時移世易,作為北朝的皇帝,韓健到底有多少野心,就算她以前不知道,現在她也看的清清楚楚。

從杭州城出來護送的兵馬很少,因為從杭州到蘇州這一段,基本已經為北朝兵馬所控制。

果然,蕭旃出杭州城還不到三十里,就已經有北朝的騎兵過來接手護送。

這些北朝的騎兵隊伍,對蕭旃還不能有任何的無禮。但在蕭旃心中,越是靠近蘇州城,蕭旃越是有一種不安。

韓健終究也是要對他的子民和將士交待的,把糧食借給南朝,讓南朝有這批糧食來跟蘇廷夏纏斗,這等于是幫敵人來自斷手足。

除非韓健能讓他的士兵相信,只要南朝的女皇到了蘇州城,那南朝已是唾手可得。(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極品小郡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