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小郡王第八百八十九章 自掘墳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極品小郡王 >>極品小郡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八十九章 自掘墳墓

第八百八十九章 自掘墳墓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9日  作者:一語不語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語不語 | 極品小郡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一語不語書名:

進入十一月,天氣逐漸變得寒冷,連蘇州地方都是一片凄涼的景象,而涉及到戰爭的第一線,杭州以及金陵各處,就更加顯得蕭索。

韓健連續幾天都在研究對金陵城的用兵布陣,要拿下金陵城這樣防御很完備的城池,韓健知道光靠硬來是不行的,就算以幾十萬兵馬攻城,想攻陷金陵這樣大的城池還是頗具困難。他也知道,在中國古代任何形勢的戰爭中,都城這樣級別規模的城池,很少是被人硬生生攻陷的,很多時候需要用一些巧力。

但韓健現在無法獲得金陵城內更多的內應,來叩開金陵城的城防。

朱同敬主要是靠他在金陵城中所布置的眼線,包括他所收買惠王手下的人,幫他不費力拿下金陵城。這招對朱同敬來說很管用,但對韓健來說,想照葫蘆畫瓢實在太困難。首先是朱同敬身為曾經朝廷一大勢力,而他在撤出金陵城時,就想到有一天卷土重來,所以他能提前作出有效的安排,加上朱同敬本身就是用的這辦法,他在奪得金陵城后,對于城中城防的主要衙門,都換上了他覺得值得信賴的人,韓健想從這些人身上下手,難度非常之大。

“……陛下,若長此以往,金陵城始終不能攻陷,我軍還應及早撤軍為好,以江贛之地作為基礎,來年開春之后,再度發兵南下,到時可長驅直入,一路直奔南海,平四海之地。”

在軍事會議上,已經不止一次有人提出要撤兵。

倒不是說這些人怕死,或者說是對戰事有所懈怠,而是眼下的狀況,的確是有往戰局不利的方向在拖延。韓健始終沒有拿出切實有效的進兵方案來。知道的會明白韓健是想等林詹所部從蜀中往楚地,再往江贛和金陵的方向靠攏,不知道的還以為韓健進兵受阻,需要這么漫無目的地拖延下去。

韓健面對這種議論的聲音,之前一直所采取的都是不管不問,既然他要聽取下面的意見。就不能顯得太一言堂。

這次的軍事會議仍舊一樣,韓健未對大的戰略上作出解釋,只是表明要等“三軍匯合”,三軍,也就是蘇州的兵馬、蘇廷夏的兵馬、林詹所部,旁人大約都只能是這么想,但其實韓健是要等林詹所部一到,再以揚州和蘇州兩路人馬,湊以三路兵馬攻取金陵城。

到十一月時。蘇廷夏所部在金陵城周邊駐扎也有很長一段時間。

在經過長時間被晾在一邊后,蘇廷夏感覺到韓健對他的“不信任”,尤其是在韓健親自領兵往蘇州之后,蘇廷夏也猜到韓健在等他屈服,一旦身后被林詹所部逐漸把他的勝利果實占據,那他就失去了跟韓健繼續邀功的資本。

蘇廷夏從最初等著韓健下令他調兵,到之后只能主動向韓健“請纓”,提出要領兵向南。繼續平定南方之地,最后與北方兵馬完成對南方之地的“合圍”。

韓健幾次收到蘇廷夏所請。都沒有答應,其實是對蘇廷夏的一種冷遇。

在韓健把所有進兵計劃都安排好的情況下,是蘇廷夏的擅自調兵壞了他的計劃,若他當時還繼續遵照之前的進兵計劃之后,蘇廷夏可能會早早就舉起謀反的大旗,成為南方一股甚至比朱同敬和司馬藉還要可怕的力量。

韓健拿著蘇廷夏的奏請。斟酌再三,他還是沒有能決定好,到底是該如何處置蘇廷夏。

若繼續這么不管不理,再過大約一個月左右,林詹的兵馬就會到江贛。若蘇廷夏此時“鋌而走險”的話,江贛之地就可能會陷入到蘇廷夏和林詹的內斗之中,以韓健對蘇廷夏此人的了解,他的領兵和謀略等等,都是無可挑剔的,江贛這一戰爆發,誰都無法料到最后的結果如何。

“亦兒,我實在想把江贛這塊地方,徹底的拋棄,在這場戰爭中,實在有太多不利的因素。若蘇廷夏繼續進兵向南,那日后我將收不住他,將來的朝廷還是要多一個南王,會成為朝廷的隱患。”

韓健身邊能商量軍機事情的人,其實只有一個法亦。很多事韓健不方便對別人說,對柯瞿兒和宋芷兒,她們不懂這些,小女孩的心性,還管你什么蘇廷夏朱同敬的?法亦雖然心性淡泊,但法亦并非完全不懂,法亦到底是以密探的身份出身,對于天下事她比一個普通的女人要明白上許多,而法亦的政治頭腦其實是非常清醒的,有時候韓健也不得不佩服。

“既然收不住,那就暫時先放了。”法亦想了想,用很平實的口吻道,“而今最重要的,是拿下金陵城不是嗎?”

韓健點點頭,法亦說的很對,現在最重要的是北朝內部不能起內亂。

就算林詹和蘇廷夏可能會在江贛上有一場戰爭,而從贏面上來說,林詹作為北朝的王者之師有**成勝算,可這一戰一旦爆發,北朝軍隊內部就會陷入到自我懷疑中去,連堂堂的大元帥,皇帝親自委命的大將軍,居然會臨陣倒戈,那讓那個下面的將士如何自處?

韓健終于遲疑著拿起筆來,在紙上寫下他的調兵手令,讓蘇廷夏領兵四萬,從江贛一代揮兵南下。

這對韓健來說,是艱難所出的決定,現在等于是放虎歸山了。

蘇廷夏最喜歡的,就是這種給他兵馬,讓他自由發揮的戰爭。他可以帶兵好像土匪一樣,一路以戰養戰,把他的勢力所壯大,這是蘇廷夏賴以發展的用兵之道,而現在韓健放任了蘇廷夏,就等于是把這顆定時炸彈,從最危險的金陵之地,調到了棋盤的邊緣,雖然暫時蘇廷夏對金陵城以及大的戰略不會有威脅,但蘇廷夏卻會在棋盤的邊緣逐漸壯大他的勢力,到最后令韓健也無法收拾。

“養虎為患,養虎為患啊。”韓健有些感慨地說著。

最后他還是不得不將調兵的手令,交給了下面的侍衛,讓侍衛去傳遞給朱同敬。

蘇廷夏去了南方。將意味著司馬藉的背后將會有威脅,那司馬藉對金陵城將不再敢有太大的念相,因為光是蘇廷夏就足夠讓司馬藉頭疼。

韓健只能安慰自己,就當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分出軍中強大的一塊兵力,為的是牽制司馬藉。這也是方便林詹和韓健所構想的呃“三路大軍”對金陵城完成最后的合圍而作出一點的犧牲。

等韓健把調令發出,也只能帶著一點期冀的想,若朱同敬此番南下,最后取勝的是司馬藉,或者才是真正的好事。但朱同敬所領的兵馬中,又有太多的將士是北朝人,韓健覺得這是在陷那些對朝廷和江都忠心不二的將士于萬劫不復之地,但仔細想想,其實這也沒什么。畢竟是戰爭,戰爭就會有得失,不能因為一點的寬仁而喪失了在戰場上大好的主動權。

十一月十九,在金陵城周邊駐兵兩個月的蘇廷夏,終于在得到韓健的調令之后,帶著兵馬撤回江贛。從暫時性來說,這讓金陵城周邊的形勢緩解了許多,金陵城被揚州、蘇州以及蘇廷夏的三路兵馬所扼制的都快喘不上氣。隨著蘇廷夏的撤兵,金陵城對西路和西南的幾條交通要道恢復。也會有物資能運往金陵城。

蘇廷夏回江贛,主要是整頓兵馬,馬上揮兵南下。因為林詹的大軍,最遲會在十一月底抵達江贛,蘇廷夏自己也知道,以他現在的兵力。跟身為北朝兵馬大元帥的林詹沒什么好斗的,一來是他斗不過,二來,就算他斗過了,那也代表他正式反叛了朝廷。到時韓健甚至不用做別的,只要把各路兵馬撤回江北,他就會陷入到孤立無援的狀態,以他區區一路之兵,是沒法在南朝之地求存的。

韓健也盡量在蘇州城享受著他最后的悠閑時光,因為到十一月底,蘇廷夏發兵南下后,林詹帶兵獲取江贛之地,隨后金陵之戰就要展開。

韓健到時候將分心不暇,不但沒時間陪身邊的女人,連他自己可能都一套踏赴到戰場的第一線,親自領兵展開對金陵城的攻伐。

十一月二十四,蘇廷夏在簡單的休整之后,快速領兵南下。韓健給蘇廷夏調兵的權限是四萬兵馬,但蘇廷夏卻帶了有六萬兵馬南下,除了有兩萬多是他從北方帶過來的主力兵馬,剩下的四萬兵馬則是他在南朝通過募兵的形勢,招募的新軍,又或者是收編南朝地方守備兵馬。

蘇廷夏讓出江贛之地僅僅四天后,十一月二十八,林詹的中軍主力,則以快速機動的騎兵先抵達鎮南。

這意味著朱同敬在魏朝內部制造混亂的計劃徹底破產。

朱同敬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他本來想以江贛之地來換得喘息之機,制造北朝軍隊內部的矛盾,讓蘇廷夏反叛,這樣北朝對金陵城的威脅就可以自解,等北朝的內亂結束,他再趁機去“收復失地”。

但韓健卻出人意表地沒有中他的圈套,先是親自到蘇州穩定軍心,再把蘇廷夏晾了兩個月,讓蘇廷夏感覺到腹背受敵的壓力,韓健才發出調兵的手令,雖然韓健也沒有解決蘇廷夏這個內部的大患,但至少蘇廷夏是走了,對北朝攻打金陵城不會再形成什么影響,反而會因為蘇廷夏的南下,令朱同敬和他的勤王兵馬不得不分心去應對,令北朝攻打金陵城,又少了一股力量的牽制。

而朱同敬的地盤,仍舊只有金陵城周邊方圓幾百里的范圍,而朱同敬真正能駐守的,也只有金陵城。

在蘇廷夏發兵南下的三天后,杭州的守將倉皇向司馬藉所部選擇了投靠。

因為這時候,連朱同敬內部的人也感覺到朱同敬屬于“大勢已去”,就算朱同敬擁有金陵城,已經成為南方幾股勢力中最弱的力量,下一步,就是北朝兵馬對金陵城展開圍攻,朱同敬的末日就即將到來。

隨著杭州城的投降,韓健也開始從金陵城的東、西兩路開始往金陵城壓縮戰線。

韓健要做的,是徹底把朱同敬在金陵城之外的地盤蠶食,完成最后對金陵城的合圍。

已經在長江江面上消失了兩個月的北朝水軍,再次出現在江面上,這次北朝水軍還帶來了大量的運兵船,不用林詹所部從江贛之地東進,光是之前兩個月韓健從江都所征調的兵馬,在渡江之后就足夠完成對金陵城周邊府縣的攻取。

朱同敬身在金陵城,只能眼看著北朝的兵馬源源不斷南下,他是有心無力。

朱同敬在攻下金陵城后,兵力最盛的時候,兵馬數量一度有七八萬將近十萬兵馬,可到如今,隨著杭州城的投降,還有地方府縣相繼跟金陵城劃清關系,他手上所能用的,就只有他在金陵城所布置的不到三萬兵馬。但這也是他最精銳的力量,他想依靠著金陵城強大的城防,跟韓健來個最后的困獸之斗。

所以,朱同敬根本沒有派兵出金陵城的意思,在這種緊張的時候,朱同敬盡量從地方各地“征調兵馬和糧食”,把兵馬和糧草運到金陵城內,當金陵城是堡壘和倉庫,要以金陵城為根基,跟韓健死纏到底。但問題是,地方上早就與朱同敬離心離德,怎會輕易聽從他的調令把兵馬和糧草運到金陵城去?

最后一番征調,還是朱同敬用了狠招,直接動用他行動迅捷的騎兵,在北朝兵馬徹底將地方府縣所占據之前,好像蘇廷夏對楚地掠奪一樣,甚至連地方百姓聚居的村落也不放過,各家各戶都被搜掠一空,這讓朱同敬僅存的那點威望,也消失的無影無蹤。

朱同敬所謂的王者之師,最后變成一群土匪,也為地方官民所不恥。本來一些府縣還準備跟北朝的兵馬來個魚死網破的斗爭,在朱同敬派兵掠奪一番之后,這些府縣都主動向身在蘇州的韓健發去信函,表示會歸順。

對金陵城的一戰,再次上弦。(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極品小郡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