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小郡王第八百八十一章 臨戰生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極品小郡王 >>極品小郡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八十一章 臨戰生變

第八百八十一章 臨戰生變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1日  作者:一語不語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語不語 | 極品小郡王 
章節列表

夜色很凄涼,作為臨渡江之戰的最后一晚,韓健心頭還是有些波蕩起伏,他想以寫字的方式來平復心中的這股波動,但這徒勞無功,因為黎明到來之時,將可能涉及到天下一統的一場關鍵之戰。

韓健沒想過做什么年少有為的君主,他曾經要做的只是一個安分守己的東王,但時不由人,等他登上皇位之后,局勢逼人,韓健也擁有了一統天下最后的機會,若他不能把握住這機會,華夏之地仍舊要經歷長時間的南北對峙。

夜深之后,洛夫人被暫時請到了別院之中休息,在韓健出征的同時,洛夫人也會帶著她的任務去西涼。這也算是韓健對有功之臣的頒賞,洛夫人當初為他所用,是受到他的脅迫,如今洛夫人已孑然一身,若連她最想得到的權力都不給她,韓健會覺得有些殘忍。在臨別之前,韓健還是會再見她一面,可能這一面之后,永生再無相見之日。

法亦一直陪在韓健身邊,在韓健寫字時,本來只會拿著刀劍的法亦,也能溫柔賢惠地做個紅袖添香亭亭玉立的少女,直到韓健覺得有些倦了,才讓法亦陪他出去走走。

“今日城中將士必然也夜不能寐,不妨與我到各處城防走走,安穩軍心。”韓健對法亦說話時很溫柔,第二天出征時,法亦和柯瞿兒都會跟在他身邊,當作是他貼身的侍衛。但在亂軍之中,一旦出現潰敗的情況,就算有法亦和柯瞿兒兩個武功很高的女人保護,韓健仍舊不能逃出生天。

最多只是一個安慰,有種生死與共的感覺。韓健身邊別的女人都不懂武功,她們把希望都寄托在法亦和柯瞿兒身上,希望二女能代替她們保護韓健。

等韓健走出揚州太守府,城內仍舊是兵馬調動頻繁,各處的兵馬,在得到調令之后。已開始相繼出城,從前軍黎明時發動進攻,到后軍在午時過后渡江,甚至還要留下兩萬兵馬鎮守揚州穩定后方。第二天的出兵計劃很完備,韓健不需要為調動兵馬的事而擔心。

很快,侍衛就將韓健的馬匹牽了過來,與馬匹一起而來的還是一身戎裝顯得英姿勃發的柯瞿兒。

柯瞿兒很少愿意換上戎裝,因為她從來都不當自己是北朝的一名軍士。她只是韓健的女人,這次出來單純的目的也是跟著韓健,關于這場戰爭孰勝孰負她并不在乎,她只要韓健和法亦平安無事即可。

“這么晚,若是累的話,回去休息就是。”韓健臉色平和對柯瞿兒說道。

“你們出去,我睡覺,睡得著嗎?”柯瞿兒眉目之間露出些微的惱色,她是恨韓健連出門都不叫上她。她還以為韓健就此準備領兵南下,到天明之前不再回來。而讓她一個人留在揚州太守府內。

韓健輕嘆一聲道:“巡視軍務,日常瑣事,本不用你事事作陪。”

話是這么說,但既然柯瞿兒來了,韓健還是喜歡兩個女武神一樣的女人,一左一右陪伴著他。

上馬而行,前有侍衛開路,后有兵馬隨行,韓健走到哪里,都會親自下馬視察。他也不去叨擾軍中正在休息的將士,因為第二天就要有一場硬仗,打攪將士休息總歸不好。但面對那些守夜的士兵,韓健還是會親自上前慰問。將他們的軍容所整理。

韓健一直從揚州太守府,走了城中幾處軍營,一直到登上揚州南城城門樓上,眺望遠處,夜色迷茫,深秋之后天也越來越冷。韓健站在城墻上能感覺到一種肅殺的氛圍。城外仍舊有兵馬在調動,這是大戰之前最后的寧靜,到天明,浩蕩的兵馬將渡江而下,將金陵城周邊的城池逐一擊破。

“陛下,有鎮南傳來的急報。”

韓健正有歸意之時,突然有侍衛將蘇廷夏的密信傳來。

韓健打開來,馬上有侍衛舉著火把過來照亮,韓健看過上面的內容,方知道蘇廷夏已在短短兩天時間內占領鎮南一地,鎮南失守,整個江贛之地都在蘇廷夏兵馬的視野之內。韓健算計時間,若蘇廷夏兵馬于此時東進,可在四天之內便可與他的中軍主力所會合。

但這不是韓健之前所設想的,蘇廷夏似乎是有些太急了,眼下蘇廷夏東進的速度過快,反倒容易將南朝殘余的兵馬向南驅趕,楚軍和江左鎮守的兵馬,眼下都是無主兵馬,若這些兵馬南下,會為司馬藉所逐漸接收,等于是讓南朝女皇一派的勢力逐漸增強。

蘇廷夏還是來了個“先斬后奏”,南下鎮南,沒有繼續穩扎穩打,而是直接趁著揚州兵馬尚未渡江,親率騎兵往金陵方向靠攏,這會把之前韓健所布置的計劃都打亂。

“回太守府。”韓健沒有當即下令去阻攔蘇廷夏的東進,而是回揚州太守府緊急召開軍事會議。

蘇廷夏的快速東進,只有兩種解釋,要么是蘇廷夏急于建功立業,要么是蘇廷夏背后有陰謀,無論怎么說,這都是蘇廷夏野心的表現。

在北朝軍事體系中,蘇廷夏是個很特殊的存在,張行和林詹前后兩任的江都兵馬大元帥,一個捕頭出身,一個侍衛隊長出身,身手都很不錯,有帶兵沖鋒在前的領袖氣質。但蘇廷夏自始至終只是個文弱的書生,以他的智計和狠辣而著稱。

蘇廷夏從開始,就是以北王府幕僚的身份,在洛陽替人考科舉,以他的才華來生存,但他能違背當時如日中天的北王府,而毅然決然去以自己的名頭去參加科舉,并且拿到狀元,說明他骨子里帶著一股背叛。而后他為北王府所清算,連遠在家鄉的親人都被害,他甚至隱姓埋名,也要以他微薄的力量去報復北王府,這說明他不但有野心,而且是錙銖必較,就算知道是雞蛋碰石頭,他也敢趁勢而動。

以現如今天下只剩最后一戰的趨勢,蘇廷夏一個無親無故孑然一身之人,自然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他或者不想在天下已定之后做個血濺未央的韓信。而要提前對韓健發難。

當然這還只是韓健的猜測,韓健尚且不能確定蘇廷夏出兵東進的主要原因,但料想基本是蘇廷夏怕被在戰后直接削奪軍權,提前作出應對。就算蘇廷夏不會直接反叛。也足以形成一股分庭抗禮的一股力量,令韓健不能對他下手,使得他可以成為像曾經的四王一樣,為魏朝鎮守疆土,但其實是做割據一方的軍閥。

緊急軍師會議的召開。打破了揚州城內在戰前短暫的寧靜。

將領和謀士很多都是從睡夢中起來,本以為韓健是想提前發動渡江之戰,但在看到蘇廷夏的緊急軍情之后,這些人也在猜測其中的訣竅,但沒一人把事情歸納到重點,就是蘇廷夏的野心問題。

在大多數將領和謀士看來,蘇廷夏的東進,只是想完成與揚州兵馬的會合,直接對金陵城展開進攻。

現如今軍中大多數人尚且不知韓健的進兵計劃,韓健是無意直接攻打金陵城的。此事早就為韓健所傳達到蘇廷夏、林詹和張行三位被他所委命的主帥,別人不知道,這三個人應該很清楚。

蘇廷夏此番帶兵而來,是以輕騎出擊,并未有攻城輜重隨行,說是來壯大魏朝兵馬的聲勢,可蘇廷夏又是擅自違抗軍令,以蘇廷夏之前違背韓健攻取江陵日期,提前一日攻克江陵城,到之后渡江之時大肆招募兵馬。都顯得事情很不尋常。

若此時蘇廷夏仍舊是以本來攻打江陵的兩萬兵馬東進,韓健也不擔心太多,這些兵馬雖為蘇廷夏部下,但也為魏朝將士。蘇廷夏要叛亂,下面很多武將不會同意。可現如今,蘇廷夏在招募兵馬,加上收攏楚地和江贛一代的南朝殘兵之后,兵馬已過五萬之數,這些兵馬可沒有什么效忠北朝之心。誰給她們飯吃他們聽誰的,就算來跟北朝兵馬拼命,他們也不會有什么心慈手軟之心。

跟著蘇廷夏打仗的人,都有個特性,就是像草原人一樣的狼性。因為蘇廷夏所部自來就很少有軍需物資,近乎所有的東西都是搶來的,若不動以武力,別說是豪門大戶,就連普通百姓也不會把物資交給他,蘇廷夏在北方的“惡名”就是通過搶掠得來的,而蘇廷夏所部所殘殺的普通百姓數量,也為北朝其他各路人馬所不及。

軍事會議有些肅穆,一些謀士就著蘇廷夏領兵東進的問題,還在說關于如何兩軍配合來攻打金陵城的問題。

韓健的目光,卻落在沙盤上一處紅色標記上,那是一直按兵不動的朱同敬和司馬藉所部。

在韓健發出南進的期限后,司馬藉沒有著急領兵北上,在韓健之前看來,是司馬藉覺得實力不足,不能與朱同敬所部和北朝兵馬正面抗衡,所以選擇避戰。而朱同敬選擇龜縮各城池內不出,似乎也有避戰之意。

本來聯弱勝強,是司馬藉和朱同敬所部應對北朝兵馬南下的最好辦法,但本身朱同敬靠的是竊奪權柄奪得金陵,這決定了兩股最弱的勢力不可能聯合到一處。這種避戰就會顯得沒有意義,因為早晚要戰,反倒不如先攻滅最弱的一方,再轉過頭應對強敵。

但這種避戰,以他們所預料到北朝兵馬內部會產生糾紛,而想坐享其成的話,一切解釋似乎都就通了。

蘇廷夏的突然東進,連韓健都沒預料到,因為韓健沒料到朱同敬所布置的江贛防線會如此“脆弱不堪”。朱同敬出兵江贛前后才幾天時間,江贛一線的南朝守軍已全面潰敗,這分明是朱同敬故意把地盤讓出來,讓蘇廷夏的野心做大。

那從開始,朱同敬在決定與北朝合作的時候,可能也料想到會腹背受敵這種情況,他所設定的策略,就是先挑撥北朝軍中最不穩定的因素,就是蘇廷夏,讓蘇廷夏與北朝兵馬之間產生隔閡,那北朝兵馬將會陷入內亂。這一招韓健似曾相識,在二十一年前的金陵之戰,北朝兵馬也是順利殺過長江,且以東王府兵馬對金陵城完成合圍,南朝勤王兵馬當時都在持觀望態度,南朝朝廷內部所設定的方針同樣是離間計,挑撥東王府與南王府的關系,令南王府兵至長江而回,使得金陵之戰中東王府兵馬形成孤立無援的狀態,此時南朝勤王兵馬才援救金陵,金陵一戰使東王府兵馬折損殆盡,連老東王韓珪也在那場戰爭后“身死”。

“天明之后的渡江之戰,暫且延后。”就在各位將領和謀士等候韓健發號施令時,韓健卻作出了他最不想作出的決定,延后渡江之戰。這也是令在場將領和謀士頗為驚訝的。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若收回,不但軍中將士的軍心受損,連韓健的威儀也會跟著受到影響。

如果說南朝在長劍南岸布置了很堅固的防線,下面的軍士還能理解,可現如今南朝似乎已放棄了對江水岸邊一線的防守,全面退防到金陵城和周邊的城池之內,就等著北朝兵馬渡江后攻城。

將士正在一種建功立業的心氣上,韓健這么做,有點自掘墳墓的意思。

但韓健卻感覺,這是眼下唯一的辦法。他不能讓兵馬渡江后陷入險地,他寧肯讓軍中將士來恨他,也不能讓將士憑白無故死在江水南岸,連尸骨都不得回。

“陛下,突然停止進兵,怕是軍中將士……會有鼓噪。”

“只是延后。”韓健道,“這幾日江面起風,渡江頗為困難,若南朝趁我軍于登上南岸立足未穩之時,突然從城南出兵偷襲,我軍將損失慘重。待三日后,多征調過一批運兵船后,大軍一舉南下,方可一戰而勝。”

韓健不能把真實的原因說出來,若他告訴軍中上下,現在是要防止蘇廷夏謀反才不進兵,軍中上下可能會出現混亂。

韓健也只能用這種戰期延后的方式,暫時緩和軍中將士的埋怨,但三日后是否適合渡江,仍未可知。(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極品小郡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