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小郡王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耳不聞百姓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極品小郡王 >>極品小郡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耳不聞百姓事

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耳不聞百姓事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13日  作者:一語不語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語不語 | 極品小郡王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三月里,揚州城內已是一片煙花處處的盛春景致,江北防務衙門里,司馬藉每天都會起來的很早,到城中各處去走走,感受一下江南的春意盎然。

到二月底,揚州城內百姓已快要到十室九空的境地,百姓相繼逃難,城中原本的商鋪和街市也都閉門不開,這一切都跟官府不作為有關。倒是北方江都地界北朝的兵馬逐漸集結,眼看隨時都會動兵南下。

三月初九,司馬藉上午視察城中防務,這也是他少有的要辦公事的時間,很早起來,騎上馬帶著不多的隨從到揚州各城門走走,登上城樓看看。原本揚州城的城西和城北門是防備的重中之重,但司馬藉所視察的重點卻是在南城,司馬藉登上南城門樓之后便許久沒下來,甚至連午飯也是在南城門樓上吃的。

對于揚州的軍將官民來說,司馬藉就算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可他的一舉一動始終牽動人心,剛過中午,司馬藉還沒從南城門上下來,揚州太守隋化便大張旗鼓帶著人前去隨同“視察”。因為揚州城防務始終達不到朝廷的期望值,作為揚州城的太守,隋化每天都在面對朝廷的巨大壓力,現在好不容易逮著司馬藉出來視察防務,他怎么也要出來做做模樣。

隋化對于朝廷每次下旨訓斥都是訓斥他而不是訓斥司馬藉,耿耿于懷,照理說司馬藉是他的上級,要背責任也是司馬藉來背,可朝廷就好像認準了揚州防務不力是出自于揚州太守府,跟司馬藉的江北防務衙門無關。隋化本想拿司馬藉給他當遮陽傘,到此時計劃也完全落空。

司馬藉得知隋化前來,他人還在城樓上眺望遠處的大江。盡管路途太遠看不到江水的浩蕩,但總算是能感覺到南北不在一幅山河的蒼涼。對于隋化的前來司馬藉也是能預料到的,他本身出來走。也是給隋化個機會,讓隋化趁機在城中軍民面前表表姿態。

隋化等上城樓時還有些氣喘吁吁。作為揚州太守,隋化并非武將,按照南朝的典章制度,也只有在戰時城中的軍事和行政才會由太守一肩挑,本身隋化是不用管軍政的。

隋化上來,還沒等喘口氣,就見到城外有大批的難民繞過揚州南下,此時南朝仍舊在江北的百姓已經不多。城墻高險的揚州城內尚且十室九空,周邊的小州縣就更是留不住人。

“司馬相國不知在眺望何處?難道是金陵古都?”隋化走上前,想跟司馬藉搭訕。

司馬藉卻好像沒聽到一樣,看了許久才收回目光,淡然道:“我在看山河破碎。”

隋化聽的很糊涂,卻是勉強笑了笑道:“司馬相國憂國憂民,只是這江山社稷,本該由天命之人來掌管。天子以江北重任交托于相國,相國始終不作為,怕是有負天子所托啊。”

司馬藉看著隋化道:“在下不太明白隋太守的意思。我如何是有所天子所托?”

“這個……”隋化原本是要提醒司馬藉趕緊作出江北防務的大動作來,這既能方便穩定人心,又能讓他多跟朝廷索要軍餉和糧餉。從中大撈一筆。在兩個月前,隋化對于揚州的防務還是信心十足,眼看如今城中百姓逃散殆盡,連他這個揚州太守心里都開始沒底,要是這么繼續下去,到真正開戰時城中還會有誰為守城賣命?

倒是跟著司馬藉有個好處,司馬藉本身跟北朝的皇帝就是朋友,投降起來方便,或者投降了北朝。北朝皇帝還會讓他繼續擔任揚州太守,雖然這種可能性很低。

隋化想了想措辭。才道:“陛下委命相國鎮守揚州,委以防務重任。我等臣僚當忠于職守,發動城民鞏固城防,即便北軍南下,也可以城墻高險鎮守以待援軍,若繼續如今日不作為,只怕北方兵馬一來,揚州城內不戰自潰,到時城中百姓空要遭殃。聽聞北朝皇帝欽命委派的南征將領,乃是屢次掠奪地方百姓的北軍將領蘇廷夏是也。”

司馬藉點點頭,目光繼續看著遠處,突然問道:“那隋太守知道北方兵馬從哪個方向而來?”

這問題顯然不成問題,北軍南下,自然是從北邊而來,總不會是從江水南岸過來,若真是如此的話,金陵城也失守了,想以區區揚州城來負隅頑抗那近乎是不可能的,不投降也要投降了。

隋化卻要裝作虛心受教的口吻道:“愿聞其詳。”

司馬藉嘆道:“至于從何處而來尚且不知,反正不是從北方。北拒北朝雄兵南下的重任,也不會是在揚州,隋太守偶爾難免思慮過甚了。“

隋化再次一驚,這些天他跟自己的幕僚也商量過很多關于這場戰爭的事,對于司馬藉的話卻是吃了一驚。誰都不敢保北朝會以怎樣的方式入侵南朝,但北朝在江都和豫州囤積重兵卻是不爭的事實,江都出兵,不走揚州的話,直接渡江南下,難道不怕揚州城的兵馬傾巢而出斷了北軍糧草的后路?以隋化這樣不太精通軍務的人都知道這道理,更別說是北朝這幾年驍勇善戰的將士,還有司馬藉這樣被惠王和女皇同時禮重的著名軍師。

司馬藉道:“走吧,下去看看。在下還想到揚州城各處都走走,隋太守是否愿意作陪?”

隋化行禮道:“下官愿意同往。”

于是司馬藉和隋化一前一后走下城樓。此時因為揚州城內兩大人物上揚州南城,城中僅存的一點百姓,似乎都想圍過來一探究竟,城樓下也聚集了不少人。

司馬藉走下城樓接階梯后,馬上有人把一份從金陵過來的軍務奏報呈交到他手上,這軍務奏報連隋化都未曾看過,女皇和惠王偶爾有軍令傳來,多數是通過太守府,也有部分是直接讓人送給司馬藉不通過太守府。隋化也很想知道那奏報中有什么內容。可惜司馬藉看過,便將奏報塞進懷里。對隋化一個字都沒提。

“隋太守是騎馬還是乘轎?”司馬藉突然側頭問道。

隋化眼看司馬藉已讓隨從牽馬過去,顯然司馬藉是要騎馬走的,若是他乘轎。二人根本無法在路途上交談。隋化道:“下官騎馬就是。”

雖然隋化是揚州太守負責城中防務,但可算不得是弓馬嫻熟。甚至連騎馬都有些生疏,在屬官的幫忙之下,他才跳上馬背。司馬藉倒是駕輕就熟一點不見忙亂。

“看來隋太守并非行軍之人。”司馬藉道。

隋化慚愧的笑笑,這可是實情,他經營揚州的時間尚且不長,但在最近這一年時間里,隋化已經全面接收了揚州城內的軍政體系,揚州城一切以他為尊。朝廷突然派一個人凌駕于他的頭上。本來是讓隋化很不爽的事,隋化也一直等著給司馬藉使絆,誰知道司馬藉一來就徹底賦閑,什么事都不管不問,令隋化全盤的計劃落空,現在被朝廷逼的緊了,隋化卻只能硬著頭皮來求司馬藉幫忙。

在南朝,揚州城體系不同于其它的郡府州縣,南朝在江北的州府也就那么幾個,以揚州城作為堅實。南朝在揚州一向屯駐重兵,這里除了是南朝與北朝互市貿易的中心,同樣也是軍事堡壘。反而對于最基礎的農耕卻很荒廢。畢竟揚州城距離北朝距離太近,耕種起來容易為北朝所掠奪,所以干脆以揚州作為軍事和貿易的堡壘,城中軍民所缺,基本也都是從江南運過來。

如今一遇到戰亂,在揚州不能自產糧食的情況下,所有的物資都需要從江南運來,而揚州城內卻是軍民逃散令朝廷不滿,朝廷屢次下旨訓斥的同時。也減少了往揚州運送最基本的糧食和物資。最開始時,隋化還想以他揚州太守的身份裹脅朝廷。到這時,他知道朝廷這是在給他下馬威。讓他不得不去低下頭求著司馬藉跟朝廷和解,以換得朝廷對揚州的重視。

司馬藉與隋化騎馬并行,沿途都有兵士開路。原本街上還有百姓想湊出來看熱鬧,也都被兵士所驅趕,隋化騎在馬上自然覺得這是理所當然,戰亂之前,他很怕有什么人要刺殺他。

司馬藉道:“我等出來督察軍務,乃是為陛下分憂,代天子犒勞將士,令萬民安心。不知隋太守可否將兵士撤了去,我等沿途走來,多見識一下城中百姓的現況?”

隋化遲疑了一下,他很想說這么做不安全。但見司馬藉堅持,他也就點點頭應了,馬上讓隨他出巡的將領去通傳,不要太滋擾百姓,開路的事不做了,但沿途護送的士兵卻不可缺少。

就算是這一點的改變,也讓司馬藉和隋化這次出來巡視街道更多了幾分親民的意義,最開始百姓還被驅趕而出,可到后面士兵不再趕人,百姓便一股腦往司馬藉和隋化身邊簇擁,這些百姓大多都是平頭百姓進城避難的,他們很想把自己的訴求說給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員知道。

隋化最初是有些驚惶的,他一直都是在太守府里兩耳不聞百姓事,突然這么多人涌過來好像要吃了他一樣,他難免以為這些都是對他所不利的人。

可當百姓只是有的過來行禮請安的,有的也只是立在旁邊圍觀,到再走一段路后,隋化心里突然也就輕松了些許。他這才知道百姓中不全都是與他找事的刁民,也會有安分守己的人,盡管他心頭還是對于司馬藉的決定有些不屑,但總算是安心下來。

“看來隋太守不經常出來到百姓中走動。”司馬藉突然語氣平和道。

隋化這才有心思注意到司馬藉的反應,想到司馬藉這一路上平淡的反應,似乎司馬藉對百姓并無任何的排斥,這不該是位高權重之人的反應。隋化怎么說也是在官場混了二十年,想司馬藉不過二十出頭,卻已是南朝的右相,深得惠王和女皇的信任,這樣的人能崛起本身就不簡單。

隋化道:“司馬相國說的是,近來一直忙于軍務,無暇出來走動。”

隋化說是近來無暇,其實他一直都沒空,職業的政客是不需要關心百姓死活的,他所要負責的人不是百姓,而是上官,是朝廷,他所作一切都是讓上面來覺得他有本事,就算百姓的口碑再差,只要需要,隨時都能找無數人出來給他歌功頌德,上面的人同樣會以為他是體恤百姓的仁官。

司馬藉道:“那隋太守可知現如今城中尚且有百姓幾許?”

一個問題,就把隋化給難住了。揚州最鼎盛的時候,也就是這兩年北方戰亂不斷的時候,北方也有難民南逃而下,尤其是在去年秋冬季節北朝朝廷對豫州用兵時,豫州南逃的百姓不少,揚州城內百姓最多曾有十幾萬,可稱得上是南朝除了金陵之外的第二大城池。

可惜現如今城中的狀況事態太差,跑的跑,散的散,能有個幾萬人應該差不多了。

隋化道:“回司馬相國,以下官估量,應該……尚且有百姓四五萬人吧。”

司馬藉笑了笑,好像不經意道:“不是四五萬,而是六萬三千余。”

一句話把隋化給說愣了,隋化覺得自己對城中的情況還算了解,畢竟手底下那么多人,就算他不到城中走動,城中所發生的情況也會有人通報給他。可司馬藉屬于初來乍到,司馬藉來到揚州之后更是成天不出門,怎會對城中百姓的數量還這么了解,不說一個大概的數字,卻直接以很準確的六萬三千余來做準數。隋化怎么也不相信司馬藉說的是準確的。

“是,是。”心里不信,但他口中還是要應的。怎么說司馬藉也是朝廷派來的,這場戰爭若是得勝,司馬藉終究是會走的,跟司馬藉犟也沒絲毫好處,他說多少也就是多少了。

司馬藉再問道:“那隋太守可知這城中,真正能拿起兵器抵御北方兵馬的將士又是多少?”

這次隋化覺得自信肯定是沒錯了,要是連手頭上有多少兵都不知道,他這個揚州太守也不用混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極品小郡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