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小郡王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可理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極品小郡王 >>極品小郡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可理喻

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可理喻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05日  作者:一語不語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語不語 | 極品小郡王 
您現在的位置:歷史軍事


小說名:

作者:一語不語

正月里,洛陽周邊都是一片兵荒馬亂的景象,各路兵馬從黃河以北撤回,部分就地解散,而更多的是往江都方向而去。雖然朝廷與南朝的戰爭尚未公之于眾,但民間已多有流言,似乎戰事也到了一觸即的地步。

作為征北兩路兵馬的主帥,林詹和蘇廷夏尚未回到洛陽,對于這二人朝中也有諸多的議論,朝中大臣普遍認為韓健會更重用林詹而放棄對蘇廷夏的使用,就好像當初進兵關中之后蘇廷夏被賦閑一樣,蘇廷夏這張牌看樣子也被韓健使用到頭。

按照既定的行程,蘇廷夏中軍一部應該在正月十七抵達洛陽,但蘇廷夏似乎有意拖延,到正月二十,其中軍兵馬才駐扎于黃河以北,等待朝廷進一步的犒賞。洛陽城中官民對于蘇廷夏兵馬還是頗為忌憚,畢竟蘇廷夏所部有搶掠的前科,現在其兵馬主力被整部調往黃河一線,洛陽周邊也有被搶掠的危險。

正月中旬,韓健兩次詔書往蘇廷夏軍中,是想讓蘇廷夏單獨前往洛陽聽封,但蘇廷夏都以軍中不可無帥為由拖延,蘇廷夏所部駐扎黃河北岸,一直到正月過去仍舊不過黃河南下,反倒是其它各路人馬都已渡河。

洛陽形勢驟然緊張起來。

二月初,北方二十多萬兵馬中有半數已過黃河,林詹作為主帥仍舊鎮守于北關一線,其防守兵馬約有六萬,其余兵馬分別屯駐于北川周邊各郡縣。在北方仍舊駐扎的十多萬兵馬中,已經有大部分更換成北方將士,江都兵馬仍舊屯駐北方的不過三萬,也是林詹所部中軍主力。

蘇廷夏的中軍主力人馬并不多,約兩萬多人馬,卻是魏朝所有兵馬中的精銳,因為蘇廷夏所部遲遲按兵不動,也給洛陽的形勢帶來一些變化。

對于韓健來說,蘇廷夏的兵馬駐扎情況倒不怎么在乎。就算蘇廷夏要反叛朝廷。他的兩萬中軍主力也無法對洛陽構成實際的威脅。換做別人或者有朝中勢力撐腰,而蘇廷夏干脆就只是一個外封的將領,無論是原本魏朝舊體系還是江都體系,都沒把他當作是自己人。光有兩萬精兵而無文政體系的內應,想叩開洛陽的防線可說是難比登天。

朝廷里,對于南征之事的籌備已經提上來,到二月初的時候,司馬藉以右相身份兼領齊朝江北防務的事也已經傳到洛陽。這消息對韓健權威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很多人擔心韓健會因為跟司馬藉的關系,而暫緩對南用兵。朝廷里雖然有私下的議論,但這議論還不敢呈現到表面上來,畢竟韓健的皇權完全是樹立在軍威之上,誰也不敢觸韓健的逆鱗。

二月初六,韓健在燁安閣召大臣議事,其實也是商討征南糧草的籌備情況。因為連續幾年的用兵,魏朝的國力已大不如前,就算魏朝各地都算風調雨順。但因戰禍也未得太大的豐收,大面積用兵帶來的后果是各地糧庫空虛,對于朝臣來說,都希望韓健可以暫緩用兵,等幾年休養生息后再舉兵南下。

“……再過幾日,朕會征調關中兵馬回江都駐防,豫州與江都兵馬統調,一切將由兩位郡王妃負責。”

到議事的最后,韓健才粗略將軍務的事一說。大臣才知道韓健準備讓身在關中的韓崔氏和韓昭氏作為對南用兵的先頭統帥來作出戰略上的安排,雖然韓崔氏和韓昭氏僅是女流之輩。但也算是江都兵馬名義上的主帥,自從東王府對西王府用兵后,韓崔氏一直是在統兵中,韓昭氏作為輔佐來回于洛陽和西都之間也算是調度有方。韓健對韓崔氏和韓昭氏的重用也不能完全算得上任人唯親。

寧原請奏道:“陛下征調關中兵馬。不知以何人負責關中防務?”

韓健道:“左都尉司馬夏安,朕覺得他做事穩妥,就由他來擔當吧。”

寧原作為領尚書臺大臣,朝中有重大的人事安排,就算不由他來負責,也需要以尚書臺草擬政令來完成宣示。韓健要任命為關中軍務統領的夏安并非江都體系之人。而是徹頭徹尾的洛陽派系將領,而且屬于少壯派。

在之前與鮮卑一戰中,夏安作為洛陽新兵的統領,曾率三千兵馬北上,協同林詹西線的防務,在戰事結束后,林詹上報朝廷的請賞名單中,對于夏安也多有贊譽。韓健為了修復與楊瑞以及魏朝舊派系大臣的關系,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在軍政上多用舊派系的大臣,夏安既作為洛陽世家子弟,又是魏朝的舊將,韓健對其重用也算在情理當中。

寧原面色帶著幾分謹慎,請示道:“陛下,關中防務有兵馬四五萬,左都尉司馬……不過乃正將,且夏安并無太多領兵經驗,以他來擔當此任,是否有欠妥當?”

“哦?”韓健打量著寧原,“難道寧太師有其他更好的人選?”

寧原支吾不答,韓健心中也很清楚寧原的心思。雖然夏安是魏朝舊派的將領,但卻跟寧原并非是一條船上的,反倒是夏安的父兄,跟以前的林恪倒是走的很近,在林恪倒臺后,魏朝舊派系的大臣基本都歸附了他,但還是有很多世家和大臣選擇了明哲保身。寧原很希望在政務之外的軍務上能安插他的人,以確保他領尚書臺的位置,但韓健卻偏偏不給他這樣的機會。

韓健道:“既然寧太師并無更好人選,那就以夏安往西都去總領關中防務。至于西涼的軍務,則另行交由步馬將軍李元。今日之事,這樣散了,諸位都先行回了吧。”

眾大臣行禮告退。

韓健仍舊留在燁安閣,在成為帝王之后,大小政務軍務都要由他一手負責,況且他對領尚書臺大臣寧原并不放心,因而呈上來的奏本和條擬有不甚滿意的地方都會重新批復。

等一切處理的差不多,韓健才將政務暫且放下,而讓人去傳召從北方剛回到洛陽述職的將領進宮覲見。在韓健登基之后,有很多將領他還未曾以皇帝的身份見過。

見文官,主要目的是商討政務,而見武將則更多是走過場。將領領兵在外,若未遇上實際的戰事。很多事是不用有所商議的。

此次韓健召見的武將不多,有十多名,都是北方的中層將領,并不包括剛被韓健委以重任的夏安。這些將領也主要以洛陽派系的將領為主。這些人回到洛陽后,韓健準備派他們前往豫州,協同韓崔氏和韓昭氏整頓豫州的軍務,也是為即將舉兵南下做準備。

“朕無須你們思念皇恩,但求為個人前途博一番。爾等軍職各有擢升。到地方后不得擾民,地方政務不得干涉,若有違的話,朕定然不饒。”

眾將領皆都領命。

韓健道:“你們剛回洛陽,尚且有家務要安頓,不過五日之后便要動身南下。到二月底便要抵達,各司其責,你們南下各帶本部人馬,在編制上,一切以地方守備兵馬編注。到豫州后再另行安排。”

安排完這些人南下,其實也是對韓崔氏和韓昭氏的一種督促,其實早在十多天前,韓健已經先期把征調韓崔氏和韓昭氏南下的詔書往了關中。韓健所準備對南用兵的時間是在四月中旬,這時候春播都已經結束,而且有一定的時間來征調江都的人馬,對農耕的影響是最小的,而一旦舉兵南下后,南方堅壁清野之下,對于南朝的農耕影響是很大的。

韓健所希望的是一戰得勝。但若不得,也要瓦解南朝的一些軍事防線,令南朝國力進一步虛弱。至于用兵的方向,韓健原本計劃是從東路。也就是從揚州一線進兵,但在司馬藉被蕭旃任命為江北軍務總領之后,韓健倒不想盡早與這位老朋友在戰場上碰面,韓健把南侵的重點從東路的江都戰區,改為西路的豫州戰區,準備從江贛一代兵南下。

如此也有個好處。就是江贛地區如今基本都在臨江王朱同敬的控制之下,韓健先攻打朱同敬,南朝朝廷那邊必然不會盡全力派援兵相助,而是想讓朱同敬跟北朝打個兩敗俱傷。如此也可先令南朝的主要兵馬避戰,對此次戰事有戰略上的意義。

韓健把軍務上的事也安排好之后,便直接回皇宮內苑,他要跟楊瑞做一些商談。因為韓健準備好此番南下也是由他來御駕親征,而且點明是要讓楊瑞“伴駕”,因而對于南下之事,韓健有什么也沒有對楊瑞有所隱瞞。

可就算韓健已經盡力去修復與楊瑞的關系,楊瑞對他的態度也沒有恢復到相親相愛的地步,二人之間始終有段隔閡。

等韓健到了楊瑞的寢宮,把此番舉兵南下的安排大致一說,楊瑞的目光才從女兒身上挪到韓健臉上。

“你以為先攻臨江王,南朝皇帝便會坐視不理?可知現如今南朝的皇帝,也不過是傀儡,她要保的是江山,同樣也要樹立她的威望,如此境形之下,必會對惠王用兵多有催促,到那時,恐怕連揚州本部的兵馬也會征調往江左,那時你不想看到的局面,會一一呈現。”

韓健笑道:“那瑞兒你又如何得知臨江王會領南朝皇帝的這個人情?”

楊瑞瞥了韓健一眼,道:“你這話是何意?”

“瑞兒你想必是以己度人,當初你身為帝王,總要以各家的勢力來周旋,借力打力。如此才令洛陽安穩了十幾年。可南朝的這位女皇帝,跟你的想法是不同的,瑞兒你偏向于求安,暗中蓄力以待良機,她則更激進,而且對于家國社稷的看法,你與她是不同的。”

楊瑞道:“你倒好像更了解她一樣。”

“也許吧。”韓健輕輕一嘆,對于蕭旃,韓健心頭也有些別樣的情感,畢竟蕭旃曾在北朝為質,而且是韓健送她南下回去繼位。

楊瑞冷哼一聲道:“就怕到時各路兵馬齊聚江左,這場仗就在江左便要收場,到時非但不能有寸進,反倒令南朝兵馬趁勢北上,連豫州都不能保全。”

韓健笑了笑,沒說什么。他不是沒考慮過楊瑞說的事,萬事開頭難。雖然在軍力對比上,北朝這幾年南征北戰之下兵馬甚隆,作戰力也更強一些,但很多事不能用紙面上的實力做比較,南朝偏安日久,同樣在民生上也要好于北方,加上朱同敬、蕭旃都非庸才,就算惠王昏庸了一些,他手底下可用的將領也不在少數,還有司馬藉這個不確定的因素在里面,這場仗從戰事開始,最多也只有六七成的勝算。

若是戰爭順利還好,若遇上麻煩,那北朝的兵馬也可能會陷入到崩潰。如今北朝兵馬中,以江都兵馬為主力,大約有七八萬兵馬的規模,其余十幾二十萬的兵馬,則更多的是曾經南王府、北王府和西王府的兵馬,可說是魚龍混雜,軍中將領也主要以降將為主,這種情況下,最怕的就是兵敗。

北方現如今的穩定,也很可能因為一場戰敗而崩潰。況且又是韓健御駕親征,在歷史上,御駕親征的皇帝要么是功成名就,要么是落得個灰頭土臉自身難保。

韓健道:“既然不能保全的話,那就不保全了。這場仗,倒是希望能令南北之間早些結束戰亂,管他最后是誰得勝,就算南朝得勢,讓他把我江北全占了,不也讓百姓歸于一統,四海安定了?”

楊瑞用一種很怪異的神色打量著韓健,好像聽到很荒謬不可理解的話一般。按照韓健說的,倒好像是這場仗是主動去送死,要把江北拱手相讓。

“你舍得?”楊瑞最后只是一問。

“不舍得又如何?連瑞兒你都舍得把江山社稷交于我,那我不若做個順水人情,把江山再送給南朝的皇帝。大不了你我歸隱山林或者出逃海外,反正是成就了華夏的百姓,如此不是更好?”

楊瑞用不可置信的神色搖了搖頭,只好像是嗔罵一樣道:“不可理喻。”(未完待續。)

<<看書啦文字,歡迎讀者登錄閱讀全文最新章節。

聲明:小說《》所有的章節、圖片、評論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收集自網絡,屬個人行為,與看書啦立場無關。


上一章  |  極品小郡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