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第六百二十三章 老將雄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二十三章 老將雄風

第六百二十三章 老將雄風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25日  作者:一騎闖天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騎闖天涯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陸遜當即面色一沉,語重心長又道:“元遜,你叔父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胸懷天宇,腹有鬼神莫測之謀略,此等奇才,恒古至今,世間罕有!”

“普天之下,少有人能比,你萬不可有任何輕視之心,你與他乃是叔侄,雖各為其主,但眼下他與我等同舟共濟,若你虛心請教,他必傾囊教授,你若能在他身上學之十中一二,將來必能受用無窮!”

陸遜眼中神色復雜,對諸葛亮又是敬佩又是忌憚,其中更有幾分莫名的惋惜。品書網

諸葛恪心頭連起漣漪,雖然陸遜如此推心置腹地叮囑,但他心中還是半信半疑,如陸遜所言,那自己這叔父豈不是如同神仙一般的人物。

諸葛恪自少被稱為神童,受盡他人稱贊,就連吳王孫權對他亦是賞識不已,久而久之,他自然眼高過頂,甚至以為若論才智之高,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人。

此下當陸遜說出一個才智、謀略都比他高出百倍不止的人物,更兼此人就是他的叔父諸葛亮時,諸葛恪一時間,實在難以接受。

原來諸葛恪從小,便聽著周圍的人暗中比較他的父親還有叔父,說他叔父如何如何了得,得臥龍可得天下,而他的父親相比較之下,卻顯得一文不值,毫無半分出彩。

諸葛恪自然心里不忿,從小立志,將來定要超越諸葛亮,為他的父親爭一口氣,可眼下連被稱為繼周瑜之后,東吳謀略最高者的陸遜,亦對諸葛亮如此贊嘆不已,更兼有幾分忌憚。

諸葛恪忽然之間,只覺那藏匿在心中的那個攀比對象,忽然變得有萬丈之高,如若天穹般壓住了自己,遙不可及。

漸漸地,諸葛恪不禁捏緊了袖中的拳頭。心中如起怒濤,在翻滾撲涌,陸遜卻不知諸葛恪心底的變化,見他一下子失了神,眉頭一皺,連聲叫喚。

諸葛恪猛地回過神來,正見陸遜的目光。連忙拱手答道:“陸都督的吩咐,恪必謹記在心!”

陸遜聽了。微微頷首,遂教諸葛恪前去準備,諸葛恪領命,轉過身子的瞬間,眼中迸射兩道絢麗精光,年少氣盛的他,又豈甘于落人之后,更何況是他那一直欲要超越的那個人物。

在陸遜的調撥下,臨湘城各部兵馬皆已準備完畢。到了次日,陸遜命孫韶為先鋒大將,引八千兵馬先發,陸遜則與全琮等將引近三萬兵馬隨后進發。

另一路兵馬,則由諸葛恪所引,經斥候所探,夏侯淵軍撤回了瀏陽城。于是諸葛恪則引三萬交州兵望瀏陽城而去。

卻說,夏侯淵引兵撤回瀏陽,歇息數日后,忽有一日,細作來報,東吳軍兵分兩路。一路正望瀏陽而來,一路則向臨川進發去了。

夏侯淵聞報面色大變,在旁側的鄧艾,亦是眉頭深鎖,原來夏侯淵、鄧艾兩人皆以為陸遜會聚合大軍直接北上,望吳郡進發。

兩人卻都無料到,陸遜竟會兵分兩路。一路更不惜繞遠路,轉往東面,繞過己軍,再做北上。

鄧艾腦念電轉,迅疾便看出其中端倪,嘆聲與夏侯淵言道:“看來艾太過輕視那陸遜了,此必是陸遜識破艾之計策,卻因擔憂吳郡戰事,不欲與我軍過多糾纏,故而分兵兩路!”

“那往臨川去的,定是往吳郡去救的援軍,而這望瀏陽來的,則是欲要纏住我軍,以使我軍難以追上另一路兵馬,從而再決一死戰,以保東吳西南之地無患!”

夏侯淵聞言臉色一變,虎目大瞪,扯著嗓子,厲聲喝道:“吳郡之戰,事關重大,豈可有所耽誤,我這就召集兵馬,望臨川進發,定要截住吳賊援兵!”

就在夏侯淵話音剛落,忽然一將士來報,東吳大司馬諸葛瑾之子諸葛恪引三萬交州軍正往瀏陽殺來,先鋒大將江毅,已來到了瀏陽城十里之外!

夏侯淵一聽,頓時臉色連變,驚異不已,驚呼而道:“吳賊,竟來得如此之快!”

原來諸葛恪心知戰事緊急,又明兵貴神速之理,兼之交州軍疏通山路,走在顛簸的山路上,卻似如履平地。

于是諸葛恪便星夜趕路,火速趕到瀏陽城境內,然后又派心腹大將江毅引三千兵士為先鋒軍,先逼近瀏陽城,教夏侯淵不敢貿然撥軍而動。

此下鄧艾計策,可謂是全盤打亂,夏侯淵滿臉急色,鄧艾眼光沉著,從容篤定,很快便想出對策,向夏侯淵諫道。

“夏侯將軍稍安勿躁,事已至此,我等不可自亂陣腳,吳賊逼近,倘若我軍此時撤去,吳賊必定從后掩殺,襲擊我軍輜重,勢必危矣!”

“眼下,夏侯將軍可速派一隊輕騎,趕往陛下軍中,報予陛下,讓陛下好早作準備提防,而我等卻于瀏陽此處,先將來犯吳賊擊敗!”

“陛下雄才大略,早就派司馬懿引徐州軍望丹陽進軍,想必此時吳郡戰事已快要分出勝負,待那時,我等便等候陛下令書,隨機應變!”

鄧艾凝神而道,夏侯淵聞言,心頭一定,很快臉上的慌色便是褪去,夏侯淵望了鄧艾一眼,似乎對鄧艾極為信任,頷首而道:“士載所言有理,便依你言!”

于是夏侯淵急召一員心腹將校前來,取筆墨迅疾修書一封,交予那將,疾言叮囑后,便遣其進發。

隨后,夏侯淵面色一震,與鄧艾叮囑道:“士載你傷勢還未痊愈,便在城中統率兵馬,提防吳賊,本將軍先引兵馬出城,把吳賊先鋒軍擊退!”

鄧艾拱手慨然領命,夏侯淵點了點頭,風風火火地便奔出府衙,前往點兵去了。

而江毅依諸葛恪之計,引兵正進,忽然前頭一陣風塵涌起,喊殺聲大震,其中又聽到一陣陣急促的馬蹄聲。

江毅心頭一驚,眺眼望去,只見數千魏軍騎兵倏然奔馳殺來,當先大將,一身漆黑虎紋鎧甲,手提一柄長刀,威風凜凜,看其身后旗幟,便能認出,來將正是夏侯淵。

江毅臉色一變,急勒住馬匹,喝令軍士止步,江毅令聲一落,三千交州兵立馬止住去勢,陣勢雖稍顯混亂,但對于操練僅有數月的交州兵來說,已是極為了得。

夏侯淵眼見前方交州軍擺定陣勢,一聲令下,三千騎兵紛紛勒住馬匹,隊伍整齊一致,威嚴肅殺。

江毅看得暗暗心驚,天下人皆說以兵馬之銳,當屬曹魏與呂晉,今日見之,果然不同凡響,對面魏軍中傳來的威勢殺氣,令江毅心頭連動,驚駭不已。

就在這時,夏侯淵忽地縱馬一沖,躍出兩丈有余,猛地勒住馬匹,一聲鳴嘯,震耳欲聾,風塵涌起,只見夏侯淵高舉長刀,指著交州軍陣,厲聲喝道:“夏侯妙才在此,你等蠻民異族豈敢放肆,快快投降,我可饒你等不死!”

江毅聞言,強打精神,大喝一聲,作狂怒之狀,竟望夏侯淵沖殺過去,夏侯淵面色一寒,飛馬迎上。

電光火石之間,兩馬相交,江毅欲要先下手為強,舞起手中大砍刀望夏侯淵當頭就劈,夏侯淵面色冷酷,挪身就避,一刀迅疾望江毅劈去。

只見夏侯淵刀出如若閃雷,快得驚人,破空暴響,轟鳴而起,刀芒撲臉生痛,江毅嚇得一驚,連忙收刀回擋。

‘鐺’的一聲巨響,江毅慘呼一聲,虎口震裂,大刀脫手飛出,人馬分過,對面陣內的魏兵無不高舉兵器,齊聲吶喊。

江毅臉色劇變,連忙勒馬就逃,夏侯淵面色冷酷,卻不去追,當下按住長刀,摘下背后的鐵胎寶弓,連取三根細箭,猛地拽開弓弦,瞄準江毅的背心。

弓弦聲猝然連暴而起,三根箭矢并排一線,向江毅背后倏然射去,江毅聽得背后一陣驟響,陣里交州兵士紛紛急喝小心冷箭。

江毅急回首望時,只見三根細箭平飛過來,根本避無可避,連忙掄刀欲擋,江毅手方提起,‘咻’的一聲,血光暴現。

江毅痛呼一聲,噴血而出,一臉駭色,看著手中,竟是空無一物,方才記得剛才自己的兵器已被夏侯淵擊飛。

陡然間,一陣撕心裂肺般的劇痛傳來,江毅雙眼一黑,墜落馬下,眼看死絕。

“哼,蠻夷異族,竟敢與我大魏天朝為敵,死有余辜!”

夏侯淵冷哼一聲,立即把刀一招,縱馬而去,魏兵士氣大震,紛紛策馬殺來,那三千交州兵見江毅死去,頓時嚇得四處奔逃。

夏侯淵扯聲大喝,降者不殺,三千如狼似虎的魏兵,紛紛應和,喊聲震天動地,江毅死去,那交州兵無人指揮,大半投降,僅有一小半人馬頑強抵擋,其余皆逃散死去,夏侯淵引兵殺散余眾,擒得一千六百余俘虜,遂收兵回城。

另一邊,諸葛恪與徐陵引兵于某一處密林正是埋伏,原來諸葛恪知夏侯淵性子急躁,故先教江毅引兵先去,誘夏侯淵到此埋伏之處,進而伏擊。

諸葛恪侯了許久,卻仍不見江毅引夏侯淵過來,心里正是起疑,忽然有一隊殘兵狼狽逃來。

諸葛恪見是己軍兵馬,臉色一驚,連忙命徐陵引兵前往截住,徐陵領命,立馬引數百兵馬而出,截住那隊殘兵,然后引見諸葛恪。(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