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第五百八十七章 舌辯虞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七章 舌辯虞翻

第五百八十七章 舌辯虞翻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07日  作者:一騎闖天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騎闖天涯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正文

目錄:

作者:一騎闖天涯

類別:玄幻魔法

虞翻聞言心中一喜,卻未忘此來最重要之事,低聲而道:“陛下乃當今天子,雄威充塞四海,如今更位登大寶,各方俊才自會趨之若鶩,紛紛來投,某此來除自身外,還為一人而來!”

曹操那雙凌厲的細目剎地射出兩道精光,此下對虞翻信了大半,疾聲問道:“仲翔所指何人?”

“不知陛下可知東吳大將呂子明乎?”

曹操聞言,抓住虞翻的大手不由一緊,不過又很快恢復如常,凝聲而道:“可是淮南大戰中連獻奇策,說出‘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呂蒙,呂子明?”

“正是此人,呂子明才華之高,除昔日周郎外,東吳上下無人可堪比!”

“呂子明年紀輕輕,便功績赫赫,那陸遜素來忌憚呂蒙威脅其位,更有嫉妒其才之嫌,故而多番刁難,近月呂蒙屢屢獻計,卻又屢屢被陛下識破,連挫兩陣,折損兵力不少!”

“所謂一山還有一山高,這勝負本是兵家常事,呂子明計策雖是精妙,但陛下乃當今雄主,韜略超凡,呂子明智差一籌,敗于陛下之手,而那陸遜腹無謀略,卻又相容不下,趁機責罰呂子明!”

“陛下有所不知,今日呂子明被陸遜于諸軍之前,無端毒打,不勝忿恨,因欲投降陛下,為報仇之計,特謀之于我!”

“我與呂子明,情同兄弟,又見大魏乃大勢所趨,更兼東吳奸臣當道,陸遜,不容賢才。徑來為獻密書。未知陛下肯容納否?”

曹操聞言,心頭一蕩,卻又不作聲色,只是死死地盯著虞翻,虞翻神色坦然,與曹操對視,四目交接。

不知過了多久,曹操忽然笑道:“竟是如此。書在何處?仲翔何不速速獻上?”

虞翻聽了,遂把貼肉密書取出,畢恭畢敬呈上,曹操伸手接過密書,走回高堂奏案之上,把密書拆了,就燈下觀看。

只見書中略云:“蒙受孫氏厚恩,本不當懷有二心,效死相報,以全忠義。然以今日事勢論之,大魏取替漢朝而得天下。乃海內所共見也!”

“今陛下屯兵數十萬眾,東吳兵力空虛,寡難敵眾,而東吳將吏,無有智愚,皆知大勢不可擋,但因國難當前,匹夫有責,故拼死相抵!”

“可那陸遜仗著昔日周大都督賞識,剛愎自用,難容賢才,今其不知兵法之事,卻以私心廢以公事,使蒙無端為其摧辱,以致三軍軍心大亂,眾將士看之,無不痛心,蒙心實恨之!”

“陸遜雖為三軍之首,一不知兵法之事,二無服眾之才,蒙觀吳軍不日,便將不攻自破,東吳俊杰,皆為亡國之奴,此實非我等將吏不肯用心,實乃奸臣昏庸,吳王不知用人爾!”

“蒙曾聞陛下誠心待物,虛懷納士,愿率眾歸降,以圖建功雪恥,糧草軍仗,隨船獻納,以明此心,還望陛下萬勿見疑!”

曹操看畢,又于幾案上翻覆將書看了數次,忽然神色劇變,拍案張目大怒道:“好你個虞翻,竟敢來獻詐書,就中取事,豈不戲侮朕耶?還有你這凌統,朕早知你居心不良,今日果真露出狐貍尾巴!”

曹操喝畢,便教夏侯惇將虞翻與以及凌統一并抓拿,凌統見曹操說變就變,翻臉比翻書還快,料之不及,急向虞翻投去眼色。

虞翻卻是面不改容,暗用眼中余光示意,驀然仰天大笑,夏侯惇惡煞無比,如若一頭巨獸先是涌來,毫不留情,大展五指便向虞翻擒來。

眼看夏侯惇巨掌將要抓到,忽然一道喝聲,巨掌猛地止住:“元讓,且慢!”

原來卻是曹操叫住了夏侯惇,只見曹操緩緩走落,渾身盡是不可觸犯的威嚴,冷冷地瞰視著虞翻還有凌統,最后又將目光定格在虞翻身上,冷聲問道。

“若是換了別人,朕或者會信,但呂蒙深受碧眼兒賞識,豈會輕易投敵?你等奸計已被朕識破矣,虞翻你何故還在此哂笑?”

虞翻毫無懼色,徐徐而道:“正如陛下所言,呂子明才高絕頂,又連立奇功,更兼又得吳主賞識,竟是如此,這東吳大都督之位,怎輪到陸遜這書生意氣的無能之輩擔任?陛下豈不聞功高蓋主耶?”

虞翻此言一出,曹操聽了不禁眉頭一皺,他深知這奸偽、君臣之道,此下一聽,便是明悟過來,不過卻是仍做疑態,冷聲而道。

“世人皆說朕冷酷無情,欺君篡位,罪業之深,恒古未有,呂蒙如今不惜背主相投,豈不懼有朝一日,朕亦忌憚其才,不得善終耶?”

“陛下有此疑,來前某亦有此慮,但呂子明卻與某言,世人皆說陛下無情,實則不然,陛下乃至情至圣之君!”

“‘鬼才’郭奉孝放蕩不羈,行事不拘小節,陛下卻待其如若手足兄弟,真心相待,對其言聽計從,此中,全因郭奉孝真心待主。”

“日后呂子明若投陛下麾下,只要赤膽伺候,我等不負君,君必不會相負!”虞翻侃侃而言,曹操面色連變,心頭大顫。

虞翻提及郭嘉,心中不由起了一陣莫名的溫熱,眼中的冷色剎時撤去,嘆聲而道:“看來普天之下,除了奉孝外,知朕者,還多了一個呂子明啊!”

虞翻心頭大喜,面色肅然,拱手重重一拜:“如今天下局勢,有盡歸大魏之趨,我與呂子明,傾心相投,愿早日結束戰事,救東吳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

“否則一旦前線落敗,陛下數十萬大軍殺入東吳國境,東吳必然民不聊生,實為某等所不忍,此心日月可鑒,豈有詐乎?!”

虞翻說罷,一直在旁沉吟不語的凌統,連忙跪下,慨然喝道:“末將愿以性命相保,還望陛下莫要多疑,此實乃天欲助我大魏得東吳矣!”

曹操聞言,終于心頭定下,捂掌大笑,連聲道好,“哈哈哈,好好好!若公績、仲翔、子明能建立大功,助朕奪得東吳,他日受爵封王,必在諸人之上!”

虞翻聽言,卻是淡然應道:“某等非為爵祿而來,實應天順人爾!”

曹操聞之,對虞翻更為敬佩,遂取酒招待,少頃,有人入帳,于曹操耳邊私語,原來卻是曹操喚人取酒時,暗中派人通報劉曄,再問其今日細作所探之詳實。

曹操此下再聽一遍,并無察覺端倪,顏色頗喜,虞翻目光爍爍,眼下看了,心中冷笑,卻是暗自腹誹道:“看來老賊已信我投降之事也!”

之后,曹操又與虞翻細細商量其中細節,商議定后,曹操教虞翻等候將令,便教虞翻歸去。

虞翻受命退下,臨走前與凌統暗打神色,凌統會意,一絲厲光從眼中一閃而過,當夜,曹操又下達軍令,喚軍中鐵匠,連夜打造連環大釘,鎖住船只。

諸軍聞之,俱各喜悅,曹操本欲大舉進攻東吳水寨,卻不料麾下第一謀士郭嘉忽然病倒,兼之江上大風忽起,兵士大多水土不服。

曹操正是煩悶戰事拖延之時,東吳參贊虞翻,夜渡魏軍大寨,卻是帶來天大的好消息,不但告之曹操,他與東吳大將呂蒙有降魏之心,更教鐵鎖船隊,以克風浪之法。

虞翻口齒伶俐,急智過人,曹操并不知其中奸計,信以為真,且看后事如何?

卻說數日后,水軍兵馬都督凌統、于禁,一同入帳,跪伏在地,齊聲向曹操請道:“回稟陛下,軍中大小船只,俱已以鐵鏈、大釘,配搭連鎖停當,旌旗戰具,一一齊備,請陛下調遣,克日進兵!”

曹操聞言大喜,遂出帳與凌統、于禁等將,趕至水軍中央大戰船上坐定,喚集諸將,各發聽令。

只見江上岸上,人潮涌涌,隊列紛紛,整齊而又雄壯,一片肅殺之氣,彌漫天地之中,如此雄師,普天之下僅有幾何?

眺眼望去,艷陽高照之下,顏色分明,刀槍蔽日,各大小船只用鐵鏈、大釘互相扣住,風浪席卷,潮起潮落,船隊穩若泰山,紋絲不動,宛如片山群巒,遍蓋江面,又如于水中的移動陸地,真可謂是驚世駭俗,壯觀秀麗。

只見魏軍數十萬兵馬,分為水旱二軍,又俱分顏色旗號,水軍中央處,黃旗凌統,前軍紅旗于禁,后軍紫旗李通,左軍青旗夏侯楙,右軍白旗曹真。

又見陸上馬步前軍紅旗夏侯惇,后軍皂旗曹仁,左軍青旗鄧艾,右軍白旗樂進。

水陸路接應,官使互相通信,各發將令,每人皆有護衛保護,其余驍將,各依隊伍。

曹操負手而立,見各隊兵馬雄壯威嚴,殺氣驚天,豪氣頓發,一聲令下,水軍寨中發鼓三通,各隊戰船,分門而出。

是日西北風驟起,各船拽起風帆,沖波激浪,穩如平地,北軍在船上,踴躍施勇,刺槍使刀。

前后左右各軍,旗幡不雜,整齊一致,喊殺聲驚天動地,江上怒濤卷席,好似已被魏軍那用鐵鏈相扣的船隊征服。

同時,江面上又有小船五六十只,來去如風,往來巡警催督,曹操一雙如能吞天般的細目,精光迸發,觀看各軍調練,心中大喜,以為風浪已克,隨時便可出軍應戰,遂傳令教江上各軍,且收住帆幔,依次序回寨,待日出戰。未完待續。。u

如果您對《》有什么建議或者評論,請發表個人觀點。


上一章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