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第五百六十章 追剿殘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六十章 追剿殘余

第五百六十章 追剿殘余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24日  作者:一騎闖天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騎闖天涯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手機版網址m.qmshu)


“大耳賊,納命來!!!”

張遼一聲暴喝,秋水雁翎刀高舉一劈,如若驚鴻掣電,竟將那車廂右側生生劈開兩半。¥f,

木裂車崩瞬間,張遼隱隱看得一個身穿黃袍的人影,赤目剎地射出兩道精光,擰刀斜砍而去。

“張遼,休得傷我主!!!”

突兀之間,一聲雷吼般的巨響突起,張飛赫然趕至,丈八蛇矛暴刺而出,‘鐺’的一聲,蕩開張遼的雁翎刀。

劉備近在眼前,張遼豈會善罷甘休,猛地一把穩住雁翎刀蕩勢,急速抽回之際,又要劈去。

就在這時,‘嘭’的一聲巨響,車廂轟然崩塌,劉禪急從車廂后竄出,滾落在地,痛得發出連聲好似殺豬般的慘叫。

張飛一聽,面色一變,怒火洶騰,舞起蛇矛,怒喝不止,猛攻張遼,張遼被張飛殺住,急得如有燃眉之急,扯聲吼道:“眾將士聽令,快快去殺那黃袍之人,那是大耳賊劉備!”

張遼一聲喝下,一眾晉軍將士如若打了雞血一般,瘋狂向劉禪吶喊殺去,劉禪嚇得魂魄驚飛,急脫下外袍,露出一襲白色錦袍。

晉軍將士見得,速速又喊那穿白色錦袍的乃是劉備,劉禪嚇得渾身肉顫不已,哭聲大呼,急欲將白色錦袍亦是脫下。

諸葛亮見劉禪這般無能孱弱,痛心疾首,急向劉禪呼道:“大王不必驚慌,彼軍來襲兵力不多,在我軍勇士護衛之下。豈能傷得了你?”

諸葛亮喝罷。一眾蜀兵蜂擁撲上。果然將晉兵的沖勢擋住,另一側張遼與張飛拼殺正是激烈,只見兩人各舞兵器,刀光矛影如若驚雷暴射,閃爍不停。

就在這時,背后連聲喊殺聲起,原來是關興、劉封引兵回救,張遼見蜀兵從后殺來。卻是渾然不懼,大吼一聲,秋水雁翎刀猛地砍向張飛。

張飛環眼大瞪,滿臉兇戾,掄起蛇矛遽然掃去,‘鐺’的一聲巨響,兩柄兵器赫然蕩開。

張飛武藝本高于張遼一籌,但前番與黃忠連連惡戰,身有傷勢,此下被張遼這般狂攻暴擊。心里叫苦不斷。

幸好,劉封、關興飛奔殺來。張遼見勢不妙,急勒馬而退,張飛環眼瞪得斗大,死追不放,張遼拖刀而走。

眼見張飛靠近,猛地回身掄刀就砍,張飛料之不及,急忙倒身一避,張遼一刀劈空,正欲乘勢追擊。

關興、劉封猝然殺來,張遼勢孤力薄,不敢硬戰,急奔馬退走,張飛、關興、劉封三將并馬而行,馳麗追襲。

少頃,前頭喊殺聲四起,一將策馬狂飆,手執一柄七尺大刀,正是何靖,張遼見了,臉上狂涌喜色,急呼而道:“志遠,快來助戰!”

何靖聽言,大喝一聲,策馬前沖,諸葛亮見晉軍追兵趕到,急教軍士迅速撤退,劉禪早就嚇得六神無主,上了其弟劉永的馬車。

蜀軍大部兵馬護著劉禪還有一眾官臣火速撤走,張飛、劉封、關興引千余兵眾留下斷后。

張遼、何靖兩人硬抗三將,落于下風,不過很快孟優引兵趕至,兩軍將士混殺一團,那喊殺聲震天動地,殺得天崩地裂。

不知過了多久,片片血色彌漫于山林之間,張飛、劉封、關興最后帶著數百兵馬逃脫去了,而張遼等人廝殺一夜,皆已筋疲力盡,又恐諸葛亮設下埋伏,無奈只好撤去。

待張遼等眾趕回成都城時,已是次日黎明,龐統聽聞諸葛亮等人逃脫,面上雖有惋惜之色,但卻并無怪責張遼。

畢竟當時蜀兵有張飛這等驍勇猛將護衛,更兼所謂窮寇莫追,諸葛亮詭計多端,若是張遼貿然行事,誤中埋伏,晉軍因此折一上將,那是無論如何都難以接受的。

張遼等人廝殺一夜,皆是疲憊不堪,龐統素來體恤將士,遂教眾人退下歇息,張遼等人領命,一一拜退。

時下,成都已破,蜀國已然滅亡,西川已盡落入龐統囊中,沮授依從龐統所言,先安撫成都百姓,然后又教諸軍歇息,一邊遣人趕往長安,命高順調來兵馬,把守西川各郡。

數日后,龐統安民已畢,大設宴席,犒勞諸位有功文武,依功績賞賜,三軍大喜,宴席畢,當夜龐統與沮授在內殿商議。

“如今蜀國已滅,大耳賊逝去,諸葛亮雖與劉禪還有一眾殘兵敗將逃脫,但已是強弩之末,不足為患!”

“據前番從建平趕來的將士來報,建平戰事正緊,張頜將軍與曹家之子于永安對峙,已有一月余,為防萬一,當速撥兵馬前往救援,可時下西川剛平,我軍兵力無多,恐生變故,難以多撥動兵馬,依沮公所見,該當若何?”

沮授聞言,神色一凝,負手而立,面色肅然,徐徐而道:“建平一郡,乃西川門戶,不可有失,永安戰事膠著,茲事體大,若要遣將率兵救援,黃老將軍有古之名將廉頗之風,自是不二人選!”

“不過如軍師所言,西川剛平,需有一大將鎮守,以震懾宵小,因此,黃老將軍不可輕動,依沮某之見,張文遠智勇雙全,可擔此大任!”

“文遠!!!”龐統聽了,喃喃一聲,睿目中稍有沉凝之色。

沮授似乎看出龐統的顧慮,凝聲而道:“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張將軍前番因一時急功近利,而于山口關被諸葛亮大敗,后又因龐令明將軍之死,而脾性大為收斂,比以往更為縝密機警,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軍師若交付重任,文遠豈有不效以死力之理?”

龐統聞言,恍然醒悟,搖頭一笑,當時在山口關的情勢,龐統自問若是換了自己,也會禁不住所誘,出兵盛勢襲擊,意圖一舉擒殺諸葛亮等人。

龐統想罷,微微頷首而道:“沮公所言極是,若非你提醒,龐某幾乎誤事!”

沮授會意一笑,肅然的臉上散發著睿智的光彩,沮授雖然聲名不顯于龐統,但其智謀亦在當世頂尖行列。

次日一早,張遼受命來見,龐統遂傳達將令,張遼聞言,精神大振,心中更是感激無比。

他本以為自從山口關大敗后,龐統記著此過,從此便罕有會給他統率三軍,或是交付重任的機會。

此下見龐統依舊重信于他,張遼心頭一揪,跪伏在地拜道:“晉王知遇之恩,軍師體察之惠,某雖死難報萬一,定當竭力而往,效以死力!”

龐統哈哈一笑,急扶起張遼,與之言道:“晉王文成武德,乃天命之主,文遠乃大晉國之棟梁,晉王皇圖霸業還需多多依仗于你,還望文遠努力進取,莫要辜負晉王之厚望!”

張遼感動不已,慨然應諾,虎目中已有淚光泛動,龐統手執張遼之手,長嘆一聲,徐徐而道。

“如今西川已平,但百廢待興,尚有不少蜀國余孽,妄圖造亂,建平乃西川門戶,不可有失,一旦魏兵攻破,西川危矣!”

“文遠此去,事關重大,只可勝不可敗,可本軍師如今尚能調用兵馬無多,依文遠之見,需得多少兵眾?”

張遼聞言,虎目一睜,射出兩道精光,慨然而道:“軍師不必多慮,某只需三千精兵,兼之永安兵馬,便可擊退魏賊,保得建平無礙!”

“軍令如山,軍無戲言,聽聞魏軍之內,不但有荀攸出謀劃策,更有虎癡許褚這般絕世猛將,文遠萬不可輕敵!”

龐統聽了,睿目剎地一亮,隨后又神色一沉,與張遼叮囑道,張遼目光炯炯有神,雙手一拱,朗聲應道:“軍師勿慮,世人皆懼許褚虎威,某卻視于兒戲,甘愿立以軍狀!”

龐統見張遼戰意昂然,甚是欣慰,遂與張遼笑道:“竟是如此,事不宜遲,遲則生變,文遠可速速整齊兵馬,即日出發!”

張遼聽言大喜,拱手稱諾,便拜退而去,當日,張遼點齊三千精兵,又向龐統乞請何靖為副將,龐統應許。

待當夜初更,張遼整備完畢,與何靖引三千兵馬,速望建平永安方向趕往而去。

張遼兵馬已動,趕往解建平之危,而龐統則坐鎮于成都,一面穩定局勢,一面安撫西川各郡百姓。

龐統借助轟天雷之威,使得智謀百出的諸葛亮,原本打算借成都天險,城池堅固,來與晉軍徐徐糾纏,以待局勢大變的計劃,最終無疾而終。

而在關鍵時候,孟優引蠻眾趕至,龐統傾勢而攻,一戰功成,攻克成都,至此,蜀漢一國已然覆滅。

諸葛亮等余眾為擺脫北晉的追殺,逃往荒蕪的交州,妄想借東吳勢力,東山再起,持續將近數年之久的晉、蜀之爭,到此告一段落,西晉逆襲功成,取得了西川之地。

且說在建平郡永安城,此處乃是西川唯一尚存戰火的地帶,張頜依成公英之言,堅守城池,以深溝高壘抵御曹丕的兵馬。

而魏軍并無攻城器械,又見晉兵意欲死守永安,曹丕怒不可及,欲要強攻城池,不過荀攸卻極力相勸,言永安四處,樹林密布,教其可就地取材,打造云梯,待準備完畢,方才進攻永安。

曹丕聞言,亦覺此中大是有理,遂教軍士于四處密林砍伐樹木,打造軍器。(未完待續。。)

()

(→)

關鍵字:___。

溫馨提示:請各位書友上傳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謝謝合作。如有任何疑問,請。


上一章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