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第五百一十五章 反攻開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五章 反攻開始

第五百一十五章 反攻開始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03日  作者:一騎闖天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騎闖天涯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用戶名:密碼:記住

/一騎闖天涯/

ps:看《》背后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ddxiaoshuo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卻說劉備聞得關羽身死,搖搖欲墜,仰頭痛哭道:“孤與云長、翼德桃園結義時,誓同生死,今云長已亡,孤縱得之天下,又有何用,又有何用啊?”

劉備喝畢,眼淚溢紅,忽然哇的一聲,吐血斗余,眾文武見狀,無不痛心疾首。

蒯越連忙跪伏而道:“大王節哀,自古死生有命,二將軍一生為主效命,忠義無雙,如今雖死,但其志尚在,大王且宜保養尊體,徐圖報仇!”

“蒯公所言極是,二將軍在生乃人杰,死亦為鬼雄,二將軍在天之靈,必然保佑我蜀漢,還望大王莫要痛哀,當赴其遺志,鏟除天下群賊,一統江山,匡扶漢室,成昔日桃園誓約,以慰二將軍在天之靈!”

尹籍急忙勸之,不過劉備神色萎靡,好似三魂七魄早已散去,哪里聽得進去,此下劉備身上如有揪心之痛,群臣又怎能得知?

劉備腦海中,不斷回想起昔日兄弟三人結義光景,想到思念處,悲恨又起,大叫一聲,又哭絕于地。

眾官救醒,劉備悲↖,ww⊕w.痛欲絕,思念亡弟,一日哭絕三五次,三日水漿不進,只是痛哭,群臣、妃子皆勸不住,淚濕衣襟,斑斑成血。實乃教聞者傷心。聽者流淚。

此下的劉備哪里像個叱咤風云的梟雄。他一生險難無數,受盡輕辱,不知多少次幾乎死于非命,但他卻往往能以超人的意志渡過患劫。

如今的他,卻不過是個痛喪骨肉兄弟的老者,無盡的悲涼、不甘,幾乎將他吞噬,關羽之死。對劉備打擊實在太大,亦或者他將會就此一蹶不振。

某夜,劉備于內室休息,忽然一陣詭異的涼風拂來,燈復而明,渾然間,劉備似乎聽得耳畔有人在呼喚兄長,那聲音是如此的熟悉。

劉備不知不覺中便已是淚流如泉,猛地偷眼望去,榻側所立之人。竟是關羽。

“二弟,二弟。兄長在此,此次相見,你我萬萬不可分離!”

霎時間,劉備好似回光返照一般,猛地翻身下榻,沖向關羽,欲要伸手去執關羽的手臂。

這時,又是一陣涼風襲來,關羽猝然消失,須臾又顯現在丈余之處,聲音縹緲空虛,在劉備耳邊響道:“人鬼懸殊,天隔一方,弟早已逝去,歸于塵土,兄長又何必執念于此?”

“二弟何出此言,莫非怨我忘了昔日誓言耶?”劉備雙眼赤紅,滿臉凄楚,竭斯底里地厲聲喝道。

關羽長嘆一聲,猝然間,劉備好似一頭匍匐而動的獵豹般,猛地向一根紅柱撞去,口中喝道:“二弟休恐寂寞,兄長這就來陪你!”

劉備竟忽起死志,撞向紅柱,此下除了關羽鬼靈,左右無人,倘若無人阻止,劉備定將撞個頭破腦裂。

就在這時,忽起狂風,那狂風之勁,竟把劉備整個人吹翻倒下,不過說也奇異,那陣狂風宛如托著劉備的身體一般,劉備徐徐倒下,并無感到絲毫痛楚。

這時,在劉備耳畔又是響道:“兄長竟仍記得昔日誓言,如今天下群賊仍在,漢室社稷落于賊子之手,兄長尚未一統江山,鏟除群賊,為天下黎民平定亂世,豈可輕生?”

“弟為國捐軀,戰死沙場,雖死猶榮,兄長乃蜀國之主,漢室帝胄,肩負匡扶漢室之重任,身有兄弟之誓言,群賊未平,江山未復,天下黎民如于水深火熱之中,深受戰禍之苦!”

“一日大業未成,兄長尚需努力創業,焉能為弟之死,因私忘公,這豈不寒了我蜀國臣子之心耶?”

關羽一言如同當頭棒喝,猛地打在劉備的心頭之上,劉備渾然醒悟,再欲發言時,迎面一陣狂風,關羽身影消散,室內器具倒翻,燈倒火滅。

“二弟!!!”

劉備猝然驚醒,卻發覺適才之事,不過黃柯一夢,不過那夢甚是真實,就如身臨其境,關羽臨走那一席錚錚喝言,仍在劉備耳中回蕩。

劉備驚醒,半臥于榻上,遲滯地望著適才關羽所站的那處,口中喃喃而道:“二弟好走,孤定然竭盡所能,誅除群賊,一統江山,為你復仇!”

比及次日黎明,劉備忽召侍從造飯,進膳畢,劉備傳旨川中大小兵將,盡皆掛孝,不日關羽靈柩到城,劉備遂設牲醴祭祀,刻沉香木為軀,以王侯之禮,葬于南門外。

同時,劉備令大小官員送殯,親自拜祭,封為其弟關羽為楚王,一眾蜀漢文武,嚎哭動天,一連三日祭奠,關羽靈柩下葬,劉備差官守墓。

旬日后,劉備召集一眾文武于殿下,強打精神,消瘦的面色盡是威凜,一雙梟目爍爍發亮,凝聲與眾臣謂道。

“孤與北晉,勢不同日月,如今楚王雖逝,但天下大業未成,社稷大器尚被賊子把弄,孤乃漢室帝胄,兼與楚王、翼德兩位兄弟立有誓言,不敢有忘,當竭力創業,平定江山,匡扶漢室,以踐前盟!”

劉備此言一落,殿下眾臣無不大喜,紛紛跪下,齊聲喝道:“臣等愿效以死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有諸位英豪人杰助孤,孤豈憂大業不成耶?”劉備重重頷首,一雙梟目炯炯有神,那瘦肉的軀體,竟涌出一股龐大駭然的氣勢。

至此,劉備日夜不休,處理軍務大事,內政之事皆交由蔣琬、向朗、尹籍等臣子處理,劉備奮發圖強,蜀臣無不盡心盡力,西川諸郡得以迅速平穩。

蒯越、尹籍看在眼中。卻是又喜又憂。喜的是劉備能放下私怨。以國事為先,憂的是劉備畢竟年近六旬,如此操勞,極耗元神,日日消瘦。

蒯越、尹籍再三相勸,卻仍勸解不得,之后,蒯越、尹籍受諸葛亮所召。劉備二話不說,就遣二人前往,還吩咐蒯越、尹籍二人,傳話于諸葛亮,教諸葛亮無需擔憂后方,可努力征戰,早日剿除晉賊,滅除其國。

諸葛亮一一聽得前事,不覺中已淚流滿面,嘆聲而道:“孔明何德何能。竟得蜀王這般信任,自當效以死力!”

諸葛亮說罷。便修書一封,教人傳回梓潼,交予劉備,書中前半部分寫的是諸葛亮愿為國赴死之決意,后半卻是勸劉備保養尊體,莫要過于操勞。

最后諸葛亮又告之劉備,他夜觀天象,察覺馬超已死,可一面教兀突骨遣心腹前往南蠻安穩局勢,一面征集兵馬,以防萬一。

然后又吩咐,教張翼領兵一萬前往南鄭,保守后方,書信畢,諸葛亮只覺肩上重擔更為沉重,當夜與蒯越、尹籍商議直至黎明,方才歇息。

次日晌午時分,張飛率領二萬五千兵馬,兼合蒯越、尹籍、關興等一眾文武進軍陳倉。

張飛受命,率兵出發,軍中大小將校此去皆有拼死搏命之志,只見蜀國大軍,旌旗遍天,刀槍蔽日,聲勢浩蕩,殺氣騰騰,如同一條蜿蜒而動的游龍一般,望陳倉進發。

諸葛亮暫且并無動兵,一面整頓兵馬,準備軍器、輜重,一面又沉思計策,料想將來戰事,有何突發戰況,一一做出對策。

而龐德敗退南鄭,成公英進諫,言諸葛亮此下得了南鄭,定然趁勢長驅大進,殺往陳倉。

龐德亦覺有理,遂引兵望陳倉而來,陳倉守將此前已聽聞南鄭失守,正恐蜀軍來攻,此下聽聞斥候來報,得知龐德等將前來,連忙傳令各個關口兵士放行。

龐德一行人趕到陳倉,歇息休養數日,成公英料想蜀兵不日將至,不敢怠慢,教軍士挖以深溝高壘,遍排鹿角,以備蜀軍。

七八日后,忽有斥候來報,蜀軍五虎上將張飛,親率二萬五千余兵馬,正往陳倉殺來。

成公英聽聞臉色一變,速與龐德、張遼等將商議道:“彼軍盛勢而來,銳氣正盛,我軍雖已布防,但準備倉促,恐難抵其鋒芒,依某之見,可遣一員上將前往迎敵,挫其銳氣,教彼不敢貿然進軍!”

“我等卻趁此時候,完備防事,再協同諸公之力,并力守之,如此一來,陳倉可無慮也!”

成公英話音一落,張遼虎目一瞪,慨然而出,高聲而道:“區區鼠賊,有何懼哉?某愿往之!”

成公英見是張遼,卻搖頭而道:“文遠傷勢未愈,不可輕動!”

“某等愿往!!!”成公英言未畢,張頜、張虎、郭淮等將齊齊而出,三人眼色炯炯發亮,戰意昂然。

陳倉乃雍州關口,倘若一失,蜀軍便可直搗黃龍,殺入長安,長安乃北晉陪都,不容有失,三人深知其中利害,皆愿效以死力!

成公英眉頭一皺,卻是沉吟下來,前番文翔之死,仍如陰霾一般在他心頭揮之不散,張飛悍勇兇猛,世上罕有敵手。

龐德似乎察覺到成公英的心思,神色一凝,沉聲而道:“龐某乃三軍統將,陣前克敵,自然是龐某之責,當由龐某親去!”

成公英一聽,神色一喜,頷首應道:“龐將軍神勇無敵,倘若愿往,自是馬到功成!”

張頜、張虎、郭淮三人聽言,臉色一急,正欲張口,此時龐德卻又爭先接話道:“可教張頜、張虎兩位將軍隨某同去,張遼、郭淮兩位將軍則助成公把守城池,如此若何?”(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ddxiaoshuo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xiaoshuo微信公眾號!)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