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第五百零五章 攻心之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零五章 攻心之計

第五百零五章 攻心之計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27日  作者:一騎闖天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騎闖天涯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正文

卻說蜀兵遠途奔波趕至南鄭,本是疲憊,卻又被龐德夜襲大寨,頓時銳氣大挫,諸葛亮速教脾性謹慎的鄧芝巡邏營寨,然后教軍士歇息,養精蓄銳。¢£,

龐德見蜀軍按兵不動,恐其有詐,亦不敢輕率進攻,某日,諸葛亮引關興、鄧芝二將還有數十騎,前往南鄭城探察。

眾人來到一處山頭,遠眺而望,只見南鄭城寬闊高聳,如若一頭洪荒巨獸盤踞于此,城內兵士守護森嚴,兼之各門皆有甕城以為屏障。

南鄭乃東川腹心,不容有失,早在數年前,龐統便建議呂布起用軍民修筑甕城以防萬一。

諸葛亮坐于四輪車上,手招鵝毛扇,觀看許久,表情平淡毫無變化,心中卻在暗暗腹誹道:“南鄭城固若金湯,若要強攻,一來耗費時日,二來亦要大損兵馬!”

“此下我軍這三萬兵馬,已是大蜀大半流動之兵,若是折損過多,一旦龐統平定西涼,回軍來救,我軍勢必危矣,即時其反撲之勢,定然迅猛勢強,我軍怎得抵擋?當應以攻心為上!”

諸葛亮眼神一瞇,似乎已有定奪,遂與眾人回歸寨內,旬日之后,蜀軍終有動靜,諸葛亮率兩萬兵馬直逼南鄭城下,擺開陣勢。

只見蜀軍陣頭處兵士圍繞,諸葛亮獨乘四輪車顯于中央,諸葛亮羽扇綸巾,一身潔白鶴氅,雙眸晶亮有神,如同兩顆閃爍星辰,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南鄭城上,晉軍部卒中有不少不識諸葛亮者。紛紛眺眼而望。可知此人號稱臥龍。智多勝妖,可謂單憑一人之力,助劉備建立蜀國,這等絕世人杰,誰不會有幾分好奇?

諸葛亮見城上多有兵士探頭來望,淡然一笑,高聲叫道:“你等欲觀臥龍耶?亮亦猶人也,非有四目兩口之妖物。但略有幾分智謀爾,不堪大用,不看也罷!

諸葛亮談笑自如,似已運籌帷幄,晉軍兵士見之皆有驚色,隨即,諸葛亮教鄧芝前往城下。

鄧芝吆聲喝道:“我家丞相謹請龐令明將軍出城會話!”

鄧芝此言一出,城上頓時響起陣陣驚疑之聲,可知昔日馬氏戰敗,龐德為庇護馬氏一族而降。今馬超偷襲西涼,馬氏大有復起之勢。此下諸葛亮招龐德前去會話,這實在讓人不得不懷疑。

在戰樓上的龐德聽得,面色一寒,冷聲哼道:“諸葛村夫素來奸詐,某若是去了,不正中其下懷耶?”

張遼、張虎、文翔等將聞言,這才心里一定,此時成公英卻是凝神而道:“依某所見,龐將軍不妨前往看看諸葛亮有何奸計,既然我等已知其欲使離間計,不若便將計就計,看其如何調撥,然后伺機而動,教其聰明反被聰明誤!”

龐德一聽,若有所思,張遼亦覺此計甚好,當即在旁勸道:“諸葛亮才絕天下,素來自視甚高,龐將軍故作中計,彼必定心有松懈,即時我軍卻反將其一著,來個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必然可大破彼軍!”

龐德聽張遼亦如此而說,遂面色一定,慨然頷首而道:“既然諸公皆有此意,某自當竭力而為!”

龐德說罷,遂趕往城頭,見諸葛亮并無甲仗,亦棄衣甲,引小卒二人徐徐而出,須臾,龐德過吊橋兩百步而停。

關興、鄧芝兩人一左一右,護著諸葛亮而出,因懼龐德那高超箭藝,諸葛亮起碼在隔離兩箭之地停下。

諸葛亮神色肅然,猛地站起,拱手問道:“龐將軍乃忠義之士,亮深佩之,昔日若非龐將軍舍身而降呂布,恐馬氏一族已不得存!”

龐德聞言,面色一寒,冷聲而道:“某昔日若非馬氏庇佑,早已餓死街頭,為保馬氏一族而降,算不得大義!”

諸葛亮一聽,眼睛一亮,當即又道:“想昔日馬氏一族縱橫西涼,何其榮盛,而自呂布侵略西涼之后,馬氏偏居一縣之地,何其衰敗哉!”

“龐將軍與馬氏有難解之情,亦需肩負振興馬氏之任,眼下馬氏少主馬超已率兵攻略西涼,馬氏一族復興在望,龐將軍何不助其一臂之力?!!”

龐德眉頭一皺,當即厲聲喝道:“諸葛村夫,某知你口舌犀利,任你說得天花亂墜,卻是無用,你速速退去,否則莫怪龐某手下無情!”

龐德猝然氣勢迸發,虎目赫赫生威,殺氣洶涌,氣勢駭人,諸葛亮毫無懼色,長嘆而道:“亮聽聞馬騰老將軍畢生最大心愿,乃是欲效仿先祖馬援振興漢室,龐將軍乃是馬騰老將軍心腹愛將,兼為其乘龍快婿,當知此事!”

“昔日馬氏戰敗,馬騰老將軍雖萬分不甘,但顧及馬氏一脈,不得已而降呂賊,馬騰老將軍忠義蓋世,屈從呂賊,乃是其心頭一刺,眼下撥亂法正之機已現,龐將軍何不全馬騰老將軍心中大義!”

諸葛亮凝聲而道,錚錚有力,龐德一時間不覺心神凌亂,隨龐德而出的兩個呂兵聽得對話內容,又見龐德似乎被諸葛亮所蠱惑,連忙暗中潛回城內,報之成公英、張遼。

兩人一聽,頓時面色大變,張遼急呼道:“諸葛亮口齒伶俐,巧言妙語,倘若龐將軍被其迷惑,臨陣倒戈,南鄭勢必危矣,成公當速速下令,鳴金收兵,召回龐將軍!”

張遼如有燃眉之急,成公英卻是冷著面色,沉默不言,張遼連番又說,不知過了多久,成公英臉色一定,忽然說道。

“不可!此乃諸葛亮攻心之計,欲使我等相互猜忌,倘若此時我等召回龐將軍,不正顯得我等不信任龐將軍,即時龐將軍即使口上不說,但心中難免會生芥蒂!”

成公英亦是了得,很快便是察覺了諸葛亮的攻心計,張遼聽得成公英之言,猛地一愣,頓時明悟。

卻說諸葛亮見龐德隨從潛入城內,心中冷笑,暗想計策已成,與龐德謂道:“亮說此言,并非逼迫龐將軍背棄馬氏舊主,投入蜀國,而是希望龐將軍脫離賊眾,重回馬氏麾下,復興馬氏昔日榮光!”

諸葛亮口舌如同利劍,不斷擊刺龐德的心房,龐德冷酷著面色,不發一言一語,與諸葛亮這等多智之士,對付他的最好方法,就是用沉默應對。

兩人相談有一個時辰,諸葛亮已是說得口干舌燥,此時諸葛亮心中已生出一絲急意,因為久久不見城內號角響起,召回龐德。

諸葛亮說了一個時辰,該說的也都說了,所謂言多必失,眼下到了適可而止之時,只見諸葛亮拱手一拜,便告辭離去。

鄧芝、關興緩緩將諸葛亮推回陣內,不一時,蜀軍陣內響起鳴金收兵的號角聲,龐德沉著面色回到城上戰樓,坐于高堂,眉頭深鎖,不發一言一語。

不過,龐德的雙眼卻在成公英、張遼兩人身上來回轉動,好似在等待兩人問話似的。

成公英長嘆一聲,與龐德如實而道:“適才我等已聽聞將士來報,說這諸葛亮亂道事非,蠱惑將軍,我等深信將軍能看透其歹心,故而并無召回!”

“晉、蜀兩國交戰已至最為緊要時刻,丞相與大王力排眾議,召龐將軍前來此處抵御蜀賊,其心若何,自不必成某多言,還望龐將軍莫要辜負晉王之厚望!”

成公英此言一出,仿佛更勝過千言萬語,龐德臉色連變,想起之前偶爾閃過的一絲動搖,竟羞愧不止,淚流而下,哽聲而道:“晉王恩德,龐某萬死難報其一,若有背負,愿受五雷轟頂,不得好死!”

卻說諸葛亮收軍回寨,張飛今日本欲候著一番廝殺,以泄前番被黃忠所襲的晦氣,哪知諸葛亮竟與黃忠在陣前對語,而且一說就是一個多時辰,后來更是虎頭蛇尾地收兵撤去。

眾將皆是心疑,趕至帳內,皆欲詢問,諸葛亮好似早就察覺眾人心意,笑聲問道:“諸位知亮陣前對語之意否?”

諸葛亮此言一出,眾將頓時一愣,張飛皺著眉頭而道:“丞相就憑這張嘴巴,有何大用?難道可說死那龐德賊子耶?”

“哈哈哈,三將軍此言差矣,有時候,這嘴上言辭,卻更勝于千軍萬馬,遙想當年,蘇秦單憑一張嘴皮,以一己之力促成六國合縱,又配六國相印,叱咤風云,使強秦不敢出函谷關十五年,此等豐功偉業,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亮今日雖不比蘇秦,但若能說服那龐德臨陣倒戈,不但可不費吹灰之力攻克南鄭,取得漢中,更可得一員絕世悍將,助我蜀國長驅直入,殺入長安,助蜀王成就千秋偉業!”

諸葛亮此言一出,帳內眾將無不驚駭,張飛聞言,冷聲嗤道:“哼,那龐統與丞相齊名,實是與丞相相差遠矣,此等緊要時候,卻犯了這般無謀之錯,竟交付如此重任于龐賊,實乃自取滅亡!”

諸葛亮聽了,神色一凝,似乎若有所思,無論龐統此番調兵遣將是對是錯,其能在緊要時刻做到用人不疑,實在可敬!

就在這時,趙云忽然皺眉而道:“丞相此意雖妙,只恐龐德并未動心,如之奈何?”

諸葛亮聞言,微微頷首,望向趙云的眼色,不禁涌出幾分賞識,只聽諸葛亮篤定而道:“子龍不必多慮,亮自有計議!”(未完待續。。)

閱讀提示:


上一章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