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第四百八十六章 兄弟情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六章 兄弟情深

第四百八十六章 兄弟情深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19日  作者:一騎闖天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騎闖天涯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

您現在的位置:



:


張頜喝聲一落,兩人齊齊勒馬而走,剛行出數百步,眼前忽現一部千人黑甲騎軍,張頜定眼一望,見是并州狼騎,頓時大喜,連忙向何靖投去一個眼色。

何靖會意,當下張頜往左,何靖往右,張飛面前驀然空開,就在這時,對面連聲箭響,原來前方的并州狼騎早就拈弓上箭,等待時機。

“平射!!!”

并州狼騎陣內一聲冷喝,數百箭矢猛然暴射而出,勢若潮涌,張飛一時料之不及,急忙拔矛抵擋,甚是狼狽。

前排一輪箭矢射畢,前面將士立即俯身貼馬,后面一排將士拽弓就射,又是一輪箭潮襲來,張飛奮力抵擋,破綻百出。

張頜、何靖看得眼疾,一左一右驟然策馬殺來,兩柄長槍如若驚鴻掣電,饒是張飛這等絕世猛將,此時此刻亦不禁驚得滿臉失色。

兩柄長槍,齊齊刺來,千鈞一發之際,張飛心頭一定,已不慌亂,丈八蛇矛赫然刺出,正往張頜頭顱刺來。

竟是要與張頜拼個玉石俱焚,張頜先是一驚,隨即血氣一涌,竟不作躲閃,欲與張飛以命搏命!

電光火石之間,何靖忽地拔槍一轉,猛地擋住了張飛的蛇矛,張飛猛地變色,他本以為張頜必回槍去救,何靖顧忌張頜,亦會前來攔截。

如此一來,張飛便可置之死地而后生,但張飛萬萬未有料到,張頜竟這般悍勇,不惜性命與他搏殺!

此下張飛已回救不及,張頜一槍刺中張飛左腹,張飛痛喝一聲,欲要反擊時。兩人卻是狡詐,齊齊勒馬退開。

前方又是一片箭潮撲落,張飛一邊撥打。一邊策馬而退,以防張頜、何靖又來偷襲。

箭潮頓落。張飛連番惡斗,氣力將竭,兼之又被張頜所傷,情勢對于張飛來說,并不樂觀!

“賊將勢猛,兼之有并州狼騎在后掠戰,我大仇未報,豈可與這兩個賊子拼死相斗!”

張飛惡煞著面容。腦念電轉,已有主意,忽然,張飛一勒馬匹,復回身后密林奔去,這頭連發肆虐的惡獸終是退縮了!

何靖、張頜見張飛撤去,緊繃的神經頓時松開,連吐大氣,兩人遂匯合并州狼騎,一同撤離。

卻說諸葛亮聽聞呂布逃脫。雖是惋惜不已,但亦只好兵回閬中,關羽死于呂布之手。蜀軍三軍無不悲痛。

張飛見關羽尸首,慟哭不止,悲痛欲絕,直至血淚流下,昏厥而去,諸葛亮急請大夫醫治,一面安撫百姓,整頓兵馬。

旬日之后,眾將聚集于郡衙。張飛面色蒼白,仿佛大病一場。諸葛亮緩緩起身,嘆聲而道:“三將軍勿憂。所謂死生有命,二將軍一生光明磊落,受人敬重,戰死沙場,為國效命,乃其一生之志!”

“如今敗于呂布之手,雖敗猶榮,亦是死得其所,三將軍且宜保養尊體,徐圖報仇!”

張飛聞言環眼如射出怒火,厲聲喝道:“某與蜀王、二哥桃園結義時,誓同生死,今二哥已亡,某定當為之復仇!”

張飛殺氣騰騰,令一眾將士無不心驚心,面色連變,諸葛亮見狀,暗暗嘆息,好言安撫道:“此仇不共戴天,自然要竭力報之,如今呂布雖是敗走,不過我料彼軍必會趁我軍來救巴西,趁勢攻打梓潼,我等可速速回救,襲擊其后,西川之亂可除也!”

“即時我軍以勝軍之銳,從后掩殺,破東川,而后長驅直入殺往雍州,直逼長安,此下涼州正亂,龐統若是回救不及,北晉可破也,到時要擒那呂布,豈不如囊中探物?”

張飛聞言,咬牙切齒而道:“呂布害了我家二哥,又兼龐統、徐庶、張頜、何靖等惡賊皆有切齒之仇,必啖其肉,滅其族,方雪我心頭之恨!”

諸葛亮見張飛急欲復仇,長嘆一聲,徐徐而道:“國家之事,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三將軍以天下為重,先平亂勢,后復兄弟之仇!”

張飛聞言,口上雖是答應,但一雙環眼赤紅妖異,盡是殺氣,諸葛亮自知張飛并無放在心上,一時間也難以說勸,心中自然憂慮。

不過國難當前,諸葛亮不敢有所怠慢,當下整軍完畢,速派兵馬前往,張飛急欲平亂復仇,一路催軍而趕。

張飛領先鋒兵馬趕路,每至夜間,回想兄弟盟約,張飛號泣不止,血濕衣襟,諸將以酒解勸,張飛飲而無度,酒醉,怒氣愈加,帳上帳下,但有犯者即鞭撻之,其中更多有鞭死者。

一時間,軍中將士無不畏懼,唯恐觸犯軍規,被張飛活活打死,張飛每日怒望北方,放聲痛哭不已。

諸葛亮在后軍聽聞,唯恐張飛激發眾怒,以致兵變,于是諸葛亮不顧辛勞,星夜趕路,直到前軍,召張飛來見。

張飛忽聞諸葛亮來營,遂往來見,諸葛亮聞得張飛渾身酒氣,狀若癲狂,痛心不已,強作嚴色,厲聲喝道。

“三將軍可知軍中不可貪酒?如若此時敵軍來襲,大將貪酒,軍心潰散,如何抵擋?你這般面貌,若是二將軍九泉之下得知,死亦不得瞑目矣!”

張飛聞言,卻是不服,咬牙切齒地扯聲喝道,震得整個帳篷都在搖晃。

“二哥被害,仇深似海,昔年我等三人桃園結義,誓同生死,今不幸二哥半途而逝,我只恨不能立即生擒呂布那逆賊,祭告二哥,以踐前盟,你不過山野村夫,豈知我等兄弟情義,此下我之切骨痛楚!”

諸葛亮聽言,勃然色變,忿然而起,以扇指著張飛,怒聲喝道:“北晉侵犯我蜀漢國境,國將不國,二將軍忠義無雙,一生事事以公為先,大公無私,如今為國捐軀,西川百姓無不敬之,三軍將士,無不痛心疾首,豈你一人獨痛哉?”

“蜀王仁義,恩德充塞四海,天下義士無不奔赴相投,望能助蜀王匡扶漢室,平定天下,你即為蜀王、二將軍之弟,今二將軍不幸先折,你當挾其遺志,助蜀王早日一統山河,以慰二將軍在天之靈!”

“你如此渾渾噩噩,擅離職守,屢犯軍規,泄恨于兵士,毒手鞭打,使得軍心潰散,實在有辱蜀王、二將軍仁義之名,你這般下去,談何復仇?”

諸葛亮厲聲咆哮,氣勢竟絲毫不弱于張飛,張飛被諸葛亮罵得無地自容,早已淚流滿下,嘶聲痛哭,跪伏在地,只道其罪,似乎已有悔改。

諸葛亮見狀,長聲一嘆,亦是淚跡斑斑,徐徐而道:“三將軍酒后暴怒,鞭撻健兒,此取禍之道也,今后需得寬待士卒,不可如前!”

張飛連聲稱是,諸葛亮傳令諸將,教付要嚴加看管,不得使張飛飲酒,諸將領命,諸葛亮方才安心離去。

且說當日張遼、張頜分兵而行,張頜轉走巴西,張遼率領二萬兵馬取大路,聲勢浩蕩,徑直望梓潼殺來。

守關蜀將韓林,急差人赍書報知劉備,劉備聞報,見如諸葛亮先前所料,果有晉軍趁虛來襲,卻不慌亂。

原來諸葛亮早有料算,教劉備若見晉軍來襲,不必驚慌,可據守諸關,待以時日,他必引兵回救,到時兩軍接應,前后夾攻,必可大破彼軍。

劉備心中感嘆諸葛亮料事如神,隨即神色一定,速速問道:“誰敢去退晉賊?”

劉備話音一落,兀突骨還有驍將鄧芝齊聲一喝,皆愿前往,劉備見之大喜,遂命兀突骨為主將,鄧芝為副將,引一萬兵馬前去據守,兼之又帶一部奇兵同往。

這部奇兵乃是鐵車兵,軍中兵士,皆慣使弓弩、槍刀、蒺藜、飛錘等器,又有戰車,用鐵葉裹釘,裝載糧食軍器什物,或用駱駝駕車,或用騾馬駕車。

此部鐵車兵乃由諸葛亮所建,端的是厲害無比,而鄧芝深得諸葛亮賞識,正是這部鐵車兵的統將。

兀突骨、鄧芝遂領命引兵而去,行有數日,來到關前數里外下寨,與山口關成掎角之勢。

卻說張遼引兵正行,將到山口關,聽聞有蜀兵前來助戰,張遼聞言,臉色一變,遂引百余輕騎登山而探。

只見蜀兵把鐵車首尾相連,隨處結寨,車上遍排兵器,陰森恐怖,就似城池一般,晉兵從騎見之,無不駭然。

張遼沉著面色,眉頭深鎖,睹之良久,并無破敵之策,心中正是躊躇不決,忽然前方蜀軍寨內,擂鼓大震,數隊騎兵飛馳殺來。

原來蜀兵斥候暗中發覺了張遼等人,速回報寨內,兀突骨心想張遼武藝絕倫,若是能將他擒下,勝過剿滅數萬精兵。

當下兀突骨便傳令寨內各部騎兵,但聽擂鼓聲響,一齊望東南那處山坡殺去,鼓聲起時,兀突骨引著數千騎兵飛馳殺來。

張遼見狀,臨危不亂,疾聲呼道:“你等速速退去,區區鼠輩,某去去便回!”

張遼喝畢,不等眾將回應,縱馬奔起,以一往無后之勢,馳落山下,如同惡獅下山,兀突骨見張遼單騎殺來,冷然一笑,加鞭而行。

霎時間,兩馬相交,張遼坐下馬匹如同迅雷飛疾,秋水雁翎刀如電而出,若有破天裂山之勢。

兀突骨大吼一聲,如若山石炸開,立即掄起手中巨斧由下往上猛打擊去,兩柄兵器赫然相碰,一聲仿若天崩般的炸響突起,兩人幾乎同時倒馬而退。(未完待續)

ps:晚安!

復制本地址到瀏覽器看最新章節7777772E6A6478732E6E6574


上一章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