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第四百五十六章 徐庶計敗張任(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六章 徐庶計敗張任(下)

第四百五十六章 徐庶計敗張任(下)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03日  作者:一騎闖天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騎闖天涯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第四百五十六章徐庶計敗張任下

形勢危急,張翼急令刀盾手前往壓住,呂布畫戟連連蕩起,銀色光芒如若驚鴻掣電,霎時間,數十個蜀兵便被呂布砍落馬下。》頂點小說,

就在這時,晉軍背后忽然響起一陣陣驚天動地的喊殺聲,只見三路蜀兵如有排山倒海之勢,盛勢殺來。

中路大將,正是蜀國上將張任,張任滿臉猙獰,在馬上遽然舉槍喝道:“此時若不死戰,更待何時,諸軍隨某拼殺!”

張任扯聲一喝,若如轟雷暴起,三路蜀兵蜂擁從晉軍背后掩殺過來,張翼見勢,精神大震,指揮兵士向前拼殺。

蜀兵前后夾攻,呂布軍漸有潰敗之勢,呂布舞戟縱馬,就在亂軍內沖殺,徑直殺向前頭,方天畫戟或劈或砍或掃,快得如同閃雷飛疾,逼退前頭兵馬。

隨后,呂布又勒馬轉戰后方,正逢著張任,張任見呂布殺來,抖數精神,心想呂布早前已惡戰一番,氣力有損,正可使雷霆之勢而破之。

張任念頭一定,縱馬挺槍,如同一根脫弦之矢飆飛而去,口中竭斯底里地吼道:“呂賊,快快納命來!”

呂布一聽,一雙霸目剎地射出兩道寒光,不懼反喜,張任須臾飛馬趕至,手中銀槍猛地搠出,槍影無數,看似刺出了一槍,卻是在瞬間了刺出七、八槍。

張任一來便施以雷霆攻勢,欲要先發制人,不過他卻遠遠低估了被譽為‘戰神’的呂布。

只見呂布舞戟飛砍,光芒動蕩間,那威嚴如神般的臉龐。如同平湖般不起絲毫漣漪。應付張任的雷霆攻勢。可謂是游刃有余。

待張任攻勢一止,呂布猛地起戟,說時遲那時快,方天畫戟轉瞬便飛到了張任的面前。

張任瞪大雙目,連忙撤身去避,寒光一閃,張任右邊護肩被削去了一半,若是張任在剛才稍微慢了些許。此時只怕這條右臂,已經被呂布砍落在地。

不過張任卻顧不得驚駭,因為呂布手上的方天畫戟又再動起,那戟速之快,根本無法用言語形容。

張任根本看不出呂布何時起戟,待反應過來,往往戟鋒便即將來到面前,張任施出渾身解數與呂布酣斗了十幾回合。

眼見張任落盡下風,忽然呂布看得一個破綻,擰戟倏然就砍。哪知張任卻是有意為之,急忙閃過后。勒馬就退。

呂布盛勢趕來,七、八個蜀兵來擋,呂布瞬間起戟,電光火石之間,刺死兩人,砍死兩人,有三人被呂布劈為兩截。

血光漫天飛起,四周蜀兵看得心驚膽寒,在這剎那間,這戰場似乎已成了呂布一個人的戰場,如此人物,如此絕世英豪,本不應是凡人。

就在蜀兵皆被呂布殺得心寒時,驀然間,喊聲大起,擂鼓大震,兩路軍馬殺出,左邊一路大將,手持狼牙棒,面容丑陋惡煞乃胡車兒也。

另一路將領,年紀雖輕,但渾身銳氣逼人,手執一把七尺流云刀,正是郭淮。

兩將駭然殺出,胡車兒引兵殺住張翼的后軍,而郭淮引兵斜刺里沖向張任的兵馬,兩路兵士各奮勇追殺,蜀兵大亂。

張任臉色劇變,方才知道中計,連忙扯聲大喝而道:“我等若不決一死戰,必無生路,可努力向前!”

張任喝畢,奮力沖突,怎奈晉兵攻勢猛烈,哪得脫身,比及天明時分,艷陽升起,光耀大地,徐庶就在不遠處的山頭,各以旗號,指揮兵馬。

張任、張翼往何處沖殺,便指揮兵馬將其截住,一眾晉兵,把張任、張翼圍在垓心,兩軍死戰,喊殺聲震天動地。

呂布策馬在亂軍內,左突右沖,如入無人之境,盛勢望張任背后殺來,張任聽得后面聲響,急忙一避,呂布一戟砍空。

張任勒馬就走,退到一處,又被晉兵圍逼而走,此時,一陣激烈的沖殺聲起,只見一部裝備精良,皆配以重鎧利刃的兵馬趕了過來。

此隊兵馬正是劉備麾下的第一精銳兵士,白耳精兵,而自從陳到被殺,這部兵馬便由張任統領。

張任練兵的能耐比起陳到還要高出不少,此下這部白耳精兵足有兩千之眾,各個將士都是從百人將中挑出,亦都是天生力士,身上重鎧刀槍難入,手上利刃削鐵如泥。

諸葛亮曾贊譽這部兵馬,乃步兵之王,普天之下能與這部兵馬比肩者,唯有高順的陷陣營還有呂布麾下的并州狼騎,也就是說,在諸葛亮眼中,縱然是曹操的虎豹騎還有虎賁衛士亦非白耳精兵的對手!

當下只見三百余白耳精兵,殺出一條血路而來,蜂擁抵住呂布,呂布霸目赫赫生威,大喝一聲,如若雷轟,只見方天畫戟如化作一道道銀色匹練,砍出一道道絢麗的火花。

而令呂布驚異無比的是,他連出了七、八戟,卻只砍死了五人,那五人皆是被他一戟砍中頭顱而死,其余戟式砍中那些白耳精兵身上的鎧甲,盡是砍不透去。

可知呂布手中的方天畫戟乃是天下間數一數二的寶器,后來又經過打磨,戟鋒吹發可斷,無堅不破,再加上呂布力勁猛烈,一戟砍下縱然是巨巖寶石,亦能一戟砍開。

可眼下呂布卻砍不透這些白耳精兵的鎧甲,如此足可見這些白耳精兵所配的重鎧,是何等的堅固。

呂布面色寒澈,眼見白耳精兵圍殺過來,舞戟飛掃暴砍,一時間卻是突破不得,其余白耳精兵連忙護住張任突破而去。

只見那千余白耳精兵,舞刀不停,形成一面面刀網,四周晉兵壓上,刀槍亂刺亂砍,卻破不得白耳精兵的鎧甲,反而被白耳精兵殺得節節敗退。

徐庶在山頭而觀,見得這部白耳精兵如此威猛,亦是臉色連變,詫異不止,待徐庶反應過來時,張任已突破重圍,逃脫而去。

此時,張翼亦趁勢死戰逃脫,蜀兵無將,銳氣已挫,哪里還敢死戰,大多人馬都倒戈投降,唯獨那三百余白耳精兵,拼死作戰,寧死不降,死戰時高喝不止,怒罵那些倒戈的叛徒。

呂布念其忠烈,便遂其死志,將三百烈士盡數誅殺,單是呂布,便一人殺了百余人,可呂布亦耗盡了體力,可見此戰是何等的激烈。

張任已逃,呂布遂收兵歸城,這一陣,蜀軍傷亡過半,剩余大多都已投降,遺棄馬匹器械無數。

張任大折兵馬,折損近有二萬兵士,此時閬中城僅有不足八千余兵馬。

呂布歸城后,犒勞三軍,胡車兒、郭淮皆得賞賜,一面又教在閬中城外,密布斥候,提備張任逃脫。

晉兵歇息數日后,見閬中城兵力空虛,軍心動蕩,呂布欲引兵強攻閬中,來尋徐庶商議。

徐庶聞言,面色一凝,與呂布言道:“大王,張任乃忠義之士,若我軍強攻硬取,彼必然不肯獻城,死戰到底,與我軍拼個玉石俱焚!”

“時下我軍雖占盡上風,但閬中城堅固無比,若要強攻,亦要耗損不少兵力,依某之見,可教軍士將閬中四面包圍,并筑起土山,卻又故使南面空虛!”

“張任被我軍逼入絕地,必將孤注一擲,率兵從南門突破,即時,我軍只需埋下伏兵,進而伏擊,張任可擒也!”

呂布聞言,面色一凝,亦覺此計大妙,當下呂布遂依徐庶之計各做調配。

且說,張任大敗一陣,心里正是煩悶,欲要棄城而走,卻又見城外多是晉兵斥候探哨,哪敢輕舉妄動。

張翼見張任無計,又向張任提起諸葛亮所給與的錦囊,張任一聽,眉頭一皺,前番他便是聽從了諸葛亮之計,才落得如此下場。

張翼見張任正是遲疑,連忙說道:“將軍且聽某一言,此番事敗,全因我等不夠謹慎,那徐庶素來多謀,若翼所料無誤,徐庶必是見得閬中城每日夜里初更便盡滅燈火,而起疑心!”

“不久前晉兵夜襲閬中,實乃徐庶來探城內動靜,因而察覺我軍正于城內挖取地道,丞相錦囊中亦有吩咐,此計萬不可被彼軍察覺,但若事漏,可靜觀其變,以待時機!”

張翼此言一出,張任頓時臉色勃然色變,猛地轉身,臉帶怒色,好似被踩到了尾巴的老虎,冷冷地盯著張翼。

張任才能過人,極擅行兵打仗,昔年更是被劉璋譽為益州屏障。如此人物,又豈會沒有傲心,若如張翼所說,此番大敗,亦全乃張任這統將之過!

面對張任火辣辣的目光,張翼并無懼色,坦然相視,漸漸地,張任的怒容褪去,他并非愚昧之士,細細一想,著實如張翼所說。

張任雖傲,但又并非那明知錯過,卻又為了顏面,不肯承認的鼠輩,張任長嘆一聲,眼中帶著幾分愧色,還有幾分悲意,搖頭而道。

“伯恭所言是也,此全乃我督戰不力之過,眼下我軍兵力空虛,軍心動蕩,閬中城危在旦夕,且望丞相尚有妙計,使我等力挽狂瀾!”

張任說畢,便從袍中取出一個紫色錦囊,拆開而觀,內書云。

倘若前計敗漏,定乃亮思慮不周,姑義且莫因此頹棄,閬中城岌岌可危,姑義當合眾力,振奮軍心,拼死而戰之。

呂布平日自以為天下無敵,輕視群雄,若呂布率軍來攻,姑義以死志搦戰,呂布必定迎敵,再者,可如此如此,過以旬日,自有解救時機。(未完待續。。)

晚安!


上一章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