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知己者乃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知己者乃敵!

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知己者乃敵!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15日  作者:一騎闖天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騎闖天涯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賈詡臉色一急,連忙又諫道:“所謂殺敵一千自傷八百,縱使我軍能勝下此陣,亦要大受重創,更何況,此時我軍無糧,軍中兵士隨帶口糧只可支持七八日!”

“七日內,若不能得以糧食補給,軍心定亂,晉王萬不可逞一時之氣,當應速速退軍,撤回充國,時下川軍損兵折將,士氣低落,來日待我軍糧草輜重得以籌備,兵士蓄養待畢,再來圖謀西川,必可攻無不破,戰無不勝!”

此時,成公英亦趕來勸道:“晉王,賈軍師所言極是,還望晉王以大局為重!”

成公英臉色甚是焦慮,同時心中亦是疑惑,素來穩重謹慎,體恤兵士的呂布,為何忽然變得如此好戰,明知眼下非是與川軍決一死戰之良時,尚要執意而為。~.

呂布霸目爍爍,手執馬鞭指著對面川軍大陣中的劉備,與眾人說道:“劉備,乃人中之龍也,昔年雖顛沛流離,受各地諸侯追殺,亡命天涯,非是其無能,而是時運不濟也!”

“今劉備得諸葛亮這曠世奇才所輔,已得荊州之地,如困龍入大海矣,今番劉備不惜性命,冒險入川,必有圖謀西川之心!”

“劉備心術高超,城府極深,劉璋懦弱昏庸,必受其蠱惑,若是他日讓這劉備盡得劉璋基業,如龍飛九天,即時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難以擋也!”

“今幸得諸葛亮據守荊州,不在劉備身邊教計,劉備那兩個結拜義弟。又不在其身邊守護。時下正是擊殺此人的大好時機!”

“若能功成。本王一統天下之皇圖霸業,必可提前至少五年完成,殺劉備一人,足可堪比擊殺百萬雄軍,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此等大好良機,豈能白白流失!!!”

呂布此言一落。賈詡、成公英頓時明白,呂布為何會忽然脾性大變,不顧兵士疲憊,尚要執意作戰。

賈詡、成公英相視一眼,心中都明白,天下每年因戰禍而死之人,少則數萬人,多則近有十萬,若有如曹操和袁紹的河北大戰,兵士連同百姓。甚至要死去數十萬人,若是天下能早日得以太平。不知可挽救多少性命!

賈詡神色一凝,雙目透著冰寒光彩,向呂布拱手問道:“晉王可有多少把握將那劉備擊殺?”

呂布腦念電轉,沉吟一陣,凝聲回答道:“劉備麾下大將黃忠被擒,只有趙云、魏延、陳到可堪一用,而我軍悍將龐令明雖身有輕傷,但威勇不減,且臧宣高、徐公明、成公英三將亦是不凡!”

“若我軍傾覆直往劉備所在的左翼殺去,本王親自出手,加之臧、龐二將相助,不惜一切代價,定要擊殺劉備,如此方有五成把握!”

“而劉備雖然假仁假義,但并不見得能夠騙過天下人,張任智高謀睿,如何看不出劉備入川之歹心,若張任見本王不惜一切代價欲殺劉備,大有可能會樂得如此,使借刀殺人之計,故意不救劉備,任由我軍將其擊殺,如此一來,本王把握便足有七成!”

呂布細細分析,賈詡亦是腦念電轉,心中快速推算,少頃,賈詡神色一凝,慎重無比地向呂布作揖而道。

“晉王所言極是,劉備乃世之梟雄,時下有將其擊殺的大好良機,不可放棄,當宜奮力一搏,將其擊殺!”

賈詡話音一落,成公英亦頷首應和,呂布霸目暴射出兩道精光,遂與諸將下令,又加以重賞,無論何人,若能將劉備擊殺,封與漢中之地,諸將聽得,頓時爆發出驚天動地般的殺意。

就在呂布暗中與賈詡、成公英商議之間,戰場內一片詭異的死寂無聲,在對面西川陣內,劉備忽地只覺心臟連連緊揪,一股從未有過的危機感,驀然充斥全身。

就在西川軍內各個將士,都不知對面的呂軍會戰還是會退之時,不知為何,劉備卻覺得,待會呂布定然會率兵來攻,而且必然會不惜一切代價地要將自己置之死地,方才罷休!

劉備一雙梟目,剎地變得赤紅,心中想道,此時定軍山的戰況可謂是極其不妙,雖然燒毀了呂軍的糧草輜重,但己軍卻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黃忠被擒,且兵力大損,陣亡近有三萬余兵力。

對于已連連損耗兵力的川軍來說,損失了這三萬兵力,無疑是天大的打擊,眼下川軍內尚可用的兵力,就僅剩下此時陣內的五萬兵馬。

昨夜張任得知定軍山戰況時,雖無怒斥于他,但劉備心里明白,只要將呂布大軍擊退,張任定以先前他立下的軍令狀來問罪加害于他。

劉備想罷,把心一橫,忽然縱馬沖向張任那處,張任忽見劉備沖來,頓時心起一陣厭惡痛恨之感。

若非這劉備胸有成竹,立下軍令狀,大言不慚地說定能大破屯據在定軍山上的呂布大軍,張任如何會將大軍交與劉備調配,如今川軍傷亡慘重,形勢極其危急。

若非見劉備麾下猛將尚有利用價值,還有他的調配亦非毫無建地,亦成功逼得呂軍自毀糧草,否則張任當夜就將這大耳賊斬首示眾,以明軍法!

劉備縱馬急來,張任臉色愈寒,正欲呵斥劉備不顧軍務,擅離職守,劉備卻是爭先急叫道。

“張都督,劉備自知有罪,萬死猶輕,川軍三萬兵士,因備調配有失,而枉死損命,備實無臉面對蜀中父老!”

“但眼下大敵當前,備不敢輕易了生,備有一計,可助張都督大勝彼軍,將其擊退,若之不成,張都督可就地斬備之首級!”

張任聽言,臉色一變,虎目剎地瞇了起來,皮笑肉不笑地冷聲笑道:“哦?皇叔竟還有妙計,不妨說來一聽!”

劉備不顧張任的冷眼嘲諷。凝神而道:“呂布昔年潛行荊州。曾遭備伏殺。險些喪命,因其重傷,引得曹操、孫權、公孫度三雄引重兵侵其轄地,謀主陳宮隕落,其勢力險些陷入絕境,依此,足可見得呂布平生最為痛恨者,必是劉某!”

“當下備遠走荊州至此。身邊僅有寥寥數將守護,兼之我義弟關、張,還有孔明皆不在備之身側,呂布必欲趁此機會,不惜一切代價將備誅殺,以報昔年一箭之仇!”

“于此,倘若待會兩軍開戰,呂布定然親引麾下悍將猛攻備所在左翼位置,我軍所懼者,乃呂布之超凡武勇。及其爪牙之利,若呂軍大陣未有呂布及其麾下悍將守護。以趙云、馬超二將超凡武藝,嚴顏、魏延、陳到等將之悍勇,正可乘虛而入!”

“即時,張都督不必顧慮備之危急,備將親引呂布脫陣而走,那時,縱使呂布能將備擊殺,張都督亦可大破其軍,斬其大將,擒其謀臣,如此亦是助我弟季玉,守住西川!”

劉備這一席話,說得慨然坦蕩,大有舍生取義之浩然正氣,張任臉色連變,一時間竟分不清這劉備是正是邪。

若劉備是邪,當真有圖謀西川之意,斷不可能不惜性命,以自身為誘餌而成就大義,若劉備是正,他在徐州、荊州奪人基業之事,又如何解釋?

難不成正如傳聞所言那般,陶謙、劉表都是心甘情愿,將一生基業交予劉備之手管轄?!!

張任一時間思緒萬分,劉備以為張任尚且還在猶豫,連忙拱手喝道:“張都督不必有所顧慮,備一生凡事以‘仁義’二字當頭,時下局勢,萬分緊急,倘若備當真死于此地,亦乃天意也,犧牲備一人性命,卻能換來益州百姓之安然無事,備義不容辭也!”

劉備寥寥數席言語,說得西川諸將無不動容,法正、孟達皆起驚駭之色,孟達更是連連向劉備暗投眼色,示意萬不可如此輕生。

法正心里則是暗暗嘆道:“劉備如此仁義,實乃世之明君也,這等人杰,如何教人不肯為其死心塌地,輔佐左右,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同時,張任死死地盯著劉備,目光直透入劉備眼眸,仿佛要看透劉備心思,只見劉備目慈面善,宛如早將生死置之于外,在其‘坦蕩’神色下,張任心中忽起一絲愧疚之色。

“張都督,事已至此,不必多想,倘若備能僥幸逃出生天,望能再與張都督共飲一席,傾心而交!!!”

劉備再拱手一禮,不等張任回答,便拍馬速奔回其陣內,張任望著劉備的背影,一時間內心百味交雜,一個念頭更是在他心頭升起。

“劉備此人有舍生取義之厚德,且知人善用,仁義無雙,又得諸葛、關、張、趙、魏、陳等世之人杰所輔,若由其統領益州,益州必能繁榮昌盛,再造昔年高祖之霸業,只可惜,我并未早投此人麾下,相逢恨晚矣!”

張任這個念頭剛起,對面忽然鼓聲大作,呂軍兵士齊齊洶涌喊殺起來,呂布、臧霸、龐德引大軍,攜毀天滅地之勢,果然如劉備所料,往其所在位置,鋪天蓋地地洶涌殺去。

呂布驟馬揮戟,徑直殺往劉備所在左翼陣中,劉備剛回陣內,便見呂布大軍赫然動蕩而起,呂布騎著赤兔馬,飛沖如若風火,眼見快要沖到面前。

趙云見狀,速叫陣內弓箭手發箭抵擋,趙云令聲一落,陣內數千箭矢沖天而射,滔滔箭潮向呂布墜落而去。

呂布再顯其戰神風姿,方天畫戟倏然動蕩而起,舞得密不透風,將撲射而來的箭潮盡數打落,無一能傷及其身。

趙云急喝刀盾手助陣抵擋,呂布厲聲大喝,聲撼天地,畫戟迅疾而出,一沖便去,帶起無數血雨。

呂布悍然殺破防線,后面呂軍團團圍裹上來,龐德暴瞪虎目,死死地盯著劉備,舞刀從另一路殺來。(未完待續。。)

(舉報錯誤和落后的章節,是您對百書庫最大的幫助,百書庫承諾所有的舉報都會得到及時處理)


上一章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