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第二百七十二章 孫劉議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孫劉議和

第二百七十二章 孫劉議和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6日  作者:一騎闖天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騎闖天涯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最新章節

作者:一騎闖天涯


ps:兄弟們,這五天來小弟每日三更,已經盡力了,可推薦票才33章,月票2章,實在是太少了,還望兄弟們多多支持,兄弟們支持到位,小弟才更有動力努力碼字,多更新!小弟先在此謝過!

周瑜見伊籍忠義坦蕩,心中對其頗為欣賞,但面上依舊肅然無比,緩緩言道:“你可知,此時你之命,捏于我手,只要我一聲令下,你必死無疑!”

“當是如此!”

“你竟知如此,為何卻敢在我面前造次,對我多有冒犯?”

“全因大都督絕不愿與劉皇叔死戰到底,若是如此,縱使大都督得之荊州,亦要大損兵馬糧草,不出三年之內,即被曹操大軍攻伐剿滅!”伊籍字字錚錚,凝聲而道。FQxSw

周瑜臉色一寒,冷聲問道:“你這般對答如流,可是早前已有高人所教乎?”

“大都督料事如神,伊某欽佩,我所答之言,盡是我家軍師所教!”

周瑜心中暗道一聲‘果然如此’,沉吟一陣,周瑜又出言問道:“那諸葛孔明才高八斗,今遣你來見我,必知我不可能輕易退兵,如此,他又教你如何應付?”

“如今天下局勢不穩,曹操稱王,其心若何,天下皆知,軍師有言,孫劉兩家合則利,分則損,若為敵對,更是百害而無一利,今應以大局為重,兩家休戰聯合,以備曹操出兵南征!”

“哼!諸葛孔明想得是好,我江東兒郎死于其奸計之下,足有數萬,若我與其聯好。他日我回江東,如何面對江東父老!”

伊籍聞言,面色不變,拱手作揖,即又回道:“荊州之戰。實乃蔡瑁造反之過,今蔡瑁已死,荊州歸屬已定,況且時下淮南空虛,想必大都督亦無獨抗曹操之力,何必再如此咄咄逼人!”

“我主愿割地求和。讓與江東長沙、桂陽兩郡,以示敬意,荊州乃劉荊州基業,寸地本不可讓予,我主甘愿如此。亦以大局為重,還望大都督就此罷休,若要強行奪地,否則萬事休矣!”

周瑜聽言,陷入沉思,眼下時勢如此,要盡取江夏無疑是難于登天,且就如伊籍所說。孫劉兩家繼續惡戰,即時曹操必然會趁虛而入,以雄軍大勢。殲滅兩家。

而對于江東來說,得到長沙、桂陽,在荊州已有根據之地,北上可取荊州,西行可進蜀地,如此一來。再得江夏不過是錦上添花,若要搶奪。fqxsw徒耗兵力,實在不值!

周瑜腦念電轉。心中已有主意,不過卻不愿讓伊籍如此容易得逞,又出言刁難道:“若荊州果系公子劉琦占據,荊州回歸正統,我江東接受休戰亦非不可,只怕劉玄德暗中操縱荊州大權,大小事務都由不得公子劉琦做主!”

“若是如此,我主身為朝廷重臣,豈能眼觀惡賊弄權,在荊州為非作歹,而坐視不理,因而必與其死戰到底,直到荊州恢復正統!”

伊籍似乎早料到周瑜會有這般言辭,柔聲問道:“大都督欲見大公子乎?”

“然也!若我見得公子劉琦,確認那劉玄德是忠是奸,之后若何,方有定論!”周瑜頷首笑道。

伊籍拱手一拜,頗為篤定道:“我家軍師早料如此,近日已請公子趕來,大都督準備一番,五日后午時,公子劉琦即會在西陵城下等候接見!”

周瑜聽言,眉頭深鎖,心中更是對諸葛亮忌憚至極,此人仿佛料盡天下諸事,自己的一思一行,仿佛皆掌控在他的手中。

少頃,商議皆定,伊籍告辭而去。

第五日清晨,周瑜正欲對會面事宜作出一番細致安排,突然江東來報,言及曹操麾下大將曹仁、夏侯淵各引精兵五萬,襲取了淮南、廬江二郡,孫權心憂不已,勸周瑜見好就收,速速領兵回江東。

此消息傳開,江東諸將皆是大驚,而周瑜則是嘆息一聲,似乎對此早有預料。

午時將至,周瑜令呂蒙率二萬兵馬在后接應,其余兵馬皆由顧雍所領,謹守營寨,以備萬一,而其則領著一眾將領,趕到西陵城下,擺開陣勢。

少頃,周瑜遙遙見到,城下有一簇人馬趕來,為首之人,年紀輕輕,只有二十五、六歲數,身穿青色錦袍,騎一匹白色駿馬。

來人靠近,周瑜勒住馬匹,高聲喝道:“前方穿青色錦袍者,可否是劉荊州之長子,公子劉琦乎?”

劉琦聽言,命左右回復,周瑜見得,又是喝道:“還請公子前來敘話,公子放心,我絕無害你之意,實乃怕公子受人牽制,不敢真言相告!”

周瑜喝畢,竟獨身縱馬飛出,停在一處,劉琦聽言,躊躇不定,在其身后的張飛唯恐劉琦有失,連道不可,劉備見得亦是勸阻。

諸葛亮卻面色平靜,笑言而道:“諸位不必多心,周公瑾必不會傷害公子,公子但可獨身去見!”

諸葛亮的話,如有魔力,劉琦聞得,頓時鎮定了幾分,策馬徐徐往周瑜而去。

待兩人相近時,周瑜先施一禮,言道:“江東大都督周公瑾,見過公子!”

劉琦面色蒼白,身軀弱不禁風,即回言道:“病軀不能施禮,大都督勿怪!”

周瑜見劉琦這般相貌,頓時吃了一驚,默然無語良久,方才連連向劉琦問話。

周瑜所問,盡是問劉備可有不逆之舉,劉琦一一回答,皆說劉備仁德,周瑜自然不信,心中更是暗想這劉琦無能,其父業已被他人所侵蝕,還蒙在鼓里。

忽然,周瑜話鋒一轉,向劉琦問道:“不知公子繼承父業,統領荊襄九郡,平日負責哪些事務?”

劉琦微微一驚,沉思一陣,如實答道:“勞煩大都督費心,我才能平庸,叔父乃當世人杰,麾下又有諸葛孔明這曠世之才,荊州事務我皆交由叔父!”

“叔父為荊州日夜操練,但卻不愿讓我勞累,煞費苦心,為我尋盡荊州美女,好酒佳釀,平日里,叔父為荊州嘔心瀝血,而我卻過著如神仙般的日子,每每念及叔父大恩,琦心中愧疚良多!”

劉琦一臉感動,仿佛將劉備視做其父,周瑜聽言,心中冷笑不止,暗想道:“劉備果真虛偽至極,其心毒辣,更是堪稱一絕,他表面善待劉琦,為其尋來美女佳釀,實乃故意讓劉琦沉醉在酒色之中,不理政事,好讓他獨攏大權!”

周瑜思慮一陣,便讓劉琦回陣,同時呼喚劉備出來答話,劉備聞言,當即欣然驅馬向前,來見周瑜。

兩人作禮罷,周瑜笑言道:“剛才我已問過公子,劉皇叔果然是仁義無雙,未有貪圖荊州之權,今公子劉琦坐登荊州大位,荊州重歸正統,若我繼而討之,實為不義,我接受兩家休戰聯好,亦非不可,但在此前,我尚有一問,還請劉皇叔答之,再做商議!”

“大都督有話直說,若你我兩家能聯好,實為天下百姓之幸也!”劉備聽言大喜,急向周瑜問道。

周瑜心中冷笑,便是問道:“皇叔雖是公子叔父,但荊州畢竟是劉景升一脈基業,皇叔若取之,是為不義,日后公子若不在,便又如何?”

此言一落,劉備心中頓時翻起驚濤駭浪,不過面上卻全無變化,凝聲而道:“大都督不必多心!我劉玄德絕不會貪圖他人基業,今暫領荊州事務,全乃我兄景升遺命,劉琦賢侄,在一日,我便守一日荊州,若其不在,別有商議!”

“如此最好!若他日公子不在,而劉皇叔強而奪之,我必起兵攻打,即時劉皇叔莫要說我周公瑾不仁不義!”

“理應如此!”

“好!竟然如此,孫劉兩家即日休戰聯好!”

“大都督大仁大義,備敬佩不已,今我于城中早備宴席,還請大都督入城飲宴!”

周瑜聽言,遂即笑起,朗聲言道:“哈哈...我乃軍中統帥,豈可一人獨樂,皇叔若要宴請,還需盡請我三萬江東兒郎!”

雖然孫劉兩家暫且休戰聯好,但在數日前,兩家尚是死敵,周瑜自然不會獨身參加劉備的鴻門宴。

不過周瑜當面拒絕,卻又礙了面子,故而有意為難劉備,劉備一聽,笑容可掬,拱手作揖道:“這是當然!既然孫劉兩家聯好,江東兵士既是自家人,備豈會有忘,不過西陵城難以容納大都督如此之多兵馬,還請江東兵士屈身在城外飲宴!”

周瑜英目剎地瞇起,盯了劉備好一陣,挑了挑眉頭道:“哦?原來皇叔早有安排,若如此,周某便恭敬不如從命!”

周瑜言畢,和劉備作揖告辭,便縱馬趕回陣內,與諸將商議一陣后,便命令各部兵馬壓往西陵城下。

而劉備似乎對這新結的盟友,極其信任,大開城門,毫無防備,不過在城內各處,周瑜卻隱隱發覺到,多有弓弩手在暗處埋伏、警戒。

周瑜在暗中亦各做調配,命令軍士不得貪杯,只可飲酒三杯,互相監督,若有超一杯者,即斬!

夜里,三萬江東兵士在城外飲宴,周瑜引江東諸臣,于城內飲宴,劉備與諸葛亮熱情招待,毫無虛偽。

不過,宴席中雖是表面融洽,但卻處處充滿殺機,孫劉兩家互相提備,周瑜更是一直緊貼著諸葛亮、劉備。

諸葛亮與周瑜皆是千年不出其一的曠世奇才,周瑜的目光充滿針鋒相對的戰意,而諸葛亮目光卻是平淡恬然,靜如止水,至于孫劉兩家將領,皆是瞪大虎目,好似隨時準備廝殺。(未完待續)

如果覺得好看,請把本站網址推薦給您的朋友吧!

我喜歡這本小說推薦

暫時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所有小說的版權屬于小說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來信,確認后二十四小時內刪除!


上一章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