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第二百七十章 諸葛再獻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章 諸葛再獻策

第二百七十章 諸葛再獻策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6日  作者:一騎闖天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騎闖天涯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最新章節

作者:一騎闖天涯


卻說呂蒙、凌統、韓當逃出劍林火海,整合殘兵,正準備歸城,忽然前方風塵飛起,眾將士連番受到伏擊,皆是驚慌起來。fQXsw

就在此時,一聲疾呼聲響起:“前方可是呂蒙、韓當、凌統三位將軍?”

呂蒙聞言,當即策馬向前,定眼一望,見來人皆穿江東兵甲,方才安下心來。

兩軍匯合,假周瑜策馬奔至三將面前,見呂蒙、韓當、凌統三將滿臉火灰,兵甲不齊,便知他們定是連番遇險。

當下假周瑜將周瑜之計一一告知三將,三將聞言,略顯暗淡的眼眸驟入神光,三將整兵畢,速往長沙城而去。

而劉備、諸葛亮等人于城外大營,聞得趙云詐得城門開啟,已是殺入城中,頓時放下心來。

誰知其后一個多時辰,都未見得趙云傳來克城捷報,劉備心中不安,便與諸葛亮、魏延等將引一軍至長沙城下接應。

魏延一馬當先,聽城內喊殺聲震天,而城頭卻是懸掛劉軍軍旗,當即以為長沙城已下,只是還有些許殘敵未有肅清,當即直往東門內沖去。

這邊趙云好不容易于擁擠人潮中沖到城門口,正欲突出城去,驀然間,卻聽到城外馬蹄聲大作,隨后便見一身長九尺,手持八尺長刀的悍勇之將,直望城內飆飛而來。

待看清來人面貌,趙云當即大驚,急喝道:“城內有埋伏,速速撤退!”

魏延威風凜凜疾奔,正欲殺敵立功,驀然間卻聽到趙云如此一吼。一時間摸不著頭腦,還以為趙云想獨占奪城功勞,當即不理會趙云所言,依舊吆喝著部屬直望城內飆飛而去。

趙云見得心中一急,想再次提醒。卻發現已是來不及,原來魏延引著一支兵馬已經過了吊橋。

魏延正欲質問趙云一番,忽然瞅見城內箭如雨下,己軍兵馬接連倒下,慘呼不斷,當即便知自己誤了大事。

魏延腦念電轉。當即便欲號令部屬急退,為趙云敗軍讓開道路,只是其還未來得及張口,便聽到城頭方向猝然響起無數弓弦引動聲。

“咻咻咻咻咻咻!!!”

城頭箭如雨下,又是將吊橋附近的魏延部屬射得措手不及。fQXsW紛紛掉入護城河中。

“撤!!!”魏延狂吼出聲,大刀上下翻飛,將來箭紛紛掃斷,勒轉馬頭,便欲往后退去。

可方才魏延部屬皆是立功心切,沖得快急,時下城頭驟現埋伏,頓時將魏延部屬驚得大亂。人潮亂撞間,將吊橋出口圍得水泄不通。

城內劉軍不斷冒死突出,可是出得城門。卻過不得吊橋,在城門口至吊橋出口這數十步的距離,似乎變為一片死域,無數劉軍成了城頭江東軍的活靶子。

江東軍似乎有用不完的箭矢,一波波的飛箭,飆射不停。數十里外的大火,已讓大部分江東守軍猜得己軍中了劉軍埋伏。因而所有江東守軍都憋著一股氣,時下有如此報仇良機。豈會放過。

少頃,劉備、諸葛亮引著后軍趕到,見得如此場景,頓時大驚,諸葛亮望著城頭面色冷寒的周瑜,突然心中一突,似乎想到了什么,忙令陳到引一軍防備江夏方向。

半刻鐘后,吊橋通道疏通而開,可這短短數十步范圍內卻倒下了不下三千劉軍,趙云引著千余殘軍通過吊橋而逃,而黃蓋、鄧義亦是領軍直追而出。

就在這時,江夏方向又是響起震天動地的喊殺聲,韓當、呂蒙、凌統各引一部兵馬,鋪天蓋地往劉軍大陣夾擊而來。

劉軍大驚,頓時騷亂起來,好在諸葛亮早有安排,陳到領命后,便是布下了防御大陣,才使得劉軍未有被江東兵馬一沖而散。

短兵相接,劉軍受兩面夾擊,盡管諸葛亮號令不斷,依舊挽救不了敗勢,兩軍混殺了近一個時辰后,諸葛亮命趙云引一軍斷后,全軍撤走。

江東軍趁勢掩殺,殺得劉軍死傷無數,直到遇到張飛援軍,才收兵回城。

前后數次大戰,孫劉兩軍皆損失兩萬余兵馬,可謂是元氣大傷,其后數日,兩軍各自休整,相安無事。

一日,劉備正與諸葛亮于大帳商議軍情,忽然,諸葛亮安插于許昌的細作來報,言曹操已稱魏王。

劉備聽得曹操一連串大逆不道之舉,勃然大怒,喝罵不止,錘胸哭嚎,就欲盡起荊州之兵,殺向中原,討伐曹操。

諸葛亮見得,連忙阻攔,肅然諫言道:“當今荊州局勢不穩,江東之兵,尚且盤踞于長沙、江夏之地,時下桂陽大多已被江東兵馬所占,若江夏不保,荊州危矣,主公萬不可輕舉妄動,否則大勢一去,再無力回天矣!”

劉備雙目赤紅,滿臉悲愴,急向諸葛亮問道:“依孔明之見,當下我該若何?!”

“曹操撤軍回許昌,想必其在北疆戰事定是連番不利,又恐呂布平定關中后大舉反攻,其勢難擋,故而暫且收軍休養,同時在朝廷內鏟除異己,穩定朝堂,到時便可無后顧之憂,全力應付呂布大軍!”

“曹操勢鼎天下,稱王乃是遲早之事,幸好其尚未喪心病狂,加害當今圣上,奪取漢室社稷,如今主公所聚之勢,未及曹賊十分之一,萬不可輕易與其硬抗!”

“時下我等應暗蓄勢力,加緊招兵買馬,相聚忠國義士,待根基已定之時,方可徐徐圖之,而當下重中之重,應先力保江夏,說服周瑜退兵荊州。”

“荊州局勢暫穩,方可圖謀西川之地,成之根基,即時主公再欲討伐曹賊,匡扶漢室,亮焉敢再攔!”

諸葛亮話音一落,張飛皺著眉頭,甕聲甕氣地吼道:“若依軍師之言,只怕那時曹賊早已平定北疆,聚合三分天下之二,即時我等縱有根基,亦難與其相抗,還不如趁曹賊其勢尚未至極,與其拼死一戰,如此雖死亦無憾矣!”

“三將軍不必多慮,曹賊雖是勢大,但呂布亦非泛泛之輩,且曹呂初戰,曹賊隱隱處于下風,若兩人當真決戰,未有三、四年時間,絕無可能分出勝負,即時我主早已奪取蜀地,成以根基!”諸葛亮拂動鵝毛扇,輕笑而道。

張飛心里著急,冷哼一聲便道:“哼!軍師嘴皮子說得容易,只怕那呂布并無軍師所想那般厲害,未有一二年間便被曹賊剿滅!!”

“三將軍此言差矣!時下我等好不容易得之荊州,勢已崛起,又有軍師所輔,即時只要些許耐心,依照軍師謀劃,不出三年,我等便可成以奪天下之根基!”

“若如三將軍之言,當下拼死與曹賊決戰,且不論中原戰事若何,那江東鼠輩定會趁機進軍荊州,亂我后方,即時我等腹背受敵,豈有不敗之理!”

“荊州一失,我等無安身之地,三將軍難不成又想過那顛沛流離,如同喪家之犬的日子乎?!”

趙云直言而諫,張飛想起昔日那寄人籬下,毫無尊嚴的時日,頓時環眼一瞪,眼內盡是不甘。

劉備瞪了張飛一眼,向諸葛亮作揖而道:“三弟莽撞,還望孔明莫怪,不過當下只怕江東不肯輕易退兵!”

“呵呵...主公不必多慮,山人自有妙計!”諸葛亮雙目爍爍聚光,仿佛天下之事,皆在其預料之中。

只見諸葛亮輕拂鵝毛扇,與眾人教到如此如此,眾人聽之,喜色狂涌,皆稱計妙!

次日,劉軍拔營,全軍望江夏急去,周瑜聞斥候來報,頗為不解,待親自查探一番后,方才確定劉軍欲要放棄長沙,馳援江夏。

當下,周瑜留黃蓋守御長沙,自引兵一萬五千兵馬,攜呂蒙、韓當、凌統等將,緊隨劉軍之后,望江夏追去。

數日后,劉備大軍入得江陵地界,而周泰見劉備親引大軍先到,恐大軍有失,當即撤出江陵城外六十里,專候周瑜大軍到來。

次日,周瑜大軍亦是入得江陵地界,兩軍匯合,直達江陵渡口,欲渡江往攻江陵城。

只是斥候探得,沿江一帶,旗幡無數,鼓聲四面八方響起,不知劉備兵馬聚集何處。

周瑜聞報,眉頭一皺,心想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諸葛亮多謀,當應親眼見之,一探虛實。

其后周瑜領百余人上得高坡,見劉備戰船,依次擺列,整齊威嚴,旗分五色,兵器鮮明,發著陣陣寒光。

周瑜神色凝重,又見河中大船青羅傘下,坐著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文武侍立兩邊。

一陣江風拂過,吹得周瑜滿頭青絲隨風飄揚,周瑜默默地看著河中戰船,口上雖無話語,但心中卻是對諸葛亮稱贊不已。

就在此時,忽一聲炮響,江上南邊戰船一齊飛奔過來,其后渡口塢內又有一軍猝然殺出。

江東大軍未有料及,急撤而退,止喝不住,江東軍正亂,凌統在后攔阻不住,心急如焚。

少頃,忽有千騎趕到坡邊,為首一人雙耳垂肩,面如冠玉,身邊兩將,生得魁梧駭人,奇相異貌,眾人認得正是劉關張兄弟三人。

劉備大喝一聲,自引一隊馬軍徑直沖來,關羽、張飛則從左右包抄,周瑜大驚,急回馬時,劉備麾下大將趙云,策馬直沖將上來。(未完待續)

如果覺得好看,請把本站網址推薦給您的朋友吧!

我喜歡這本小說推薦

暫時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所有小說的版權屬于小說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來信,確認后二十四小時內刪除!


上一章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