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東意動(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東意動(一)

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東意動(一)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6日  作者:一騎闖天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騎闖天涯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最新章節

作者:一騎闖天涯


今天小弟生日,第二更或許會晚些奉上,小弟非常感謝各位大大一直以來的支持!!!之后一連數日,韓玄借黃忠威名、忠名,于長沙傳報劉備與劉琦聯合叛逆之舉,黃忠在長沙名望極高,一時間多有誤信之軍民。fqXSw

與此同時,劉備與諸葛亮協同諸將進入襄陽城內,得軍民相望而迎,熱情高呼之聲,震蕩襄陽。

進入郡治大殿,劉備召見劉琮還有一眾荊州文武,蒯氏兄弟在殿前宣告劉表遺命,當荊州眾臣得知,蔡瑁竟擅改遺命,皆大驚失色。

劉琮哭泣跪地,磕頭認罪,告之劉備,此全乃蔡瑁一手操縱,與他無關,他愿應從先父遺命,將荊州之主之位還予其兄劉琦。

劉備諒在劉琮乃劉表之子,免其死罪,一眾荊州文武皆誓言,愿受劉琦統領。

劉備穩住政局,遂派人進往江夏邀劉琦趕回襄陽登位,劉琦聽報,遂與陳式往襄陽進發,留劉封鎮守江夏。

其后,劉琦登上荊州之主大位,便與劉備、諸葛亮商議討伐蔡瑁之事,這時有一兵士急急來報道:“報!主公,府外有一將自稱是長沙城門校尉,有要事來稟!”

劉琦聞言,當即望向劉備,劉備略一點頭,便聽劉琦說道:“請其入內!”

少頃,一身長九尺,體格彪悍,衣甲殘破之將入得內來,敘禮畢,魏延當即將長沙之事娓娓道來,最后還表達了欲投效劉備之意。

劉備見魏延為人忠義,且武藝不凡,心下歡喜,正欲接納,猝然間,卻諸葛亮驟然暴喝道:“左右,將此人推下斬之!!!”

劉備聞言頓時大驚,忙問道:“魏延乃有功無罪之人,軍師何故欲殺之?”

諸葛亮那雙如能料定一切的眼眸,驟然爆射兩道精光,答道:“吾觀魏延腦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劉備對魏延頗為看重,當即求情道:“此人乃有功之人,且其主動來投,若斬此人,恐欲投我者皆人人自危,望軍師恕之!”

諸葛亮聞言眉頭一皺,隨即羽扇遙指魏延而道:“吾今饒你性命,你需盡忠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必取你首級!”

魏延冷汗直流,唯唯諾諾而退,想起昔日北方來人的預言,魏延頓覺驚為天人,同時,想到與那人的約定,魏延不覺有些后悔起來!

對于長沙變故,劉備和劉琦皆束手無策,兩人不約而同望向諸葛亮,卻見諸葛亮輕搖羽扇,仿佛一切皆有料定般說了一句。fqxsw

“欲平長沙,大公子乃是成事關鍵!!!”

兩人不解,又是追問,卻聽諸葛亮故顯神秘而道:“不可說!不可說!!一切到時自會知曉!!!”

商議初定,劉軍便放出風聲,欲集五萬大軍征討蔡瑁,蔡瑁聞得,頓時大驚,當即聚集眾臣,商議求救江東之事。

商議落定,蔡瑁以鄧義為使者,不日,登船往江東吳郡而去,而在半月前,忽有荊州細作趕回江東來報孫權。

孫權聞得劉表已逝,荊州大亂,劉備正與蔡瑁激戰于荊州,頓時大喜,遂聚眾于殿下商議。

“劉表逝,時下荊州大亂,正是我江東奪取荊州的大好時機,我欲出兵攻取,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顧雍聽言,起身出席,拱手作揖,凝聲而道:“我江東與荊州有世仇,時下荊州大亂正是進取之時,況且荊州乃兵家必爭之地,若能得之,便可直搗中原,締造帝王霸業!”

“此等大好時機,十年難得一遇,我等豈能讓其白白流失!依我所見,即日便可于柴桑調配集合兵馬,進攻江夏,先取根基!”

“哈哈...元嘆之言甚合我意!如此我便依你言,即日準備荊州戰事!!”

孫權聽言大喜,一拍奏案正欲敲定北征荊州之事,就在此時,張昭忽然起身而道。

“主公且慢!荊州雖亂,但蔡氏一族勢大,手握十余萬兵馬,只怕不日將剿滅劉備,平定荊州!我等若貿然攻取,縱能得一郡一城,日后卻要面對蔡氏十幾萬大軍!”

“時下,我江東與曹賊對峙淮南,若于荊州久戰,損兵耗糧,即使最后得之荊州之地,那時曹操大軍正銳,其必犯荊州!!即時我等又該如何應付?!!”

孫權深深地吸了一口大氣,碧眼中隱隱有火焰在跳,正欲發作,卻聽周瑜朗聲笑道:“子布言之過早,我看卻是未必!”

張昭見是周瑜,恭敬地先施一禮,周瑜亦作揖回禮,隨后張昭問道:“大都督言下何意?”

“依我所見!蔡瑁雖是勢大,但其麾下并無可用之才,反之劉備麾下關、張、趙三將皆是絕世悍將,能于萬軍之內取敵將首級,如囊中探物!”

“且前些時日聽聞劉備麾下得之一曠世之才,此人復姓諸葛,名亮,字孔明!其人深通韜略,荊州之人皆贊其智高勝妖,劉備得其相輔,如虎添翼!”

“加之劉備在荊州深得人心,若是與蔡瑁對敵,必有多方人馬相投,只怕那蔡瑁縱有十幾萬兵馬在手,亦非是劉玄德之對手!”

周瑜淡然而笑,細細分析道,張昭聽得諸葛亮之名,臉色微微一沉,遂望向席下的諸葛瑾。

“子瑜我曾聽聞你言,你有一弟,有驚天動地之智,出神入化之謀,乃當世奇才!這諸葛孔明這般了得,可否正是你弟耶?”

諸葛瑾聽言,忙起身施禮,凝神而道:“回稟張公,諸葛孔明,正是瑾之二弟,亦是瑾前番所言之人!”

“依你之見,你弟才學若何?”

“我二弟號臥龍,學謀略、兵法于荊州名士水鏡先生司馬徽,學陣法、用兵于荊州大賢黃承彥,荊州曾有童謠,言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即可平天下!”

諸葛瑾話音剛落,周瑜便是朗聲大笑起來,孫權與周瑜相視一眼,亦隨之而笑。

周瑜笑畢,眼中帶著幾分輕蔑之色而道:“荒謬至極!單憑一己之力便可平定天下,這等荒謬之言,亦只能欺瞞三歲孩童,若真如此,那諸葛孔明豈不可堪比百萬大軍?!”

“大都督萬萬不可輕視孔明!孔明曾于黃承彥座下習得一陣,此陣名為八卦圖,此陣若能發揮一成威力,可擋十萬精兵,若能發揮十成,縱使有百萬雄師亦難攻破此陣!!”

諸葛瑾自然知道諸葛亮的厲害,連忙向周瑜相諫,周瑜那俊美無比的面容,頓時涌起些許怒色!

時下,周瑜被月旦評許劭評為天下第一智者,諸葛瑾將這諸葛亮說得這般厲害,豈不連他周瑜這個天下第一智者,亦不如他!

周瑜輕扶寶劍,冷然一笑道:“八陣圖此陣,我亦有所聽聞,此陣乃由八門金鎖陣所變奇陣,八門者,為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如從生門、景門、開門而入則吉,從傷門、驚門、休門而入則傷,從杜門、死門而入則亡,要破此陣,只需看出陣內八門布置,便可破之,何懼之有?!!”

周瑜當即說出破陣之法,諸葛瑾聞言,卻是搖首而道:“昔日我與孔明,曾用土沙為陣,泥石為兵,演練陣法,我亦曾用大都督破陣之法,但孔明八陣圖,八門變換無窮,各門隨機應變,根本無法確認其門所在!”

周瑜聽罷,頓時臉色變得凝重起來,眉頭深鎖,沉吟思索,此時在一旁的孫權卻一掌重拍奏案,怒聲喝道。

“夠了!諸葛子瑜,你乃我江東之臣!!竟然那諸葛孔明這般厲害,為何你早前不與我引薦之?!!”

“主公息怒!我亦曾發信與孔明,但孔明那時未有入仕之意,只望躬耕于南陽,遂拒絕于我,孔明此人非是可強迫之人,我故而暫且放棄,望日后再勸,哪知孔明忽然出山,去了那劉備麾下!”

諸葛瑾話畢,孫權甚是不喜,冷聲道:“不過一山野村夫,有何能耐?!我江東周公瑾計謀百出,拈手便來,凡有謀出,必能計定大局,決勝于千里之外!哼!我江東有公瑾坐鎮,何須忌憚那諸葛孔明?!!”

孫權喝退諸葛瑾,諸葛瑾欲言又止,卻見孫權雙目寒澈,遂不敢再有多言,回席坐落。

周瑜卻向諸葛瑾作揖施禮,柔聲而道:“子瑜素來非是夸夸其談之輩,想必其弟諸葛孔明必有過人之處,若有機會,瑜必與其虛心請教一番!”

此時周瑜顯示出他的從容、闊達,諸葛瑾忙作禮回道:“大都督乃當世人杰,孔明焉有能耐教于大都督,先前瑾若有失言,還望大都督莫怪!”

周瑜淡然而笑,隨即又轉身向孫權進言道:“主公若要出兵荊州,不可急在一時,依瑜之所料,蔡瑁必大敗于劉備之手,待他走投無路,必會發信求援于江東!”

“眼下蔡瑁扶立荊州二公子劉琮為主,劉備則欲輔佐荊州大公子劉琦上位,即時主公明里可打著輔佐劉琮的旗號,兵發荊州,出師有名,為之義也!主公以義為先,暗取荊州之地,是為上策!”

張昭聽言,即又反駁道:“若荊州戰事正酣,曹操揮兵殺來,那又若何?!”

如果覺得好看,請把本站網址推薦給您的朋友吧!

我喜歡這本小說推薦

暫時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所有小說的版權屬于小說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來信,確認后二十四小時內刪除!


上一章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