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第一百零九章 司馬禍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九章 司馬禍心

第一百零九章 司馬禍心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6日  作者:一騎闖天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騎闖天涯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次日一大早,劉備按耐不住內心深處,對臥龍,鳳雛的渴盼,便來拜見司馬徽,誰知對于劉備的詢問,司馬徽卻笑而不答.

劉備皺了皺眉頭,不敢強逼,念頭一轉,遂欲拜請司馬徽出山相助,共扶漢室.

司馬徽又是搖頭拒絕道:"老夫不過山野閑散之人,不堪大用,自有勝老夫十倍者來助劉皇叔,劉皇叔欲得濟世大賢,何須急在一時"

劉備聞言,心下有些沮喪,不過表面上依舊裝出一副寵辱不驚的樣子,再三對司馬徽感謝一番后,劉備帶著陳到,廖化等人離開了水鏡山莊.

水鏡山莊的后院,司馬徽望著隨風搖曳的竹林,臉上露出詭異的笑容,盡管天下大勢,與數年前占卜時顯示的不一樣,但他依舊相信司馬家乃是天命所歸,他要想盡一切辦法,讓時局回歸原始軌道.

司馬之名來歷,其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歷唐,虞,夏,商,世序其職,周朝以夏官為司馬.

司馬一開始為官名,其后程柏,休父于周宣王時,以世官克平徐方,賜以官族,因而得氏.

司馬家傳承久遠,在歷朝歷代都有驚才絕艷之輩擔任重職,楚漢間,司馬昂為趙將,隨諸侯伐秦,秦亡,立為殷王,定都河內,漢代以河內為郡,司馬氏子孫受封于河內.

司馬懿的高祖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征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雋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

因而,歷史上司馬懿的出身,也可謂是當世少有的名門之子,能與其比肩的也僅有四世三公的袁家和楊家.

司馬徽與司馬懿乃是遠房親戚,司馬徽少時才智驚艷而又桀驁不馴,且因其母乃是侍妾,而難容于司馬家,司馬徽因而離家出走.

之后,司馬徽學有所成,卻依舊沒有入仕途,而是隱藏于山野之中,交結天下各路俊才,繼續研究學術.

司馬徽才智無雙,其友于天下各處傳頌,因此司馬徽之名,漸漸為世人所知,之后,又因司馬徽之友龐德公盛贊其有經邦濟世之才,而名滿天下.

數年后,司馬家對司馬徽重視起來,常派人與其聯系,而司馬徽也沒有因舊事而記恨家族,更是通過觀星秘術,布局天下,欲助司馬家奪得天下.

司馬家大喜,當即在族中尋找絕頂人才,而司馬防次子,司馬懿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廣聞,且有大忍胸襟,于是被司馬家派到司馬徽座下學習.

在外人看來,司馬徽素來以天下蒼生福禍為己任,雖隱世在野,但一直心系百姓,是一個仁善之人杰,根本不像奸佞之徒.

司馬徽深知,眼下亂世英雄,梟雄橫生,倘若他早早爭世,縱使他有超凡才智,能否取得天下,也是個未知之數,甚至很可能敗在如曹操,孫權,呂布等絕世雄主手中.

正是如此,他才藏于暗處,秘布棋子,搗亂天下,同時再培養王佐之才,他座下徒弟,個個驚艷非凡,若是出世,必另天下大變,到時他司馬氏再趁勢而出,隱于一方,暗蓄實力,待時機一到,再鯨吞天下.

再者,當下乃是英雄,梟雄鼎盛之時,這數十年來,英豪多如牛毛,正所謂盛極必衰,二十年后,英豪多逝,尚且殘余者亦到暮年,再難與司馬氏爭鋒.

司馬徽為替司馬家奪取天下,對司馬懿進行了精心教導,而司馬懿不但深得司馬徽之學術,更與司馬徽的脾性極為相似,心有大志,極善隱忍,這才是司馬氏奪取天下的真正依托!

按照歷史,現在本還沒到劉備知曉"臥龍","鳳雛"的時候,司馬徽之所以暗中引導劉備去請諸葛亮,龐統出山,是因為司馬徽要阻止黃承彥將諸葛亮引薦給他的準女婿呂布.

原來,黃承彥自女兒跟隨呂布去了徐州后,少了塊心病,于是更加沉迷于專研陣法,兵法,并暗中在荊州尋找傳人,而諸葛亮有驚天偉略之智,且對黃承彥的兵法,陣法仰慕已久,兩人可謂是一拍即合,于是黃承彥收徒諸葛亮.

一開始黃承彥只是教諸葛亮一些淺顯的陣法,誰知諸葛亮天賦之高,連黃承彥都自嘆不如,諸葛亮不僅學習陣法速度快,有時甚至無師自通,研究出新陣法,那新陣法之妙,就連黃承彥這個天下第一陣法宗師,也被其難倒.

而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諸葛亮在學到黃承彥的**分陣法知識后,開始陷入瓶頸,總是達不到運用自如,隨心而變的宗師境界,于是黃承彥便想出了一個題目來引導諸葛亮.

"最大者,為之何物"

諸葛亮一聽,頓時臉上一凝,盡管諸葛亮智多勝妖,但一時間還是被難住了,過了許久,諸葛亮還是沒有給出黃承彥滿意的答案.

黃承彥微微笑道:"孔明,我這里還有一天下奇陣,你未曾學得,此陣名為八卦陣,變幻無窮,精妙絕倫,學之一成,可擋十萬精兵,若是盡學,百萬精兵亦難破得此陣,但若要盡學得此陣,必先解我先前所問,方可得此陣之精髓."

黃承彥話音一落,諸葛亮頓時眼睛一亮,若能學得這可擋百萬大軍的曠古.[,!]奇陣,那他就可以更好的輔助明主,拯救天下黎民.

諸葛亮盤膝而坐,雙目微閉,整個人散發出一股極其澎湃的氣勢,仿佛在推演著宇宙的一切,黃承彥見諸葛亮陷入沉思,微微一笑,轉入后堂.

一日過去了,諸葛亮廢寢忘食都在沉思著黃承彥的問題,其中,黃承彥曾來探望過數次,第一次見諸葛亮神色未有變化,第二次再來,諸葛亮眉頭微皺,到了第三次,諸葛亮眼睛瞇起,眉頭深鎖.

次日黎明,黃承彥又來看諸葛亮,只聽黃承彥問道:"孔明,不知答案為何"

諸葛亮凝了凝神,用手一指腳下所踩之地,隨即答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依亮之見,國為最大!"

"哈哈哈………好!好!好!"

黃承彥聽畢,朗然大笑,連聲說好,可諸葛亮卻是眉頭皺起,這個答案并非是他心中的完美答案,而黃承彥笑畢,只是默默地望著諸葛亮,諸葛亮自知答錯,緩緩閉起眼眸,心態隨即回復平靜,盤腿坐下重新思考.

諸葛亮坐如盤山,身體仿佛漸漸融入了天地之內,又是一日過去,黃承彥徐徐踏步而來,諸葛亮不知何時已經站起,兩日的靜心思考,他領悟許多,諸葛亮嘴角掛起一抹淡然笑容,轉向黃承彥,略略施身作揖拜禮.

黃承彥臉上略顯驚色,不過還是很快回過神來,對諸葛亮頷首道:"看來孔明又有不同的答案,不妨說來一聽,讓老夫聽聽你的高見!"

諸葛亮緩緩昂首望天,眼神帶著無盡敬畏,隨即答道:"萬靈萬物,山水河林,滄海大地,皆容于天宇之內,天宇廣闊無盡,探之不竭,當為最大."

黃承彥一聽,不禁一陣色變,不過最后還是像昨日那般,發出一陣朗然大笑.

"哈哈哈………好!好!好!"

黃承彥再次連聲說好,諸葛亮神色劇變,連忙凝聲問道:"黃公此乃何意難不成世間尚有比天宇更大之物!"

諸葛亮自知已學到黃承彥造詣**分,心里誤以為黃承彥有意藏私,故而刁難.

黃承彥臉色忽地變得嚴肅,帶著幾分怒色厲聲喝道:"諸葛孔明,你莫要以為有著絕頂之智,凡你所想便是世間真理,哼!才不及人,卻懷疑老夫刁難,你撫心自問,自入門以來,老夫可曾虧待于你!!"

"老夫再給你一夜時間若是你再不能給出準確的答案,八卦圖你這一生,就別想再學!"

黃承彥之言如同當頭一棒,喝得諸葛亮一陣呆滯,諸葛亮那顆高傲無比的自尊心頓時被轟然打碎.

黃承彥厲聲喝畢,便怒氣沖沖地甩袖便走,諸葛亮連續兩日未進米水,加之期限將至,心中焦慮,強烈的疲倦,感頓時襲來,只見諸葛亮踉蹌數步,便昏厥過去.

待到諸葛亮再次醒來時,時間已是深夜時分,這時他沒有再想那個問題,而是默默的回憶,他入山后的點點滴滴.

自他入山以來,黃承彥給了他無微不至的照料,同時窮其所極,將他知曉的學問,全部都教給了諸葛亮,想到此處,諸葛亮不禁為自己懷疑黃承彥藏私,而感到愧疚!

回憶中,時間很快過去,等他回過神來時,已經是黎明時分,黃承彥來到諸葛亮身邊,有些惋惜的道:"孔明,你雖有絕頂之智,奈何心思不夠通明,因而無緣學此陣法,你走吧!"

聽到這話,諸葛亮只覺心口一陣劇痛,撫著心口,諸葛亮若有所思,突然間,諸葛亮眼中光芒閃耀,繼而答道:"天下最大,乃人之心,若人心懷天下,心既有天下之大,若人心懷天宇,則有天宇之大,而天宇之大,終有窮盡,只有人之心,才是無窮無盡!"

聽到諸葛亮所言,黃承彥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諸葛亮能想出此解,也不枉他精心引導一番.

八卦圖精妙絕倫,乃天下第一奇陣,即使是智多勝妖的諸葛亮,亦整整學了一年,才學得其中三成精髓,不過,這速度已經讓黃承彥大感挫敗,當年他學習此陣時,整整花了三年時間,才達到諸葛亮的水平.

基于此,黃承彥對諸葛亮更加欣賞,想到準女婿呂布在徐州艱難打拼,黃承彥便想說服諸葛亮前去投效,誰知諸葛亮卻未曾給出明確答復,只是回答說他需要考慮一番.

諸葛亮出師后便再次回到隆中隱居,而司馬徽不知從何處知曉諸葛亮已經學成出師,并在黃承彥的引導下,有心投效呂布,對此,司馬徽立馬作出對策,先是通過輿論造勢,暗中引導劉備來到水鏡山莊,并于無意中將諸葛亮和龐統推向劉備.


上一章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