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第一百章 全據青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章 全據青州

第一百章 全據青州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6日  作者:一騎闖天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騎闖天涯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正當曹仁被張繡的伏兵殺得連連敗退時,呂布率領的追兵已經出現在不遠處,張繡虎目一凝,給所有伏兵發起了總攻的號令.

頓時,近一萬的步兵如同潮水一般,往曹軍大陣澎湃而撲,張繡策馬沖在大軍之內,一邊指揮兵士攻擊,一邊持槍沖殺,呂布軍兵士在張繡的指揮下,戰意昂然,一隊隊曹兵被殺的潰散大亂.

曹仁望著呂布軍兵士在張繡的指揮下,如同戰無不勝的虎狼之師,心中又急又亂,一個念頭剎時在他腦海升起,曹仁那雙銳利的鷹目射出兩道駭人精光.

只見曹仁一拍馬腹,竟然沖進呂布軍的人潮之內,往張繡的位置悍然殺去.

曹仁自知若不將張繡擊殺,以時下西涼鐵騎的恐怖攻擊力,他麾下的兵馬根本無力抵擋,曹仁于呂布軍大陣內左沖右突,如殺入無人之境,張繡眼疾,只一眼便是看到了曹仁的身影.

曹仁之勇,張繡多有耳聞,不過張繡卻毫無懼色,連下數道號令,頓時,在他身邊的兵士急速變換陣勢.

曹仁正沖殺間,猝然在他周圍的呂布軍急速而退,隨即一隊隊刀盾手大踏步而來,一面面盾牌擺立在曹仁四周,曹仁一凝鷹目,當下便知這些刀盾手欲要將他圍殺,曹仁豈會坐以待斃,奮力一甩馬鞭,往另一個方向赫然沖去.

"散!!"

忽然間,張繡厲聲暴喝,曹仁前方的呂布軍刀盾手,驀然散開,曹仁心下頓時大疑,不過很快他臉上的疑惑之色,便化作了濃烈的驚愕.

原來曹仁所奔去的方向,在刀盾手撤去后,竟然出現了大量拉弓上箭,蓄勢已久的弓弩手!

"射!!"

隨著張繡號令一下,那隊弓弩手瞬間射出箭矢,一根根利箭如同炮口飛彈,齊齊飛出,望曹仁的身軀疾飛而來.

曹仁驚出了一身冷汗,連忙揮動大刀抵擋,同時間,張繡那如同死神般的聲音又是喝起,在四周的刀盾手立刻向曹仁撲殺而來.

想到一旦被這樣的刀盾手困住,以張繡的指揮才能,他曹仁可就是插翅難逃了,曹仁一咬牙,連忙一撥馬頭,往一處刀盾手死命殺去.

曹仁突然轉身,數十根箭矢立刻飛向曹仁的后背,曹仁一邊要往前沖殺,一邊要應付后面的箭矢,實在應接不暇.

突然間,一面盾牌飛馳而來,直接將曹仁身后的弓箭盡數砸飛,曹仁因此躲過一劫.

原來不遠處的夏侯淵見曹仁遇險,又急切間無法靠近,于是拾起一面盾牌便拋射而出.

被死亡氣息洗禮后的曹仁,被激出了兇性,轟然暴喝,如同一頭受傷的惡獸,對著前方的刀盾手揮刀連連背,硬是殺出一個缺口,急忙逃脫而去.

曹仁武藝不凡,被他逃脫出圍殺之陣,就很難再將他擊殺,張繡暗暗可惜,不過很快他就回轉過來,因為呂布的追兵也殺入了曹陣之中.

張繡繼續于大陣中,指揮兵士進攻,盡管張繡的武藝也踏入了一流武將的行列,但其更喜歡排兵布陣,穩居后方,指揮兵馬作戰,而不是像大多數猛將那樣,喜歡沖鋒陷陣,于萬軍之中取大將首級.

呂布追兵的趕到,讓曹軍徹底失去了抵抗之心,在曹仁,夏侯淵,夏侯惇等人的帶頭下,拼命向密林深處沖去,他們相信,只要出了密林,就還有生還的可能.

呂布軍于后一路掩殺,殺得曹軍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直到曹軍入了清河國地界,呂布下令停止追擊,這一戰,曹軍損失慘重,原本僅剩的二萬六千兵馬,如今只剩不到五千人.

看著這不到五千的殘兵敗將,曹仁可謂是欲哭無淚,如今曹操給的兵馬已經基本上被敗光,袁譚也被呂布擊殺,想阻止呂布入主青州已經不再可能.

在荀攸和夏侯兄弟的勸慰下,曹仁一邊派快馬將此戰的詳情報知曹操,一邊帶著剩余的五千兵馬趕至清河國休整,等待曹操的最新指示.

曹操派去救援袁譚的五萬大軍幾乎全被剿滅,這讓整個河北戰場為之一震,剩下的青州袁譚殘軍,對于有八萬大軍的呂布來說,要滅他們如同探囊取物.

呂布在攻下平原郡之后,立即揮軍往東攻向濟南國,而張遼,徐庶等人,進軍異常神速,在呂布剛到平原郡的時候,張遼就攻破了只有一萬人防守的城陽郡.

隨后,張遼與高順各領一軍,從兩個方向鯨吞青州,張遼從城陽郡直接殺向北海州,而高順則沿海殺向蓬萊郡,兩人大發神威,一日連下十城,其余各郡縣見大勢已去,最后紛紛選擇保命投降.

呂布軍連日征戰,攻城略地,最終隨著張遼和呂布會師臨淄城,而宣告青州正式易主,呂布軍得青州降兵近三萬,兵器,戰馬,糧草無數.

話說,呂布占據青州后,曾將袁譚首級掛于城門之上,這時有一人身穿素衣,于袁譚頭下大哭不止,守城軍士將其拿下來見呂布.

呂布詢問之后,得知此人是青州別駕王修,此人飽讀詩書,長于政略,是一個堪稱二流的治政賢才,之前,王修曾因向袁譚諫言而被袁譚驅逐,如今知曉袁譚已死,故趕來哭喪.[,!].

呂布見青州上下,無一人為袁譚之死哭喪,唯獨這王修哭于城下,知其忠義,于是想任命他仍為青州別駕,結果王修竟然直接拒絕了呂布,除非呂布愿意收葬袁譚之尸.

呂布略一沉思,便答應下來,禮待王修如同上賓,封其為青州別駕,協助馬良穩定青州局勢.

青州這邊戰事結束,而冀州這邊依舊打得火熱無比,那日袁尚回援鄴城的時候,部將馬延認為曹操素來多謀,于是向袁尚獻策道:"主公,從大路回鄴城,曹兵必有伏擊,可取小路,從西山去劫曹營,必解鄴城之圍!"

袁尚亦覺有理,便從其言,自領大軍先行,令馬延斷后,只是袁尚軍中有曹軍的細作,袁尚的一舉一動,曹操都了如指掌.

聽了袁尚的行軍安排后,曹操大笑道:"若那袁尚從大路來,我定當先避其鋒芒,若從西山小路而來,一戰可擒也,我料袁尚必舉火為號,令城中接應,我當分兵擊之,逐個擊破!"

這邊袁尚從西山小路出發,行至陽平后,于陽平亭駐軍,此地離冀州十七里,袁尚令軍士堆積柴草,至半夜燃起為號,遣主簿李孚扮作曹軍都督直至城下.

李孚在城外大喊道:"開門!!!"

審配認得是李孚的聲音,知袁尚定是從平原趕回,當下應有安排,連忙放李孚入城.

兩人相見,李孚說道:"主公已陳兵在陽平亭,等候接應,若城中兵出,亦舉火為號,此事萬萬不可有失,望正南定要小心行事,莫要生出變故."

審配聽計行事,一開始說到于城中堆草放火,以通音訊,這都沒什么問題,只是說到后面,審配的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只聽李孚又說道:"此時城中無糧,可將老弱病殘并婦人出降,趁曹軍無備,可派兵尾隨百姓之后,進攻曹軍."

審配不忍,想勸其另施它策,結果李孚喝道,當下應以大局為重,婦人之仁只會壞了大事,審配無奈,只好納了這個計策.

次日,城上豎起白旗,上寫"冀州百姓投降",有兵士來報曹操,曹操一眼便看出里面必有陰謀,冷言道:"此定是城中無糧,假意讓老弱百姓出降,實則想尾隨其后出擊."

曹操看破該計后,讓李典,樂進各引三千兵馬,伏于兩邊,曹操則親自騎馬迎接百姓.

只見城門開后,百姓手持白旗,相互提攜而出,只是百姓剛剛盡出城門口,城中隱藏的兵馬突然間全部奔出.

曹操早有提防,教將士紅旗一招,李典,樂進兩路伏兵齊出,城中的兵馬只好慌忙返回,曹操騎馬奔至吊橋邊,親自指揮軍士奪城,只是城上箭如雨下,曹操一個躲閃不及,被射中頭盔,眾將齊齊相護,才躲過一劫.

曹操更衣換馬,竟然又引兵來攻袁尚的大寨,袁尚親自迎敵,兩軍混戰,袁尚兵微將寡,哪是曹操虎狼之師的對手,被曹軍殺得大敗.

袁尚死命逃脫,引敗軍退往西山下寨,并派人催馬延前來援助,誰知曹操竟先派呂曠,呂翔把馬延招降了.

第二日,曹操進兵攻打西山,先派馬延前去截斷袁尚的糧道,袁尚聽聞糧道被斷,頓時大驚,知西山守不住,于是連夜出逃,結果半路遭到曹軍伏擊,又是大敗.

此時的袁尚,勢窮力孤,將士文臣皆勸袁尚去降,袁尚自知已是山窮水盡,于是遣使至曹營投降.

曹操假裝接納,當夜卻派樂進,李典去劫袁尚的營寨,此時的袁營將士個個欲降曹操,毫無戰心,曹軍突然來劫寨,袁軍頓時大亂,被殺得四處逃竄,狼狽至極,袁尚眼見回鄴城無望,于是引敗軍往中山逃去.

曹操這邊攻滅袁尚的兵馬,正準備引軍攻打鄴城,卻突然聽到探馬來報,曹仁于谷道中伏,損兵兩萬四千有余,曹操頓時怒容滿面,哪有剛剛攻滅袁尚生力軍的喜悅.

數日后,曹操采納了許攸的計策,正打算決漳河之水以淹鄴城,卻又聞聽探馬來報,曹仁再次被呂布伏擊大敗,五萬大軍只剩不到五千人.

再聞敗報,曹操頭疼欲裂,痛苦不已,口中大呼道:"青州大局已定,冀州格局危矣!!"


上一章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