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第三十八 沒有完結的三顧茅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八 沒有完結的三顧茅廬

第三十八 沒有完結的三顧茅廬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6日  作者:一騎闖天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騎闖天涯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有了先到荊州訪賢,再考慮他跟黃月英之間的情感的想法后,呂布找到黃承彥,希望黃承彥能將他引見給荊州六大家族中的龐,馬兩家.

荊州六大家族中,蒯,蔡兩家的領軍人物蔡瑁和蒯越如今在劉表那兒混的風生水起.當年劉表單騎取荊州,就是主要依靠蔡家和蒯家的全力支持,后來,劉表投桃報李,也對蔡家和蒯家大為重用,荊州的軍政大權,幾乎被蔡,蒯兩家壟斷.

因而,在求賢的時候,呂布直接過濾了蔡,蒯兩家.

至于黃,習兩家,呂布與黃家的關系比較特殊,如果呂布愿意,他可以比較輕易的取得黃家的全力支持.至于習家,雖然也有一些人才出仕于劉表,但檔次普遍比較低,因而也被呂布直接忽略.

而龐家和馬家則比較特殊,龐家和馬家都有沒出仕劉表的大才.

龐家的代表人物是有鳳雛之稱的龐統,龐統字士元,號鳳雛,荊州襄陽人.其天下聞名是因為徐庶曾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

龐統有知人之明,歷史上龐統曾品評東吳陸績,顧劭,全綜等人,龐統喻陸績為駑馬,有逸足之力,喻顧劭為駑牛,能負重遠行,將全綜與汝南樊子昭類比,評其好施慕名,雖智力不足,但也是一時之人杰,后來幾人的成就一一應驗.

龐統由于貌丑,且性格孤傲,雖身負王佐之才,卻無諸侯欣賞,英雄無用武之地.直到遇上劉備,龐統才真正有機會施展才華.

之后,龐統為劉備獻計征蜀,可是天妒英才,在陪劉備征伐蜀地的時候,身死落鳳坡.

馬家的代表人物是馬氏五兄弟,他們都有才華名氣五人中馬良,馬季常聲名最盛,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稱白眉馬良,時人贊之曰:"馬家五常,白眉最良".馬良有治政和外交之能,蜀漢建國后,曾官至侍中.

馬謖的聲明其次,歷史上馬謖的才名和他的罵名幾乎等價.馬謖字幼常,其人才氣過人,長于軍略,歷史上諸葛亮對他非常器重,經常與他通宵達旦的議論軍政.

但其在街亭守衛戰中,照本宣科,剛愎自用,不聽諸葛亮的命令,不納王平的建議,最終丟失街亭重地,險些將蜀軍推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黃承彥聽了呂布的請求,雖然有點不爽呂布之前拒絕自己嫁女的請求,但畢竟人各有志,強扭的瓜不甜,他也慢慢接受了這個現實,最終黃承彥帶著呂布先后前往龐府和馬府.

在龐府中呂布見到了荊襄名士龐德公,在交談過程中,龐德公對呂布化名的呂陵,呂子喬大加贊賞,但說到龐統的去向時,龐德公告訴呂布,龐統已經前往江東游歷,有可能會出仕江東.

聽到龐統已經去了江東,呂布心中略感失落,雖然他知道龐統不會歸心于江東孫氏,但世事無常,錯過了親自會面的機會,也許今后就永遠與龐統無緣了,因為還有一個極其強大的競爭對手劉備在吸引著龐統向他靠近.

一番交談過后,呂布和黃承彥一起離開了龐府,離開前,呂布囑咐龐德公讓龐統在無人識其大才的時候,可以到徐州投奔呂布,呂布將以謀主之位待他,說完便離開了.

龐德公對呂布最后的那句話感到疑惑,猜不透呂布說這句話的用意,但他知道這句話對他的侄兒龐統應該比較重要,因而他將呂布最后的那句話放在了心上.

此時天色尚早,在黃承彥的陪同下,呂布又前往馬府拜訪,此時馬氏五常中,只有大哥馬伯常,老四馬季常和老五馬幼常在家.

由于有黃承彥的引見,馬家三兄弟對呂布非常的客氣,在談到馬氏五常為何不出仕劉表時,三人委婉的表示,劉表有守成之心,卻無開拓之志,加之此時劉表已經年邁,荊州權柄被蒯,蔡兩家把持,即使馬氏出仕了,也很難得到重用.

與其和蒯,蔡爭權奪勢,還不如好好打理家族產業,同時待時之變,只要機會來臨,就果斷出仕,以壯馬家門楣.

聽了馬家三兄弟關于出仕的看法,呂布覺得自己有機會收納馬家賢才,在跟馬家兄弟開誠布公之前,呂布先將黃承彥叫到外面,他將自己的真實身份簡短的告訴給了黃承彥,并向他解釋隱瞞真實身份的原因.

初聽之下,黃承彥異常震驚,他想不到眼前之人竟然是一方勢力之主,更想不到本該坐鎮一方的呂布竟然輕裝來到荊州,并在江上救了自己,而自己竟然鬼使神差的要將有名的丑女嫁給他,此時他似乎有點明白為何呂布會拒絕自己嫁女的請求了.

由于知曉了呂布的真實身份,由于心態的轉變,黃承彥對呂布的態度更加恭敬,這不完全是對權力的敬畏,而是對穿越后呂布人格魅力的認可.

回到客廳,呂布將自己的真實身份展示在了馬家三兄弟面前,對于呂布的開誠布公,三兄弟與有榮焉,同時也對呂布的坦蕩與豪邁大加贊賞.

當呂布提出請馬氏五常出仕徐州時,三兄弟沒有立即答應下來,而是告知呂布他們需要商討一番.

離開客廳,三兄弟找了個安靜所在,開始討論呂布的決議,三兄弟中馬伯常和馬謖.[,!]馬幼常認為,馬家不應該投奔遠在徐州的呂布,一是家族根基在荊州,二是兩人覺得跟著呂布未必有好前程.

即使要投效,也不能五兄弟全部出仕呂布,他們覺得只要有馬家的代表在呂布那兒效力即可.

亂世中世家大族保全自身的黃金法則就是:"不把寶押在同一個人身上",即后世所說的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分散投資,以降低全軍覆沒的風險.

在這方面做的比較突出的家族要屬諸葛氏.諸葛亮三兄弟中,諸葛亮和諸葛均效力于蜀漢,諸葛亮權柄在蜀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諸葛均也曾官至長水校尉,諸葛瑾效力于東吳,曾官至東吳大將軍,他們的堂弟諸葛誕則效力于曹魏,曾官至曹魏征東大將軍,高平侯.

而馬良在認同兩個兄弟關于分散投效的意見的同時,也毫不掩飾的表達了他對呂布在徐州戰役中的種種表現的贊賞.

最后,三兄弟決定由馬良代表馬家出仕呂布,其他人也則繼續等待值得投效的明主.

對于馬家的這個決定,呂布是十分樂見的,如果馬謖也投效的話,呂布還真不知道該怎么安排馬謖這個軍事理論天才,軍事實踐庸手.

荊州求賢,能收得馬良這樣的治政兼外交人才,已經不虛此行,如果能再收納一二賢才,那就錦上添花了.

想到三國第一牛人諸葛亮大大還在臥龍崗,呂布心中就一陣激動.

次日,呂布在甘寧的陪同下,踏上了前往臥龍崗尋訪諸葛亮的行程.一路上呂布心情放松,和甘寧一起談笑風生,并沒有為如何措辭說服諸葛亮而煩惱,他知道此去還不一定就能見到諸葛亮,畢竟歷史上的劉備可是在三顧茅廬之后,才有幸見到諸葛亮的.

到達臥龍崗,只見此處林密竹茂,小溪潺潺,農田阡陌,縱橫交錯,四散的村落間,行人往來,雞犬相鳴.

乍看之下,呂布和甘寧兩人直贊:"好一個避世隱居所在!"

在一農人的指引下,呂布和甘寧到達了諸葛亮所在的莊子前,敲開莊門,來人是一小正太,只聽其用極其清朗的嗓音問道:"客人姓甚名誰來此為何"

呂布并沒有因對方年少而輕慢,恭敬的答道:"某乃大漢左將軍,溫侯呂布,此次特地前來拜訪臥龍先生,不知先生可在廬中"

小正太答道:"我記不得許多名字."

呂布答道:"你只需說呂布來訪."

小正太繼續說道:"先生今早已經離去,至于去了何處,我也不知曉"

"哦,那你知道臥龍先生何時回來嗎"聽小正太說諸葛亮已經離去,呂布知道這很可能是諸葛亮的一次考驗,同時自己很可能已經進入歷史中的三顧茅廬橋段.

小正太想了想答道:"先生的歸期未定,或三五日,或十數日."

一顧茅廬見不到諸葛亮,呂布只好告辭離去,臨行前,呂布囑咐小正太轉告諸葛亮說呂布來訪.

踏上歸程,呂布決定過十日左右再來,而一旁的甘寧顯然對呂布的謙恭態度感到疑惑,呂布只得告訴甘寧,自己要拜訪的賢才,論能力,當屬天下第一,這樣做完全值得.

呂布這邊安排的很好,可事與愿違,呂布一回到襄陽城,就接連四次收到陳宮催他以最快速度趕回徐州的通告.

在通告中,陳宮說之前對付孫策,周瑜的計策已經開始生效,由于后院起火,孫策,周瑜不得不收攏兵力,回援江東.

雖然局勢對孫策,周瑜很不利,他們依舊不愿輕易放棄廬江郡這個江北橋頭堡,情急之下,周瑜獻策聯合曹操,襲擊呂布的大本營徐州,讓呂布也腹背受敵.

曹操接受了孫策的聯合,親自掛帥前來征伐徐州,如今徐州形勢危急,人心惶惶,急需呂布趕回主持大局.

看完通告,呂布猛的一錘桌子,然后長嘆一聲,安排甘寧通知馬良等人隨他一起趕回徐州.

呂布沒想到,一顧茅廬之后,他便再也沒有機會再續接三顧茅廬的橋段,真可謂是,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上一章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