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左季皋和船政的恩恩怨怨,他當然知道得十分清楚。
“九帥……”徐占彪上前給曾伯恒見禮,曾伯恒略略拱手回禮,示意徐占彪稍安勿躁,然后便施施然走進了左季皋的書房。
“老亮這是在和哪一個生氣呢?”曾伯恒邁步進屋,看了看滿地的碎瓷片,笑著說道。
左季皋這才注意到曾伯恒進來,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之色。早就嚇得魂不附體的書僮看到曾伯恒進來,象是有了主心骨一般,立刻回過神來,飛地灑掃起來,一會兒便將書房收拾得整潔一。
“元符來了,坐。”可能是被曾伯恒那一句“老亮”叫得甚是舒心,左季皋臉上的怒色漸漸消散,而且難得的有了一絲笑意。
盡管在平定長毛教匪后左季皋與曾伯函的關系一直很僵,但是他和曾伯函的弟弟曾伯恒的關系卻很是融洽,與曾伯函斷絕音信之后,左季皋與曾伯恒卻聯系不絕。可謂晚清官場一景。
事實上,左季皋與曾伯恒性格很是相投,辦事節拍也幾乎一致。而為重要的,是他們的命運也有共同之處。二人都是科舉不中,靠著軍功升遷的,是以彼此同病相憐。加上曾伯恒從戎之初得到過左季皋的用心指點,對左季皋的才能十分欽佩。同時曾伯恒在資歷功業上一直低左季皋一等,對左季皋的聲威名望從不曾構成威脅,左季皋一直從容地保持著居高臨下之勢。所以兩個人關系一直相當不錯。
而曾伯恒和左季皋之所以能夠如此,其實也有曾伯函的功勞。盡管曾伯函與左季皋失和,卻不想因自己而影響弟弟與左季皋的關系,因此還曾特意給弟弟寫信說:“左氏待弟極關切,弟即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懷智術以相迎距。凡人以偽來,我以誠往,久之則偽者亦共趨于誠矣。”曾伯恒本來夾在兄長和朋友當中,不知如何是好,在知道了兄長的態度后,與左季皋保持交往的同時,他也曾想方設法調和二人關系,可惜收效甚微。
“元符的帳查得如何了?”左季皋看著大咧咧坐在那里的曾伯恒,親手給他沏了一杯茶,端給了他。
“白忙了這幾個月,呵呵。”曾伯恒笑了起來,“只能以‘查實據’回奏了。”
聽了曾伯恒的回答,左季皋心中大石落地,也笑了起來。
“只要餉械充足,西征便后顧之憂了。”左季皋道,“而今賊眾失其酋首,正可一鼓而平之。”
“功成之日,切莫忘了故人之情。”曾伯恒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
左季皋當然明白曾伯恒話里的意思,這一次朝廷派曾伯恒來查他左季皋西征軍費的支出情況,曾伯恒幫他擋了一道,這個人情可不是一般的大。
而曾伯恒說出的“故人”,并不僅僅是指他自己,還有他的哥哥曾伯函。
此次朝廷派左季皋西征。曾、左二人也因此有了又一次交集的機會(也是最后一次。
左季皋十分看重這次帶領大軍建功立業的機會。平定長毛教匪,他一直都是曾伯函的配角。這次他卻成了主角。雖然現在左季皋也年事已高,須發已白,但卻豪情萬丈的決心在他這最后的一次人生大劇當中傾情出演。
然而這次出征面臨著一個最大的難題,那就是籌餉。因為西北乃天下貧瘠之區,餉源不能指望當地,勢必要“用東南之財賦,贍西北之甲兵”。西征之初,他就對朝廷聲明,這次戰爭,“籌餉”重于指揮戰斗。
這樣,曾伯函與左季皋不可避免又要打起交道。因為彤郅九年,曾伯函回任兩江總督,其轄下的江蘇便是左季皋西征軍重要的餉源地。事實上,雖然朝廷規定各省要按份額及時供給西征軍軍費,但只有少數與左季皋個人關系較好的省份盡力供應,而那些與左季皋個人關系一般的省份都沒能做到如數按期,“各省撥解之數,有過半者,有不及一半者。惟湖南止解三分之一,河南撥解不及十分之一,廣東、福建、四川欠解亦多”。所以當左季皋聽說曾伯函回任兩江后,第一反應是擔心曾伯函不實心實意支持他,破壞他成就大功:“我即與曾公不協,今彼總督兩江,恐其隱扼我餉源,敗我功也”。
曾伯函回任之初,因為手續交割,第一批餉銀到得稍慢了些。左季皋以為這證明了自己的猜測,在給吳桐云的信中憤憤地寫道:“曾滌公獨非四十年舊交乎?而乃先專東征之餉,繼發西征之餉。其視馬谷山之到任即解餉數月……大相徑庭。滌公尚且如此,何論其他。”
然而不久他就發現他判斷錯了。其后,曾伯函份內的那份軍餉就源源不斷,穩定而可靠地輸送而來,不但足額而且及時,“解餉至一百數十萬兩之多”。這讓左季皋大為意外。“其為西征軍籌餉,始終不遺余力,士馬實賴以飽騰”。
除此之外,曾伯函又將最得意的部下劉松山交給左季皋使用,劉松山的西征過程中屢立巨功,對左季皋幫助極大。
曾、左晚年這一次交集,算是稍微感動了一下左季皋。在此之前,左季皋是戴著“科舉情結”和“瑜亮情結”這兩副有色眼鏡,一直認為曾伯函是一個以術制人的偽君子,至此才有些想要推翻了自己之前的判斷的意思。
左季皋思來想去,覺得還是被曾伯函壓了一頭去,既然曾伯函做得如此漂亮,他左季皋也要表現得為瀟灑。于是,在總結自己的西征之功時,他把大半功勞推讓給了已經故去的曾伯函的老部下劉松山,并由此對曾伯函大加推許。在奏折中他還這樣說:“臣嘗私論曾伯函素稱知人,晚得劉松山尤征卓識。劉松山由皖、豫轉戰各省,曾伯函嘗足其軍食以相待,解餉一百數十萬兩之多,俾其一心辦賊,憂缺乏,用能保垂危之秦,敝不支之晉,速衛畿甸,以步睹馬,為天下先。即此次巨股蕩平,平心而言,何嘗非劉松山之力?臣以此服曾伯函知人之明,謀國之忠,實非臣所能及……合仰懇天恩,將曾伯函之能任劉松山,其心重于以人事君,其效歸于大裨時局,詳明宣示,以為疆臣有用人之費者勸。”奏折中還“謙虛”地說自己十余年前就認識劉松山,卻沒有發現他的才干。
————分割線————
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
中文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最、最火的連載作品原創!&a&&a&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閱讀。&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