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新帝國時代第一百四十四章 保黃不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四章 保黃不得

第一百四十四章 保黃不得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6日  作者:銀刀駙馬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銀刀駙馬 |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張霈倫的折子向來極具殺傷力,這一次參劾黃樹蘭當然也不例外,可謂字字見血,刀刀見骨,他在折子中參劾黃樹蘭“言語狂悖”,“目君上”,視“朝廷儀典如物”,避開了當中的“夷夏之爭”問題,直接點明黃樹蘭藐視朝廷儀典,將黃樹蘭的罪名扣得極死,而對于黃樹蘭的用心,他則直接扣上了“私通敵酋”的帽子,說黃樹蘭收了日本人的賄賂,是以才一次又一次的和林義哲過不去。

張霈倫的折子上去后,兩宮皇太后大怒,尤其是對張霈倫嚴厲指責黃樹蘭收受日本人賄賂的事極為震怒,下令徹查,結果刑部官員抄了黃樹蘭的家,搜出了約3000兩白銀,雖然沒有證據確實證明這些白銀來自于日本人的賄賂,但黃樹蘭本人對這么多白銀的來歷根本說不清楚,卻又等于間接證實了張霈倫的指控不是空穴來風(其實就是張霈倫猜的,所謂的言官“風聞言事”。

由于黃樹蘭對銀子的來歷說不清楚,加上藐視皇家儀典確有其事,是以刑部按律嚴議,此前因其上折子參劾林義哲為張元吳昊致其病逝一事,敬親王和純親王都恨黃樹蘭入骨,欲要借機重治其罪,但翁叔平等清流官員發動言官們力保,以“心之失”為由,反復爭辯,并稱以此重責的話,將使“士林不安”,“天下正士從此鉗口”,最后勉強定了“流徙”。

對于這個結果,翁叔平的心里其實是很不滿意的,是以他現在打算利用士林的力量再次給黃樹蘭爭取減輕處罰的機會。

但翁叔平知道,只要力保黃樹蘭的折子一上,張霈倫那里肯定會有的參劾折子跟上來。

對于黃張二人反目的緣由,他聽說過一些,但他認為這并不是重點。

重點是,張霈倫的背后,可能另有主使之人!

而這個主使者,應該不是別人,就是張霈倫的老師李高陽!

而接下來的這一輪“保黃”的戰斗中,李高陽弄不好會親自出馬!

想到一直是清流領袖的李高陽現在竟然要他的愛徒張霈倫為林義哲這個“事鬼之徒”的身后事申冤辯曲,翁叔平的氣就不打一處來。

當年同樣是李高陽的得意門生的狀元洪筠后來受了林義哲之惑轉而投身洋務,并成了大乾國駐法國的公使的事,就曾令翁叔平心生警惕,沒想到自洪筠后,又出了個張霈倫!

如果連李高陽這樣的清流領袖都開始為洋務派說話了,那天下之事還可問嗎?

“醍方自己不簡點,這銀子的來歷說不清楚,難怪會給張侑樵抓住把柄。”有人嘆息起來,“張侑樵的文章一向寫得精妙,想扳倒他這個折子,只怕難了。”

“那也不能坐視不管吧?這樣一來,豈不是他張霈倫想要參誰,誰就得倒霉?”高弘超不服氣的說道,“在座諸位難道就沒有敢和他張霈倫相抗的嗎?”

“及柘,你要是覺得能與張侑樵相抗,莫不如上一個折子,參他張侑樵一道。”有人笑著對高弘超說道,話語里暗含譏諷。

“我當然敢上折子參他!”高弘超怒道,“我這一次便要上折子參他!”

“噢?敢問高兄,以何為題,參劾張侑樵?”有人笑問道。

“我參他顛倒黑白,誣陷忠良,為那屈身事鬼之人張目!”高弘超揮舞著胳膊大叫道,“參他的題目多著呢?”

“那我等便靜候佳音了。”有人不屑的說道。

“高兄還是莫要上這個折子的好,要是上了的話,只怕不但參不倒張侑樵,反而惹得兩宮皇太后大怒,落得和醍方一樣的下場,反為不美。”有人好心的提醒他道。

此人話音剛落,便引來一陣低低的笑聲。

聽到討論又跑了題,翁叔平心頭惱怒,正要說話,卻見管家拿著一張信箋,步的走了進來,便閉上了嘴巴。

管家步來到他身邊,行禮后將信箋交到了他的手中,然后行禮急步退出。

翁叔平打開信箋看了一眼,面色不由得一變。

“老師,出了什么事?”一位門生發現了翁叔平的神色不對,立刻問道。

“文博川中堂,歿了。”翁叔平收起了信箋,放入袖中,平靜地答道。

聽到這個消息,清流言官們先是一怔,安靜了片刻,而后便興奮的議論起來。

“文博川一去,鬼子六只怕要難過了,哈哈!”

“是啊!文博川一去,鬼子六等于斷了一條臂膀呢!”

“林義哲去了,文博川也跟著去了,事鬼之輩沒了主心骨,我輩正好大有可為!大有可為啊!”

聽到大家一片激奮之聲,翁叔平心中也極是舒暢,但他的表面卻絲毫沒有異狀。

但他一想到黃樹蘭,未免又感到有些遺憾。

他知道,黃樹蘭這一次的流放,是免不了的了。

“文博川一去,兩宮皇太后必然遷怒于醍方,我看醍方這一次,是必須要走這一趟的了。”翁叔平故作哀愁狀的嘆息道,“大伙兒不要上折子了,還是想著如何給他湊些臺費吧!”

聽到翁叔平的提議,清流言官們紛紛表示愿意解囊,有位御史當場便開始安排為黃樹蘭募捐起來,不多時,有人收錢,有人記帳,忙活起來倒也井井有條。

清流言官們有人當場掏出銀票來,有的身上未帶現錢,便表示先記上帳,回頭將銀子送來。每當有人唱報自己捐銀數時,多的便有人喝彩,少的也說不得贊揚幾句。

當募捐的人問到高弘超時,剛才慷慨激昂的高弘超,卻這樣回答道:“高某一向兩袖清風,銀錢可資助醍方,但定要為醍方一發正聲!此聲可值千金!”

聽了高弘超的回答,登時有人哄笑起來。

“高兄是連窯姐身上都不舍得花一兩銀子的‘苦修僧’,哪里還有別的閑錢資助醍方!”

高弘超的臉瞬間變成了豬肝色,他想要出言駁詰,但囁嚅了半天,一個字也沒說出來。

————分割線————

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


上一章  |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目錄  |  下一章